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
2014-03-13杨宝玉
作者简介:杨宝玉(1973-),女,河南温县人,经济学学士,中共焦作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讲师,主要从事财政金融方面的研究
摘 要: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实现人类永续发展和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向海洋进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世界的共识。近些年我国海洋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只有通过相关政策法律的引导和多种措施的齐头并进,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
关键词:海洋;海洋经济;海洋强国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3000502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也是人类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时代。占据海洋发展优势的国家,必将在未来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建设和实现海洋经济强国,就必须深入研究海洋,在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
1 发展海洋经济,对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1.1 发展海洋经济,是缓解我国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制约、拓展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严重,陆地空间趋于饱和,人类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努力寻找新的资源和发展空间。而浩瀚的海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具有巨大经济价值,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海洋正逐步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地。我国不仅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蕴藏丰富的海洋资源。目前,我国对外贸易量的95%通过海运完成,每年超过1亿吨的进口石油也是通过海上源源不断输入国内。与此同时,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蕴藏着240亿吨左右的石油和大约14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对于我国来说,海上交通线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经济大动脉,海洋资源也是支撑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我国拥有大陆海岸线达18000公里,面积较大的海岛有7000多个,可管辖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发展海洋经济有巨大的空间和潜力。因此中国要拓展发展新空间,就必须向海洋进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1.2 发展海洋经济,是推动经济转型提升的重要支撑和强大的动力
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发展海洋经济,把它作为发展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转型提升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海洋经济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有效推动我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陆海统筹发展,有利于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和培育新兴海洋产业,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的长期又好又快的发展,有利于在高起点上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1.3 发展海洋经济,是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具体要求
我国海洋开发历史悠久,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提高。尤其“十一五”以来,全国加快海洋经济建设的步伐。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海洋经济年均增速为13.5%,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201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4.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预计到“十二五”末海洋生产总值将达74000亿元,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将会达到13%以上。同时,海洋产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2011年我国涉海就业人员超过3300万人,其中新增涉海就业570万人。此外,我国一些海洋产业在国际上已具有重要地位,海产品产量、沿海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等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可见,海洋经济在我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加大海洋经济的发展力度,无疑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机会。
2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
2.1 缺乏科学规划,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
虽然目前各地发展海洋经济的积极性很高,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相继出台,但由于“重总量、轻质量”的发展理念,从各地发展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在利用海洋的过程中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重近岸开发,轻深远海域利用;重空间开发,轻海洋生态效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谋划。从产业布局整体情况看又呈现“两多两少”的局面:产业结构趋同,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高耗能产业多,低耗能产业少,其中产业园区的雷同、临港临海产业同质化问题较突出,由此带来的恶性竞争不可避免。
总之,海洋产业层次不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低,海洋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发展,必须通过科学规划、制定和实施科学的海洋发展战略尽快予以改变。
2.2 海洋科技创新与支撑能力不强,海洋产业的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压力大
我国在海洋技术和装备方面,基本建立了近海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体系,海洋资源探查技术和装备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具有一定的深海运载技术研发能力,初步形成了自主的技术和装备支撑能力。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深海技术和装备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如:我国除了深海技术装备整体研制和生产能力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外,深远海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才刚刚起步,深海通用基础件技术十分薄弱,在某些方面甚至还是一片空白,一系列相对低价但非常重要的基础材料和元器件,我国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了深海技术的发展。我国在前沿深海科学领域及涉海核心装备技术方面与海洋强国相比仍然有15年到30年的差距。
2.3 临海工业和海洋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
一是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海域生态风险日益增大。近岸海域环境污染严重,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如部分海域出现劣四类水质区域,《2012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中国管辖海域海水水质为劣四类的近岸海域面积约为6.8万平方公里,较2011年增加了2.4万平方公里。此外,部分海域沉积、环境质量明显下降、海上溢油、危险化学品泄漏等突发事件呈现逐年增加趋势,这一系列相继出现的环境问题制约着海洋经济发展。endprint
二是大规模围填海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为扩大社会生存和发展空间,出现了大量的围填海工程。围填海缓解了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间矛盾,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空间的转移,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如海洋环境污染加剧、海岸生态系统退化、滨海潮滩湿地遭到破坏、海岸线急剧缩短、海岸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部分围填海项目经济效益低下,不能有效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严重等,这些问题成为发展海洋经济需要应对的巨大挑战。
因此,必须坚持陆海统筹发展,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海洋生态文明。
2.4 综合性的海洋法律缺失,海洋维权形势严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海洋在我国当前和未来发展中的战略作用愈加显现,海上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左右中国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多部涉海的法律来维护海洋权益,但由于这些都是单项法律,不能有效地进行海洋维权,缺乏一部综合性的海洋法律,导致海洋维权形势严峻:我国的海洋利益不断受到侵害,海洋主权不断受到威胁,海上运输线受到多方面的挑战,渔民海上作业也常常受到骚扰。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国家安全,应加快颁布综合性的海洋法律。
3 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促进海洋经济健康发展
3.1 制定和实施科学的海洋发展战略,实现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
优化海洋产业结构,首先需要科学规划和科学制定海洋发展战略。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各类资源,逐步扭转和改进当前海洋产业结构趋同的现状。其次,优化海洋经济区域布局,实现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海洋经济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要根据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承载能力、已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协调陆海区域功能定位,发挥主要海洋产业的集聚优势,带动形成区域海洋产业集群,最终实现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高海洋资源、海洋空间的利用效率。
3.2 实施人才培养战略,提高海洋科技支撑能力
人才是海洋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积极培养海洋科学研究、海洋开发与管理、海洋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提高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发展海洋经济,实施海洋人才培养战略,一是加强海洋传宣力度,提高未来国家科技人才的海洋意识。要通过各种灵活有效的传宣方式,加强在高校中的海洋传宣力度,让更多的高校学子深入了解海洋知识,了解海洋的需求,了解海洋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海洋科研部门,更应该积极走进高校,宣传自己的人才诉求,吸收更多优秀的热爱海洋的青年优秀人才投身海洋事业。二是设立了多种奖励制度,并通过兼职(兼职教授,兼职研究员)制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海洋科学技术院所和与海洋相关的国立大学兼职。三是要重视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层次的海洋科技领军人物。在实施国家海洋重大专项和国家科技计划过程中,着重发挥科研机构和高校在海洋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中重要力量,紧紧围绕“十二五”海洋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加大海洋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海洋科研院所的支持力度,积极打造海洋科学研究基地。
3.3 加快推进海洋科技步伐,提升海洋产业创新能力
海洋科技的发展决定着国家在开发利用海洋上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决定着海洋事业发展的高度。当今社会海洋事业蓬勃发展,海洋经济快速增长,新能源、新技术、新需求、新问题层出不穷,解决好这些新需求、新问题,离不开我国海洋科技的发展。
(1)要加快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强化构建以企业为主、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优化海洋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通过国家集中资助,提高海洋科技竞争力,推动海洋科技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2)要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平台,提高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在企业内部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建设一流的工程化实验条件,形成海洋科技研发科研中心、海洋科技成果孵化中心和海洋新兴产业培育中心,逐步提高科技创新贡献率,提升海洋产业创新能力和海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3)要促进技术研究中心、科研机构与涉海企业建立联盟,促进科技产业化,实现产业化经营。目前,我国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25%,但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通过建立联盟,形成海洋新兴产业培育中心,不仅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而且有利于实现产业化经营。
3.4 尽快出台《海洋基本法》,维护海洋权益
各沿海国在海洋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纷纷通过制定海洋发展战略、基本政策、立法等途径,力争在国际海洋领域中争取更多利益。目前,我国亟待建立一部综合性的海洋法律,这样一部法律不仅可以明确我国的海洋管理体制、管理原则,统一规范海洋的总体规划与管理,海上维权有法可依,同时,还能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使社会各界更加充分地认识海洋安全形势,从而加强海洋安全问题的研究。
3.5 强化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
一是促进和完善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体系建设。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措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海洋产业的节能减排和发展节能环保技术,从源头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推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二是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在促进海洋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海洋生态监控的防控力度和加强生态灾害管理,建立海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对典型的海洋生态区开展整治和修复,建设海洋生态文明。三是鼓励非政府组织在海洋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科技研发、防灾减灾等领域广泛开国际交流与合作,切实履行国际义务和提高我国的海洋综合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公报)[R].2003.
[2]国务院.《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公报)[R].2012.
[3]杨林,韩彦平,陈书全.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3):1721.
[4]孙才志,王会.辽宁省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升级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4):24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