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2014-03-18
促进和深入关怀伦理教学
关怀伦理承认人道主义在道德教育中的核心作用。但是,关怀伦理需要的“人道”概念,有别于这个词的日常使用。为了使教师更有效地理解和教导关怀伦理,本文论述了“人道主义”与“关怀伦理”四个相互关联的方面:(1)参考“人道”之词的日常使用;(2)忽视人道主义的挑战;(3)着重于对关怀文化的理解;(4)区分情感和智力。对这些概念的认知有利于帮助教师用更有意义的方式教导关怀伦理。同时,我们以戏剧化的故事作为媒介,也是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和深入关怀伦理教学。
(Teaching care ethics: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s and stories for learning.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Volume 42, Issue 2, 2013)
性教育并非局限于“性知识”
在台湾,很多教师都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在社会氛围和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影响下,在课堂上有效开展青少年性教育是非常困难的,常常陷入一味地说教。研究认为,性教育并非局限于“性知识”,性教育的目的首先是让孩子学会爱,爱自己的生命、爱父母;其次是学会尊重,尊重他人的身体和感受;最后是学会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隐私,保护自己不受性伤害。
另外,研究认为,青少年流行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与青少年生活紧密结合的教育载体,可以充分而有效地利用青少年流行文化来实现对学生的性教育。教师需要对青少年流行文化中的性教育因素加以利用,并将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从单纯地分析流行文化中摆脱出来,更多地关注其中关于性与性别的教育元素。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找到一个有趣并且有效的方法,来讲授关于性与亲密关系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对性与性别的多元理解。
(Teaching sexual matters in Taiwan: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popular culture and youth sexuality education.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Volume 34, Issue 1,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