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什么跟踪报道“党义”精神24年
2014-03-16孙滨利
□ 文/孙滨利
靠什么跟踪报道“党义”精神24年
□ 文/孙滨利
“党义”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名义,向困难群体伸出援手。看似普通的凡人善举,缘何会引发这么大的社会效应?在看似普通的新闻事件中,善于发现亮点,不断挖掘深意,坚持不懈追踪,才使关于“党义”精神的跟踪报道长盛不衰,成为引领道德风尚的楷模。
党义 跟踪报道 深度报道
“党义”,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上世纪80年代,在发现一名职工家庭生活极度困难后,他以“党义”的化名,通过邮局向这位职工长期汇款捐助……事件报道后,在社会各界引发强烈反响,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成为吉林省党员开展学习的一面旗帜,甚至轰动全国。至今,“党义”精神,依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释放着巨大的正能 量。
从1988年5月8日,笔者与他人合作采写并发表《党义,你在哪里?》开篇,到2012年1月21日与他人合作采写并发表的《党义后代沐党恩》,时间整整跨越了整整24个春 秋。
24年中,单独或与他人合作采写关于“党义”精神的跟踪报道,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评论等体裁,近百篇10余万字。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与《人民铁道报》等发表。
从普通新闻事件中发现亮点
一个有意义的新闻事件,必须经过深入思考、谨慎调研,努力挖掘。只有善于从普通新闻事件中发现亮点,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挖掘出最鲜活的“源头活水”,产生“重磅新闻”。
“党义”新闻发生地,是当时的铁道部长春机车工厂。1987年春节前,该厂一次中层干部会上,党委书记讲述了老工人郭希有(其老伴患有精神病、儿女都有残疾)克服家庭重重困难,30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工作的事迹。这次会议后,以“党义”署名给郭师傅的汇款便出现了,第一笔汇款是1987年2月9日。《“‘党义’你在哪里”?》1988年5月8日在《吉林日报》头版头条第一次刊出,为什么事隔一年多才发 出?
笔者当时在长春机车厂企业报当编辑、记者。1987年4月初,时任工厂党委书记孟德喜,把署名“党义”寄给郭希有的一张汇款单交给笔者,要求报道这件好人好事。当时笔者考虑到这件事不是一般的好人好事,它应该有更深刻的思想内涵。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和孟德喜谈了:一是“党义”基于什么思想认识给郭师傅汇款,而不露姓名,是两三次不汇了,还是继续汇下去,目前尚不得而知;二是“党义”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集体;三是“党义”这事看起来很平常,就是汇一点钱,但与社会大背景联系起来,就有较深的思想内涵。
当时那个年代,我们的党风、社会风气确实有诸多不如人意之处。“党义”这件事如果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是很正常的现象,然而出现在80年代末,就令人深思。所以笔者没有急于动笔,觉得应该等一等,挖掘一下“党义”的思想动机和精神实质,也就是既要提出谁是“党义”这个“问题”新闻,又要回答为什么“以共产党人的名义”这个新闻“问题”。
从表象新闻事件中挖掘深意
郭希有同志:
今天按上次地址吉林省怀德县凤响公社胜家大队(现改为公主岭市风响乡,作者注),寄去20元,作为生活补济,请查收。“七一”要到了,为纪念这一伟大的日子附诗一首,以示共庆。
中共建党六十余六年,关心群众始终如一天。
共产党员人民勤务员,改革开放永远不能变。
推翻穷人头上三座山,党的恩情永远记心间。
亿万人民齐心跟党走,共产主义事业定实现。
20/6 1987(党义)
在深入采访过程中,笔者阅读了上述“党义”写给郭师傅的一封短信后,对“党义”的精神内核有了深刻认识。经过一年的反复讨论、座谈,提炼“党义”精神,再加上这首诗,本人对“党义”精神在认识上有了一个飞跃:“党义”不单纯寄一点钱,做好人好事。他是以“共产党员的名义”,是雷锋精神在上世纪80年代的发扬光大,他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关心群众,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严格履行党员义务的高度自觉行为;不为名不为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党义”是对社会风气和有些党员没有按党员标准去做的呼唤和抨击,我认为这就是“党义”的精神实质。
1988年4月中旬,初步拟定了连续报道的三个题目:《“党义”你在哪里》《“党义”在我们身边》《“党义”精神引发的思考》。
第一篇是报道“党义”的新闻;第二是回答并把培育“党义”精神这片沃土——长春机车厂党员、群众事迹报道出去,来回答“党义”在我们身边;第三是回答“党义”出现的历史背景和精神实质。
1988年5月8日,笔者与他人合作采写的“党义”第一篇消息《“党义”,你在哪里》在《吉林日报》头版头条见报,6月19日《工人日报》一版头条刊登了《“党义”,你在哪里?》的通讯;10月25日,笔者又写了8000字长篇通讯《“党义”,在我们身边》在《人民铁道报》一版头条发表,并配发了评论。第二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6:30“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播报了此通讯约4分钟。接着笔者或与他人合作写了一系列报道,《工人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人民铁道报》等报刊杂志刊登,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
后来,笔者进一步挖掘“党义”深层次的新闻,1988年12月7日在《工人日报》一版发表了《外国留学生萨妮亚和斋藤充也在寻找“党义”》;1989年2月20日又与《光明日报》记者合作,在该报头版显著位置刊发了《“党义”精神所引起的思考》思辩性文章,进一步阐述“党义”精神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
在单一新闻报道中坚持跟踪
笔者采写“党义”24年,不懈追踪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歇。做到了年年有跟踪、岁岁出新闻,回答了社会各界对“党义”及其家人、后代的关注。从而让“党义”精神在不断传承中发扬光大,起到了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作用。
24年中,关于“党义”的跟踪新闻报道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报道“党义”精神的出现、培育“党义”精神的土壤,以及“党义”精神与当时社会背景下所引起的思考。
第二阶段,主要报道“党义”原型和“党义”原型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党义”却给后人留下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第三阶段,主要报道“党义”原型李本枫生前无私帮助了他人,现在,“党义”后代有困难,党和社会各界伸出援手,使“党义”精神在全社会得以温暖传承。
1995年本人调到《吉林工人报》工作后,继续开展“党义”精神的报道。2005年2月16日“党义”精神的原型——长春机车厂离休干部李本枫去世,本人及时赶写了《“党义”悄悄走了》的通讯,先后在《吉林工人报》和《工人日报》等近10家媒体刊发,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党义”原型逝世后的这段时间里,本人又把目光放到了关注‘党义’家人受到“社会关注”这一主题上,先后写了多篇报道在媒体刊发。
2007年8月11日本人采写通讯题为《当“党义”家人遇到困难时》在《吉林工人报》刊发,其他媒体也进行了报道。李本枫之子李丹鹏本人患病、爱人下岗,女儿李明玉学费问题遇到困难,但社会各界没有忘记“党义”和他的家人。
2012年1月21日,《吉林工人报》《吉林日报》《工人日报》等报刊,以《“党义”后代沐党恩》为题,报道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工会主席包秦专程到“党义”的儿子李丹鹏和孙女李明玉家看望,并送去1万元慰问金,这是包秦第四次到“党义”后代家中慰问。从2006年开始吉林省总工会把李明玉作为“金秋助学”的资助对象,7年来从未间断。看到相关报道后,人们说,“党义”后代得到救助,是“党义”精神新时期的温暖传承。
(作者是吉林工人报社社长、总编辑)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