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差异与普世价值辩证关系的角度探讨当代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发展路径
2014-03-17史锐
史锐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北京 100024)
从文化差异与普世价值辩证关系的角度探讨当代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发展路径
史锐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北京 100024)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当今的文化交融越来越频繁,各个文化之间都有交流和碰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面,各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差异体现了出来,但是差异不是绝对的,文化当中的普世价值依然作为纽带联系着相互作用的各个文化。中国的文化产品一直希望可以走出去,走向世界,但是这个过程并不顺畅,本文将从文化差异和普世价值的辩证关系来探讨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发展路径。
文化差异;国际化;发展路径
一、文化差异与普世价值
(一)文化差异和普世价值的概念
如果要从文化差异和普世价值的关系角度来讨论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文化差异和普世价值。
文化差异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当他们相遇之时会产生冲击、竞争及失落等反应。文化差异可能由于宗教界别、种族群体、语言能力、政治立场、社会阶级、性别、民族主义、年龄代沟、文学修养、艺术认知、教育程度等之不同,而产生文化差异。可以说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举例来说,甚至根植于不同民族所长久以来生存的地理环境等因素,我们比较熟悉的如海洋文化和大陆文化的差异。
普世价值的概念是很难具体做出一个定义的,这方面存在很多的争论,各个学科都有对于它的认识,但是总体说来,我们可以认为普世价值泛指了那些不分领域,超越宗教、国家、民族,只要本于良知与理性皆为所有或几乎所有的人们认同之价值、理念。
(二)二者联系
如果要对文化差异和普世价值的关系做一个简单的概括,那就是文化差异是不同文化之间对于价值观所体现出的不同,而普世价值则是人类所共有的价值上的认知。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同和不同的关系。我们可能对于犹太教的割礼没有什么认同,但是对于反战和平我相信全人类都是有着共同的期盼的。这就是一个文化差异和普世价值的最明显的例子。
但是需要明白的是,之所以说到了二者的辩证关系,也就是说明了二者之间实际上并不存在一条清晰的界限将其分离。
套用一句简单的话说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并不是说凡是民族特有的存在差异的东西就不包含有普世价值的观念。比如我们常常说的美国的英雄主义,美国在很多的影视作品和漫画作品中塑造了无数的英雄,那种可以独当一面就千万人于水火之中的人物,或者你可以说这明显不是一个普世价值的概念,但是我们很难说美国的英雄主义是仅仅属于这个国家和又或者说这一群人的,实际上面,在每个人的心中,包括所谓的很强调集体主义的中国人心中,也渴望着英雄的出现,和英雄所创造奇迹所带来的喜悦。交响乐不是中国人创造的,但是这丝毫不妨碍一个没有多高什么音乐素养的中国人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所感受的心灵冲击;油画也不是中国人所熟悉的,但是这也不影响我们去欣赏梵高画作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表现。
而反过来说,很多普世价值在各个文化当中所表现的也是存在差异的,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孝道,可以说对于长辈的尊敬已经赡养是普遍认可的一个价值观念,但是这一点在中国比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体现的更加明显。中国人的孝道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对于长辈的尊敬和礼让。
二、存在问题及国际发展途径
(一)存在问题
中国文化产品的最大问题就是找不到一个文化差异和普世价值的平衡点。现有的东西不是过于强调中国的风格、内涵;就是完全模仿国外的作品。单单强调中国的文化就会放大了文化差异的问题,对于一个完全不了解的东西,人们是很难保持兴趣的。但是过于强调和国际接轨,就会表现不出来中国的文化特色,也就不能认为是中国的文化产品了。就像动画片《兔爷传奇》,你可以说它是中国人做的,但是我觉得它绝对不能体现中国的文化。
只有那种找到平衡点的文化产品才能始终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真正有国际发展的可能。我们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比如我们的器物文化里面有中国结,当外国人不知道中国结是什么意思的时候,他们也许觉得这个东西形式很不错,看上去很好看,他们只是一种猎奇的心理作用来看待这个东西。但是如果他们了解了形式背后的内涵,这象征着平安、美满,他们对于中国结的认同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中国结对他们来说就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当一个东西可以很好地体现中国的文化特色又表现普世价值的时候,那么它就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潜质。
特别要注意不要纯粹中国化。从文化差异和普世价值的辩证关系我们可以知道,中国的文化产品想要走向世界,探索国际发展途径的问题在于各个国家、民族是存在文化差异的,这就使得我们要求中国的文化产品体现单单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不现实的,因为国外的人并不一定了解那么多背后的深意。所以我们必须借鉴普世价值,做出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产品,这样才能让很多的人更加容易接受。
这一点其实是很好理解的,比如好莱坞卖座的电影《阿凡达》、《泰坦尼克号》都是体现了普世价值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爱、对于灾难的态度等等。这样的普世价值使得全球的观众,无论肤色、种族还是国家,接受起来都没有任何的障碍,因为这是他们在内心当中所熟知的、所认可的东西。
需要注意的是文化的东西,特别是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只有在可以给人以相似感和陌生感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赢得赞誉。完完全全的陌生感是不会持久的,比如说中国的国粹京剧,如果说原汁原味地让国外的人欣赏,也许短期人们图了视觉上的和形式上的新鲜还有所兴趣,但是长此以往绝对不会再有人来听,因为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甚至是不了解中国戏剧文化的人来说,他们所接触的文化产品的形式和内容完全都是陌生的,这不会带给他们丝毫的共鸣。
(二)解决办法
关于中国文化产品国际发展途径,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但不是一个绝对时间上的顺序,而是一个层次上的顺序。
首先,形式上的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我觉着形式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的东西往往有形的比无形的让人接受起来快的多,因为人们很容易对一个自己不是很熟悉的形象、形式感兴趣。中国的建筑、绘画、家具相比较而言就会比中国的电影更加能够吸引别人的关注,因为它很明显的在形式上就具有文化的特殊。所以中国的文化产品在最开始的时候,尤其是形式上一定要有中国的文化特色,这里找寻最能体现中国的文化符号非常重要。
接下来,找到文化特色和普世价值的平衡点,做到形式有中国文化特点,内容上体现普遍认同的普世价值。
我前面已经说过了,单单靠形式上的奇异和新鲜感是很难一直吸引人的,我们必须在作品当中体现一种更加为人认同的人文关怀。就比如在影视作品中,体现人类普遍情感的生命、死亡、爱情都是很好的主题。其实国外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在影视作品方面,国外的成功的大片几乎全部都是体现着普世价值的内核。
最后,发掘我们自己的普世价值。也许普世价值是一个基本已经相对完整的概念,但是很多时候它并没有完全被展现出来。
美国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可以说由于美国在普世价值的宣扬上面的成功,它很多的自身的文化都已近被发掘成了具有普世价值意义的东西,比如我前面提到的美国英雄主义、美国梦,这些都是他们对于自身的发掘。要达到这一步是经过了很多的努力和尝试的,而当这些渐渐为人所接受的时候,美国人真正输出了自己的文化,不单单只是具有普世价值的东西,同样是自己文化特有的东西,当《复仇者联盟》《黑衣人3》这样的片子在全球热映的时候,我们慢慢也接受了美国的幽默,美国的生活方式,我们现在不仅仅看好莱坞的电影,还看美国的电视剧、轻喜剧、脱口秀,也许之后的几个不是带有普世意义的,但是的的确确文化却输出给了我们。
当我们可以用很强的形式吸引人的眼球,用被人认可的价值观赢得赞誉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面再挖掘一些,人类所共有的,但是在我们身上尤为突出的普世价值。比如歌剧《木兰诗篇》在国外的巡回演出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认为这部歌剧不仅是有着浓郁的中国风,同时很好的发掘了普世价值,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不仅仅是中国人才认可的,同时也是人类对于孝的普遍认知。
三、结论
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发展途径,需要由形式上的特色引人注意,需要形式上的特色结合内容的普世价值来为人认同,需要对于自身文化的普世性发掘来以进一步发展。
[1]戴维斯.中西文化之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加]戈德罗,[法]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3]张箐.未完成的叙事:中国当代电影叙事风格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G124
A
1005-5312(2014)05-02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