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声乐教学中广西学生共性问题及教学对策

2014-03-17王鑫安

科教导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对策

王鑫安

摘 要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作者发现广西学生有很多优势,但也有不少共性问题。他把在教学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归纳,从语言习惯、自身特点两方面,阐述了教学中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广西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声乐教学 广西学生 共性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ommon Problem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of Students in

Guangxi in Vocal Music Teaching in the University

WANG Xin'an

(Baise University, Baise, Guangxi 533000)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vocal music, the author found that students in Guangxi have many advantages, but they also have a lot of common problems. From the students' own language habi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wo aspects, 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lessons learned that from the practice and describes how to solv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students in Guangxi. Leading to better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 vocal teaching; students in Guangxi; comm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声乐学习是一个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学习者的嗓音条件、乐感、语言习惯、个人思想及性格特征等因素,都会对声乐学习产生影响。声乐教师如果对这些因素有深刻认识和全面掌握,在教学中就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2009年自广西区外高校毕业后至百色学院艺术系任教,近五年来,年均声乐课时量在680课时以上,在大量的声乐教学实践中,发现广西本地学生在学习声乐方面有很多优势,比如嗓音条件好,头脑聪明灵活,理解力强、接受快等,但也存在不少不利于高校声乐学习的方面,比如语言习惯对歌唱的影响,身体相对瘦弱对歌唱气息的影响等等。虽说文艺方针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广西学生所具有的演唱本地原生民歌方面的优势也得天独厚,但就目前主流歌唱审美以及高校声乐教学理念而言,他们的一些不利条件——除个别主修原生民歌的学生外——对他们的声乐学习造成了障碍。

本文首先予以说明,文中高校声乐教学是指以教授美声、民族唱法为主,以演唱艺术歌曲和创作歌曲等声乐作品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声乐教学;文所指广西学生声乐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是在这个前提下的共性问题,不包括原始态唱法,因为有些问题可能对原生唱法而言,不一定是问题,反而是特色。

1 语言习惯对歌唱的影响及其教学对策

歌唱是语言的延伸。在声乐学习中,语言习惯是许多广西学生学习声乐的第一大障碍,无论是演唱艺术歌曲还是演唱外国声乐作品,都需要下大力气克服一些不利的语言习惯。广西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地方民族语言丰富而复杂,使用人口较多的地方语种有壮话、桂柳话、粤语(俗称白话)、客家话等,这些地方语种发音各异、丰富多样,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发音规律。随着普通话教育的普及,考入大学音乐系的广西学生,基本都能讲汉语普通话,但由于从小受语言环境和习惯的影响,这些学生大部分普通话不够标准,带有浓浓的乡音,对于他们演唱艺术歌曲等造成了一定困难,这些困难及教学对策归纳起来主要如下:

1.1 对歌唱发声的影响及对策

1.1.1 造成歌唱声音“扁、挤、白”

由于当地方言的影响,很多广西同学的普通话发音偏“扁”,声音都在口腔里,以壮语为例,从壮语的发声特点可看到,壮语的发声位置较靠前。且大多的词和字的声母是汉语中所没有的“先喉塞音”,它的着力点基本是在唇齿和舌尖之间.壮语用嗓力量大、白.真声比例大、共鸣腔运用较少。①这样的声音唱广西壮族原生态歌曲正符合其独特的规律和韵味,但无论是唱美声还是民族唱法,这样唱来会“白”“扁”,不够圆润,不够“竖”,也没有“歌唱高位置”,如唱“草原”的“原”字时,一是口型扁,二是听不到拼音“yuan”中的“a”母音,就造成了声音的“扁而白”。用这样声音演唱的美声歌曲或民族唱法艺术歌曲听起来就不够精道。

针对由于语言习惯造成的歌唱声音“扁”“白”的情况,教学中可采用练声与规范口型相结合的方法予以解决。练声时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打开喉咙,然后在此基础上,多选取“O”和“U”及类似的母音进行训练,使学生能够在“保持管道”的同时,体会声音“竖起来”的感觉,并且要求学生必须保持圆口型,此时可以暂时先不要求学生提笑肌,以防止声音再“咧开”而前功尽弃,这样练习一段时间巩固好以后,再逐渐加入别的母音和提笑肌进行练习,进而解决这个问题。

1.1.2 时常会有喉音

由于受壮语和粤语等语言习惯的影响,许多学生在演唱时,时常会有喉音,喉音会造成歌唱者音色“沉闷”“暗淡”,咬字吐字变形,上高音困难,声带调剂不灵敏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一定要及早加以解决。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一个现象,在许多广西籍男学生中,喉音大部分是由于语言习惯的影响,而很多女学生喉音则主要是因其自身的声音观念不正确造成的,因此教学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对症下药。

针对语言习惯造成的喉音,第一,要求学生下力气练好普通话,唇、齿、舌等咬字吐字器官积极、有力、准确地配合,第二,要求学生在吸开喉咙的基础上,像说话那样自然地演唱,笔者经常告诉学生要“吸开喉咙白着唱”或“吸开喉咙唱通俗”,这里的“白着唱”和“唱通俗”并不是要学生真的那么大白嗓地唱或是像通俗那样自由,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自然地咬字吐字,把喉音去掉,从而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针对声音观念造成的喉音,一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示范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之后采用前面第二条要求的方法予以巩固,一般都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endprint

1.2 对歌唱咬字吐字的影响及对策

1.2.1 字头不正确、不清楚

壮语、粤语等广西本地方言的发音声母、韵母有很多与汉语普通话不同,并且有时还会发生冲突,例如以壮语与汉语普通话比较为例,汉语中的“Z”在壮语中全部发“S”,还有“k ”“P”“r”在壮语中发“g”“b”“d”,和真正的。“g”“b”“d”完全相同。壮语发音特别强调字头,亦即声母重韵母轻,这和美声唱法中要求的字头要唱得短、轻、准且存在着冲突。这些因素导致壮族学生在用普通话歌唱时,往往会夹带这些口音。②也有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区别也不明显,比如,有些学生在唱“向阳开”就会唱成“象阳该”唱“黄河”时会唱成“王娥”,其它还有“zi,ci,si”和“zhi,chi,shi”念的刚好相反等问题,本地人称这一现象为“夹壮”,意思是普通话夹杂壮语的意思。这些都对广西本地学生学习美声或民族唱法造成了很大困难,必须下功夫搬走这块声乐学习道路上的“绊脚石”。

1.2.2 口型动作过大、过多,字腹拉长时易变形,归韵慢

由于受方言影响,许多广西同学的普通话有“广西特点”,有人称之为“广谱”——广西普通话。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有些字咬字吐字时,口型动作大而多,遇到普通话中韵母音比较多的字,归韵慢,如果在演唱时需要拉长字腹,很容易变形。例如不少学生在唱《红豆词》中“抛红豆”的“抛”时,先是开口时嘴型动作很大,从字头到字腹再到字尾拖的过程长,成了“p--a--o”特别是“a”母音的口型动作很大而且归韵慢,听着很不自然;再如,有些学生唱“水”字,从字头到字腹到字尾,归韵到“i”母音很慢甚至就没有归韵到位,唱长音时就变成了“衰”了。

针对以上两类对歌唱咬字吐字影响的问题,最重要的解决之道当然是努力加强普通话练习,那么具体到实际教学中,笔者一般采用几个方法:一是先纠正读音,并指定学生向普通话标准的同学学习,正确后,循序渐进地练习绕口令,让唇齿舌等咬字吐字器官有力准确地配合,把正确地读音养成习惯;二是像“zi,ci,si”和“zhi,chi,shi”念反的情况,先告诉他们基本原理,然后让学生故意反着念,或是找些在他们生活中相近的字标注在旁边提醒;三是让学生有意识地加快归韵速度,直接准确快速地一下到位,许多字的咬字吐字嘴不要乱动,或动作不要那么夸张等,告诉他们应该拖长哪个韵母,让学生有清晰的理解。这样训练时间长以后,学生们的咬字吐字问题就会不断进步,最终全部改正。

2 自身特点对歌唱的影响及教学对策

2.1 体格及嗓音条件对歌唱的影响

对于声乐学习者而言,自身条件对歌唱的优劣影响很大。一般来说,多数广西学生的身材体格相对北方学生而言,更为清秀、瘦小一些,但嗓音条件大多较好,这点在女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这样的体格和嗓音条件,决定了很多广西学生相对气息较弱,打开喉咙时,歌唱“管道”较窄,发出的声音高、细、亮等特点。这些特点有利有弊,于“利”而言,有利于演唱细腻、清秀、高亮的民歌,特别是小嗓的民歌。弊端在于“戏路”较窄,对于一些宽广、大气的作品不能很好地表达和演绎。

2.2 性格特点对歌唱的影响

广西有“歌海”之称,歌唱氛围浓厚,广西人民热情好客,性情开朗,因此,大部分广西的学生演唱时并不怯场,这样的性格特点有利于他们的声乐学习。而另一方面,广西的学生相对北方学生而言,性格不够直爽,在学习声乐时,很多学生的声音不能一下到位,往往是柔柔慢慢地或是“滑”出声音来,或是表达作品不够直接外露,这样的特点不利于表现某些作品,比如戏剧性强的作品等。

2.3 教学对策

针对广西学生自身条件及性格特点,笔者在大量的声乐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对策:

首先是督促学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加强气息练习,增加肺活量;其次,在学生加强锻炼的同时,要学生牢记发声方法和技术的要领,做到气息深、音位高、共鸣混、腔体开、喉结稳、下领松。③在学生本身的基础上,尽力做到声音“竖”、“高”、“飘”、“柔”;最后,选择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歌曲,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嗓音及性格特点,选取适合他们的声乐作品,追求音乐细腻婉转,流畅清晰的风格,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也可使学生对自己选作品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以后自己独立选唱曲目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在声乐学习的道路上,广西学生有很多优势,也有不少劣势,声乐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对他们的“优劣势”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对症下药,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并在教学中不断给予鼓励,就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更大进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释

①②黎珍.广西壮语吐字咬字对艺术歌曲演唱的影响[J].文学与艺术,2010.2(6).

③ 黄桂芳.浅谈高师声乐教学中广东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对策[J].音乐天地,2009(5).endprint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舞台艺术实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声乐教学中的兴趣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