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世界新闻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首届世界媒体峰会全球新闻奖的诞生及启示

2014-03-16周宗敏唐润华黄富慧

中国记者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新闻奖新华社峰会

□ 文/周宗敏 唐润华 黄富慧

在世界新闻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首届世界媒体峰会全球新闻奖的诞生及启示

□ 文/周宗敏 唐润华 黄富慧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习近平

2014年10月27日,世界新闻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

这一天,全球首个覆盖所有媒体形态和业态的综合性新闻奖——世界媒体峰会全球新闻奖在北京揭晓。正如塔斯社美洲编辑部前任总签发人尼古拉·帕斯卡所言:“全球新闻奖的设立是世界新闻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将给世界传媒界带来重大影响。”

如果说世界媒体峰会第一次为不同地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业态的媒体机构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那么,全球新闻奖则第一次为这些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公平竞赛的平台。因此,全球新闻奖必将与世界媒体峰会一样,在世界新闻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值得自豪的是,这一笔又是新华社写下的!

缘起:彰显三重意义

创办全球新闻奖的设想是李从军社长在2013年年初提出来的。

这样的设想不可谓不大胆,因为此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全球性、综合性的新闻奖。比较有影响的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荷赛)虽然覆盖全球,但评奖只限于图片;普利策新闻奖虽然名气不小,但只限于美国。举办一个跨地域、跨媒体、跨品种的综合性新闻奖,首先将面临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导致的价值判断标准的巨大分歧,使得对优秀作品的认定难以达成共识,甚至有可能出现评选无法进行的局面;其次,由于参评媒体来自报纸、电视、电台、通讯社、网站等不同业态,参评作品涵盖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网页等不同形态,这些作品使用的语言文字又五花八门,这样势必给主办者在组织、沟通、翻译等方面增加超常乃至难以承受的工作量。因此,当新华社提出创办全球新闻奖的设想时,国内外都有人认为这简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么,明明前路艰辛,为什么新华社还要知难而上地提出创立和承办全球新闻奖?

答案很明确但并不简单:一是新华社有责任去做这样的事情,二是这样的事情非常值得新华社去做。

一年多来的情况尤其是评奖成功举办后的国际反响证明,全球新闻奖的设立至少具有以下三重意义:

1.推进世界媒体峰会机制化、实体化

由新华社发起创办的世界媒体峰会被称为“媒体联合国”,自2009年10月在北京举行首次大会以来,已经成为各国媒体分享信息、交流观点、协商大计的重要平台,也是新华社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重要渠道。事实上,近年来,新华社在国际传媒领域的话语权与世界媒体峰会影响力得到同步提升。

要维持并提升世界媒体峰会的影响力,进而提升新华社的国际影响力及在国际传媒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就必须推进世界媒体峰会加快实现机制化、实体化。近年来,新华社在这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包括建立和完善峰会主席团秘书处日常工作制度、主导通过世界媒体峰会章程、设立峰会公益基金会、组织各类媒体公益活动、主办全球记者安全培训班等,大大加快了世界媒体峰会机制化、实体化进程。

全球新闻奖的设立是在推进峰会机制化、实体化方面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通过定期的新闻评奖,可以吸引世界各国媒体和媒体人对全球新闻奖的浓厚兴趣和持续关注,可以进一步丰富世界媒体峰会的内涵,也可使峰会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延伸。而在整个评选过程中,峰会秘书处可以与各媒体及其负责人、相关的专家学者进行密切接触和交流,增进互相了解和信任,这对世界媒体峰会今后工作的顺利进行无疑将大有裨益。

2.推动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

长期以来,国际传播领域由西方主导,发展中国家没有话语权,发展中国家媒体和媒体人不被重视,新闻信息报道传播范围也极为有限。新华社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有责任为改变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传播秩序做出自己的贡献。在世界媒体峰会的框架下设立全球新闻奖,让意识形态各异、发达程度不同的各个国家的媒体及媒体人同场竞技,目的之一就是弘扬峰会提倡的平等对话理念,给发展中国家媒体及媒体人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为此,全球新闻奖也做了制度性的安排——专门设立了面向发展中国家新闻团队和个人的峰会公益奖,评委中也有一定比例的发展中国家媒体的代表。

广大发展中国家媒体对新华社通过创立全球新闻奖推动国际传播新秩序建立的努力给予高度评价。罗马尼亚《巴尔干与欧洲》月刊总编卡洛尔·罗曼认为,全球新闻奖的设立将大大激励发展中国家的媒体从业人员,让他们发出越来越强大的声音,推动这些国家新闻事业发展,为构建世界媒体新秩序发挥积极作用。

3. 增强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近年来,在大力提升新闻信息报道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同时,新华社展开了全方位的媒体外交,尤其是在世界媒体峰会这个平台上发挥了很大的主导作用,在国际传媒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都有很大的提升。创立全球新闻奖既能充分发挥世界媒体峰会作为全球最高端的媒体交流合作平台的作用和影响,又可积极借用外力和国际惯例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新闻界的议题设置权。

按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全球新闻奖的奖项设置、评选规程、评委组成等都是在参考国际通行规则并征得峰会秘书处成员同意的基础上由新华社主导的,不但彰显了新华社的影响力,也进一步巩固并提升了新华社在这个平台上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全球新闻奖进一步加快了我们从“遵守规则”向“制定规则”迈进的步伐。

塔斯社美洲编辑部前任总签发人尼古拉·帕斯卡指出,全球新闻奖的设立体现了新华社顺应媒体时代变化、勇于创新变革的战略思维,对提高其国际影响力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埃及国家电视台新闻节目主编哈尼·贾迈勒认为,新华社主办的世界媒体峰会全球新闻奖可以看作是一种对各类媒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正面激励,同时能够提升新华社的地位,增强其同国际媒体的合作,使之成为世界媒体领域的焦点。

世界新闻史新的一页由此揭开。

经过:破解三大难题

全球新闻奖因为是第一次而意义非凡,也因为是第一次而难度非凡。

“从杭州会议到评出大奖,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在杭州会议的时候,我们认为这简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你们却做到了,实在是太让人难以置信了。”这是担任全球新闻奖终审评委的新闻集团原全球资深副总裁高群耀在评奖结束之后发出的感叹。

是的,在全球新闻奖从设想变成现实的过程中,有无数可以想到和无法意料的难题会随时冒出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一件史无前例的事情,确实是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难题之一:设计

2013年10月世界媒体峰会主席团第二次会议决定设立全球新闻奖后,新华社外事局立即成立了全球新闻奖评委会办公室(以下简称“评委办”),组织力量着手全球新闻奖的策划与评选。

正如一座大厦的建设首先需要一份蓝图,评奖的进行也得先有一个整体方案,对评奖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的每个步骤都有精心考虑和整体设计,以确保整个活动符合其创立宗旨并得以顺利进行。

为此,新闻奖筹备工作的所有参与者可谓殚精竭虑。

由于这是第一个全球性综合性新闻奖,没有可循的先例,设计方案就得从一张白纸开始。评委办提出了“借鉴成功经验、博采众家之长、运用国际规则,达成最大共识”的方案设计思路。据此,工作人员对世界上主要新闻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从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国际艾美奖,到美国普利策奖、英国新闻奖,再到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中国新闻奖以及新华社主办的“关注贫困”摄影大赛等,所有能找到的新闻奖的资料,他们几乎都找遍了。工作人员还采访了中国记协、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以及新华社有过新闻评奖相关工作经验的专家。

在前期扎实调研的基础上,2013年12月3日,评委办就全球新闻奖的奖项设置、评审架构、工作模式、评选流程、对外推介等内容进行了充分讨论并形成了初步方案。评委办同时广泛征求媒体资深人士的意见,于2014年1月16日提交了新的设计方案,内容涉及全球新闻奖的名称、宗旨(真实、客观、卓越)、定位、奖项设置、组织架构、评选流程、专家委员会的组建、参赛总则、评审总则、工作计划、奖励办法、评选结果公布、颁奖活动、官网建设、宣传推广、预算等。

此时已近春节(2014年除夕为1月30日),为了能在春节前确定策划方案后发送给秘书处各成员机构,评委办工作人员经常加班加点,先对方案做进一步修改完善,然后再改写和翻译成对外版本,于1月20日发送给了秘书处各成员机构——新闻集团、美联社、路透社、俄塔社、共同社、英国广播公司、时代华纳特纳广播集团、谷歌、半岛媒体集团、纽约时报公司、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南非米瑞德集团和印度教徒报公司。在征求意见过程中,评委办与各成员媒体机构进行了频繁沟通,耐心解释方案内容,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这个过程之长出人意料,直到4月份才收到最后一家媒体的反馈。

在充分吸收外媒提出的合理建议之后,又将方案再次征求外媒意见,得到了普遍认可。全球新闻奖的评选方案最终定稿问世。

根据这个方案,全球新闻奖的宗旨为“真实、客观、卓越”,旨在鼓励新闻从业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水准、追求卓越品质,鼓励媒体机构顺应时代变化,勇于创新变革,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公益使命。为此,全球新闻奖设立了面向发展中国家媒体的峰会公益奖(分团队和个人两类)、媒体创新奖和新媒体报道奖。国际传媒界对此予以高度评价。津巴布韦南部非洲研究与文献中心高级研究员约瑟夫·恩古瓦维说,全球新闻奖在奖项设计、入围作品、评审环节等方面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因素,在价值取向上除秉承客观、准确、平衡的价值基础上更强调多元,对发展中国家媒体从业人员是极大鼓舞。英国广播公司驻开罗记者站负责人阿卜杜勒·穆奈姆·哈拉沃认为,全球新闻奖评选激励媒体工作者进行创新和超越,对于促进媒体领域的业务交流和技术进步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将对全球传媒体系的发展发挥独特影响。

2014年6月15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消息:首届世界媒体峰会全球新闻奖评选工作正式启动。

难题之二:征稿

根据方案,首届全球新闻奖从2014年7月1日开始面向全球征稿,截稿时间为9月30日。

虽然征稿时间看上去长达三个月,但这个时段恰逢西方国家夏休和穆斯林斋月,有效征稿时间实际上只有8月中旬至9月底的一个多月。而全球新闻奖是首次推出,缺乏足够的知名度。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征集到足够多的作品参赛,成为评委办工作人员最伤脑筋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全球新闻奖能否办成、能否办好。

为了破解这道难题,外事局上下齐动员,各相关处室几乎全体出动,评委办工作人员更是用尽全力。在社领导的组织指挥和各相关部门、海外分社的大力支持下,稿件征集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争分夺秒地进行:

一是通过新华社发稿系统以7种文字向世界发布首届全球新闻奖举办的消息,其中包含奖项设置、评奖范围和截稿时间等相关信息;

二是向新华社各驻外总分社发出《关于组织海外媒体参评“世界媒体峰会全球新闻奖”的通知》,发动驻外分社向当地媒体广泛推介全球新闻奖,动员他们积极推送参赛作品;

三是密集约见峰会主席团成员机构代表,深度宣介全球新闻奖对巩固峰会机制、提升成员机构品牌影响力的重大意义,希望他们带头参赛;

四是与部分外国媒体驻京机构沟通交流,通过他们动员其所在媒体参赛;

五是加强与新华社有合作关系的联合国机构的交流,委托他们向其媒体合作伙伴进行推广动员;

六是请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和新媒体中心收集外国媒体新媒体报道精品的线索,然后由外事局或驻外分社“顺藤摸瓜”,与这些媒体进行沟通交流;

七是在国际新闻界深具威望的《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7/8月号及其网站 、新闻市场网站(thenewsmarket.com)刊登全球新闻奖征稿启事。

八是研发开通了基于世界媒体峰会官网的全球新闻奖征稿系统,便于各国参赛者投递稿件。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前期征稿情况不是非常理想。为了提高征稿效率,评委办经过研究后决定,在继续通过各种形式争取参赛者自行投稿的同时,增加“推荐投稿”方式,即由各驻外分社收集当地媒体符合条件的参赛作品,征得作者同意后代为投稿。

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俗话还说:“人心齐,泰山移”。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征稿工作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最终共征得来自138个国家和地区450多个新闻机构、500多名新闻从业人员的参赛作品1424件。值得一提的是,参赛作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体现了非常高的专业水准。正如路透社原总编辑史进德所说:“这个奖创设第一年,就吸引了如此多高质量的参赛作品,让人印象深刻。”

大量高质量作品参赛,为首届全球新闻奖的顺利进行和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难题之三:评审

评审是全球新闻奖产生过程中的核心阶段,包括评委组成、评审流程、服务保障等关键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其中每个因素都有可能临时发生变化,从而对评选进程和结果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评委办工作人员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对待每项工作,精心做好预案,认真抓好细节,反复核查落实,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密切配合、相互补台,确保了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设计评审规程的时候,评委办在广泛征求峰会主席团成员机构意见的基础上,参考借鉴国际评奖通行做法,确定全球新闻奖采用两级评审制度:先由资深媒体人士和新闻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进行初审,再由终审委员会确定每个奖项的最终获奖者。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每个评委的时间,减轻他们的工作量,提高评审工作效率,但却加大了评委办工作人员在评委邀请和服务保障方面的工作量和难度。

首先需要确定初审和终审两个阶段的评委。在初审阶段,按照全球新闻奖设立的三大奖项,专家委员会需要分成3组对参赛作品进行初评,由于参赛作品数量比较多,每组需要5—7名评委,总共需要至少15人;而终审评委则需要11人左右。这样评委总数合计多达近30名。因此,邀请评委的工作非常繁重。

为了物色并邀请到合适的评委,评委办采取了多路出击的办法:一是动员世界媒体峰会主席团成员机构派人担任评委;二是通过驻外分社邀请部分评委;三是利用外事局长期以来与外国媒体和媒体人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挑选部分评委。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人后来大多数得到其总部的同意出任专家评委。

无论是初审,还是终审,评委们都表现出很强的职业精神和很高的专业水准,保证了评审过程的顺利进行和评审结果的权威公正。这也充分证明了评委邀请工作的卓有成效。

为了确保评审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评委办对评审流程进行了精心严密的整体设计,并分解成一个个环节落实到每个人。在评审开始之前,进行了多次测试和演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的是万无一失。

根据评审规程,在初评阶段,为了节约专家委员会现场评审的时间,先由各位评委通过全球新闻奖专设网络系统进行网上预评,每个奖项推选出30条推荐作品,然后再集中到北京进行现场评审。10月6日至12日为专家评委网上预评阶段。3个组共推荐304件稿件进入现场评审阶段。10月15日,专家委员会在北京集中,分组进行现场评审,共评选出推荐入围参赛作品36件。其中,峰会公益奖(团队奖)6件,峰会公益奖(个人奖)9件,媒体创新奖9件,新媒体报道12件。

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在网上进行。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评委办外聘网络公司,共同研发了两套为全球新闻奖定制的系统——征稿系统和评审系统。为了确保评审系统能够正常运转,技术局派出技术人员,与评委办工作人员一起,在预评前连续3天进行反复测试,找出哪怕最细微的漏洞,并与研发这套系统的网络公司沟通,对系统作进一步的完善。在初审和终审的两次现场评审之前,技术局和评委办工作人员也是彻夜对评审系统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测试。

初审推选的入围作品产生之后,评委办立即组织人力进行紧张的材料整理、翻译等工作。10月27日上午9点,终评开始,李从军社长作为评委会主席主持会议。经过11位专家一天的评审,顺利诞生了4个大奖、19个提名奖。

由于事先精心设计,加上评委办工作人员服务周到、反应迅捷,无论是网上评审,还是现场评审,进展都很顺利,各个流程之间衔接平稳,大大提高了评审效率,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为评审工作顺利进行作出贡献的还有从事现场翻译、评委接待、会务安排等服务保障的所有工作人员。他们用热情、耐心、坚韧和辛劳,为全球新闻奖这座大厦的建成默默地添砖加瓦。

全球新闻奖评选从启动那一天起,就得到了新华社全社上下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除了外事局之外,国际部、对外部、新媒体中心、新闻信息中心、技术局、新闻研究所等部门都派出业务骨干参与筹备和评审工作,各驻外分社为征稿和评委邀请等诸多工作尽心尽力。评委办的工作人员更是全身心投入到了这项开创历史的光荣事业当中。为了更完美地做好每项工作,多少个白天,他们错过了正常吃饭和下班时间;多少个夜晚,他们放弃了与家人朋友欢聚的机会。他们用理想与激情、用智慧与勤劳,在一个字一个字地书写世界新闻史的新篇章。

启示:坚持三个原则

首届世界媒体峰会全球新闻奖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和普遍好评,进一步增强了新华社在国际传媒领域的话语权,提升了新华社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是新华社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是中国媒体在媒体外交方面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

近年来的事实证明,在当今国际舆论处于“西强我弱”的态势下,媒体外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化解意识形态冲突,在国际舆论阵地找到新的突破口,形成于我有利的局部优势,争得主导权、话语权乃至主动权。

在李从军同志和新华社党组的大力倡导和正确领导下,新华社近年来在媒体外交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创新。这次全球新闻奖作为媒体外交一个新的成功案例,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除了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坚持以我为主、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全社上下齐心协力等基本原则之外,新华社在全球新闻奖从设计到评审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做到以下三点:

“寻求最大公约数”

在世界媒体峰会的框架内设立全球新闻奖,涉及很多复杂因素:众多媒体有着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动机、不同的利益诉求,对任何事情要形成完全一致的意见基本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征求各方意见,兼顾各方诉求,平衡各方利益,最后找到一个各方大致认可的共同点,体现多数意志,达成基本共识。这就是所谓的“寻求最大公约数”。

“寻求最大公约数”需要在设计方案的时候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多元、平衡。例如,在邀请评委时,评委办力求体现出多样性:既要有发达国家媒体的代表,也要有一定数量的发展中国家媒体代表;既要有国际知名度很高的媒体代表,也要有知名度不高的普通媒体代表。这样的评委会代表性比较广,可以避免出现一边倒的局面。

“寻求最大公约数”需要回避敏感话题,找到共同关注点。敏感话题容易引发分歧,激化矛盾,在多边活动中应该尽量避免。聪明的办法是选取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这样有利于吸引所有人的兴趣。例如,新华社在奖项设置时,选取了公益、创新和新媒体这三个主题,这是各国媒体都非常关注的领域,不受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容易达成共识。

“寻求最大公约数”需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必要时做适当的调整乃至妥协。在征求各方意见过程中,有的意见确有道理并于我有利,我们应该积极采纳;有的意见即便与我不一致,但于我无害,从大局出发,也可以适当让步。例如,在最初的设计中,新媒体报道奖下面细分了很多门类的奖项,一些峰会主席团成员机构对此提出异议,认为操作起来难度太大,建议取消。考虑到这是首届评奖,为了保证评奖顺利进行,我们根据他们的意见,对奖项设置进行了调整。

事实证明,“寻求最大公约数”可以避免冲突、弥合分歧、化解矛盾,可以增加所办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从而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取得参与各方认可的效果。

按照国际惯例操作

媒体外交作为一种外交活动,其最终目标当然是要维护国家利益,这是媒体外交要坚持以我为主原则的逻辑起点。但在另一方面,媒体外交作为一种国际活动,又必然受到国际规则的制约,因此在操作上应该按照国际惯例行事。也就是说,媒体外交应该在理念上坚持以我为主,而在操作上遵循国际惯例。

新华社在首届全球新闻奖的实施过程中比较好地坚持了这一点。在评奖规则、评委构成、评审流程等方面都参考借鉴了国际通行做法,体现了公正、公平、公开、多元、平衡的特点,得到了参赛者、评委及媒体的普遍认可。《欧洲之声》高级客户经理亚历山德拉·伯纳德认为评审组织工作透明、均衡协调,对参赛作品的质量和多样性印象深 刻。

以诚待人

在全球新闻奖从设计到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新华社始终坚持以诚待人,最大限度地体现出了诚意、诚实及诚恳。

为了让创立全球新闻奖的设想得到峰会主席团成员机构的支持,李从军同志和其他社领导利用各种机会与各国媒体负责人坦诚交流,向他们介绍全球新闻奖的意义,重点强调的是这样一个开创性的综合性大奖对全球媒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同时也真诚地听取他们对举办全球新闻奖的建议和意见。正是这种坦诚和真诚,赢得了各国媒体负责人的理解和信任,全球新闻奖这一创举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作为展示出于社会责任感而倡议举办全球新闻奖的诚意,新华社没有选送作品参赛,在初审和终审阶段均只有一名评委,所有工作人员在评审现场只提供服务,不对评审发表任何意见。有一个细节:在终审阶段的一次投票结束后,一名西方评委认为他的票数没有被统计在内。实际上这从技术上来讲是不太可能的,但他这样说会让人觉得技术系统有被人为操控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担任评委会主席的李从军同志果断提议重新投票,显示出充分的真诚和坦诚。重新计票结果显示,是那位评委自己在上一轮投票时操作失误。可能产生的疑虑顿时烟消云散。

以诚待人还体现在评审过程中周到的服务以及日常交流中的友善。以诚待人不但可以增进了解,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共识达成,还可以融化隔阂、消除分歧,收获理解和信任。

(作者单位:新华社)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

猜你喜欢

新闻奖新华社峰会
再创新高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外媒聚焦上合峰会:风劲帆满待启航
香山峰会的新期待
峰会如何蝶变一座城
历届峰会回顾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