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校职业技能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3-17刘晓军隋诚王树伟

科教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问题对策

刘晓军+隋诚+王树伟

摘 要 在当前形势下,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实践遇到了许多问题。要推动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在健全机构、统一鉴定标准、提高考评员的素质和开发题库等方面做好工作。

关键词 职业技能鉴定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职业技能鉴定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与认证工作。①《劳动法》、《工人考核条例》、《职业技能鉴定规定》和《职业资格证书规定》是我国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配套行政法规和技术性管理文件。②自1994年6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成立以来,我国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取得突出成绩。1995年原劳动部制定并颁发了《劳动部关于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和就业训练中心毕(结)业生实行职业技能鉴定的通知》,从国家层面确立了在院校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规范。2006年国家教育部在l6号文件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在高等职业教育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近年来,应届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毕业生就业难、用人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专业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现象。这个现象反映出中职教育和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了偏差,学历证书的应聘功能被削弱,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应聘功能在不断增强。在国家大力提倡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院校间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工作迅速发展,并取得巨大的成绩。但是,这项工作在实践中也出现不少问题,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 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现状

1.1 院校高度重视,积极投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当前中职院校和高等院校已经认识到职业技能鉴定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性,非常重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绝大多数的中职院校将职业技能鉴定融入专业培养计划中,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职业技能鉴定基础上实行“双证书”制度。同时,很多的中职及高等院校成立“职业技能鉴定所”,鼓励专业教师通过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

1.2 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很多学生“一人多证”

近年来,院校学生参加鉴定的人数和工种数持续增长。工科类专业的学生主要申报劳动部门的职业技能鉴定,文科类专业的学生主要申报劳动部门和对口行业系统的技能鉴定。为扩宽就业面和强化自身的竞争力,很多学生考取了一个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例如营销专业学生在考取营销中级证书后,又考取物流师中级证书;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获得导游证的基础上,每人又考取了中级餐厅服务证或内审员证等。

2 院校职业技能鉴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

2.1 缺乏有效的宣传、组织,院校组织机构不健全

当前中等职业院校一般都有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宣传组织也较为好。但是很多高等院校没有专门负责职业技能鉴定的机构或部门,学校也很少进行专门宣传,学生不知道职业鉴定,即使知道,也不知道考什么职业,如何报考。

2.2 技能鉴定标准有待完善,鉴定质量亟需提高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提条件是科学、全面、规范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如果职业技能鉴定缺乏科学有效的鉴定标准,这不仅会导致职业技能证书的含金量大打折扣,而且也无法实现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但是,当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存在着试题库不完善、试题结构缺乏有机统筹、各地区鉴定标准混乱、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脱节等问题。另外,因缺乏具体、精准的量化评判标准,考评员无法准确评判学生的技术等级,技能考核鉴定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2.3 缺乏高素质的考评员

职业技能考评员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具体操作者,是评判学生技能等级的主导者。保障技能鉴定工作质量的关键就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考评员队伍。但是,考评员的门槛较低(一般要求中级以上职称),这就导致许多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入考评员队伍。另一方面,在考评员的培训中,培训内容以宣传国家政策、熟悉考核标准为主,忽视了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训,这就影响了考评员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提高。③

2.4 证书种类需要扩展,试题题库需要更新

我国职业工种的分类依据的主要标准时1999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简称《职业分类大典》),之后,2005年、2006年和2009年分别增加了30多种工种。但是,伴随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已有工种的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同时,社会中也涌现很多新的工种。这就导致新工种在《职业分类大典》里找不到,内容已发生变化的工种缺乏与之配套的试题库等问题。

3 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对策

3.1 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院校应成立专门负责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机构或部门,同时选派工作认真、能力较强的人员充实到该机构或部门,配置相应的办公设施。另一方面,院校应从制度上建立相关的规定和具体的实施,将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纳入院校教学考核和管理中。如济南工程职业学院在学生职业鉴定中构建完善组织和程序,取得良好的效果。④

另外,院校职业技能鉴定还应融入学校教学环节。例如,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将院校开设的有关专业教学内容与对应的国家职业标准进行整合;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结合专业特点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在专业考核环节,将学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作为一项考核内容,通过鉴定的学生可以同等获得对应专业课的学分或视同通过考试。⑤

3.2 依据工种的发展制定各工种统一的职业鉴定标准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鉴定指导中心可建立国家、省两级的网络管理体系,研究属于全国通用的职业标准更新周期的方案。同时,允许各省鉴定指导中心自行开发和修订自己特有的工种的职业标准,经报人社部鉴定指导中心审批备案后使用。endprint

3.3 强化考评员的管理,大力提高考评员的整体素质

严格按照标准选拔和培训考评员,在考评员队伍的管理中采用择优选用的竞争机制。在聘任时,明确考评员的聘任原则、期限以及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等。在鉴定过程中,强化对考评员的工作过程的监督。在鉴定工作完成后,组织由鉴定中心、鉴定单位和鉴定对象三方参加的考评员工作评价会,对考评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考核。对表现差、不符合鉴定要求的考评员取消其以后参加考评的资格。还要对考评员定期培训,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增加模拟考评培训,以更好地提高考评员对考评要素的把握。另一方面,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还可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由不同地点、不同单位的考评员组成的考评小组,合理调派考评员并实行不定期轮换的制度。

3.4 健全试题的命题和管理,加强题库的开发

严格执行《职业技能考务管理规定》中“实施统一命题的原则,实施鉴定必须从国家题库中抽取试题”。在鉴定方案确定后,对于国家题库已经开发并实施的工种,省级或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应向国家题库申请试卷清样;对于暂未建立和颁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的工种,可由省级或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专家编制试卷,经省级劳动行政部门或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劳动工资机构审定后在本地区本行业使用,并报人社部鉴定中心备案。在题库的建设方面,开发和增加题库的工种量必须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开发和增加新的题库需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发挥题库的应有作用,对于开展题库内已有工种的鉴定必须使用题库,确保鉴定质量;二要做好题库试题的更新,要根据专业工种培养目标的调整和教学大纲及教材修订的实际对有关工种试题内容进行更新。⑥需要强调的是当前要大力强化安全生产知识和职业道德,在职业鉴定题库中,增加安全生产知识和职业道德,作为单独一科考试,不得免试。

注释

① 熊艳.历史、制度与趋势:中英职业技能鉴定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13(30):88-91.

② 徐燕.我国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J].职业技术教育,2007(19): 66-67.

③ 洪列平.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2(10): 84-46.

④ 白红村.高职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2(2):240.

⑤ 赵志群.从职业技能鉴定到职业能力测评[J].职教论坛,2009(8):1.

⑥ 单强,赵一标.我国职业技能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10):1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鉴定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论职业技能鉴定在高职教育中的意义
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与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职业技能鉴定中质量督导员的角色定位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