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芪枣颗粒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

2014-03-17王满英冯瑞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19期
关键词:皮肤性病尖锐湿疣皮损

王满英 冯瑞华

(江西省遂川县人民医院妇产科,遂川县 343900)

尖锐湿疣是一种性传播疾病,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近年来发病率较高。患有此病的女性在妊娠后,由于体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类固醇激素水平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丰富,尖锐湿疣临床表现更加明显,生长迅速,不但数目多,体积大,而且多区域、多形态、有时巨大尖锐湿疣可阻塞产道。此外尖锐湿疣组织脆弱,阴道分娩时容易导致大出血,并且可引起新生儿喉乳头瘤和眼结膜乳头瘤等恶性疾病[1],因此,需要探讨并研制一些有效药物来治疗该病。芪枣颗粒药物通过相关研究结果得知具有以下优点:见效快、副作用小、复发率低,能够有效的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患者。本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自愿意接受治疗的妊娠合并尖锐湿疣32例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这些患者分别进行芪枣颗粒治疗与微波、激光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妊娠合并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取常规新鲜病变组织,采用PCR技术及DNA探针杂交行核酸确定HPV感染及核型[2],证实为尖锐湿疣,均为初发病例,并且这些患者在就诊前未接受过任何治疗。

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本研究根据随机方法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为16例,这些患者年龄为20~38岁,平均年龄 (26.24±3.32)岁;患者孕期6~26周,平均孕期为 (15.23±6.25)周;这些患者的平均皮损数目≤10个。而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1~37岁,平均年龄(25.26±4.42)岁;患者孕期6~26周,平均孕期为(16.02±6.15)周;这些患者的平均皮损数目≤10个。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孕期以及皮损情况等一般资料得知,这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这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陕西天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芪枣颗粒药物,其批号为:国药准字Z61021563。对治疗组患者给予芪枣颗粒药物治疗,每日三次,每次两包,每包3g,连服二周。而对照组采取局麻下行微波、激光治疗,治疗后局部注射干扰素;病灶大者用激光,否则用微波治疗,连续两周。然后,对治疗组以及对照组进行为期两周的观察,并且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性[3],另外,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从而比较两组复发率。

1.3评价指标 痊愈:患者的皮损完全消退,面积总和缩小,缩小率≥95%;显效:患者的皮损数目或面积总和缩小,缩小率≥60%;进步:患者的皮损数目或面积总和缩小,缩小率20%~59%;无效:患者的皮损数目或面积总和缩小,缩小率<20%;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进步率。

1.4数据处理 对两组患者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比较。P<0.05,则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通过比较得知[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1.25%),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2.2不良反应 通过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均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对照组的患者由于在治疗过程中因局部麻醉须注射利多卡因,术中有疼痛,并且孕期全身血容量增加,全身各组织充血,注射部位出血比非孕期增多,在术后对这些患者的病灶处进行了注射干扰素后,其中有2例患者(12.5%)出现了全身不适及发热等过敏反应,经休息观察其症状逐渐消失,另外,还有2例 (12.5%)患者治疗后出现局部皮肤肿胀、疼痛等不良反应,但无感染现象,在经过疗程结束后也完全康复,综上所述,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6]。

2.3复发情况 对两组患者进行了治疗后,对他们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随访,通过随访结果得知,治疗组没有患者发生复发现象,而对照组患者中仅有1例复发,通过对该患者进行再次治疗,治疗给予芪枣颗粒,每日三次,每次两包,每包3g,通过连服二周后其病灶全部消除,并且对这个患者再次进行随访6个月,该患者再无出现复发现象。

3 讨论

芪枣颗粒具有促进造血的作用,可以刺激和造血有关的细胞因子,从而使得骨髓造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等都能够得到升高,并且还可以增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7]。在免疫药效学方面,其可以促进白细胞再分泌细胞因子,同时还可以促进淋巴细胞增殖、调整淋巴细胞亚型的比例,使得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有效的增强T细胞与B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以及体液免疫,最后实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

尖锐湿疣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发病率居第二位,仅次于淋病。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好发部位以阴部为主,近年来发病率较高。妊娠期患尖锐湿疣,由于其体内激素的变化、全身及局部细胞免疫能力的下降,病灶会迅速生长[4]。芪枣颗粒具有增强T细胞与B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以及体液免疫,副作用小,合理应用芪枣颗粒治疗妊娠期尖锐湿疣,不仅效果好,复发率低,而且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小[8]。

本文通过对比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治疗组采用的芪枣颗粒对妊娠合并尖锐湿疣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采用的微波、激光对妊娠合并尖锐湿疣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治疗组的总有效为93.75%,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25%。由此可以看出,治疗组的治疗方法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以及复发性。完全治愈者可经阴道分娩,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因此,芪枣颗粒在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1]杨兆林,林欢儿.妊娠外阴尖锐湿疣激光术后外用中药颗粒剂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8(17):15-19.

[2]艾勇,罗公超,陈洪波,等.局部注射干扰素结合电灼治疗巨大尖锐湿疣[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

[3]陈丽,褚昕.p53、p16、pRb的表达与尖锐湿疣癌变的关系[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

[4]曹育春,陈兴平.尖锐湿疣组织中FOXP3-+Treg的研究[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

[5]刘玉梅,李季,张晓娟,等.两种方法治疗妊娠期尖锐湿疣的对照研究[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7,5(04):45-49.

[6]杨文东,薄树春,季红霞.液氮冷冻与MEBO联合治疗妊娠期外阴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A].第十届全国烧伤创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

[7]刘松山,李明权,王千秋,等.克疣毒软膏和安慰剂治疗尖锐湿疣(湿毒聚结证)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8(5):42-46.

[8]关健缨,郑永平,谢荣标.中西药结合外用治疗顽固性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8(8):21-24.

猜你喜欢

皮肤性病尖锐湿疣皮损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第四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皮肤性病学科研型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思考与探讨
CO2激光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分析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尖锐湿疣患者感染HPV亚型的研究及临床分析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简介
欢迎订阅《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