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自主”,无需“忧天”

2014-03-17吴正红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课例自主课文

吴正红

新课改以其科学合理、顺应时代需要的目标和意识及架构给高中语文教育带来了一股清风,给教师的观念和教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性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但是,在语文教学的实际操作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仍大量存在,许多教师的语文教学换汤不换药,长此以往,前景堪忧。下面笔者就其中的“自主学习”这一问题来做些探究。

其实,在语文学习领域,“自主”并非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在20世纪80年代,钱梦龙就广泛宣传过“以学生为主体”,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地位和极大认识潜能的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可见,所谓的自主学习,是学生从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策略选择到学习过程调适等各个环节都能做到主动自觉,充满热情的一种学习。与之相对的是课改前普遍存在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因而教师角色要随之作相应的调整,要成为学生发展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不能再充当教学中的霸语者。然而新课改已实施多年,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了吗?

请看下面这一节课的设计,它是否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课例一】《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

首先导入新课,了解《左传》相关知识。接着展示本课的学习目标,重点是掌握本课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解烛之武说辞的内容及逻辑思维方式。然后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主要是对部分重点字词句的理解翻译。再让学生“自主学习”,赏析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可以看书思考,可以默读,也可以与同桌小声议论。8分钟之后,集中研讨问题,主要方式是教师提问,学生随意回答,对正误教师不置可否,等讨论差不多后,教师便作总结,表扬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说得都挺好,根据大家的看法,作一个总结。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没有学生查工具书及资料,很少学生记笔记。

【反思】也许有人认为这一节课做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前要求学生翻译课文,这是自主学习;课上有8分钟的时间思考讨论,这是自主学习;课堂气氛好,学生讨论热烈,师生间互动正常,挺热闹,说明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综观整个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得挺顺利,应是一堂好课。

这真的算是一堂体现了自主学习精神的“好课”吗?

首先,自主学习需要时间保证,但有时间保证的学习一定就是自主学习吗?况且,学生课堂上“自主”的时间还是教师“恩赐”的。课前用时间来疏通文意就是自主学习吗?学生的主动性是多少?学生自己动手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人数是多少?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是与“接受学习”“机械学习”相对的,并非只是一个时间概念。

其次,自主学习需要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思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需要靠学生自己。然而本节课,学生貌似有独立学习和思考的机会,但问题是教师设计好的;研讨环节,由于教师的随意性和辨析评价的缺失,使得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显得无关紧要,走走过场而已,最终还得听教师的所谓“总结”出的答案。

再次,学生真的是发自内心产生学习的热情吗?还是已经习惯于这种被牵着鼻子走的学习?

可见,这节课的主体部分其实仍然是由教师主宰的,从教学内容到形式都是。因此说,这节课仅仅具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外形”。实际上,教师仍视教科书为圭臬,问题的提出仍是“请君入瓮”,还是把学生当成自己完成教学任务、展示自身才华的道具,学生仍是承袭掌握结论式的学习。所谓的自主学习,只是贴贴标签而已。

不妨再看看同一教学内容的另一个课例。

【课例二】《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

课前,学生将自主学习——疏通文意中的疑难问题写在预习本上交给教师,教师将有代表性的问题做好课件带入课堂。导入新课后,从举手的学生中选一位读课文,在教师点拨下,学生自行纠正字音、朗读节奏;在读顺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把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中的疑难字词句在屏幕上展示出来,留给学生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时间,再加以点拨,直到学生明了。然后,学生自学——研读文本,将疑难之处及质疑之处在小组内交流汇总,形成各小组的问题,记录下来交给教师。教师快速筛选各组问题,集中为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在展台上投影。代表性的问题有:秦晋为何要围郑?秦国为何出兵?烛之武说退秦师的艺术性在哪里?第四段为何不改为表达简洁的“秦军乃还,晋军去之”?接着,在学生继续研究学习的基础上,对这些集中后的问题进行交流研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组织、引导、点拨,从未越俎代庖,并提倡答案的多样性,对明显错误的说法反复引导学生去思考。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时做笔记,仍有疑问的学生课后会主动找教师交流。

【反思】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一节课虽说符合了自主学习的课改精神,整个教学过程中也一直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真正为学生的活动尽量提供充分的“服务”工作,始终不用相对完美的答案来代替或者拒斥学生稚嫩的理解,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并提倡结论的多样性。但是这节课也太“玄”了,让人暗暗捏把汗,让学生自主研读课文,他们怎能知道思考哪些问题,提出的问题也会没什么价值、意义。

自主学习需要学习方法的指导,需要能力和习惯的基本形成。而课本篇目类别无外乎文言文、古诗文、现代文,分别该如何学习,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比如文言文的自主学习,首先要读顺课文,疏通文意,归纳文言知识。研读文本时,可思考:文章段意是什么?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结合背景,揣摩文章的中心、主旨及写作特点。再选择最有特色的一两段话进行赏析(赏析=手法+内容+效果)。思考阅读中还有什么疑难的地方,有什么质疑的地方。当学生清楚了阅读的要求和任务,就有了正确的思考方向,就可以从中发现问题,而且是在正确的轨道上发现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比如“课例二”中,学生产生的问题就很有价值。

自主学习的课堂,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呈动态的特点,教师无须预设问题,更不能代学生“嚼饭”,代学生“走路”。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只有让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师应心甘情愿地退出教学中霸语者的“历史舞台”,不能喧宾夺主,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相信学生在教师的引领、示范下,一定愿“自主”,会“自主”。这样,他们的知识水平就会有明显提高,学习能力就会有长足发展,人文素养就能与科技发展同进步。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课例自主课文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课例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