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分钟动笔 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2014-03-14程岩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草船借箭动笔读写能力

程岩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仍存在着口头交流和朗读训练置于首位的现状,学生在课堂中缺乏真正动笔的机会,最终导致语文听说读写的分离。对于学生来说,读写能力高低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经过后天习得和实践,不断发展变化的。

当代学习理论表明:要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至少要用课堂中40%的时间来表达,才是有效的。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时间还给学生,所以,我们提出了每节课要保证十分钟的动笔时间,削减不必要的环节,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用在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上。

如何通过课堂的有效训练改变现状?我们试图通过“在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保证10分钟动笔时间,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的研究,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和建议。

通过语文课例研究,我们得出以下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策略方法。

1.保证动笔时间的策略

取舍得当,走进文本。教材中的文本是专家学者反复甄选出的“例子”,教师如何使用文本,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例子”的价值呢?王荣生教授把教材中的选文类型鉴别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类:用“定篇”类的选文教作品,用“例文”类的选文教知识,用“样本”类的选文教方法,用“用件”类的选文教材料。像《草船借箭》这样的经典课文,我们定位在教作品。因此,我们把《草船借箭》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两点:第一,感受人物鲜明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其次,领悟作者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洗尽铅华,扎实训练。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先生这样认为:“学习语文无非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罢了。”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也曾经大声疾呼:“语文的学习说法越多,花样越多,头绪也就会越复杂,结果只能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

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我们删去草船借箭准备阶段的填写表格,淡化了诸葛亮、鲁肃、曹操3人对大雾的反映,直接引导学生品悟语言。在学生品读语言中,顺势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神态描写,理解诸葛亮“笑”的内涵。进而理解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

2.动笔前的指导策略

在活动探索中,帮助学生动笔。学生的动笔能力是一种基于养成教育式的在每日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获得的,而不是简单机械“学到”和“练成”的。它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表现出来的,教师要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进行动笔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召开辩论赛、产品推广会、读书分享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动笔的机会。

在迁移运用中,帮助学生动笔。语言学习的关键就在于迁移与运用,写什么,怎么写,可以这样考虑:首先精选典型例文,详加分析,从标题、立意、结构、技巧等方面品其精妙,得其诀窍,模其形仿其神。

在情境创设中,帮助学生动笔。在学习《草船借箭》一课中,教师在动笔训练中,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情境,如情境一: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他。情境二:鲁肃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情境三: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之下,学生走进人物,用文字说其言、举其行、表其情。在纷扬的文字中,学生走进文中人物的客观世界和内心世界,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更增加了对阅读名著的兴趣。

3.动笔后的指导策略

在互动评价中,帮助学生动笔。学生动笔之后,要及时进行作品的评价与反馈。教师要善于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发现其作品中的闪光之处,做到赏识评估、读写共振;发现不当之处,应及时提出,并提出修改的建议。

在正面鼓励中,帮助学生动笔。动笔是学生自主读书、思考的产物,只要是源自内心真实的感受、感想,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教师不要吝啬赞扬,要让学生感受动笔的喜悦与自豪,进而形成勤动笔的习惯。

在定期反馈中,帮助学生动笔。为了让学生保持创作的热情,教师还要定期地开展小作家分享会,师生共同回顾前段时间在动笔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困惑,重新审视写作过程,感悟写作方法。同时在“读书角”,把同一话题的几个片段精选出来交流展示,让学生不断品味成功的喜悦。

编辑 王宇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草船借箭动笔读写能力
草船借箭
Your trash for our books
我要写的勒阿越来越少了
英语学科读写能力培养与思辨能力测评衔接研究
草船借箭
毛毛雨
春天的雨
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的方法研讨
多写创意日记激发动笔兴趣
如何提升海外华裔学生读写能力——以荷兰乌特勒支中文学校青年班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