APP下载

对医疗机构引入社会资本的分析和建议

2014-03-18张来勇黄蕾蕾

卫生软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办医卫生事业医疗卫生

张来勇, 黄蕾蕾

(1.本溪市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2;2.中国医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1)

对医疗机构引入社会资本的分析和建议

张来勇1, 黄蕾蕾2

(1.本溪市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2;2.中国医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1)

通过对我国医疗机构现状、存在问题和我国现阶段政策进行研究,分析将社会资本引入到医疗机构的必然性。认为引入社会资本不仅有利于推动医疗机构的发展又使社会资本获利。

社会资本;医疗机构;融资;非公立医院

加入WTO后,我国卫生领域出现大量的外国资本,我国医疗机构同时面对着国内外同行的挑战[1]。2010年底,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旨在改革医药卫生体制,促进非公立医院的发展[2]。在经济水平和筹资水平的影响下,存在卫生事业资金投入不足以及公立和非公立医院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所以,从多个渠道为卫生事业的发展筹资来缓解看病难问题,已是时代的要求。本文旨在分析社会资本办医的现状以及其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地位与作用,在政府主导、保障有力的前提下期望形成良性竞争、科学发展的良好格局[3]。

1 我国社会资本办医与医疗机构的现状

1.1 社会资本办医的现状

近年来,“社会资本”成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新热点,它不仅吸引了多个学科领域研究者的兴趣,而且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4]。截至2009年,民营医疗机构的床位数仅占全国医院床位总数的5.19%,基本上我国医院还是政府一统天下[5]。社会资本办医不仅助推医疗卫生改革的步伐,同时还有助于营造医疗主体多元化的布局[6]。20l0年,我国中央财政率先在全国拨付专项资金5.5亿元,在国家政策支持和拨付专项资金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办医却仍然有困难,包括:准入门槛高、人才成本高、医保定点难、抵押贷款难等问题[7]。

1.2 医疗机构的现状

医疗机构之间形成剧烈的竞争,这种竞争是全方位的,但竞争的核心是医疗质量。这种竞争督促着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提高与创新,也激励着医疗机构管理部门尽快改进医疗服务理念。医疗机构还面临着多方监督与控制,一方面国家将推行政府指导价,使医保部门的权利不仅局限为审查医疗服务质量,还将可能有权参与服务价格的协商制定与监督检查,另一方面医疗保险机构采取“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经营原则,对医疗机构采取种种监督控制措施。与此同时,医疗机构还面临着来自社会的监督,迫使医疗机构不得不提高诊疗水平和效率、规范医疗行为、促进自身发展,以适应医疗保险体制改革。

2 医疗机构引入社会资本的必然性

2.1 适应卫生改革需要,拓展筹资渠道

我国卫生事业的筹资渠道分为国家、个人、集体、社会、港澳台、境外等。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力军是公立医院,始终坚持了政府主导,但公立医院乃至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受到了投入不足的制约,有些医院设备陈旧,医疗设施不配套,医疗机构布局不合理,很难满足群众对医疗保健日益增长的需求,导致财政投入与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严重不平衡。所以为了较快地增加卫生资源,促进卫生事业保值增值,要客观务实的选择充分利用经济社会中的大量流动资金,鼓励其参与举办医疗机构。

2.2 改进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按其法人性质,医疗机构的管理体制大体可分为:(1)事业法人医疗机构;(2)企业法人医疗机构;(3)民办非企业医疗机构;(4)个体医疗机构。企业在公司管理方面有着高效、经济的先进经验,体制较为先进,可充分提高医疗机构决策以及资源运营的效率和质量。传统事业法人医疗机构运营体制上存在许多的不足,医疗机构自身的行业内涵、管理制度与企业管理模式有机结合,可大大弥补这种不足。

在运行机制方面,企业积累了多年的成本管理经验,并且在文化建设、时间管理、计算机信息技术、物流管理等方面都有着先进的经验。有了这些经验的支持,将其与医疗机构管理有机地结合,可大大提升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效率,科学降低成本,全力推动医学科研和医疗服务技术的长足进步与发展。

3 政策建议

国外公立医院在引进社会资本方面值得我国借鉴。虽然各国政府财政补贴的情况不同,但是各国均在不同程度上引入社会资本,主要模式包括银行贷款、慈善捐赠、融资租赁等。各国政府普遍采取优惠政策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机构,因为这有利于振兴公益性事业。但是,与此同时,各国强调政府对公立医院融资具有决策控制权,医院对资产处理的权利是有限的,各国还都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用以明确医疗机构融资各方的权利和义务[8]。借鉴国外经验并针对我国社会资本办医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3.1 营造平等竞争的投资环境

吸收社会资本的主体是非公立医院,所以非公立医院的投资环境的规范既有利于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医疗市场的公平竞争[9]。如,按照非公立医院等级,将其纳入行业培训等日常指导的范围,加强对非公立医院的技术指导。考虑非公立医院的人才需求,在开展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技能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专业人员教育培训时,要统筹安排。制订可操作的配套政策,改善非公立医院因不平等竞争背景下的落后局面。

3.2 加强对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机构的宏观调控

我国非公立医院有5736家,占到了全国医疗机构总数的29%[10]。但规模普遍偏小、服务能力较弱、范围单纯、条件较差,多而不强的状况必然会导致恶性竞争泛滥,追求短期回报。按照“规模上等级、服务上水平、质量上档次”的原则,在制定、修订区域卫生规划和其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规划时,对非公立医院统一布局,数量、规模进行科学规划。一方面控制“规模小、层次低、专科特色不明显”的医疗机构设置,一方面通过资源整合、托管共建、连锁经营等方式引导有条件的非公立医院向“专、精、优”的大型医疗集团发展。

3.3 放宽社会资本开办医疗机构的准入

积极鼓励和引导医疗机构引入社会资本,主要方式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支持社会资本开办各类医疗机构,包括盈利性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并在调整和新增医疗卫生资源时优先考虑社会资本;其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制度改革,允许境外资本参与开办医疗机构。国际上,医疗市场化程度高、非公立医院比例相对较高的国家,往往以非营利性为主。因此,应该鼓励社会资本对公立医院进行多种形式的公益性投入,如果是以合资或合作方式参与医疗机构改制的,则不得改其非营利性。另外,改制过程中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同时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还可鼓励社会资本加入到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医疗机构的举办和扩大中,致力于发展高水平、高技术含量的大型医疗集团。最后,以促进民营医疗机构持续健康发展的方式,提高社会卫生支出比重。

[1] 郭 清,杨金凤,应维华,等.医院吸收社会资本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4,23(3):61-63.

[2] 刘 洋,高国顺.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政策探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4(4):47-51.

[3] 杨 瑛,刘克兵,宋春晓.社会资金举办医疗机构在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J].交通医学,2008,22(1):105-106.

[4] 郝天军,张 亮,马敬东,等.医疗机构引入社会资本管理的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06,25(6):36-38.

[5] 陆 军,于润吉.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办医新政策[J].医院院长论坛,2011,8(1):39-41.

[6] 崔梅玲.社会资本办医促进了医疗卫生改革[J].医院院长论坛,2011,8(4):42-43,46.

[7] 童 奔,孙 曦,郎菊明.打破社会资本办医的玻璃门[J].中国医院院长,2012(8):76-77.

[8] 闫磊磊.我国社会资本在公立医院的发展状况及政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9] 李兰娟,刘钟明,冯仇美,等.浙江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投入调查报告[J].卫生经济研究,2003(4):7-12.

[10] 2009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0-06-13) [2012-06-01].http://www.moh.gov.cn/zwgkzt/pgb/ 201006/47783.shtml.

(本文编辑:何庆节)

R197.3

B

1003-2800(2014)01-0023-02

2013-09-22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2012225101)。

张来勇(1964-),男,辽宁本溪人,硕士研究生,高级会计师,主要从事医院管理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办医卫生事业医疗卫生
新形势下卫生事业单位财管工作的探讨研究
卫生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思考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社会办医大有可为
社会办医依旧热衷“高大上”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浅谈加强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卫生事业绩效
多元办医 还要松绑
社会办医 迈向春天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