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纸图片编辑如何巧“剪裁”

2014-03-15文/陈

中国记者 2014年11期
关键词:剪裁摄影记者版面

□ 文/陈 飞

报纸图片编辑如何巧“剪裁”

□ 文/陈 飞

做好新闻图片后期加工,通过各种编辑手段,挖掘图片的个性潜质,使图片的新闻性得到最大化体现。

图片剪裁 图片编辑

版面编辑在编版时,都会遇到如何选择图片的问题。通常做法是,在手头的一堆图片中选几张好图片上版,或从资料图库、互联网等渠道寻找相关图片,以作补充。用好图片的方法有两点:一是根据报纸定位与风格懂得如何为版面选择适合的图片,并根据具体情况把图片安放在版面的合适位置①;二是通过各种编辑手段,挖掘图片的个性潜质,使图片的新闻性得到最大化体现,即如何做好新闻图片的后期加工。

剪裁图片,抓住读者

因此,纸媒已越来越注重新闻图片的后期加工,以期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图片张张精彩夺目。相关编辑不但要考虑整个版面的总体设计,大多数时间还要花在“慧眼识好图,妙手裁好图”方面。

裁剪是图片编辑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拍摄中,摄影记者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拍摄到完美的画面,这种图片如何满足媒体版面需要?这种缺憾通常可以通过裁剪来改善。只要图片的成像像素足够高,捕捉到生动的瞬间,哪怕主体较远也能通过裁剪将其变得较完美。

就新闻照片而言,裁剪相当于在拍摄者取景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取景。在新闻图片后期处理中,图片裁剪运用Photoshop等软件,将图片中与新闻不相关的累赘剪掉。其手法跟裁纸刀裁剪图片几乎一致,只不过裁纸刀裁下是“一刀丧命”,无法挽回,而Photoshop等软件裁错还能还原。

裁剪图片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读者在视觉上找到照片关键部分,把视线聚焦在最有趣的画面上②。因此,图片编辑在裁剪图片时,要充分体现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表达意愿。裁剪手法犹如雕塑,它是一个“减法”过程,减去的是多余的东西,突出的是与新闻主题密切相关、且能为新闻和版面增光添彩的内容。

图片剪裁的三个重点

裁剪新闻图片的手法,主要考虑以下三点:

一是突出主题,凸显焦点细节。每张新闻图片都有特定的画面主角,或称之为画面主体。突出画面主体以发挥烘托新闻主题的作用。所谓突出画面主体,就要把那些与新闻形象无关,容易分散干扰读者视线、可有可无的人与物及无效空间予以删除,让受众的目光直击新闻主体或画面主体③。说白了,突出主体的裁剪手法,犹如“拔开云雾见太阳”,将主体放大,凸现焦点细节,增强新闻图片冲击力。

最能表达情感的器官是眼睛。英国原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武汉晨报》(图1)在头版用了她的一张肖像照,用黑块进行上下裁剪,留下的是她最会“说话”的那一双深邃而恋世的眼睛。两条黑块用色浓重,既有悼念之意,又似人生的帷幕渐渐合拢,因为“这双眼睛永远闭上了!”令人观后顿叹人生苦短。

其实,在选用体育比赛、庆典或骚乱示威等大场面的图片时,编辑也可用裁剪手法将具体、生动的细节切割出来,以便很好地营造气氛,烘托主题。

二是虚化背景,去除视觉噪音。摄影记者在拍摄新闻图片时,大多数情况下采用抓拍,拍摄角度以新闻主角为主,抓拍新闻主角的神情或姿态,而主角以外的画面背景则很难通过调整拍摄角度来加以优化。尤其是在拍摄稍纵即逝的画面时,记者连通过镜头调节来突出新闻主体的机会也不多。这就需要图片编辑在图片后期加工中将影响画面效果的杂乱背景,即是美学意义上的 “视觉噪音”,通过合理手法裁剪掉,或加以虚化,从而达到突出视觉聚焦点的作用。

《潇湘晨报》(图2)在报道芦山7.0级地震时,采用一面破碎的墙体作为镜框,裁剪掉原图杂乱的背景,聚焦凸显出救灾战士这一新闻主体。破碎的墙体直观地展示了地震强大的破坏力,让读者仿佛听到了墙体的崩裂声,从内心感受到撕裂的阵痛,营造出抗震救灾的氛围。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适用虚化背景这一裁剪法。对某些特定环境不仅不能简化,还应该进行强调④。如果有些画面背景比较重要,是新闻要素之一,但由于拍摄时光线较暗,这时就要通过制图软件将它调亮,以还原新闻现场的原貌。

三是弥补缺陷,准确传递信息。面对瞬间出现的场面,取景调焦后拍摄?还是不顾一切地拍了再说?有经验的摄影记者往往会作出准确判断:如果时间来得及,取景调焦是必要的,因为这样能拍到最理想的照片;但如果事发突然,转瞬即逝,拿起照相机不顾取景好坏“拿下”是最优选择,因为捕捉到不可复制的瞬间是所有摄影记者追求的目标。

倘若不顾一切“拿下”的片子,成像不错,取景也尚可,那就不要作任何后期加工,可直接上版面,因为最原始的照片最真实,最能打动人心。但有时候,部分不顾一切“拿下”的照片,或多或少会有些问题,编辑可以通过裁剪手法,剔除影响主体画面的部分,保留最生动的主体。

图片编辑的真功夫,在于记者拍摄虽有缺憾,但经剪裁处理,最终达到最佳传播效果。不但“抠”出新闻主体,且巧妙利用倾斜线条的动感,“抠”出了精彩⑤。这一倾斜式的裁剪,还巧妙地将倾斜的取景放平,仿佛摄影记者端平相机在拍摄,符合视觉常理。

当然,我们在强调裁剪的妙处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裁剪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它能强调一张照片,也能完全毁坏一张照片⑥。因此,编辑也应谨慎使用裁剪手法,以免弄巧成拙。

(作者是《宁波日报》国内国际新闻部副主任)

【注释】

①②⑥谢雨玫.《图片编辑与版面设计》P2.中国摄影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③⑤葛新德、衡国良.《新闻图片剪裁50例》P7.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④甘险峰.《新闻图片与报纸编辑》P1.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

编 辑 翟铮璇 905553195@qq.com

猜你喜欢

剪裁摄影记者版面
心灵手巧的“剪裁师”——卷叶象甲
新闻传播中摄影记者的重要性
浑然一体有玄奥——写人作文之人事“剪裁”与“拼接”
论报纸图片编辑如何巧“剪裁”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摄影记者如何走基层
版面“三评”看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