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互涉理论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14-03-13王元元
王元元
【摘要】随着高中语文课改的不断推行,高中语文教育方式和教育成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如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推进阅读的深度,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社会结合仍是一个急需我们关注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了了解学生、文本、作者、社会四者之间的关系,我们调查了10位来自不同学校的高中语文老师,采取语文课堂旁听和学生访谈等途径,从而了解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文本互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文本互涉理论的含义
“文本互涉”又被称为“互文性”、“文本互指性”。简单来说每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镜子,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就是文本互涉理论。
二、“文本互涉”对阅读的意义
文字是死的,但是文字中包含的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却是生动富有感情的,阅读中我们通过文本互涉理论,联系其他文本,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其他文本,这样读者才能多元化理解文本,和文本中的作者走得更近,更贴近生活,让阅读更有意思。
三、“文本互涉”在高中语文阅读中实行的缘起
(一)大势所趋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学生处在一个特殊的生理以及心理的过渡时期,这个時期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个人的思维和知识储备,所以在这个阶段帮助他们在阅读中拓宽视野,发展他们对阅读的探究兴趣以及对文学的抽象思维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二)教学的现实问题
在我们调查的语文老师的帮助下,我们总结出以下几个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高中教学时间紧迫,课程安排紧凑,学生很少有课余时间来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导致学生的文学知识沉淀不足,大部分学生都有写作时套公式、模仿范文、硬性背诵的阅读坏习。
2.教学形式偏离文本,多媒体式课堂教学比如图像、视频等方式在提高效率、方便教学的同时也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只是简单的观察,生硬的背诵。
3.高中紧张的学习节奏使学生在阅读时只讲求效率,注重阅读量却舍弃了阅读质量,往往导致表面的阅读速度快却收不到一点成效,无法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四、更好地利用文本
1.在阅读上要做到“一涉多”的方式,一个文本的深层含义在其他文本中可能也会有相同的体现,或者相同作者的不同文本它们之间都会有一定的联系,我们可以结合多个文本内容,互相渗透,更广泛地获取文本所要表达的内涵。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老师在一节课中都能联系到十个左右的文本,这样就对老师提出了很大的要求,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具有很强的关联能力。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对阅读的拓展,还能给学生一个很好的榜样,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受益匪浅。
2.运用多种类文本教学,教师们在备课期间要花巨大精力来搜寻大量资料,对文本进行拓展,比如一个人物传记类文章的讲解,老师把记事文、散文、古诗、现代诗、意识作品等与文章相关多类文本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进行多方面的讲解,既能增加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度理解,还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这样的方法学生一定能取得多方面的收获。
3.在文本的利用中,可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就一个阅读材料的过程我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背景介绍,多引用文本能更好地渲染原有文本内容,做好一个环境的铺垫;第二是文本意义的获取,相关的文本具有相似的内容表达,异同点的比较便于更好记忆;然后是对文本的感情体会,文本的引入能提升感情的升华,内容更加丰富;最后就是总结该文本上引入其他文本的观点,这样更有说服力,总结也更加准确、全面,可以从其他文本中获得该文本中体现的不是非常明显的观点。
五、现实教学文本利用的不足
1.文本利用数量的不足:在调查中,老师授课中使用的文本有局限性,这可能是因为新方式,老师还不适应的缘故。这样就影响到了学生在文本中的思维拓展,使学生掉入就文本而文本的错误观点中,不容易跨越文本从外部看问题。还有就是老师提出的关联文本太少,导致学生只是表面地阅读文本,难以深度发掘文本表达的含义,这样的结果就导致学生机械性的阅读,毫无收获。
2.对其他文本做不到深度分析:15次课堂的旁听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在相关文本的数量上已经做到了,但是他们却没有很好地利用其他文本来帮助分析当前文本的内容,很多老师只是迎合这种教学模式却没有正确运用,很多文本知识一句带过,没有深究其关联性、异同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老师对这种方式的不适应,另外就是应试教育的缺陷,不是高考考点往往就会遭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忽略,以考试为中心的观点深深毒害了高中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文本的感情体会上功课不足:在老师的讲解中往往只是主要内容的讲解,还有中心思想的总结,感情上的分析很片面,更少用到“文本互涉”理论。如果老师在授课中或者学生在学习中能获得一些相关环境下类似的文本或者作者在同一时期的其他文本,甚至老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学生分析,学生也可以结合现实生活,这样学生一定能更好地体会到作者的内心活动、感情细节。这样,文本的阅读不仅能让学生印象深刻,还能通过作者的感情而对学生的感情起到一个良性的影响,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4.学生对文本相关的认识不足:在对学生的询问中,我们意识到往往学生只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或者布置任务的情况下能联系其他文本,不然就只是就阅读而阅读,简简单单地看故事,看情节,没有做到这种方式的长期坚持。老师的“教”很难成为学生的“习”,这个习惯很难养成,还需要学生从内心接受这种方式,做到主动阅读、广泛阅读、发散式阅读,化被动为主动,真正学到知识,并学以致用。
六、结语
在施行文本互涉理论中,教师扮演了关键性角色。教师应该主动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并且做好备案准备,深入文本,广泛收集资料,带领学生深刻理解“文本互涉”理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吸收优秀老师的教学方式,采用多文本、多种类、相关文本深度分析的方法,更深一步挖掘文本的内涵,达到教书且育人的教学目的。总而言之,文本互涉这种辐射型阅读理论仍然处在一条发展的道路上,还需要研究者、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来完善这种教学方式,帮助高中学生学习阶段的健康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1] 高伟,王晖.优化语文课堂气氛初探[J].教育科学. 1994(01).
[2] 李文玲.文本互涉理论与阅读教学的创新[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3(11).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