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楚辞》看鲧禹治水神话中鲧的形象
2014-03-14暨南大学文学院广州5员063圆
⊙周 玥[暨南大学文学院, 广州 5员063圆]
从《楚辞》看鲧禹治水神话中鲧的形象
⊙周 玥[暨南大学文学院, 广州 5员063圆]
中华民族在上古时代产生的神话被零散地记录在各种典籍之中,神话材料的庞杂、零散,使得上古神话的存在形态具有多样性、动态性、整合性,其中最具神话气息的典籍就是《楚辞》。屈原被流放的地方是保持着巫术传统和原始风貌的沅湘地区,这里远离中原,信鬼神、重祭祀的风气十分浓重,所以这里的神话大都是以原始神话的形态存在。屈原把这些神话收集起来,在某些神话中出于自己的政治理想进行了修改。
我国上古时代神话在《楚辞》中几乎都有论及,在一些重要神话上,屈原不是简单地拼凑,而是加入了独立的思考,这一点在鲧禹治水神话中表现得比较突出。集中记述了鲧禹治水神话的是《天问》。鲧禹治水神话在《天问》中有九章三十六句:“不任汩洪,师何以尚之?佥日何忧?何不课而行之?鸱龟曳衔,鲧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伯禹复鲧,夫何以变化?阻穷西征,岩何越焉?化为黄熊,巫何话焉?咸播黍,莆是营。何由并投,而鲧疾修盈?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填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应龙何画,河海何历?鲧何所成?禹何所营?康回冯怒,地何以东南倾?
神话和其他文化一样有一个流变的过程,同一神灵在不同时期,其面貌不尽相同,神话是以动态的形式存在。本文便以《楚辞》为中心,对神话中鲧的形象进行探究。
一、《山海经》《楚辞》中鲧形象之异
中国洪水神话中最具争议性的人物就是鲧。《山海经》中有关鲧的记载共七处,涉及鲧的世系、窃息壤、堙洪水、布土定九州、被殛羽山几件事。关于鲧治洪水,《海内经》是这样记载的:“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郭璞注“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曰:“鲧绩用不成,故复命禹终其功。”据此可知,鲧是因为窃息壤、以堙治水、不待帝命、治水无功而被诛杀。《尚书·尧典》说鲧治水“九载,绩用弗成”,《礼记·祭法》说:“鲧障鸿水而殛死。”《国语·鲁语》:“鲧障洪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这些都是说鲧以堵治水,治水无功。《左传》有记:“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傲很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杌”,这里的“杌”,古今注者都说是鲧。《天问》却对鲧有着全然不同的记载和评价,“不任汩洪,师何以尚之?”“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是在指责帝殛鲧的罪过;“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是从正面肯定并赞扬了鲧的功绩。“鸱龟曳衔,鲧何听焉?”是其他鲧禹治水神话中未曾道及的,孙作云先生对此的解释是,此乃鲧治水时蛇龟二氏族前来相助的传说。赵逵夫先生认为是鲧治水时,受到蛇同龟首尾相衔的启发,首先在堤身受力处加筑“石龟”之类以增强堤身的承受力。闻一多先生据《后汉书》《蜀王本纪》《搜神记》等古籍中记载关于张仪受龟启示成功筑城的传说故事,推断鲧治水筑堤时受到鸱龟的帮助和启发。故而《史记》中云“:张仪依龟迹筑城,非犹夫崇伯之智也。”由治水筑堤而发明筑城本来就是鲧的功绩之一。
其实,在治理洪水上,鲧以堙治水而禹以疏治水并非是那么界限分明的事情,《淮南子》提到治水之功时也是鲧禹并提,肯定了鲧的治水之功。为什么到了后世,禹成了圣君,鲧却成了千古罪人?《离骚》中说:“鲧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远游》又语:“行直而不豫兮,鲧功用而不就。”屈原的解释是鲧耿直刚硬,冒犯天帝,招致杀身之祸,其中固然有诗人以鲧自比,暗喻自己为当权者所不容的因素,却也反映了神话中鲧被殛羽山的原因。
《韩非子》有云:“尧欲传天下于舜,鲧谏曰:‘不详哉!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举兵而诛,杀鲧于羽山之郊。共工又谏曰:‘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又举兵而诛共工于幽州之都。于是天下莫敢言无传天下于舜。”《山海经》记载三苗国时也说道:“昔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杀之。”由此可以推论,鲧也有可能是因此被诛杀,治水无功不过是个借口。
二、《楚辞》中鲧形象的成因
《山海经》和《楚辞》是先秦保存神话资料最丰富的两部典籍,二者对鲧的记载却有着较大的差别,这与二者的成书年代和方式、洪水时期地理气候状况和作者个人因素有关。
关于《山海经》的成书年代,历代学者们莫衷一是,现当代学界公认其是不同时代的几个文化区域内文化群体接力式的创造出来的文化成果,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山海经》中有一部分为战国后期作品,至少到秦汉时仍然有所增益或修订。这种辗转地传述和增补,某些神话材料的原生性必然受到影响,对一些人物的描述和评价不可避免地带有儒家伦理化的倾向。所以不难想象,鲧刚正耿直、桀骜不驯,挑战天帝权威,违背了儒家大一统的思想,于是被后世儒者改造成了一个反面形象。顾颉刚先生在《鲧禹的传说》中认为禹疏水之说盛倡于墨子,同时指出在较早的鲧禹治水传说中,两人用的是同样的方法,鲧的失败是由于“不待帝命”,鲧禹治水方法相对立的说法是后起的。
早期文献中多记载禹的功劳在降土,《天问》言“: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诗经》中六次提到“禹”,多数皆与“土”有关,《禹贡》开篇即言“禹敷土”。可见禹的功绩在于平水土,而不完全是治理水患。那么有没有可能治水是为了获得生产与生活所必须的“土”呢?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毕竟先民们最主要的生产方式还是与土有关。在黄河下游的平原地区,考古发现“距今四千多年的龙山时代的遗址,多位于高于周围数米的人工堆筑的‘堆’之上”。这个“堆”就有可能是敷土后形成的生活场所。所以,与其把“堙”“填”“堕山”说成是治水的方法,倒不如说成是治土的方法,其实是都是为了得到土地,犹如今天在山上修筑梯田、围湖造田。如此一来,鲧禹治水一堵一导的说法就存在疑点,顾颉刚先生的说法不是没有根据的。
“历史本身在任何意义上不是一个本文,也不是主导本文或主导叙事,但我们只能了解以本文形式或叙事模式体现出来的历史,换句话说,我们只能通过预先的本文或叙事建构才能接触历史。”相比起《山海经》,《楚辞》《诗经》之类是更为纯粹的文学作品,在流传中更容易保持原貌,加之《楚辞》形成于巫风色彩浓厚的楚文化之中,神话的原始形态保存较完好,使得《楚辞》对神话的还原度更高,鲧的形象会更加接近上古神话中的原貌。
洪水神话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母题,学者们认为,世界洪水神话的产生与全球性的冰川运动有关。据地质学家考证,地球上曾经有过四次冰川运动,冰川融解则洪水泛滥。而根据考古学、地质学、气候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结果,在公元前2200年至前2000年,确实由于气候突变发生了洪水,这也正是大禹治水神话指向的年代。但是也有学者指出,在公元前2000年之后,气候开始好转,“大禹之所以能够治水成功可能主要得益于4000aB.P.以后的气候好转而并非人力之能所为。”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大禹治水的功劳就是被后人所夸大了的,而鲧治水的失败也并非其个人之失。
另外,综合了地质、水文、考古研究的结果,有学者认为,现今长江三峡的形成,是由于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青藏高原地势上升,古长江袭夺古金沙江所造成的。在长江三峡河流袭夺之前,黄陵背斜是古长江和古金沙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也就是说古金沙江和古长江的海拔位置是低于黄陵的。这就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为何鲧不用疏导法来治理洪水,因为远古时代的地势和现今的地势完全不一样,并非西高东低。而禹之所以能想到用疏导法治理洪水,很有可能是在“天柱折,地为绝”后地势发生改变,使得疏导洪水成为了可能,鲧治水失败是缺少了天时和地利。黄陵的位置在巫山地区,此地保留了许多巴楚文化,其中不排除就有鲧禹治水神话的原始形态,《楚辞》若是从此地收集到了鲧禹治水神话,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鲧的形象并非后世那般丑陋了。
《楚辞》里洋溢着对鲧的赞美,亦不排除是屈原自比于鲧。鲧十三年辛勤治水,筑堤建城,如果说治水失利是缺少了天时和地利,那么鲧招致杀身之祸就是他缺少人和了——因为他过于刚正耿直。这与屈原自身的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见疏离国,流放蛮荒的不幸遭遇暗合。可见鲧在《楚辞》中的形象是经过了屈原出于个人情感的改造,总体来说是七分真实,三分虚构。
三、结论
很多神话在经历了先秦漫长的流变过程以后,在秦汉完成了初步定型,后代神话也大都是在此基础上的丰富和补充。在这种大一统的政治文化环境下,统治阶级也需要用神话来控制人民的思想以巩固皇权。统治阶级的思想从主观上促进了神话的统一和整合,但一部分神话也因此失去了原生态质朴的一面,导致部分人物形象,比如鲧,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所幸的是屈原在《楚辞》中对鲧做出了比较公正客观的评价,甚至补充了珍贵的情节,为保存原生态神话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1] 纪晓建.《山海经》《楚辞》鲧神话差异的文化成因[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2] 孙作云.天问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9.
[3] 赵逵夫.从《天问》看鲧、禹治水及其对华夏文明的贡献[J].社会科学战线,2001(1).
[4] 闻一多.天问疏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0.
[5]童书业.童书业史籍考证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 王巍.公元前2000年前后我国大范围文化变化原因探讨[J].考古,2004(1).
[7] 弗雷德里克·詹姆森.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主义[A].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8]吴文祥,葛全胜.夏朝前夕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及大禹治水真相[J].第四纪研究,2005(6).
[9] 赵诚.长江三峡河流袭夺与河流起源[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6(4).
作 者:周,暨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编 辑: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