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开放式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4-03-17张保利宋亚军杨娜侯占霞占婷婷王彦男王诚王雪

中国医药导报 2014年26期
关键词:康复者精神分裂症康复训练

张保利 宋亚军 杨娜 侯占霞 占婷婷 王彦男 王诚 王雪

1.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精神科,北京100194;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老年科,四川成都610041

社区开放式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保利1宋亚军1杨娜1侯占霞1占婷婷1王彦男1王诚1王雪2

1.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精神科,北京100194;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老年科,四川成都610041

目的探讨社区开放式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的社区“康复者之家”进行开放式康复训练的40名患者,分别在入组前和经过6个月的开放性复康复训练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量表(SSPI)、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成人用)(GQOLI-74)进行评定。结果40例患者经过6个月的社区开放式康复训练后,PANSS量表评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PI量表在日常生活能力、动作和交往情况、社会性活动技能3个因子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QOLI-74量表在各维度上均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P<0.05)。结论院外“康复者之家”的社区开放式康复训练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适合临床推广。

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训练;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不明、预后不良和病残率高的严重精神疾病,至今国内外尚无有效的预防对策,很容易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精神分裂症[1]。随着精神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已经不仅停留在如何治疗和控制的领域,开始重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2-3]。有研究显示通过职业技能、社会生活技能及其他躯体、心理等多种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尤其是打破封闭模式的康复训练,到社区进行开放式的康复训练能取得更好的康复效果[4]。本研究采用意大利的院外社区开放式康复的先进管理理念,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让患者在社区中生活,最终离开医院、重返社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于2012年1月~2013年10月入住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以下简称“我院”)开办的“康复者之家”的40例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慢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病程在2年以上,无严重躯体疾病。排除标准:伴有精神发育迟滞、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和药物依赖或者酒精依赖者;合并有严重躯体疾病患者。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20~62岁;病程3~40年;文化程度:中学以下18例,中学16例,大学及以上6例;婚姻状况:已婚4例,离异19例,未婚17例。

1.2 方法

1.2.1 质量控制方法由经过专业培训的精神科医师(经过一致性检验,κ值为0.88),分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量表(SSPI)、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成人用)(GQOLI-74)入组时对40例康复者进行评分并记录数据,在其入住“康复者之家”并经6个月的开放式康复训练后,再次由同一组精神科医师对其进行评分,并记录数据,将2次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2 “康复者之家”的设立我院把“康复者之家”设立于医院外的社区当中,室内陈设全部按照家庭模式设计,同时根据自身条件开设不同职业康复活动。每个“康复者之家”由医院安排医护人员及志愿者负责照顾、指导康复者的生活、开展康复活动。有专人管理药品,由我院的精神科医生每周访视1次,观察病情、指导用药,由已康复的患者及家属或社会爱心人士组成志愿者队伍负责照料康复者的生活,工作人员与康复者生活在一起。

1.2.3 康复训练方法40例康复者维持原有药物治疗不变,辅助以系统性的康复训练。①日常生活训练: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着重于康复者的个人卫生、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建立起家庭观念,培养康复者家庭责任感。②文化娱乐生活训练:将文体疗、娱疗融于康复训练之中,增加康复者的生活乐趣。定期组织康复者游园、商店购物等活动。建立起家庭观念,训练康复者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和正常生活,培养康复者家庭责任感。③职业康复训练:“康复者之家”根据自身条件及所在社区资源开设小超市、一次性筷子包装、洗车、一次性尿垫加工的职业康复活动,工作时间为每日6 h,根据工作完成情况及工作量给予康复者一定的奖金,定期总结,调整康复计划。④心理技能训练:由心理医生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并确定存在的问题,制订个性化的心理功能训练。采用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社会实践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每天不少于1 h的心理技能训练,并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不断调整训练内容。

1.3 评定工具

1.3.1 评定工具1采用PANSS用于评定精神症状的有无及各项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阳性、阴性、一般精神病理和总分4个分量表,按精神病理水平递增的7级评分,分数越高精神症状越严重[5]。

1.3.2 评定工具2用SSPI评定社会功能。SSPI为周朝当等[6]于2002年为适应康复工作需要而编制,并于2003年加以修订而成。共有12个条目,按0~4五级评分,0分为该项功能缺乏,1分为需要花人力协助完成该项功能,2分为该项功能存在,但需监督才能完成,3分为能自行完成该项功能,但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4分为该项功能始终能保持良好。分3个因子:因子Ⅰ:日常生活能力(含条目1~3):反映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分越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越好;因子Ⅱ:动作和交往情况(含条目4~8):反映患者的正常活动能力和交往情况,得分越高患者正常活动能力越强、交往状况越良好;因子Ⅲ:社会性活动技能(含条目9~12):反映患者与社会活动有关的一些技能,得分越高患者的社会活动技能也完好[4]。社会功能缺陷分级:<18分为重度缺陷,18~<29分为中度缺陷,29~38分为轻度缺陷[6]。

1.3.3 评定工具3用GQOLI-74来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共有74个条目,分别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来评定,采用5级评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7]。

1.4 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0例康复者入组时和康复训练6个月后PANSS评分比较

康复6个月后,PANSS量表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 40例康复者入组时和康复训练6个月后SSPI评分比较

表140 例康复者入组时和康复训练6个月后PANSS评分比较(分,x±s)

40例康复者在康复训练6个月后日程生活能力、动作和交往情况、社会性活动技能3个方面均较入组时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40 例康复者入组时和康复训练6个月后SSPI评分比较(分,x±s)

2.3 40例康复者入组时和康复训练6个月后GQOLI-74评分比较

40例康复者在进行开放式康复训练6个月后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和物质生活维度上均较入组时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40 例康复者入组时和康复训练6个月后GQOLI-74评分比较(分,x±s)

3 讨论

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急性期精神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获得满意的疗效,但是亦有不少患者因为个人的服药依从性、社会、家庭的原因及疾病本身的特点,病情往往会迁延不愈,逐渐发展为慢性精神分裂症,并且病情往往多次反复,患者的认知功能、情感交流、意志活动都具有明显的社会不适应性,表现为缺乏主动性、记忆力减退、情感淡漠、行为退缩等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特征,社会功能部分或者全部丧失[8-9],并且多数患者不能出院,长期生活在精神病院的封闭的环境里,患者的活动范围局限在病房内,不得随意外出,患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常有严重的病耻感、紧张、恐惧、孤独、被歧视的感觉,心理和社会需要得不到满足,进一步加重患者社会功能的衰退,不利于病情的恢复,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10]。研究认为,封闭式管理越来越加重患者的退缩、生活懒散、情感淡漠等阴性症状,不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11]。目前国内有许多医院建立了过渡机构,毛志群等[12]研究认为经过中途宿舍的系统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的精神疾病的恢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郭细先等[13]研究认为就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控制和生活质量改善而言,间断住院结合家庭治疗模式比连续住院模式更具优越性。陈贻华等[14]研究认为社区康复与患者长期住院对比,社区康复可以使患者尽快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或家庭,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借鉴意大利UFE组织(家属-康复者专家)的由康复者及家属作为志愿者照料康复者在社区进行开放式康复训练的模式。以躯体、心理、社会工作等多个角度为出发点,建立了真正在社区中的“康复者之家”,借助医院的专业医疗资源,开办集居住、生活、康复、工作4维一体的意大利模式的社区康复机构——“康复者之家”,无论从康复者之家的选址、布局、功能都尽可能地融入社区,在生活、工作、劳动过程中,通过和志愿者的交流和沟通,和周围社区的人员、环境的接触和交往,促进了正常的情感反映和对周围环境的融入,增强了康复者的集体荣誉感及现实生活中的竞争意识,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场景的模拟和实践,有力地加强了康复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退缩、抑郁、社会技能的减退、日常生活能力的衰退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15-16],在实践中得到了提高和锻炼,弥补了目前现有许多机构的不足,真正让患者融入社会,同时引进志愿者和患者一起生活,改变了我国精神病院一直封闭式的管理和康复模式,有利于患者各方面的尽快康复,提高了患者主观的生活质量,改善了患者的社会功能,为患者出院后尽快融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患者尽早回归社会创造了条件。

本研究中通过6个月的开放式社区康复训练模式的康复治疗。在PANSS量表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入组前(P<0.05),SSPI量表在日程生活能力、动作和交往情况、社会性活动技能3个因子方面都有明显高于入组前(P<0.05),GQOLI-74量表在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和物质生活维度上均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都提示通过高度接近于社会的“康复者之家”开放式康复训练,明显缓解了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尤其是阴性症状和社会技能方面的改善尤为明显。

总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经过入住“康复者之家”的社区开放式康复训练治疗后,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对于患者的全面康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适合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推广,但是时间还较短,病例较少,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Daniela S,Martin B,Jaspen E,et al.The illness and everyday living:close interplay of psychopathological syndromes and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in chronic schizophrenia[J].Eur Arch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2011,261:85-93.

[2]David L,Roberts,David L,et al.Social cognition and interaction training(SCIT)for out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A preliminary study[J].Psychiatry Research,2009,166:141-147.

[3]刘振英.开放式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3):337-338.

[4]王妙妙,周玉英,丁皎,等.开放式管理及社会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J].中国康复,2012,(3):232-234.

[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267-277.

[6]周朝当,贾淑春,普建国.自编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信度、效度的初步检验[J].四川精神卫生,2004,17(3):144-146.

[7]李凌江,杨德森,周亮,等.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在中国应用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3,36(3):143-147.

[8]曾俊,唐琼兰.病房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19(4):249.

[9]杨雀屏,周德祥,朱建忠,等.社区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杂志,2011,26(1):76-78.

[10]刘月芬,郭金刚,李全兵,等.工娱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9):1045-1046.

[11]宋亚军,张保利,李阳,等.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2013,28(4):316-317.

[12]毛志群,李达,张国富,等.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住中途过度宿舍行系统康复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9):1286-1288.

[13]郭细先,徐莉,陈连洲,等.住院方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6):580-582.

[14]陈贻华,林振东,欧阳晓青,等.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住院与社区康复治疗对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3):263-264.

[15]张桂华,曾丽苹,赵祖安.院内综合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8(6):162-164.

[16]张瑞芬,夏娟静,盛玲.系统家庭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18(10):1171-1173.

Effect of community ope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ZHANG Baoli1SONG Yajun1YANG Na1HOU Zhanxia1ZHAN Tingting1WANG Yannan1WANG Cheng1WANG Xue2
1.Department of Psychiatry,Haidian Mental Health Prevention-Treatment Hospital,Beijing100194,China;2.Department of Geriatrics,Mental Health Center,Huaxi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Sichuan Province,Chengdu610041,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munity ope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Methods 40 patients who took ope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community“home of convalescent patients”of Haidian Mental Health Prevention-Treatment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October 2013 were selected. After six months,the effect was valued and analyzed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scale of social function in psychosis inpatients(SSPI)and general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GQOLI-74).Results After six months of ope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The positive,negative and total scores of PANS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rehabilitation(P<0.05).The three factors we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an before rehabilitation about the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ction,communication and sociality skill of SSPI(P<0.05).The each dimension of GQOLI-74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an before rehabilitation in 40 patients(P<0.05).Conclusion The ope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home of convalescent patients”is significant for patients to improve life quality and social function,it is worthy to use i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chronic schizophrenia patients,it can be widely used.

Chronic schizophrenia;Rehabilitation training;Quality of life

R749.3

B

1673-7210(2014)09(b)-0138-04

2014-05-19本文编辑:张瑜杰)

北京市海淀区支持核心区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专项项目(编号S2013018)。

张保利(1972.8-),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精神疾病和康复研究。

王雪(1973.11-),女,博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

猜你喜欢

康复者精神分裂症康复训练
携手共奔美好
57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舌象特征分析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麻风病康复者群体回归路径探究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希望的传递——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血浆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