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揭开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的采煤施工方法

2014-03-14赵云祥

黑龙江科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岩柱炮眼石门

赵云祥

(龙煤集团双鸭山分公司七星煤矿,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煤和瓦斯突出主要是由地质构造应力及矿山压力、瓦斯含量及瓦斯压力、岩石及煤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国煤和瓦斯突出煤层具有以下特征:一般发生在地质变化较为剧烈、地应力较大的地区,例如褶曲向、背斜的轴部和断层破碎带。煤质松软、干燥且瓦斯含量大、压力高也可能导致突出。开采深度愈大,煤层越厚,倾角越大,突出的次数就越多,强度也越大。煤体受到外力震动、冲击时也可能出现突出。

预防煤和瓦斯突出的措施分为两类,即区域性预防措施和局部预防措施。前者要开采解放层。后者中,突出煤层中的地应力、瓦斯压力均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地应力降低,岩(煤)层出现移动,煤体及其围岩出现膨胀,孔隙率增加,透气性增高,瓦斯得以排放,瓦斯含量减少,压力降低。这些变化,可能解除煤和瓦斯突出的危险。在解放层的影响范围内进行巷道施工无突出危险。

1 震动爆破

震动爆破是在掘进工作面上多打眼,多装药,全断面一次爆破,揭开煤层,并且利用爆破出现的强烈震动,诱导煤和瓦斯突出,确保作业安全的方法。若震动爆破未能诱导突出,则强大的震动力会使煤体破裂,消除围岩应力和排放瓦斯,以避免突出。

在震动爆破前,要使煤层瓦斯压力不可大于1MPa。若压力超过这个数值时,可采用钻孔排放瓦斯的措施把压力降至1MPa以下,再用震动爆破法揭开煤层。从震动爆破揭开煤层的要求出发,岩柱的厚度越小越好,但要高于规定数值。在急倾斜煤层条件下,巷道底部和顶部岩柱的厚度基本相等,比较容易实现一次破除岩柱,但对倾角较小的煤层,为了给炸开岩石柱揭开煤层创造条件,在石门接近安全岩柱以后,要尽可能将工作面刷成和煤层倾角相近的斜面或台阶,如图1所示。

图1 刷斜面示意图

1.1 石门揭煤震动爆破的炮眼布置方法

炮眼个数较普通爆破的炮眼数多2个,而具体眼数要看岩柱情况确定。煤眼和岩眼要交错相间排列,顺序爆破。煤眼和岩眼的比例一般为1︰2。炮眼的密度,巷道顶部通常不大于底部,周边眼不小于中部。透煤炮眼深度要超过岩柱,如煤层相当厚,可进入煤层2~3m。石门周边眼要适当密一些,以确保爆破后石门周边轮廓整齐,防止在修整石门周边出现突出。岩眼眼底要距煤层100~200mm,不可透煤。如已透煤,要停止钻进,并在眼底填塞100~200mm长的炮泥。

1.2 采用震动爆破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全部炮眼一次性起爆,炸开石门的全断面岩柱和煤层的全厚。若第一次震动爆破没有全断面揭开煤层,第二次爆破工作仍根据震动爆破的规定进行,直到全部揭开,并过完煤门以后为止。

第二,在发生工作面的岩层特别破碎、岩柱崩落和压出、地压加大、瓦斯涌出量剧增、温度迅速下降以及出现震动声响等异常现象时,要马上停止作业,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区。

第三,当煤层厚度在lm以下时,要全部随岩柱一次崩开。在煤层水平厚度为lm以上时,至少要有lm的煤层随岩柱揭出。

第四,在缓斜、倾斜煤层中沿煤层底板或顶板揭煤时,有时岩柱一次未全部揭开,留“门坎”或“门帘”。处理它们时,必须精细,如要打眼,要仔细关注突出预兆,在爆破时,必须根据震动爆破的规定进行。

第五,每次震动爆破都必须对岩柱性质、厚度、眼数、眼深、眼位、装药量、联线方式、起爆顺序、爆破效果等作详细记录,以总结经验和分析。

第六,震动爆破只得使用带食盐被筒的矿用安全炸药。雷管事先要严格检查和分组,在使用毫秒雷管时,其总延期时间不可超过130ms,装药后全部炮眼一定要填满炮泥,爆破网路要进行周密设计,保证不出现早爆或瞎炮等现象。

2 使用金属骨架

金属骨架是用于石门揭穿煤层的超前支架。在石门掘进至距煤层2m时,停止掘进,在其顶部和两帮上打一排或两排直径为70~100mm,彼此相距200~300mm的钻孔。钻孔钻透煤层并穿入顶板岩300~500mm,孔内插入直径为50~70mm的钢管或钢轨。钢管或钢轨的尾部固定在用锚杆支撑的钢轨环上,也可固定在其他专门支架上,再一次揭开煤层。

金属骨架能够避免突出,是因为金属骨架支承了部分地压及煤体本身的重力,使煤体稳定性增加。同时金属骨架钻孔也可以起排放瓦斯作用,使瓦斯压力降低。用金属骨架时,通常配合震动爆破,一次揭开煤层。

经验表明,金属骨架应用在倾斜、瓦斯压力不大的急倾斜薄煤层和中厚煤层,其效果非常好。在倾斜厚煤层中,由于骨架长度过大,易于挠曲,不能有效阻止煤体的位移,因此预防突出能力不大。

猜你喜欢

岩柱炮眼石门
石门二十四景
隧道掘进水压爆破技术发展新阶段
基于离散元的充填散体与岩柱相互作用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汉中石门十三品
石门茶产业简介
天下第一道秦直道:石门关遗迹
洞室地基稳定性验算方法的改进
论公路隧道矿山法开挖施工基本作业
邻近爆破对矩形岩柱稳定性影响的突变理论分析*
光面爆破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