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改革背景下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2014-03-18张艳萍李雪兰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6期
关键词:病理学切片标本

丁 矢,张艳萍,李雪兰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课程,它利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形态结构、机能代谢)、转归与结局,揭示疾病的内在变化规律,从而阐明疾病本质,为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需要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在病理学基本技术和技能操作中加以运用。病理学实验教学是指导学生获取病理知识的重要环节和主要途径,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病理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1]。在病理学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及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从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过程、实验教学平台及实验考核方式等方面,彻底更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建设科学的、现代化的实验室。

1 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

1.1 实验教学内容

开设的病理学实验课内容较单一,多属验证性实验,仅从课程角度结合理论知识孤立地设置实验,造成了学科之间内容重复和脱节的现象。

1.2 实验教学过程

实验教学模式固定,病理知识点繁多、内容枯燥。以往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满堂灌”和“注入式”的方法完成实验教学[2],每次教学总是先由教师讲解实验内容,再由学生自行观察标本和切片,由于过程反复且枯燥,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从而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另外,传统教学模式也没有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严重阻碍了学科发展。

1.3 实验教学条件

实验教学的仪器设备、场地均不足,带教教师亦不足,常常是一名教师带教50名左右的学生。课程所需观察的大体标本摆放在授课教室内,缺乏系统性和联系性。学生使用的显微镜较陈旧,容易压坏切片,因需要赔偿,部分学生不愿使用。

1.4 实验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以实验操作的方式进行。实验操作由教师准备考核的标本和切片,并对其编号。学生以抽签的方式抽取标本和切片,回答其病理变化。考核结果有较大随机性,不能对学生的整体实践技能水平进行评价。

2 课程改革后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

2.1 课改理念及课改方案

课程改革应顺应科学发展的趋势,由单科教学向复合型教学模式转化;倡导多重思维方式,由单纯横向教学内容分类向纵横交叉分类模式转化;及时反映学科进展和新生病种,由教学内容长期不变向及时反映新病种、新进展的模式转化[3]。

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临床工作经验的病理学教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订病理学实验教学计划、考核大纲及实训指导,合理安排实验课课时、内容及考核标准。应用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实施教学,通过图片和视频增强直观性,降低学习难度。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三性”实验),即教学设计从医学生培养的整体考虑进行课程设置,不必强调本课程的独立性。

2.2 实验教学内容安排

实现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比例达到1:1,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操作教学中,合理运用并加强巩固。增设“三性”实验,使其占实验总课时的1/2。遵循能力递进的教育教学规律,病理学课程设置的实践训练项目包括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及研究创新性实验四大类。

2.2.1 验证性实验 通过验证性实验使学生掌握病理学的基本技能并深化巩固理论知识,包括:显微镜的操作及使用;标本及切片的观察方法;识别并描述基本病理变化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变特点;动物疾病模型复制、实验前后基本生命体征的观察、客观记录实验数据,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2 综合性实验 临床资料和标本切片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能让学生成功搭建基础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分析疾病,明确疾病过程中形态结构与功能代谢、局部与整体、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建立形态结构与机能代谢、正常与异常、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间的有机联系,使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2.2.3 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以临床综合病例讨论为主体,选取真实的临床病例进行PBL教学,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接触病人。让学生在工作小组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在小组中开展合作学习、讨论评价,制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勇于探索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及专业核心能力,使之更快更好地对接岗位需要。

2.2.4 研究创新性实验 开设研究创新性实验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经过整合选取,由学生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分小组搜集信息、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并形成报告。整个实验过程均以学生为主体,由教师协助指导完成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3 实验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

以综合性实验“高血压的病理与临床诊断”为例,教师采用小班授课,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组6人,实验教学实施情况如下。

2.3.1 课前准备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设计本实验教学目标(包括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制作本实验教学课件,准备相关标本和切片,精心准备高血压病的临床病例资料,提出引导性问题,提前下发资料到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配任务,查阅书籍和网络资源,准备相关资料,提前预习。

2.3.2 课堂实施 首先,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旧课的复习掌握情况及对新课的预习情况。其次,在提供的原病例资料的基础上补充高血压病的组织切片和大体标本,学生分组观察标本和切片,分析资料,展开讨论,资料可共享。每组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结合病理变化和临床资料,分析得出结果,并形成报告。再次,每组派出两名代表进行汇报,说出思维方式、学习过程、组员的学习表现及遇到的困难,其他学生可以随时提出质疑和补充。最后,由教师对每组汇报结果进行评价总结、分析点评,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对学生有分歧的地方进行统一讲解。

2.3.3 课后反思补充 在课程实施后,教师通过反思可发现教学设计、教学资料中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补充和更改,使教学过程逐步完善。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操作的同时,学会合理搜集、利用学习资料,调整思维,体验独立思考与协作学习的不同与关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4 实验教学条件的改善

2.4.1 多媒体、网络设备 逐步完善了数字化资源建设,包括连接互联网的多媒体实验室、职教新干线的网络教学平台等。课前,教师通过网络下发预习资料,学生在网上搜集查询,做好课前预习;课中,采用实物、切片、视频及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使繁杂、枯燥、抽象的病理学教学变得直观、形象;课后,教师上传教学课件,布置、批改课后作业,答疑辅导。

2.4.2 显微互动及机能互动教室 所有实验室配备的显微互动系统都将数码显微镜与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等连接,在师生共享清晰图像的同时,还可利用语音、文字、图像互相交流。这样一方面可使师生之间的交流直观而有效;另一方面也可使教师迅速而有效地对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发挥计算机强大的图像处理和保存功能,在学生遇到知识难点、疑点时能够方便快捷地解决,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4.3 标本、切片及病案 我院人体生命科学馆长期开放,供课堂教学及课后学生自学使用,展示了上千个人体解剖标本和病理学标本,观察正常与异常标本,可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系统的观察模式。同时,也增加了切片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能够满足每位学生的正常使用及耗损。对临床病案和尸检资料加以整理和修改,以便在实验教学中应用,使实验教学更贴近临床,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2.5 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

实验考核是检验学生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是评价实验效果的重要举措[4]。改革后的实验考核方式包括了3个方面:常规仪器设备的操作与使用(占20%),要求步骤清楚,操作规范,妥善保管;病变的观察描述及临床分析能力(占60%),要求切片、标本观察方法正确,病变描述准确,能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疾病,诊断依据充分,诊断正确;实验报告书写(占20%),要求格式规范,结果真实,思维连贯,论据充分,页面整洁美观。改革后的实验考核方式能够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可针对学生欠缺的方面进行强调和改进。

综上所述,课改后的病理学实验教学理念更科学,更符合现代教育教学规律;课改后的实验教学内容多样化,分布合理,能从多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课改后的实验教学条件不断改善,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的实验操作学习环境;课改后的实验考核方式能够真实、准确地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做出反馈。为使病理学实验教学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效果,培养出全能型、实用型医学人才,我们还需要不懈努力。

[1]敖秋月,王树文,尹金宝.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6):2534-2535.

[2]张琳,柳红,张迎春.如何在病理实验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J].继续医学教育,2012,26(1):52-54.

[3]刘瑜,刘国贞,宋爱利,等.病理学实验教学新理念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S1):7-9.

[4]胡晓松,王涛,宋海星,等.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308-310,325.■

猜你喜欢

病理学切片标本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网络切片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基于SDN与NFV的网络切片架构
肾穿刺组织冷冻切片技术的改进方法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冰冻切片、快速石蜡切片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