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网络媒体舆情应对工作探讨

2014-03-17史莉红

办公室业务 2014年23期
关键词:热点舆情舆论

国有企业网络媒体舆情应对工作探讨

面对当前社会舆情热点现状,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社会热点舆情存在的几个主要特点进行分析,进而以各类热点敏感事件为切入点,探讨当前网络媒体舆情应对工作存在的一些缺陷和不足,并立足于长庆油田工作实际,从宏观策略方面阐述当前国有企业新闻媒体舆情应对工作应该遵循的几个原则。

舆论热点;舆情应对

一、当前网络舆情现状

所谓舆情,根据美国报业巨子、舆情学奠基人—沃尔特·李普曼在其著作《舆情学》中写到的,“舆情基本上就是对一些事实从道义上加以解释和经过整理的一种看法”。网络舆情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学者对网络舆情的概念已做如下归结,即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公众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物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它具有自由性、互动性、即时性、隐匿性、情绪化、非理性、个性化和群体性等特点。笔者认为,在中国现有社会环境下,当前网络舆情热点层出不穷、持续升温,突出反映了网络舆论的不信任、不理性、不持久三个特点。

二、当前重大热点问题应对工作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

“沉默”:面对突发的负面网络舆情,沉默、拖延的应对策略仍然被很多企业和地方政府采取。因为当事者的不发声音,无权威部门出来澄清事实,间接促进了民众对事件本身的猜测和联想,以至于各种谣言越演越烈,显然不是危机公关的良策。中石油大连漏油事故发生,未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事实、未向公众表示任何歉意,并紧接着召开表彰大会之后,其企业形象曾一度并定格于“傲慢”。著名经济评论员叶檀在其博客中尖锐地指出:“刻意的漠视绝不会带来对痛苦的遗忘,而是一轮轮累积起来的愤怒,以及社会价值的扭曲。”保利集团在广州违章搭建85所别墅,收买相关官员后变“合法”一事,官方亦无任何回应,网络由此进一步加深了其“官商勾结”的印象。天涯网友莫聪:“保利堂而皇之的官商勾结,被披露之后仍不屑于理睬我等草民,可见这些央企飞扬跋扈到了什么程度!”

“禁言”:禁言的方式有很多种,最直接的就是删帖、屏蔽。禁言确实能够让一部分人不掌握实际情况,也阻碍了一些新闻热点事件的传播广度,难而在现今的网络信息条件下,要想完完全全把一件敏感事件扼杀在萌芽当中,恐怕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而且不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几千年前就有大禹治水的故事,以如今的自媒体舆情扩散速度,比洪水猛兽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仅仅依靠通过外部干预而让整个网民群体集体失声,恐怕难免力不从心。

“掩饰”:组织化的掩饰是在现阶段各类热点舆情处置中经常看到的一种方式。中国社会作为“人情社会”,事发单位针对自家人员出现的问题总不免想通过缓和方式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试图通过一切权利手段,把潮涌的民意愤怒压制、孤立、化解。

应对不善:应对不善与掩饰的区别在于后者是有心回避问题,前者则是由于工作失误、能力所限等原因,使热点事件应对工作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由此引发了新的质疑和热点。

三、作为国有大型企业网络媒体舆情应对工作的出路和措施

快速(第一时间应对):从目前舆情热点事件处置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在处理网络舆论方面都显得比较被动,基本属于事后补救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作为大型企业和社会团体,有自身的一整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流程。从快速处置的角度考虑,企业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舆情监测系统和处置系统,能够及时捕捉各类媒体上出现的热点信息,并在第一时间有效处置。

准确(信息发布):任何一个舆论热点事件的新闻处置工作都是一项系统工程,信息发布者、信息发布渠道以及统一对外口径,以新闻发布会或者媒体采访的形式进行回应,还是以官方微博等新兴媒体……,所有这些问题都要提前考虑周全,准备充分。特别是信息发布的内容,更要精心准备、字斟句酌,既要针对社会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释疑解惑和正确引导,更要努力避免因信息发布而引发新的舆论热点和质疑。

真实:真实是处理公共事件的第一准则,也是一切社会行为的标准和良知。如果危机处理被网络民意认为是一次危机攻关,那么做什么都将无济于事。更有网友说,“一旦失去公信力,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从根本上讲,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没有问题。透过新闻热点事件不难发现,广大民众关注的并不紧紧是问题本身,更反映了社会对监督的渴求,对正义、公开、公平的渴望,可因为财产的不透明,权力的不受约束,廉洁与否看不见,当公众无法在既有的制度中正常履行监督职能时,以‘有罪推定’的逻辑、妖魔化的想象去曝光他们,这是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正常渠道监督的缺失让网络舆论监督走向了前台,而每一次网络监督的成功都是对现有监督制度和公信力的损害,也更加刺激了广大网民的监督搜索和关注热情。

四、结语

任何一项危机的处理,都是对事发单位的一次艰深考验,如何有效处置各方利益和矛盾,使危机平稳化解,如何通过有限的资源正面宣传自身形象,并对自身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是所有企业和舆论危机公关者的不懈追求。所有的企业、政府和个人,都需要科学把握新形势下的媒体舆情规律特点,深入总结借鉴国内外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运用法律政策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现场处置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能力,努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维护国家法制权威。

[1]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R].2011.

[2]欧阳小婷.企业危机中的网络舆论引导研究[D].湘潭大学,2010.

[3]秦微琼.网络舆情对政府形象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猜你喜欢

热点舆情舆论
热点
热点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结合热点做演讲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舆情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