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磨难成仙真”:论《绿野仙踪》中的道教思想
2014-03-14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李 洁[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82]
“历尽磨难成仙真”:论《绿野仙踪》中的道教思想
⊙李 洁[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82]
《绿野仙踪》是清代中叶李百川创作的一部章回体小说,融神魔、历史、世情等内容于一体,有着深刻的文化意蕴。该小说道教思想浓郁,集中体现于作品中成仙考验、修身法术、济世度人等三个方面。
绿野仙踪 道教思想 成仙考验 济世度人
《绿野仙踪》是清代中叶李百川创作的一部章回体小说,融神魔、历史、世情等内容于一体,有着深刻的文化意蕴。该小说道教思想浓郁,集中体现于作品中成仙考验和济世降妖等方面。
一、成仙考验
道教认为成仙得道要修心炼性。对于如何修心炼性的问题,全真教的著作中俯拾皆是:“欲入吾教先要修心,心不外游,自然神定,自然气和,气神既和,三田自结,三田既结,芝草自生”①,“断情除欲降心,休与亲戚相见,休教心到处去,行住坐卧乃至搬柴运水或上茅去也,要心定念止,湛然不动,名为真心”②,“何谓不善心?一切境上起无明悭贪嫉妒财色心,种种计较意念,生灭不停,被此业障旧来熟境朦昧真源,不得解脱,要除灭尽即见自性”③。从这些语录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澄心遣欲等的心性修炼功夫实际上就是成仙证道功夫。这种修心炼性的思想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就是道教宗师或道教神仙常常设置种种世俗诱惑以考验求仙者的诚心,道心坚固者方能收为徒弟、度脱为神仙。《绿野仙踪》中出现了很多成仙考验的故事,都体现了这一思想。
求仙过程,是求仙者修心炼性、克服磨难、锻炼意志的过程,也是祖师考验弟子求道诚心的过程。冷于冰设重险故意在路途中安排下蟒、虎和妇人来试探、考验金不换,验证他修道的决心,看他在关键时刻要不要命。金不换遇蟒,不怕伤及性命,大踏步走过去;遇虎,视生命如草芥,放开胆量,只低了头走路;遇妇人,尽管其无限媚态,柔声艳语,百般勾搭,他也不为所动。而这正显示了修道者修心炼性的证道功夫,金不换顺利通过了这些考验,冷于冰才决定收他为徒。因为如果弟子没有修道的诚心,其他的努力也是枉然。
世俗的种种诱惑,是修道之人要极力抵制的,尤其是到最关键的时刻,如果不能把持自身,就会丹崩炉坏,功亏一篑。冷于冰让众弟子各守一座丹炉,并告诫他们:“丹炉成败,总在汝等一心;一心正则百邪远去,一心不正则百感丛生。”用幻境考验的方式来试探众弟子的操持。修道之人最忌“贪嗔爱欲”,金不换在河中见到了一颗大珠子,便神魂如醉,动了贪念而使丹炉崩坏。连成璧在幻境中既大动气恼,又盗取金银财物帮助家人,又钟情于两个孙儿流入爱欲,致使心入魔域。温如玉和翠黛则未过色欲一关致使前功尽弃。七情之中最难根除的就是色欲,修道者往往是经受不住此种诱惑,闯不过色欲之关而功败垂成,断除色欲对修道者来说确实是一大艰难的课业。温如玉天性好淫,在试马坡嫖妓金钟儿几乎将家私荡尽;梦中招为驸马,与公主喜结连理,完全不念及旧日情人对他的一番深情;见同门翠黛也淫心大起;修道之中又与狐狸成奸。这样一位色性不改之人,最后被冷于冰乱杖打死在岩华洞内。可见色欲的诱惑力之大,通过色欲考验之难。如果能接受教训,改过自新,修心炼性,除去色欲,亦能得成大道。翠黛在幻境中经受不住诱惑,与色空羽士云雨,破了色戒,导致功败垂成,后来改过回洞修持,一百八十年后,成为上仙。
这些考验都是道教宗师们验证弟子证道之心是否坚决,决定是否收纳为徒、决定他们修道成果的明证,是修道之人修心炼性功夫的显现。
二、修身法术
道教认为惟有修德才能真正实现济世的目的,因此成仙得道的前提之一就是修德。而这里所谓的德其实是道教注入了儒家的血液,吸收了儒家的伦理思想,是儒道交融的产物。南北朝时期,著名道士葛洪就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自觉的吸收和融会:“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立千二百善”④。出现于北宋末年风行于明清时期的《太上感应篇》等将儒道合流推向了高峰。
道教认为法术不仅可以修炼自身,而且还能够济世度人,消除灾厄,一举两得,所以在中国民众信仰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每个社会都具有十分丰富的知识来从事实践活动,“只有在人类遇到不可逾越的鸿沟,在人们的知识实际控制能力无可奈何而人们又锲而不舍地仍要有所作为之际,巫术就出现了”⑤,道教法术的产生也是如此。道教的法术有咒术、符、丹法等,在《绿野仙踪》中都有体现。
咒术,是道教应用咒语祈请神明、诅咒鬼蜮的一种方术,应用咒术可以感天帝,役使鬼神,达到除邪消灾、逢凶化吉的目的。在《绿野仙踪》中冷于冰常常使用咒术。如冷于冰为了惩罚严嵩一党,请仙女来作弄他们,口中念念有词,用手一指,大喝道:“众仙女不来,更待何时!”念过之后,仙女们纷纷下凡。在这里他使用的就是咒术。
除了符咒之外,丹法也是道教的法术。丹法分为内丹和外丹。外丹是指以炉鼎烧炼丹砂等金石类药物,制成长生不死之药的一种方术。因为人们认为金性长久,不败朽,如果服食了长久之金炼制的金丹也就可以生命长久。内丹指的是在人体内炼成的长生不死之药,是修炼者将精气神三者在体内进行烧炼,使修炼者复归本初之道。道教主张内外兼修,《绿野仙踪》中冷于冰的修道根基得益于外丹的服用,但内丹的修炼更为重要。他的师傅火龙真人传授给冷于冰炼丹之法及炼丹修命的道理,他特别强调内丹,他指出:“天下安有内丹未成,而能成外丹飞升者?故修炼内丹,必须乘二八两之药,结三百日之胎,全是心上功夫,坐中炼气,吞津咽液,皆末务也。”
三、济世度人
神仙道士们拥有了高强的道术后,就向芸芸众生伸出救助之手,加强了人们应付人生的能力。在《绿野仙踪》中,不仅把济世降妖作为道教的救世婆心,而且把济世降妖当作是修道者必须完成的功行。冷于冰的济世不仅体现于降妖助人,更体现为度人升仙。
“道教建构了一个神仙、凡人、鬼怪系统来‘强化人们应付人生问题的能力’。在这个系统中,神仙象征着善是关怀拯救凡人接引凡人成仙的,鬼怪则象征着人类的灾难,而凡人则是灾难的承受者和善的接受者。”⑥冷于冰除妖驱鬼的足迹遍及神州大地:安仁县张崇死后作祟,屡屡现形对人“轻则毒打,重则发寒发热,十数天还不了手。重些的疯叫乱跑,不过三两天就送了性命”,弄得鸡犬不宁,六畜不安,冷于冰将其收复;川江妖鼋作怪,内坏无限船只,伤残许多民命,冷于冰心上甚为恻然,取出木剑为民除害;鄱阳湖鱼精修炼成人,性爱人间俊俏男子,害人不浅,于冰掷飞针、倩神雷将其除去。他所遇到的妖异,大多都有高强的本领,川江妖鼋“身躯大经亩许,力大无穷,且通妖术”,鄱阳湖鱼精“各有三千年道行不等”,“都能隐显变化,法术超群”,并且是既狠毒又残忍,残害百姓,为害一方。冷于冰在整个的除妖过程中以其除妖务尽的精神体现了道教对人世的关怀,也成为他成仙必须完成的功行。
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生存能力和科技水平很低,疾病、贫困往往是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天敌,道教正迎合了民众渴慕救助的心理给他们开了一剂良方。《绿野仙踪》中冷于冰是救灾救乏的楷模,他不仅能化解人间的自然灾害而且还能化解人间的社会灾难。在七十八回《剿倭寇三帅成伟绩 斩文华四海庆升平》中林岱、俞大猷等率军剿倭寇途突遇飓风,被冷于冰制服水祸化解;平凉一带叠岁遭遇饥荒,百姓携男抱女,沿途乞讨,冷于冰借库银来分散众饥民;江浙倭寇虽平,但百姓深受其害,流离冻饥者十有八九,冷于冰施散银物救济,天下贫困无倚赖之人,也沾了很多恩惠,全活下百万生命。冷于冰既不会用巨资炼成救饥丹,供难民使用,也不会使用点石成金术来周济贫困,而是使用道术将贪官污吏们贪赃枉法所得银两劫来济危扶困,既惩罚了贪官又赈济了灾民,一举两得。
冷于冰一方面一心一意为民众消灾除厄,驱鬼降妖,另一方面又济世度人。神仙世界是尽善尽美的,与人间尘世的苦难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绿野仙踪》第九十九回写到了得道成仙的冷于冰超升天界的情状:“但见红霞现彩,紫气笼烟。贝阙琼宫,遥衢分三条广路;银楼玉宇,朱扇开十二道门。桂殿兰台,凝目皆琳琅之笼;丹楹绣桂,翘首瞻琬琰之城。皓魄临窗,玉轴共牙签一色;和风拂槛,珠帘与袅齐飘……”“赏仙官二人,仙吏四人,童男童女四人,力士八人,仙乐一部,永远服役”。神仙的生活是永远可有琼楼可居,有锦衣可服,有玉食可用,有仙童玉女供役的享乐生活。神仙的救苦救难,是有限的帮助,也是短暂的,人要想摆脱人世的苦难,获得永远的、真正的幸福,就只有弃世就仙。度人为仙是最高形式的救济方式,超度仙才也是神仙之道的重要实绩。度脱他人是为了发扬教派的需要,是出于救世的婆心,也是证果之必需。据说吕洞宾曾许下三年度得三千人的愿望,结果三年之后空手而归,可见度脱他人并非易事。冷于冰在不多的时日里就度脱了连成璧、金不换、温如玉等人,他的功绩不可谓不大。
小说中叙连城璧是陕西宁夏人,与胞兄连国玺同为绿林大盗,专干“劫夺人财物”的勾当,在河南、山东,两弟兄案件最多。连城璧后来改恶从善,隐姓埋名于山西范村。因慕于冰为人,主动结纳,与之结为兄弟。连国玺被人出卖入狱,连城璧约齐往日弟兄劫狱救兄,失手被擒,在押解途中冷于冰将连城璧及众人救下。连成璧在经历了劫狱、兄死、入狱、逃家等一系列的打击之后,决定做一安分守己之人而不得后,在冷于冰的感化之下入道。
金不换是连城璧的表弟,虽是小户人家子弟,却很有胆气,颇知敬贤。连城璧在其家静养,不换殷勤款待,无奈其妻郭氏嫌连城璧白吃白住,得知其为在捕逃犯,暗向官府告发。连城璧杀退官兵,手刃郭氏,连夜奔逃。金不换受累遭邢,邢释后至山西,于怀仁县巧遇寡妇方氏,遂缔姻定居此地。岂料方氏前夫之死是讹传,不久还家,扭送金不换至官府,告其奸霸良人妻子。不换受刑折银,万念俱灰,遂去江西投亲。后至泰安,遇冷于冰和连城璧,在冷、连的影响之下入道,与连城璧在琼岩洞修炼。
温如玉是泰安城已故陕西总督之子,家资丰饶,于冰一见如玉,惜其仙骨,劝其出家。如玉贪恋富贵、羡慕风流,不听其劝。后被诬和叛案有涉而下狱,倾所有家资才得出脱。如玉家道中落,又想发财,在朋友的怂恿下,凑银九千两贩货江南,途中被拐走银两,如玉主仆哭诉无门,只好回乡。返家后,家人四散,母、妻相继病亡。在无赖苗秃子、萧麻子哄骗下,卖掉全部屋产,嫖上名妓金钟儿。在试马坡如玉与金钟儿互诉衷情时,于冰再来点化,仍不悔悟。最后,苗秃子因向温如玉借银未成,将金钟儿私赠之事告知鸨母,逼死金钟儿,温如玉人财两空,无家可归,遂至京都寻访于冰。如玉梦游华胥国,享尽人间富贵,兵败被杀。醒来知是南柯一梦,遂看破红尘,出家学道。
冷于冰又将超尘、逐电二鬼度为鬼仙,帮助天狐的两个女儿锦屏和翠黛以及猴属的猿不邪修炼成真仙。他们都被冷于冰收为门下为弟子,成了冷于冰度人的功绩。
不仅人类可以通过自己诚心的修炼飞升成仙,就是异类也可位列仙班。于冰的女弟子锦屏、翠黛二人本是天狐之后,经过于冰的点化修炼为真仙。异类成仙较为突出者有树木修炼成仙的木仙桂树和冷于冰的师兄桃仙客,也有猴属成仙的冷于冰的弟子猿不邪。不邪本为猴属,生性好淫,蒙于冰救出欲海,拜于冰为师,经过百年修炼,后又服食绝阴丹,晋职灵一真人。温如玉虽为人类,也颇具仙骨,终因难逃色欲,被冷于冰打死投胎转铸成仙;猿不邪为异类,能斩断情根,终名列金仙。在修道这一层面上,人与物是同样的,都要经过苦练修行,广积功德,若不能昼夜勤修,向道纯一,即使是为万物之尊的灵长之人,也难以成仙。这形象地宣扬了道教教义:人若想摆脱死亡的束缚和名利的羁绊从而获得生命的永恒,不下一番苦功夫修炼是不行的。
总之,李百川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绿野仙踪》通过其成仙考验和降妖除魔、济世度人等内容集中体现了道教思想的意蕴,也是道教修炼心性功夫和济世度人精神的发扬。
①②③ 正统道藏[M].台北:艺文印书馆,1977:43587,43615,43581.
④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6:53.
⑤ 史宗.二十世纪宗教人类学文选[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5.
⑥ 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93.
作 者:李洁,硕士,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等方面的研究。
编 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