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硬兼施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上网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2014-03-17王宇

办公室业务 2014年23期
关键词:上机图书馆员工作站

软硬兼施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上网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本文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并实践了图书馆管理和规范未成年读者上网行为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采用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双管齐下、软硬兼施的方法,为公共图书馆创造未成年人安全、公平、有序的上网环境建立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图书馆;未成年人;上网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将人类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交流平台带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根据2011年1月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2010年,我国网民规模继续稳步增长,网民总数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全年新增网民7330万,年增幅19.1%。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3.2%,亚洲网民总数的55.4%。

但是,互联网的开放性决定了其信息的良莠不齐,未成年读者如何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正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公共图书馆作为全民公益性的终身文化教育机构,是未成年读者素质教育的坚实阵地,是未成年读者的第二课堂。如何帮助未成年读者了解和正确地使用互联网络,为未成年读者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绿色网络环境,是公共图书馆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的挑战。

一、现状分析

CNNIC于2010年4月26日公布的《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为1.95亿,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54.5%,远高于整体网民28.9%的平均水平,2009年中国新增青少年网民2800万。”

但是,相对于未成年网民数量的激增,适合未成年人,尤其是10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的网络资源,却少之又少。下图引自CNNIC《2010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虽然只是网民年龄统计,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10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受互联网众多ICP的忽视程度,甚至低于60岁以上人群。

2010年度《江苏省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报告》中也指出“以青少年为主题的网站,相关内容单调、版面没有新意和网站所涵盖的信息量过少等问题依然存在。”

现实情况是大量未成年人集中到了成人使用的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中去。开放的网络并没有为未成年人进行信息净化,正面或负面的信息都可以任意浏览,直接对未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形成造成了不可预料的影响。网络负面影响所引发的未成年读者社会问题也是不胜枚举。

同时,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自控力相对缺乏的未成年读者将网络当成了娱乐工具,《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称:“中国青少年网民网络使用仍然保持较突出的娱乐特点,排名前三的青少年网民娱乐应用分别是网络音乐(88.1%)、网络游戏(77.2%)和网络视频(67%),使用率均高于整体网民。值得关注的是,未成年网民(18周岁以下)网络应用娱乐化特点更为突出,以网络游戏为例,未成年网民的使用率达到81.5%,不仅高于整体网民,也高于青少年网民77.2%的平均水平。”

二、现有对策

(一)封堵

为了保护未成年读者不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各国家政府都在立法、技术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就实际收效来看,并不理想。

以美国为例,虽然美国执法部门对网站散布色情影片和图片的整治力度在不断加大,但在打击网络低俗方面至今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法规,各州自行其是。美国立法机关甚至一直援引言论自由法案来拒绝全面禁止黄色网站。

(二)疏导

除了封堵以外,如何疏导未成年人访问合适的网络信息,也是解决未成年人上网问题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未成年人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根据未成年人求知欲强、兴趣点多变等特征,既要体现出知识性、教育性,也必须具备趣味性、娱乐性,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未成年读者。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大多都围绕未成年人教育这一主题积极建设专题性数字资源。

但是在现阶段的中国,这类网络资源还很难依靠自身产生的经济效益维持运营,单靠政府和图书馆的人力物力投入,远远达不到可以在未成年网民面前和不良信息分庭抗礼的程度,更遑论将未成年人全部吸引过来。

前述两种方式,一堵一疏,各有利弊。倾全国之力,采取技术手段封杀不良信息,耗费巨大,同时收效甚微。为未成年人建立的特色资源,受限于政府、图书馆的人力物力投入,对比整个互联网络的丰富精彩,官办未成年人资源常常相形见拙,缺少吸引力。另外,现阶段我国图书馆自建资源还普遍存在受知识产权制约的现象,一般不能对互联网发布,只能在图书馆及数量有限的街道基层点内向有限的到馆未成年读者提供服务。比如文化部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三、未成年人上网的图书馆解决之道——软硬兼施

(一)硬——技术手段

经过以上对未成年人上网现状的分析,既然“禁点开面”式的封堵连政府都无法做到,图书馆在未成年读者上网服务中就应反其道而行之,采用“禁面开点”的管理思路,在自建资源的同时,对既有互联网资源进行筛选,自行定义网络上的“优良信息”,并逐步扩充,为未成年读者提供一个更为丰富的网络空间。

虽然国内也有绿坝、花儿世界等商品过滤软件,但大多是针对家庭用户,必须安装在每台工作站里,容易被未成年读者卸载,或者造成兼容性问题。

在工作中采取的“集中控制”、“禁面开点”管理策略原理如下:首先由图书馆工作人员经过筛选、审查,预先定义好适合未成年读者访问的“绿色网站”,并建立访问控制列表ACL,在图书馆内部网络设定“集中控制”规则,只允许未成年读者访问这些“绿色网站”,禁止访问除“绿色网站”之外的任何网站。这些“禁面开点”的ACL并不像绿坝和花儿世界那样安装在工作站上,而是设置在交换机、路由器、代理服务器里,因此回避了被少儿读者卸载、兼容性等问题。

具体技术实现如下:利用开源的Linux操作系统和Squid软件在图书馆内网建立工作于应用层的HTTP代理服务器,再在少儿读者所在网段的网关处设置策略路由转发规则,将该网段内所有工作站对互联网的HTTP何网站的访问都强制重定向到Squid服务器。Squid内置了图书馆员预先定义好的ACL,判定来自少儿读者工作站的上网请求是否属于“绿色请求”。如是,则放行,如否,则阻止。这种代理也称作“强制透明代理”,是一种成熟的上网行为管理技术。

由于采用了“强制透明代理”,既可以确保未成年读者无法绕过Squid的应用层过滤直接访问到ACL之外的网站,也顺带实现了未成年人上网日志的集中记录。如有需要,随时可以在Squid的日志内查到任何一台工作站的上网记录。

经过实际运行和不断调整、补充ACL策略,在运行了一段时间后,事实证明这种“禁面开点”的管理策略具有方便、高效、可靠等优点,从技术上杜绝了未成年读者在图书馆接触到不良信息的可能性。在日常工作中,图书馆员只需不断维护和扩充“绿色网站”的ACL即可,不需要再对未成年读者的上网进行人工监管、巡视,这样既可以将图书馆员从繁重的人工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又实现了可靠的未成年读者上网的安全保障。

(二)软——管理手段

技术手段可以阻止未成年人接触到不良信息,但却无法阻止他们沉溺于“良信息”。针对未成年人缺乏自制力,容易沉溺网络的特点,在引入了公共机房计费管理系统,通过限时上机控制,限制每位未成年读者每次上机不能超过一小时。并且,采用了公共机房计费管理系统以后,还实现了未成年读者实名上网。

未成年读者上机前须持图书馆的借书证到图书馆员处登记,登记时公共机房计费管理系统自动从与图书馆业务自动化系统的数据接口中读出该未成年读者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并写入公共机房计费管理系统的日志。今后如有需要,可以随时查到任一未成年读者的上机记录,结合前述Squid服务器里的工作站上网日志,构成了完整的未成年读者实名上网记录。

针对大部分未成年读者在图书馆上网时缺乏监护人监护,易发生争吵打闹的情况,尤其在未成年读者抢占机位和联机对战时,会严重影响其它读者。可采用“排队叫号上机”的管理手段。如上网过程中出现争吵打闹的情况,可采取违规处理,在公共机房计费管理系统中强制该未成年读者下机,并设定该未成年读者上机帐号在一段时间内禁止再次上机。

四、总结和思考

在采用了软硬兼施,即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手段之后,图书馆的未成年人上网管理工作逐渐走上正轨,未成年读者们也逐渐习惯于遵守这些管理措施,养成了良好的上网、上机习惯。有效的管理措施也为读者创造了安全、公平、有序的上网环境,吸引更多未成年读者前来图书馆上网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另外,对未成年读者上机行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监护人的理解和配合。监护人将未成年人交给图书馆进行管理,就要教育被监护人主动遵守图书馆的管理规定,服从图书馆员的管理,这样图书馆才能有良好的环境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0.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R].2009.

[3]江苏省通信管理局.2010年江苏省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报告[R].2010.

[4]DuaneWessels.Squid:The DefinitiveGuide [Z].2010.

猜你喜欢

上机图书馆员工作站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周金应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标准化护理程序对体外膜肺氧合术患者上机各阶段用时的影响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上机数控“可疑”的高毛利率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提高公共图书馆员素质与读者服务水平的思考
移动式CIP及SIP工作站(可记录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