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琴键 多彩人生
2014-03-15史青岳
史青岳
黑白琴键 多彩人生
史青岳
孙晓丹演出照
我听过很多钢琴家演奏的不同风格的钢琴音乐会,其中孙晓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技艺精湛娴熟、音乐表现非常完美。通过进一步深入地了解,才发现她曾经代表中央音乐学院迎战第四届“金钟奖”全国钢琴比赛,获得了银奖(2004年),同时还获得乌克兰第三届吉列尔斯国际钢琴比赛“最佳乌克兰作品演奏奖”(2006年),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小提琴比赛“优秀伴奏奖”(2007年)等多项大奖;她是美国第59届Wideman国际钢琴协奏曲比赛决赛的获奖者(2009年)曾在中央音乐学院第六届音乐节闭幕式演出前的一个小时,受学校委托紧急“救场”,代替特邀嘉宾郎朗激情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获得了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及教育部、商务部等领导在内的全场观众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也曾饱受病痛的折磨,为了理想在异国他乡坚持完成学业……
通过我们的对话,我发现在这些耀眼光环的背后,有许多令人感动的小故事,而正是有了她对艺术的不断追求以及诸位恩师对她的倾心培养,才有了她今天的成就。相信这将继续激励她去开拓更加美好的人生、更加辉煌的事业!
童年艰辛 火车情缘
史:是什么样的机遇让您开始学习钢琴?
孙:我从小就对音乐表现出独特的敏感,听我父母说,我不满周岁,就能随着音乐的节拍和律动手舞足蹈;三四岁的时候,就可以准确、迅速地辨析出视唱练耳老师同时弹下的多个音符组合。我父母觉察到了我的音乐潜质,同时为了开发我的智力选学钢琴,后来就接受了更为系统、专业的钢琴教育,从此开始了漫漫艰辛但又很快乐的学琴之路。
史:我们知道,在80年代初期家里有一架钢琴是不容易的,您小时候是怎么练琴的?
孙:我三岁多开始学琴的时候,钢琴是“紧俏货”,我父母好不容易凑够了几千元钱,却怎么也买不到琴。没办法,我的钢琴老师让我借同班同学的琴练,同时又在厚牛皮纸上照钢琴琴键的样子画了一个同比例的纸钢琴给我练。但纸上练琴毕竟和在钢琴上练琴手指的感觉不一样,为打好基础,我父母只能求人,利用附近学校的午休时间,悄悄“潜入”他们的教学琴房,活动一下手,找找感觉,练练下次准备回课的曲目,直到一年后才终于买到了心爱的钢琴,结束了这段令人难忘的经历。
史:一般来说,练琴的过程是枯燥的,一般孩子很难体验到这种艰辛和孤独,尤其是小孩子特别爱玩,在当时您有没有特别羡慕其他小朋友,讲讲您小时候的故事。
孙:我小时候和一个院儿里的小朋友是经常玩不到一起的,原因就在于我和这些小伙伴们玩得正疯的时候,突然脖子上挂的那个定时小闹表的铃声响起来,我马上就得转身丢下玩伴儿跑回家去练琴了,这样就让玩得正在兴头上的小伙伴们很“受伤”,时间一长,便几乎没有小朋友愿意和我在一起玩了。所以,平时练琴的闲暇,经常是一个人“孤独”地站在阳台前,眼巴巴地望着楼下的小朋友们玩耍,眼睛里流露出来非常羡慕的神色……
当时,我每天练琴的量很大,手指甲经常开裂,鲜血染红了琴键,一触到琴键手指就钻心的痛,后来我就越疼越练,最后弹得手指麻了,也就感觉不到疼了。
史:这种事情一般小孩子都会受不了的,后来您准备考取中央音乐学院附小,这种考学的经历也是很艰难的吧?
孙:我当时同大多数考进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的外地琴童一样,坐着火车风雨无阻跑到北京求学。当时是1989年夏天,周广仁先生刚刚收下我成为她的学生,所以每个月至少要在爸爸的陪伴下,从呼和浩特乘火车到北京来找周广仁先生上一次课。那时候,坐火车单程得12个小时,为了不耽误我的文化课,一般都是周五晚上启程,我父亲和我挤一张卧铺睡觉去北京,这样第二天早上下了车便能保证精力充沛地赶往周先生家上课,周日凌晨,再折返登上票价便宜的硬座 “草原列车”回家。
当时北京的卧铺票很难买,有一次为了买票,我爸的肋骨被人挤成了中度伤,痛了一个多月才痊愈。不过这些学琴经历中的往事与艰辛,不管怎样都已成为过去,它是一段难忘和温馨的回忆。
成长路上 恩师栽培
史:在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肯定是有几位恩师对您的影响深远,您来介绍一下您的恩师吧。
孙:我的这些老师,不仅教我怎样演奏钢琴,怎样理解和把握作品,同时还以他们各自不同的教师风范和人格魅力,影响着我的习琴、做人以及树立我对钢琴教育事业的热爱。
我3岁多的时候,为了开发智力和培育兴趣、情操,父母送我到内蒙古艺术学院儿童钢琴班学习。这个班当时得到了内蒙古艺术学院的全方位支持,由一批才学卓越的专业优秀教师任教,是相当专业、系统的音乐综合培训机构,我当时的老师是刚刚从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毕业、后来带领内蒙古蒙古族无伴奏青年合唱团征战国内外并屡屡斩获国际国内合唱比赛及指挥大奖的著名青年指挥家娅伦格日勒老师。我当时每个星期最盼望上的课就是娅伦格日勒老师的钢琴个别课,还有视唱练耳和合唱课。娅伦老师说我的乐感好、表现欲强,给我寻找各种舞台实践和演出的机会,发掘我音乐表演的潜质,丰富我的艺术想象力,这其实为我打下了最初的专业“底子”,同时她建议我到北京求教名师,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我对娅伦老师心存深深的感激!
1989年,我第一次到北京求学,周广仁先生在听了我弹的几个小曲子后,欣然同意收我为弟子,从此我的琴艺有了更明显的提升。周先生的教学理念是在“快乐中学琴”,所以使我保持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和不急功近利的心态。周先生的钢琴教学科学、严谨,富有形象感和启发性的点拨,以及给予我肯定性评价的鼓励,都让我很感动!周先生十分注意儿童的钢琴基本功训练,并且把孩子们细腻感受音乐和生动表现音乐的能力结合起来,使技术与音乐并重、好听与动听相融。我在这期间的进步显著,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附小,而且参加了北京市“星海杯”儿童钢琴比赛和内蒙古首届儿童钢琴大赛,在这些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与杨峻教授
与杜菲尔教授
我的附小和初中三年的钢琴老师是赖元培老师,我当时还是个孩子,开始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节点,赖老师以一个专业老师的发展眼光和她当时刚刚成为年轻母亲所特有的慈爱情怀,给予了我足够多的呵护,我当时在班里年岁最小、身体单薄、手指条件不算理想,但乐感又非常好,赖老师根据我的特点精心挑选适合我的曲目,选择偏重于抒情性、歌唱性、旋律优美、内涵丰富的练习曲和乐曲给我,使我获得了广大师生认可,不断增强我的专业自信。
与周广仁先生
我的高中和本科的钢琴老师是卞萌老师。卞老师更多是在拓展我的文化视野,让我驾驭不同风格作曲家的作品,提高我的音乐修养,让我参加钢琴比赛以及各种音乐会的实践演出。这主要是和卞萌老师当时刚刚从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成归来这一留学经历有关。卞老师是国内改革开放后首位获得世界著名高等音乐学府双博士学位的年轻钢琴家,她通过自己的成长路径、广博见识和对中西音乐文化与教育的比较,深知钢琴专业的学生在具体掌握了一般钢琴演奏上的技术时,更主要是多接触中外作曲家的不同风格与形式的音乐作品,在注意作品局部和细节上的音乐关系、情感表现的同时,更应从作品的思想和时代层面,从音乐家、作曲家的整个人生经历、艺术追求、音乐创造的高度去全面把握、整体驾驭音乐作品,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作曲家及其代表性作品的灵魂、格调和气韵。我在跟随卞萌老师学琴的这七年中,通过不断接触、演奏大量的钢琴文献和作品,参加国内外重要赛事和音乐会演出等高强度、高密度的锻炼,使我在钢琴演奏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专业视野日益开阔,现场演奏日趋精彩,比赛经验也逐渐丰富。尤其是卞萌老师在圣彼得堡留学时还直接得到了“俄罗斯钢琴学派”的亲传,这些都对我产生了影响,不但使我熟悉了大量诸如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等苏俄钢琴大师的经典曲目,同时还使自己的钢琴演奏风格逐步变得深沉、大气、洒脱。
读研阶段,我的导师是前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著名钢琴家、教育家杨峻教授。杨老师对我的培育格外精心,我至今仍对杨峻先生那种轻松、惬意、幽默的教学风格记忆犹新。他善于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我感同身受从而深刻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杨老师和学生聊人生、聊戏剧、谈诗歌、谈绘画,还有指导学生广览群书、丰富阅历、提高人文素养来增进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这些都无疑将我一步步带入到了一个事业蓬勃发展的更高境界,由一个羽翼未丰的习琴者,逐渐开始向一个声誉鹊起、很有光彩的青年钢琴演奏家转变。
博士毕业音乐会照片
我后来赴美读博,奥柏林音乐学院的莫妮卡·杜菲尔教授是我的老师,她早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如今已成为桃李满天下的著名钢琴演奏家和教育家。她对我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在演奏钢琴作品时,欧洲人所极为讲究的那种难得的音乐的纯粹、声音的优雅、旋律的动听、还有感情呈现的丰富和细腻。我读博归国后,最大的改变就是弹奏的声音变得圆润、饱满、轻灵,音色变化更加丰富细腻,音乐显得更有“光泽”、更富“语气”、更会“说话”了。
同时我在2006年中央音乐学院硕士毕业留校任管弦系艺术指导,专门协助小提琴教育大师林耀基先生教学并且为其学生参加国内外小提琴重大赛事伴奏。这些年里,我从这些恩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得到了诸如专业比赛、音乐会演出以及钢琴独奏、重奏、协奏、伴奏、双钢琴演奏、室内乐等各种锻炼,都使我获益良多!
锐意进取 步步留痕
史:我知道您2006年在硕士研究生班上以专业总分第一名留校任教,当时林耀基先生相中了您,希望您到管弦系协助他工作,成为艺术指导。后来您又考取奥柏林音乐学院攻读“最高艺术家文凭”。2011年学成归国后,您又重新回到了钢琴系,在钢琴共同课教研室从事钢琴教学直到今天。在从事音乐教育事业中,您有何感想?
孙:在工作、读博、再工作这前后差不多8年的时间里,我不论做什么,我都一如当年做学生一样,兢兢业业工作、认认真真教书,尤其是我的导师杨峻先生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还有杨峻先生潜心治学、施教有方、妙手育人的钢琴教学艺术,都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凡事追求完美的“较真”,做事力求无憾,所以我的一批学生在国内外各种钢琴比赛中连连获奖,我也因此而获得了英国皇家国际音乐比赛钢琴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北京市第十一、十二届“希望杯”青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优秀园丁奖”、第三届澳门亚太青少年钢琴比赛“作育英才奖”等十多项奖项。如今,我的一些学生考入了全国九大音乐院校的附小、附中、大学本科,有的考入了俄罗斯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学生的优异成绩都令我很欣慰。
我现在主要承担着全校除钢琴专业以外的其他音乐专业本科生的钢琴教学任务。为培养学生们对学习钢琴的浓厚兴趣,我经常选择一些广为熟悉或者能带来轻松愉悦,演奏相对容易,弹奏形式又比较新颖、有趣的钢琴作品,例如根据流行音乐、摇滚乐、西洋歌剧名段、地方优秀民歌、著名影视音乐改编或创作的钢琴曲目。我会在课上增加四手联弹,让他们相互协作、互动,给他们增加一点专业自信!我一般是依据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曲目和开展教学,从而使学生们通过自己所演奏的钢琴作品提高了欣赏与表现美的能力,掌握了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也影响和促进了他们对自己所主修专业的学习和进步。
史:您目前除了钢琴教学外,还参与其他艺术活动吗?
孙:我现在会主动承担一些新开课程及内容的讲授包括讲座、座谈,如为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钢琴即兴伴奏”;为全国钢琴教师等级认证开设的“钢琴艺术史”讲座;还有受邀利用暑期赴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以自己的学琴经历,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委托该院创办的“内蒙古少年合唱团”的小同学们座谈等。
我觉得我有责任、有义务为钢琴艺术在国内的推广、为钢琴教育在全社会的普及、为钢琴教学水平在音乐院校的普遍提升、为中国所培养的钢琴艺术人才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尽一把力!我申请了科研经费,联合教研室同事编选内容新颖、曲目多样、特色突出、更加适合教学的钢琴共同课教材《钢琴四手联弹及双钢琴曲选》(上、下册),以作为国内高等音乐(师范)院校钢琴共同课教学使用。2013年,这一教材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科研资助计划”出版项目,已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得到了各地音乐院校专业师生的欢迎,成为畅销教材,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吴迎教授对于这套教材也给予了极高评价:“教材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发挥潜能和提高演奏技巧水平及音乐理解与表现能力为原则,更加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在程度安排上科学合理、循序渐进,是音乐院校非钢琴专业学生学习钢琴的又一理想教材。”
最近我们另一全新版钢琴共同课教材《高等音乐(师范)院校钢琴公共课分级教程——钢琴独奏曲选》(上、中、下册),应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之约也已编选完成,很快将印刷。
史:您在中央音乐学院留校任教后,除了在本院举办及受邀参加各种各样的音乐会外,还长年活跃于国内外乐坛,多次应邀在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中山音乐堂、美国奥柏林音乐学院、密歇根大学音乐学院等地成功举办了独奏、重奏、双钢琴、室内乐、协奏曲音乐会等,并多次与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赢得了国内外听众的高度赞誉,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2013年您被中央音乐学院评聘为副教授,成为该校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作为一名青年钢琴家和钢琴教育工作者,您对目前正在学琴的孩子们有什么衷心的寄语?
孙:我有四句话,作为建议且希望学琴者们切记:
第一,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永远比练多少琴重要;
第二,学琴一定要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切不可拔苗助长,短视、功利;
第三,不管学习什么乐器,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育人欣赏美和更好地表现美的能力;
第四,最后的实力比拼,不完全取决于技术、技巧,而更多地是和演绎音乐作品时其背后的音乐修养、综合的人文素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