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教学语言
2014-03-13祖年祎
祖年祎
【摘要】教师的教学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本文主要阐述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好教师的语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深远影响。我认为,语文教师应从教学的每个细节着手,用心锤炼课堂教学语言,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一、导入语“引人入胜”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入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入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的确,好的导入语,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导入语的设计能俘获学生的心。
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前,我是这样导入的:“海洋广袤无垠,海底更是充满奇异和神秘。海底世界到底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 (课件出示图片)美丽的海底世界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看到如此美丽的图片,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师生简单交流。“一开始,老师看这些图片的时候也像你们一样陶醉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领略那别有洞天的海底世界吧!”学生们顿时便融入课文的学习中去了。
由此可见,引人入胜的导入语不仅能有效地体现教师课堂用语的艺术性,还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过渡语“承前启后”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过渡语是教师钻研教材、抓住内容之间联系的切入口,是教师在找到激发学生思想火花知识点的基础上,组织提炼语言,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的必要步骤。
在教学《孔子游春》时,由于前面一段描寫泗水河畔的春景与孔子对水的一番宏论似乎联系不上,我就设置了这样的过渡语:“泗水河边的美景让孔子的弟子心旷神怡,孔子却顾不上欣赏,原来是奔腾不息的河水引起了他的深思。由司空见惯的河水会想到什么呢?”这样,非常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环节的学习,整堂课也随之和谐起来。
一位语文教师如果在课堂中注意自己过渡语的艺术,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还能使学生在课堂中领略到语言的和谐之美。
三、提示语“恰到好处”
提示语就好似一盏明灯,在黑暗中,为你照明前进的方向;提示语又好似一个舵手,在你快要触礁时,让你转变航向,顺利驶向彼岸;提示语又好比一支号角,在你疲乏的时候,能激起前进的动力。
在教学《印度洋上生死夜》时,为了让学生能进入课文中那感人的故事,理解主人公复杂的内心,教学第四自然段:“不,我不能走! 现在我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确切知晓这场海难即将发生的人。我有责任向来往船只通报这一信息。”
引导学生理解时,我适当提示学生交流:他有哪些责任?学生们会说,他有挽救妻子的责任,有保护自己好好活下去的责任,有……当几种责任发生冲突时,他选择留下来,意味着牺牲自己和妻子的利益,挽救素不相识的豪华客轮上的乘客。此时,人物的精神品质就不言而喻了。
教师如果在备课时,细致、巧妙地设置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提示语,不仅能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整个课堂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评价语“客观精准”
课堂评价语是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答问、作业、演示、表现所作出的评价性语言。对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每一次努力和尝试。教师都应该及时地客观地给予评价。教师每一次及时地客观的评价都会带给学生一个积极的信号,学生会在心理上自然地给自己一个暗示,认为教师在认认真真地关注自己,这样他们就会以更大的热情和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课堂中去。
当然评价并不是教师的专利,我们也可以采取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师生协商评价等形式,这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师生协商评价,不仅体现评价的“以人为本”的精神,也更易为学生接受,从而更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
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有效的时机,使用恰当的语言,选择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客观精准的评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逐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习进程。
五、结束语“画龙点睛”
课堂教学结束语用时虽不多,有时就几句话,却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课堂的结束语,要达到升华主题、画龙点睛的效果,既能让学生梳理新知,又能开拓思维,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如教学完《狼和小羊》这一课,我这样小结:“看来狼凶恶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对狼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并抛出问题,“最后,狼往小羊身上扑去……等待小羊的将是什么呢?如果你是小羊,你会怎么办?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继续编这个故事,好吗?”学生就会带着一丝悬念,展开想象的翅膀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
综上所述,教师课堂语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合理、恰当的教学语言的使用不但能够吸引住学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是学生赖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作为语文教师,应是语言运用的典范,让我们用心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精心设计每一句教学用语,不断提高教学语言的有效性,最终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