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确立的历史依据
2014-03-17杨帅王建永
杨帅+王建永
摘 要 本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的性质为出发点,从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潮流、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借鉴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政党制度确立的历史依据,并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党制度中确立领导地位的历史依据。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党制度 历史依据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Historical Basis of 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Political Consultation
Established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YANG Shuai, WANG Jianyo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Department,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6)
Abstract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led 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political consultation under the party system as a starting point.From the Chinese modern history,the society characteristic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democratic politics, the task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other socialist countries learn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politics explored the history of China's political party system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the Chinese leadership's political party system established in the historical basis.
Key words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party system; historical basis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2007年11月,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开发布的《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指出:它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和多党制、也不同于一些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它与其他形式政党制度的区别主要在于: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执政与参政致力于共同的奋斗目标的多党派合作的非竞争性关系。我们判断这种政党制度是否合理,是否具有优越性,必须从这种政党制度得以确立的历史依据出发。离开其历史依据,把抽象的判断标准强加于这种政党制度是历史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
中国政党制度的最终确立不是对其他国家政党制度的移植,更不是个别英雄人物的独创,它是有其充分的内在逻辑即历史依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各民主党派及全国人民共同作出的正确的历史选择。这是因为,一个国家采取何种形式的政党制度是由该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决定的,这是政党制度形成的客观规定性;同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发展是客观规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的原理,政党制度的形成也是该国人民的历史选择的结果。具体来讲,有以下四个方面:
1 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不能实行资产阶级政党制度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产生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十分脆弱,它受到了来自国内封建势力和外来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双重压迫,这就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但另一方面又因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经济政治力量弱小,反帝反封建具有不彻底的妥协性。在当时还存在区别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中国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独特产物,它扭曲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要求,打断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向上的、合乎规律的发展,将其强行操控起来,使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政权的依附物。”①以上因素使得中国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此外,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又决定了中国社会经济形态又存在大量的封建小农经济。因此,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因为中国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不足以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能承担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的能力。辛亥革命后,中国曾效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议会制和多党制,一度出现了政党林立的局面,当时存在的政党有300多个。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经济条件和政治环境,特别是由于不具备相应的经济条件,在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之后,这种政治局面也随之消散,资产阶级政党制度最终未能在中国建立起来。正如孙中山先生本人对革命的失败所总结的,中国的社会状况和欧美是不相同,那么管理社会的政治自然不能完全仿效欧美。
2 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中国必须建立独具特色的政党制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具体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走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由于国际和国内条件的变化,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所以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但它与一般民主革命的本质有本质的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同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旧民主主义的指导思想是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此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一般民主革命的区别这就决定了在中国不能建立资产阶级政党制度。endprint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又决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同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具体国情又决定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因为中国革命所面临的敌人异常强大,不但有帝国主义列强和顽固的封建势力,而且还有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与人民为敌的大资产阶级,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同时因为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又导致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使得在当时的中国任何一个党派或团体都不能独立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与其他民主党派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这个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建立还在于各民主党派也有不同程度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而这种革命要求与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最低纲领是一致的,同时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显示出了极大的先进性,此外共产党向民主党派表示出了极大的合作诚意,进而使得民主党派在严酷的国内政治环境下逐渐认识到,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寻求与共产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长期维持就决定了,中国的政党制度既不能是一党制,也不能是多党制,而应当是多党合作制。
3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潮流决定了中国不能实行一党专制的政党制度
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之后,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已经走上了促民主、反专制独裁的潮流历史。但是1927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以蒋介石为首国民党反动集团,在叛变革命之后,公然建立起了国民党一党专制的政党制度。这种政党制度实行的是党权高于一切、垄断一切、决定一切,以党代政的“党国体制”政策,对其他党派实行严酷的打压,对人民的民主自由实行严酷的压制。在这种政党制度下,民不聊生,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发展缓慢,特别是国民经济陷于崩溃的边沿,国家曾一度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因而这种逆历史发展潮流的政党制度遭到了各个党派以及人民的广泛反对。然而“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集团拒绝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实行多党政治协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顽固推行一党专制的独裁统治,公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治协议,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宣布各民主党派为非法组织,最终导致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崩溃和军事上的失败。”②国民党一党专制在大陆的彻底垮台表明,在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潮流下,实行一党专制是没有出路的,必然会被历史所抛弃。
4 苏联建立后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教训启示我们不能实行一党专政的政党制度
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政党制度曾经历了多党到一党的历史过程。十月革命后,列宁曾设想建立多党制和曾做过多党合作制的短暂尝试,但是这些设想和尝试由于其他党派的反对并未实现和成功。1921年,布尔什维克加紧镇压和取缔一切“非我族类”的政党,最终确立了苏联共产党的“一党专政”的政党制度。由于缺少了党外监督和合作,随着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一党专政”政党制度给苏联的发展带来了的弊端逐渐显现。特别是在斯大林时期,苏联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这个体制体现在政党制度方面,就是斯大林不断强化“一党专政”,造成了一种“按照领袖意志去运转的、从政党组织、国家机关、经济实体到一切社会团体统统执行最高指示的高度一体化专制结构。”③斯大林对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建设的认识是错误的,他认为,苏联除了共产党之外决不允许其他任何政党存在,他在1936 年作《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时说,“几个党,也就是说政党自由,只有在有利益敌对而不可调和的对抗阶级的社会里,……才会存在”,而苏联已经没有了彼此敌对的阶级,“所以,在苏联也就没有几个政党存在的基础,也就是说没有这些政党自由的基础。在苏联只有一个党,即共产党存在的基础”。④在苏联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谁要是敢在“一党专政”有任何异见,谁就可能遭到灭顶之灾,使得人民的自由民主权利受到了严重损害,严重阻碍了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同时苏联的“一党专政”体制也给苏联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使得苏联国内积累的矛盾越来越多,致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失去了活力。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敏锐地看到了这种政党制度存在的诸多弊端,为了吸取苏联在政党制度建设方面的历史教训,毛泽东在其《论十大关系》指出“究竟是一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仅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基于这种认识,建国后的政治建设方面,我们逐步确立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在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我们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建国60多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了,我们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政党制度建设的认识是完全正确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的确立,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注释
① 李金河.新中国政党制度:历史与国情的选择[N].北京日报,2009.
② 吴美华.符合国情的我国政党制度具有独特优势[N].人民日报,2009.
③ 张光明.社会主义由西方到东方的演进[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④ 林怀艺.苏联政党制度的嬗变:历史考察与理论剖析[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