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道”杂考
2014-03-16储泰松
储泰松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210003)
“毛道”杂考
储泰松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210003)
“毛道”一词,中古佛典屡见,主要有两个意义:一是毛的顶端,与毛端同义;二是指儿童,在佛教文献里多与“凡夫”连文,很少独用。两个意义均可写作“毛头”,原因是译经者方言里“道、头”同音所致。“儿童”义的“毛道”,其语源来自于“髦”或“髦头”,又写作“毛头”。
佛经词汇 毛道 毛道凡夫 髦头 旄头
“毛道”一词,中古佛典屡见。据笔者统计,在唐代以前的译经里,共出现139次,其中独用72次,与“凡夫”连文构成短语“毛道凡夫”67次,另有“毛头凡夫”5次,均只出现在北魏和隋代译经(较少,且多系沿用)中。此词《辞源》不收,《汉语大词典》设有两个义项:①佛教谓凡夫愚人。②方言。小路。揆诸中外文献,阙漏尤甚。本文拟梳理文献中出现的“毛道”及其相关的同类词,探讨其意义并对其语源作出说明。
佛典里独用的“毛道”往往可以与“毛端、毛头、毛孔”互换,义为毛端、毛发的顶端、毛孔等,可视为一个偏正词组。
1)设使一微毛端处,有不可说诸普贤。彼诸一切普贤等,说不可说不能尽。如一微细毛端处,十方世界亦如是。于彼一一毛端处,置不可说诸佛剎。毛端能量虚空尽,而说佛剎不可尽。于彼一一毛道中,种种无量诸佛剎。有同类者不可说,亦有异类不可说。于彼一一毛道中,有不可说净佛剎。以不可说庄严具,庄严彼彼诸佛剎。于彼一一毛道中,演出名身不可说。(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9,T9,586c-587a)
2)于一微细毛端处,有不可说诸普贤。一切毛端悉亦尔,如是乃至遍法界。一毛端处所有剎,其数无量不可说。尽虚空量诸毛端,一一处剎悉如是。彼毛端处诸国土,无量种类差别住。有不可说异类剎,有不可说同类剎。不可言说毛端处,皆有净剎不可说。种种庄严不可说,种种奇妙不可说。于彼一一毛端处,演不可说诸佛名。(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45,T10,238b)
“毛道”即“毛端”。以上两例是《华严经·阿僧祇品》的同经异译,佛驮跋陀罗“毛端、毛道”互见,而实叉难陀一律用“毛端”。亦作“毛头”:
3)于一毛头中,见无量佛国。(鸠摩罗什译《十住经》,T10,520b)于一毛端中,观见世间性。(同上534a)
上揭诸例中的“毛道、毛端、毛头”,多是译自梵文v lapatha,是由v la(毛、尾毛)和patha(小路,道)两部分构成的,汉译“毛道”颇为妥贴,但patha并无“头”义,经文译成“毛头”颇堪玩味。
用来指毛发顶端的“毛道”,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
一、“毛道凡夫”与“毛头”
与“凡夫”连文的“毛道”,意义同上文提及的“毛道”有明显差别:
4)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毛道凡夫生者以为有我。”须菩提!毛道凡夫生者,如来说名非生,是故言毛道凡夫生。(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T8,p756b)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前后共有六译,“毛道凡夫”在这些异译里出现的情况是:鸠摩罗什译作“凡夫之人”(T8,752a)、真谛译作“婴儿凡夫”(T8,765c)、达摩笈多译作“小儿凡夫”(T8,771a)、义净译作“愚夫众生”(T8,775a)。
5)大德舍利弗,随诸佛如来于何处行。毛道凡夫即彼处行。而毛道凡夫不知诸佛随处行。我亦彼处行。(菩提流支译《佛说法集经》卷4,T17,633c)
按,“毛道”宋本、元本作“毛道头”。亦作“毛头凡夫”,共出现5次(其中菩提流支译《佛说法集经》4次,明本“头”均作“道”):
6)复次信乐地位。毛头凡夫,经二万六千劫已讫,便信成就,无所阙失。(姚秦筏提摩多译《释摩诃衍论》卷4,T32,648b)
从上文引例看,“毛道”又作“毛道头”、“毛头”,且一定与“凡夫”连文。世俗文献里也有用例:
7)毛道凡夫,火宅众生。胎卵湿化,一切有情。善根苟种,佛果终成。我不轻汝,汝无自轻。(白居易《赞众生偈》)
“毛道”的涵义,我们先看看佛典里的解释:
8)毛道者,此义释云愚痴闇冥无有智慧,名为毛道。(北魏菩提流支《金刚仙论》卷9,T25,p862a)
9)毛道之名,译经人错。梵云婆罗必栗托讫那。言婆罗者,目此二义:一目毛,二目愚。此经意取愚痴。必栗托讫那,此名异生,各乘异业受生故。前代译经人,异生以爱生是凡夫,故名凡夫,取前愚义,目此凡夫故。新本云愚夫异生,真谛名婴儿凡夫。此论名小儿凡夫。婴儿、小儿,并取愚义。(窥基《金刚般若论会释》卷下,T40,775b)
这个说法为后来的佛典音义如《玄应音义》卷3“毛道”条、卷21“异生”条、卷23“异生性”条、《慧琳音义》卷10“毛道”条、《翻译名义集》卷2所继承。
10)毛道:此名误也。旧译云婆罗必利他伽阇那,此言小儿别生,以痴如小儿不同圣生也,《论》中作小儿凡夫是也。正言婆罗必栗托仡那,婆罗此云愚,必栗托此云异,仡那此云生,应云愚异生。以愚痴闇冥无有智慧,但起我见不生无漏。亦名婴愚凡夫。凡夫者义译也,案梵语,毛言嚩罗,愚名婆罗,但毛与愚梵言相滥,此译人之失,致有斯谬也。《法集》等经言毛道头凡夫,或言毛头凡夫者,皆误也。(《玄应音义》卷3,中华藏56:865a)
总之,“毛道凡夫”正是“小儿凡夫”等的别译,“毛道”必与“小儿、婴儿”同义。但“小儿、婴儿”为何可称“毛道”,引申为“愚痴、愚昧”义,佛典并没有给我们提供答案。其语源我们只能求诸中土文献。
二、“毛道”的语源与“髦头”、“旄头”
我们认为,“毛道”本当作“毛头”,后来由于译经者方言里“道、头”同音,所以译作“毛道”,理由除了上面提到的版本异文以外,我们还可以找到语音上的直接证据:
道,《广韵》晧韵徒晧切;头,《广韵》侯韵度侯切,声母均是定纽。在敦煌藏文对音材料里,侯韵与豪韵均读e’u,在《天地八阳神咒经》里,“道、头”均读[’de’u],“道”另读[de’u]、[te’u]。这说明,“道”和“头”至少在西北地区读音相同或相近。
那么,“毛头”何以有“儿童、愚痴”的意思呢?我们认为其语源当来自于“髦”或“髦头”。
髦,《说文·髟部》:“髦,发也。”古代指儿童头发下垂至眉的一种发式。《诗经·柏舟》:“髧彼两髦,实维我仪。”毛传:“髦者,发至眉,子事父母之饰。”陆德明《释文》:“《礼》子生三月,翦发为鬌,长大作髦以象之。”《礼记·内则》:“三月之末,择日翦发为鬌,男角女羁,否则男左女右。”郑玄注:“鬌,所遗发也。夹囟曰角。”黄生《义府·男角女羁》:“男则横分两髻如角,故曰角。女则两髻一前一后,如马首,故曰羁。”
根据古人的记载,小孩生三月始剪发,但仍保留一部分头发不剪,叫“鬌”,扎束成髻,男孩成角状,女孩成羁状。稍长,则梳成“髦”。所谓“两髦”,是指头发分垂两边,直至眉毛。髦,《广雅·释器》:“髦,毛也。”《仪礼·既夕礼》:“马不齐髦。”郑玄注:“齐,翦也。今文髦为毛。”
可见,“髦(毛)”的意义主要有两个指向:一是年龄小;一是披发。其引申义也紧紧围绕着这两个意义指向。
第一,由于“髦”主要是儿童的发式,所以“髦”亦可指儿童,也写作“毛头”:
11)夫幼智之人,材智精達,然其在童髦皆有端緖。(曹魏刘劭《人物志·七缪》)
12)民庶之负贩,童髦之缓急,燕越之车盖,及吾境者,俾无他虑。(钱镠[一作罗隐]《杭州罗城记》,《全唐文》卷130//895)
13)乃损落枝叶,澄清泉源。诣长老大照,醒迷解缚。开心地如毛头,扫意尘于色界。(王缙《东京大敬爱寺大证禅师碑》,《全唐文》卷370)
14)须亲造萧克润处拜姑婆,萧季广拜其内阃,皆汝幼时受保育乳哺之恩者,皆须四拜。盖有母道焉,两处皆须要人事。毛头娘家有儿女,亦须少与人事。(杨士奇《东里集·续集》卷53《家训》)
进一步引申指年轻的:
15)毛头阿姐忒贪花,足足里做子三十多年老肉麻,油头粉面,妆扮转佳。(《明清民歌时调集·夹竹桃·野芳虽晚》)
《夹竹桃》称年轻女性多作“小阿姐”,“毛头阿姐”即“小阿姐”。
作为一个复音词,“毛头”还可以用来比喻极小的数或量:
16)舍利弗,譬如蜜瓶置四衢道,而作是言:“若人能食一毛头者,常不老死。”尔时诸天世人各以刀杖卫护是瓶。时卫护者各作是言:“若或有人食一毛头者,我等当杀。”舍利弗,中有一人窃作是念:“是瓶中蜜,食一毛头,则不老死,我今何为惜死不噉?”(姚秦鸠摩罗什译《佛藏经》卷2,T15,791a)
17)田园之入不足以卒岁,宾客之奉、晨夕之须,随所有无,淡淡自足,未尝营一毛头之利。(孙觌《宋故翰林学士莫公墓志铭》,《鸿庆居士集》卷38)
第二,“髦”作为发式,主要特征是头发下垂,即披发,而且古代“头”亦可指头发,如“蓬头垢面”、“头童齿豁”。《南齐书》称北魏云:“被发左衽,故呼为索头。”胡三省云:“以北人辫发,谓之索头也。”(见《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二年论》注)
髦、头同义,故可连文,多指披发、断发等发式,进而指披发、断发之人的冠服。中国古代周边少数民族最重要的装束特点也是披发、断发,所以“髦”或“髦头”亦可指周边的少数民族,即蛮夷戎狄。另外,古代二十八星宿中,昴星属西方七宿之一,其分野本是冀州或魏国,《史记·天官书》以其为“胡星”,后世遂目昴星为胡地之分野,《颜氏家训·归心篇》径以匈奴为其分野。由于胡人披发,所以昴星也叫髦头(亦作旄头、毛头):
18)西则突厥回纥,西北至妪厥律,其人长大髦头,酋长全其发,盛以紫囊。(胡峤《陷北记》,《全唐文》卷859)
19)乘舆黄麾,内有羽林班弓箭手,左右执事官,带熊冠谓之髦头。(徐爰《释疑略注》)
20)贞观三年,(谢)元深入朝,冠乌熊皮冠,若今之髦头,以金银络额,身披毛帔,韦皮行滕而著履。(《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东谢蛮》)
21)臣昨夜观察乾象,见毛头星现于东北方,旺壬癸真人。此星现,主有刀兵丧国之危。……按《天文志》,此星名毛头星,又名彗星,俗呼为扫星。(《大宋宣和遗事·前集》)
古人以为“髦头”(披发)可以驱巫,典出魏文帝曹丕《列异传》:“秦文公时梓树化为牛,以骑击之,骑不胜,或堕地髻解被发,牛畏之,入水,故秦因是置旄头骑,使先驱。”(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赐东海王强虎贲、旄头”李贤注)《史记·秦本纪》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转引《录异传》“旄头”作“髦头”。后来把帝王出巡时走在前面开道的侍卫叫旄(髦)头。《汉官仪》“旧选羽林为旄头,被发先驱。”也作“毛头”:
22)武骑虎贲惧惊乘舆,举弓射之,犹不肯去;旄头又以戟叉政,伤匤,政犹不退。(《后汉书·儒林列传·杨政》)
23)相气除气为前一,是正其前,毛头直指之吏也。所向者伏奸,不得复行为害,除前满平定气,皆善良吏也。(《太平经·壬部·太平气》)
儿童没有行冠礼,所以不带冠帽也称“毛头”:
24)数年来,一举一动,原非为功名富贵计,止欲生归故里。日食二餐,或日食一餐,读书堂上,坐睡堂上,毛头赤脚,无复官长体统。(于成龙《于清端政书》卷一)
三、结语
根据上文的讨论,“毛道”主要有两个意义:一是毛的顶端,与毛端同义;二是指儿童,在佛教文献里多与“凡夫”连文,很少独用。两个意义均可写作“毛头”,原因是译经者方言里“道、头”同音所致。
“毛道”的“毛端”义,既是直接源于原典梵文的v lapatha(v la毛+patha道)的意译,也源于汉语固有复合词“毛头”的字面意义。
“毛道”的“儿童”义,其语源来自于“髦”或“髦头”,又写作“毛头”,本指未行冠礼的未成年儿童的一种发式,引申指小孩,儿童。儿童少不更事,故可引申指愚昧、幼稚无知,现代汉语的“毛头小伙”,多有贬义的意味,正是这种意义的遗留。小孩、儿童年龄小,故“毛道”可用来比喻极小的数或量。
On the Origin of“maodao(毛道)”
Chu Taisong
(School of Literature,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3,Anhui,China)
The word of“maodao(毛道)”frequently appeare in the Buddhist Classics with two connotations,one refers to the top of the hair equal to the“maoduan(毛端)”;the other means a child.In the Buddhist literature,it is rarely used alone,butoften used together with“fanfu(凡夫)”.Both connotations can be written as“maotou(毛头)”,because they have the same pronunciation in the dialect of the translators of the Buddhist Classics.“maotao(毛道)”with the meaning of a child,is originated from“mao(髦)”,“maotou(髦头)”,also written as“maotou(毛头)”.
Vocabulary in Buddhist Scriptures;“Maodao(毛道)”;“Maodao Fanfu(Children and the Common People毛道凡夫)”;“Maotou(髦头)”;“Maotou(旄头)”
责任编辑:萧红
储泰松(1966—),男,安徽潜山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古汉语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梵汉对音相关理论问题研究”(13YJA74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