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2014-03-17谷萍
档案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文章提出了档案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是培育一个服务社会发展的档案科学研究基地、打造一个服务社会发展的档案人才培养中心、构建一个服务社会发展的档案干部培训平台。
档案人才;培养
落实档案强国战略,实施档案强市建设,推进档案事业科学发展,要坚持科教兴档、人才强档,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爱岗敬业、奋发向上、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档案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战场,开办档案学教育的高等院校必须紧紧围绕提高档案专业教育质量,服务社会发展需要的主题,发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创新档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并形成特色鲜明,服务社会发展能力突出的档案人才培养之路。就是要积极培育一个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中心这样的服务社会发展的档案科学研究基地;打造一个像档案实务教学实验中心这样的服务社会发展的档案人才培养中心;构建一个像档案继续教育学院这样的服务社会发展的档案干部培训平台。
一、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建立团队协作创新机制,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中心”培育成为服务社会发展的思想库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中心”是高校专门设立的研究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科研基地,主要开展各类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编研。
(一)搭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
学校应当选择档案价值突出,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实务部门合作,或者学校将研究机构直接建立在实务部门,或者邀请实务部门将研究机构建在学校内,建立产、学、研社会科学研究的协同创新机制。如:与城市社区合作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研究基地,以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档案文件为载体,通过数据分析、比较研究,了解各社区居民普遍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构成情况,掌握各社区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问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筛选高危人群,开展疾病管理,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奠定评估基础。进而保证社区能顺利开展各项卫生保健工作,满足社区居民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需求,更好地为城乡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有效的基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又如:西部高校可以针对乌江流域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档案的研究是空白的现状,与各地市、区县档案局、档案学会联合成立乌江流域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档案研究中心,从本校擅长的学科专业出发,如:法制、商业、航运交通、教育等角度来开展相关研究,重点覆盖抗战时期乌江中下游的各级组织机构、工矿企业、学校等为支援抗战而形成的档案;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开展国共合作、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抗日活动形成的与乌江流域有关的档案;各民主党派形成的与乌江流域有关的档案;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统帅部形成的与乌江流域有关的档案和其他国家、地区形成的涉及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的与乌江流域有关的档案。构建档案信息资源研究协同创新平台,可以创新档案学研究的模式与机制,实现理论研究与社会实际需要的高度融合,完成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从而赋予档案学理论研究无穷的生命力和全新的社会价值。
(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
高校档案学教育要改变过去以教学组织兼科研的组织形式和以学者个体为核心的研究方式,集中优势科研资源,实行多学科交叉融合,校内外共同参与,设立专门研究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发展问题的科研基地,转变传统的科研组织形式,进而推动研究模式与方式的转变,即从教师个体研究为主向团队研究为主的转变;在研究领域和内容上,从教师的个人兴趣为取舍的研究向组织与规划为主的转变;从注重纯理论研究向以问题为导向的关注现实的应用对策性研究转变。这些转变,也将带来“两个促进”:一是促进档案学针对重点研究领域、重大社会问题、前沿性与超前性的研究;二是促进高显示度优秀成果不断产生,使“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中心”这一新形式的社会科研组织机构,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决策“智”和“思想库”。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档案实务教学实验中心”打造成为服务社会发展的人才库
“档案实务教学实验中心”是高校创新档案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档案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此,要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具有“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职业道德高尚”、“适应并能满足社会协调发展需要”四大特征的档案人才。
(一)更新质量观念,构建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确立集国家、社会和个人需要于一体的档案人才培养“三维质量观”
档案专业人才教育要围绕档案工作实践能力训练,构建包括“课内实践教学平台”、“实务信息拓展平台”、“课外实务指导平台”、“社会实践训练平台”和“实践理性强化平台”为支撑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以促进校地资源互惠、实务资源再生和校内资源共享,为培养具备较强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档案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二)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开放性档案人才培养共同体
在“学习能力比专业知识更重要,思维方法比专业技能更重要,职业道德比执业能力更重要”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引下,高校要积极整合各实务部门和社会教育资源,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措施,如广泛引入实务部门的档案专家(比如重庆市档案局公布的首批“555档案人才”入选人员名单中的5名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档案专家,50名在市内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档案拔尖人才等)参与学校档案人才培养的目标分析、方案设计、过程指导与效果评价;聘请精通档案学理论且具有丰富档案管理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传授实务课程,直接将档案职业修养、档案职业能力、档案道德信仰融于校内培养过程中,纳入学校教学主体范畴;将社会实践训练平台延伸到实务部门的档案工作一线,革新
实习实训模式,建立集“教学、科研、培训、实践”为一体的实训基地,全方位、立体式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开放性档案人才培养共同体。开放性档案人才培养共同体的构建将实现人才培养的每一环节都以用人单位与社会的人才需求为转移,是高校档案人才培养突破有形范畴的局限,破解当前社会对人才质量日益增长的需求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假性过剩”的结构性矛盾,改革高等教育,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高校服务社会发展能力的积极探索。
三、以行业为依托,构建档案学继续教育体系,将“档案继续教育学院”建设成为服务社会发展的档案干部培训平台
“档案继续教育学院”可以是高校与档案局、档案协会合作开办的档案人员培训机构。通过建立完善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形成规范化的培训运行机制,以校内外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依托,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实行教师与学员的双向选择的学习形式。通过实务教学、典型案例等学习形式,开设档案工作上岗培训、档案编研培训、档案信息化培训等,为档案从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
上述档案人才培养之路涵盖了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中心”这样的科研方向和平台建设、像“档案实务教学实验中心”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像“档案继续教育学院”这样的培训模式和培训空间,值得不断探索发展,为档案人才培养、档案事业发展服务。
[1]苏晓红.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利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2,(9).
[2]况由志理事长在2013年乌江流域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档案研讨会上的讲话[EB/OL].http:/ /jda.cq.gov.cn/xwzx/ldjh/39567.htm.
[3]重庆市档案局.实施“555档案人才”工程建设高素质档案人才队伍[J].中国档案,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