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服饰考
2014-03-15曾慧洁
曾慧洁
先秦服饰考
曾慧洁
戏剧和电影以及绘画创作,尤其是涉及到历史题材的作品,离不开对服饰的考证。准确的服饰依据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年代感和戏剧氛围营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舞台或电影美术以及绘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对整个戏剧、电影和绘画的创作和观赏起着重要的作用。
纵观历史发展,服饰的演变严格按照朝代而转化,从秦之前,我们称之为“先秦”,约四千五百年前,是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又称“彩陶文化”),那时人们的生活日趋稳定,产生了原始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后又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 —— 原始社会解体。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开始有了质的变化,从无阶级社会(原始社会)过渡到了阶级社会。从此,衣冠服饰便成了统治阶级“昭名分,辨等后,中国的冠服制度逐渐完备。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所有制的变化,西周时,与等级制度相适应的冠服制度初步建立。周代后期,春秋战国之交,随着奴隶社会的瓦解,封建社会的逐步形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特别是百家学说对服饰的完善起着重大的影响。由于分割为许多诸侯国,各国、各民族之间的衣冠服饰及风俗习惯都开始有了明显的差异。周代还改变了由夏商延袭而来的上衣下裳的形式,创造出使上衣下裳连于一体的深衣制。这种服装出现后,不论贵践男女、文武职别都以穿深衣为尚。“克己复礼,威”的工具,服饰制度逐渐形成。由中国历史早期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黄帝天子、图腾神话让位于政治和巫术礼仪,王国维为此评述:“群巫中,应有像神之衣服形貌动作者,而视之为神之凭依。”中国历史开始了阶级分野 —— 夏、商、周。在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领域里,以“礼”为旗号,以祖先祭祀为核心,具有浓厚宗教性质的巫师文化开始形成。商代时,玉器成了奴隶主所重视的装饰品,奴隶只有不蔽体的粗麻布衣,武士则是穿着铸有兽纹的青铜胄、铜头盔和麻布衣裤。大约在夏商以天下归仁。”冠服制被纳入“礼治”的范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从此,帝王后妃、公卿百官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等级制度也日益严格。
夏、商民族的活动范围主要在黄河流域。各族的活动和交流也很频繁,其东面是各夷族方国,西面是羌人组成的羌方国,他们的服饰和中原民族服饰各不相同。夏、商的扩张,发展了他们的民族文化,同时也受到这些民族文化的影响。周是生活在陕西一带的羌人部落,周王朝的建立,使这些部落最终成为汉族的一部分。其服装就此融合了汉装,但又保留了原有民族服饰的特点。
公元前325年到公元前299年,赵国国王赵武灵王推出胡服骑射,成了中国服装史上最早的一位服饰改革者,这次服装的大改革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由战争方式的发展变化所决定的。
商周的男子服装上身有衣,下身有裳,是中国最早衣裳的基本形式。商周之前,上衣已为交领形制,当时在整块兽皮中间挖一个洞,前身开口,腰部用皮革或藤条系结,后逐渐产生交领、右衽、小袖,衣长在膝盖上下,上窄下宽,领、袖缘有不同形状的花纹,腰间系带。贵族男子在腰带之下正中部位佩以一块下宽上狭的斧形装饰(是后世“蔽膝”的原形)。商周时期的礼服代表着当时最高的服饰样式,其制有长及足部的长袍,也有分为两截的上衣下裳。衣,一般是窄袖、紧口、领子缘有宽边,以对襟为主,也有偏衽的式样。裳,是长齐小腿的裙子,腰间束带,腹前悬挂一块长方形的“黼黻”。当时没有裤子,仅在小腿上缠绕裹腿,叫“行縢”或“邪幅”。冬天,人们还要加穿各种兽皮制成的皮裘。贵族的礼服大多是狐皮裘袍,以白色为极品。为了礼仪,贵族们在毛裘外面罩上丝织的锦衣,为“裼”。在裼衣上再加一层外衣,为正服,是在重大礼仪场面上穿的。
至春秋战国,无论男女贵贱、文武职别,均以深衣为尚。深衣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服饰之一,始于周代,深衣——为右衽、方领、圆袖、长身、下裳,衣襟盘曲而下形成曲裾绕襟,使上衣下裳连为一体,领、袖、下摆处均缘边,为束腰加带的博大衣裳。 周代凡有祭祀之礼,帝王百官皆穿礼服。礼服由冕冠、玄衣及纁裳等组成,有大裘、衮冕、氅冕、毳冕、絺冕、元冕等制。大裘是一种用野兽皮毛制成的服装,为帝王在重大礼节时所服,穿这种服装行礼,外面需加一件罩衣。罩衣的颜色与皮毛颜色必须相配,否则被视为不敬。周代服装比商代宽松,长度大多过膝,袖有大、小二式,领子为“?”型的短领,下裳内削幅,幅三 ,前后各三幅,一幅折叠在里形成围裙式样。当时的衣服没有钮扣,一般在腰间系丝带,作蝴蝶形结,料的衣服,纁裳——红色材料的围裳,一般上衣纹样用绘,下裳纹样用绣。帝王服装的花纹共分十二种,依次为:日、月、星辰、龙、山、华虫、火、宗彝、藻、粉米、黼、黻,这十二种纹饰始于夏代,至周,将其中的日、月、星三种纹饰改用到天子出行的旌旗上,余下九种花纹,称为九章。龙纹、山纹、华虫纹、宗彝纹、藻纹、火纹、粉米纹、黼纹、黻纹,这些花纹,只有在天子的服装上才会全部出现,诸带子上或挂玉制饰物。另有一种叫革带,以皮革制成,用以系韨或挂佩,春秋战国后,王公贵族和社会名流以革制的带钩为腰饰。带钩的作用除了束腰,还可装在腰侧用来佩刀、剑、削、镜、印或佩挂其他装饰物品。左衽上衣为汉族的丧服,少数民族也穿着。
据考证,黄帝时代已经出现了区别贵贱的黼黻及标志着等级差别的冕冠。帝王冕服上的装饰和专用花纹,大概也起于周代。冕冠为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的最重要的礼冠。其顶部,有一块长形冕板,叫“綖”。綖的前沿,垂有若干串以彩线穿组的珠玉,名叫“冕旒”。冕旒的数量及所用的质料,是区别贵贱尊卑的标识。冕冠的两旁各有一孔,用于穿插玉笄,以便与发髻拴结,又在笄的一端系上一根丝带,从颔下绕过,再系于笄的另一端。另在两耳之处各垂一粒珠玉,叫“充耳”——悬挂于耳边,用以提醒戴冠者勿轻信谗言。天子在冕板前后各悬挂十二串玉旒。每串玉旒穿有十二颗玉石,皆长十二寸。周代玉旒用红、白、苍(深蓝)、黄、黑五色玉石相间穿成,汉代以后则全部改用白色珍珠。按照规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著冕服,冕服的形制上下有别,除颜色不同外,所用的图案——“章纹”也不一样。如帝王冕服,玄衣纁裳,用十二章纹。玄衣——黑色材候只能使用龙以下的纹样,士用藻纹与火纹,大夫可加粉米纹——这些纹饰皆为宗法礼制的等级标志。帝王在隆重场合穿十二章,其次视礼节轻重而定,大抵与冕旒相称,如冠用九旒,衣裳则七章;冠用七旒,衣裳则五章,以次类推。高冠、带钩在当时也非常盛行,同时还流行禅衣。禅衣——有表无里,复衣——表里都有,亦称袍,形制为交领、宽袖或窄袖,直裾或曲裾,腰系大带,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庶民百姓,均可服用。直裾单衣和禅衣袍的样式基本相同,右衽、交领、直裾。衣身、袖子及下摆等部均呈平直状,无明显弧度,领、袖、襟、裾均缘边。
铁甲出现在战国中期,为较简单的兽面状胸甲。它通常以铁片制成鱼鳞或柳叶形状。战士穿铁甲作战,需戴盔帽。盔帽共分二式:一式为小块铁甲片编成圆顶小帽的兜鍪,前有遮檐;另一式,形似兜鍪,而上竖尖角饰物。胡服的特点是短衣齐膝,下着长裤,这种服装最早用于军队,后传至民间,成为百姓的一种装束。
古代男子蓄发不剪,惟犯人被剃去须发。男子最初的发式如同妇女,披散在肩,后用绳带系束,有的则将兽骨、玉石打磨成统一形状,用细绳串联,做成一种串饰,罩于发上。商代男子以梳辫为主,或总发至顶,编成一条辫子,垂至脑后;或左右两侧梳辫,辫梢卷曲,下垂至肩;或编成辫子盘绕于顶。男子用笄簪发,笄的质料是用来区别贵贱等级。笄、簪属同一种东西,先秦时叫“笄”,汉代起叫“簪”——是一根一头粗钝、一头尖细的长钎子,用竹子、骨头或玉石等制作而成。冠巾——始于商代,至周代已很普及。冠在中国古代礼仪中还是男子成年的标识,《礼记 · 曲礼上》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商代巾帽通常为帽箍式,形制与早期束发器相同,两者之间存在着沿革关系,其质为丝绸布帛,绘有几何图案。周代巾帽比商代丰富,除“帽箍”外,还有平形、尖形、月牙形及中间突出、两边翻卷等形状的巾帽,大凡普通百姓戴的巾帽为平而低式,贵族阶层戴高而尖式的。
履为鞋子的总称,作为礼服的鞋子,皆可称履。履,以舄为贵。周代皇帝的舄有白、赤、黑三种。以赤舄为上,在最隆重的场合穿。屦为便履,麻葛制成,薄底,为仕宦于平常家居时穿着;屩为用革编成的鞋履,外出时穿;鞋是指高帮的鞋履,为皮革制品。
商周时期的妇女只有上下连成一体的长袍,自脖颈至足踝全被遮掩。战国楚墓出土的帛画《人物龙凤图》,用色彩绘有一侧立妇女,细腰,头部挽一发髻。上衣为右衽、高领、镶有宽缘的锦饰。衣袖宽大,并有突出的“胡”状,袖口缘有极宽的两色斜纹锦,衣长下垂拽地,并向两边前后弯曲展开,形成曲裾式的衣袍。以宽腰带缠成的柳腰状,腰带下垂,遮于下裳的前部,拽于足上方。当时贵妇的服饰制度,归“内司服”执掌。王后服装为袆衣、褕翟、阙翟、鞠衣、展衣、缘衣六种。材料与式样差别不大,但颜色、纹样各不相同。袆衣、褕翟、阙翟为祭服;鞠衣为亲蚕的服装;礼见王及宾客,则服白色的展衣;缘衣为黑色,是平常燕居的便服。内命妇服饰:九嫔服鞠衣,世妇服展衣,女御服缘衣。外命妇服饰依其夫爵位而定,三孤夫人服鞠衣,卿夫人服展衣,士妇人服缘衣,三夫人及公之妻服阙翟,候、伯夫人服褕翟,子、男夫人亦服阙翟,惟二王后服袆衣。皇后则穿元舄,舄以绸缎制成,底为木制。
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的舞蹈纹陶盆,可以看出新石器时代的妇女已经穿着长及膝部的相当讲究的长裙,裙子的式样为方布,将下身围住。陶盆上的女舞者头梳发辫,身着长裙,后襟下端缀有较长的尾饰,该尾饰与当时的生产实践和图腾崇拜有关。从新石器时代的葛布、纺轮和大麻籽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用葛、麻纤维做衣服了。
当时的妇女除服深衣、禅衣、袍服、直裾单衣外,在少数民族诸侯国的妇女中最流行的装束——上为矩领紧身窄袖衣,下为方格花纹的襦裙。从洛阳金村韩墓出土的长袖曲裾衣舞女玉雕图中可见,舞女衣着袖长而小,袖头另附装饰如后世戏衣的“水袖”,领、袖下脚均有宽沿,斜裙绕襟,裙而不裳,用大带束腰,和楚俑相近。
原始社会的发式可分披发、结发、辫发三种。妇女一般不戴冠帽,但头上有很多种饰物。《中华古今注》载:“女子及笄作髻,未及笄作鬟。”《事物记原》载:“髻形中绕,鬟两分。”髻鬟形式均属结发。笄是用来插发髻用的,按周代礼俗“女十五而笄”,可知笄不仅为当时妇女饰发的实用器物和装饰品,还是代表成年、婚否的象征物。到了商代,妇女头上都插有发笄,笄的上端刻有鸡、鸟、鸳鸯或几何形的纹样,笄大多用兽骨、象牙、宝玉制成。贵族已婚妇女的头饰除各式笄、簪外,还有用假发制成的“副、编、次”等发型的装饰品。
商代妇女的发式大多为卷曲垂肩,头上套有“帽箍”式的冠巾,但多以布裹包头为主。最早的包头是由植物编织的,后则用麻布、葛布,这与商周时期以冠为主的头饰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至春秋战国,尽管各地风俗不同,但妇女的发式仍保持辫发形制,只是编梳方法有所不同,或将辫发挽成下髻垂于脑后,或将头发编成两条大辫下搭在胸前,或将长辫拖背,或在辫梢上衔接一段假发,使其下垂至膝。
商、周以后,服饰从先前的男女不分开始向男女有别的形制发展,影响中国三千年之久的礼仪制度——中国古代服饰冠服制度由此开始确立。
尽管年代久远,但根据文史记载的资料,我们对先秦服饰的考证还是比较清晰的。这种清晰的记录对历史剧中服饰的设计和制作提供了创作的基础,帮助舞台或电影以及绘画创作者者尊重历史,尊重创作的基础,尊重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有着巨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