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修课家用电器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2014-03-17吴建华

科教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选修课家用电器教学实践

吴建华

摘 要 家用电器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选修课的特点,教师应不断完善教学方法,跟踪家用电器最新的技术应用和发展趋势,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选修课 家用电器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本文针对选修课存在学生人数多、课时少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等问题,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从生活实际入手,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为让学生获得家用电器方面的技能打开一扇窗户。

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家用电器的种类很多,面面俱到的讲解是不现实的。家用电器从大的类别来讲,分照明器具、电热器具、电动器具和制冷器具四大类,考虑到只有60个总课时的情况,教学内容只安排了后面三大部分,每个部分着重安排典型的产品进行讲解。电热器具只讲电饭锅、电磁炉和微波炉;电动器具只讲电风扇、洗衣机;制冷器具只讲电冰箱和空调器。电热器具和电动器具所涉及的知识点与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学课程有很多共同之处,所以安排的课时相对要少些,而制冷器具所涉及的知识特别是制冷的工作原理对本专业的同学来说是全新的,所以安排的课时占总课时的一半。课时少,不能靠简单地减少内容来解决,因为家电行业发展迅速,因此,在讲课过程中不断更新内容,增加家电发展中的新技术、新产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行业的发展动向,跟上家电发展的需要。在制冷器具部分重点放在制冷原理,能量的传递过程和转换过程以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传递方向性问题等等。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好教学内容的删减、补充和更新之间的平衡,把握课堂的节奏,就能切实提高教学的效率。

2 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改进多媒体,让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原有的多媒体是以文字为主的PPT,大多是从书本复制过来的讲稿。对于没有专业背景的学生,显然有些内容是晦涩难懂的,学生面对干巴巴的文字也提不起兴趣。要让这些专业内容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就需要在多媒体的形式上多下功夫,大量地采用图片、视频、CAI课件、Flash动画等,做到图、文、声、像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们针对一些典型问题,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方式,活跃课堂学习气氛,通过同学们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老师加以引导,最后得出结论。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师“教”的模式,把学生“学”生动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改变一言堂教学。比如在讲制冷原理的时候,我们从每个同学都有的经历谈起,就是酒精擦到皮肤上都有清凉的感觉,这是因为液体酒精相变为气体后要吸收热量,但为了达到制冷的目的能不能采用这种方法呢?答案是否定的,这就引入了循环的概念。在每一个器具专题授课结束后,在课堂上教师布置与该专题相关的开放性问题,比如电磁炉与微波炉的加热原理比较、制冷剂替代与环保的诸多问题的研究,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并要求各组成员课后检索相关资料,确定议题,就此议题发表各自看法。在下一次课上,每组派代表将自己的研究内容简要报告,并进行讨论。每一次课后除了布置课后习题,还要求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家电卖场去参观相关的家电产品,进一步弄清楚产品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与导购员沟通产品的选购、使用及维修注意事项等等。另外许多家用电器的控制都是单片机来完成的,而单片机正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讲解家电控制过程的发展,让同学们感受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了更大的应用空间,认识到家电产品的发展更多是控制技术的发展,从而激发了同学们对专业的热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 改革考试方法,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考试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真正促进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掌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就要改革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因为传统的考试方式往往是根据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内容命题,基本上是终结性的评价,而不是教育进行中的诊断性的评价和水平发展性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就造成学生为了考试而考试,考前死记硬背,考试基本上是考记忆力,考试内容不合理,局限于教材,分析论述题少,制约、干扰、阻碍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家用电器课程的考核采用了平时与期末大作业的形式进行,权重各占50%,这样的考核方式加强了平时作业、小组讨论、上课互动方面的分值,让学生感觉到学习不是以考试为目的,期末的大作业完全是开放式的,课程完成后,布置大作业题目,留给学生一周的时间。大作业的题目是:试述使用电饭锅、电冰箱和空调的节能技巧,这个题目紧扣时下节能减排的话题,让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和通过自己的思考,在总结所学知识的同时,梳理出家用电器使用的节能技巧,增强节能意识和提高社会责任感。在批阅大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同学们所呈现的答案真是丰富多彩,不乏独立思考的闪光点,这样的教学评价方式有利于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让学生能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4 教学的体会与思考

家用电器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虽然我们每天都在使用,但不是每个同学对它都有充分的了解,作为机电一体化专业,开设这门选修课,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认可度都比较高,一则课堂所教授的家用电器都是我们每天在使用的,通过这门选修课学生感觉到有必要学好这门课程,至少家用电器出现什么问题能够自己判断故障所在并能解决一些不太复杂的问题,学习有内在的驱动力;再则本课程与专业必修课联系紧密,有些电器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学生很容易接受。从教学过程和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来看,开设家用电器这门选修课是非常合适的,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一门技能。

但是选修课的开设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与思考,目前比较现实的问题就是相关的实验实训设备的缺位,毕竟课堂演示代替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纸上谈兵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当前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趋多元化,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的培养模式必将做出调整,改单一化为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应该是发展的趋势,学校必须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发展途径,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方向,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选修课着眼于学科知识的拓展、深化,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对实现这一目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高度重视选修课这一环节,把提高选修课质量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管理和教学模式方面进行积极的调整,努力探讨选修课的教学模式与考试方式的改革方案,为培养出有创新能力、有合作精神、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学生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 邓锦琳,钟安永,胡常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中考试方法改革的探究与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90-94.

[2] 罗军.跨专业选修课《家用电器》的教材电子化探索[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2.15(3).

[3] 李冰.浅析高校考试模式改革的必要性[J].世纪桥,2008.6.

猜你喜欢

选修课家用电器教学实践
2019年8-12月全国主要家用电器产品产量
2018年5-7月全国主要家用电器产品产量
高校开设普拉提选修课的意义探析
关于光学与现代生活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几点思考
高职英语视听说选修课多元考核手段
河南省普通高校乒乓球选修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