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科创培育体系研究
——以苏州大学“挑战杯”为例
2014-03-13温荣郝珺
温 荣 郝 珺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江苏苏州 215123)
高校学生科创培育体系研究
——以苏州大学“挑战杯”为例
温 荣 郝 珺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江苏苏州 215123)
在高校学生科创培育体系中,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在激发其创新能力和培育创新成果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苏州大学“挑战杯”竞赛开展情况研究,剖析其运行机制,了解实施效果,总结不足,提出完善建议。
科技创新;培育体系;挑战杯
一、前言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科创培育体系的建立,为学生的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而“挑战杯”系列竞赛正是这些科创培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苏州大学“挑战杯”为切入点,对当前培育体系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为各高校所普遍适用的加强学生科创能力培育的良好建议和有效途径。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 “挑战杯”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挑战杯”开展的现状以及对参赛者实践素质的提升等积极因素,以及如何推动“挑战杯”的进一步发展等方面。
就其开展的现状来看,“挑战杯”已经发展成为影响大学生科技学术的盛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参赛者的角度分析,唐立华等提到了课题来源不清,知识面较窄,前期准备不足,参赛者不能正确处理科研活动与正常学习之间的关系,缺乏撰写科研论文的基本知识等几个主要问题;从竞赛本身开展的角度分析,郑美玲提到竞赛两年一届的学术科技节周期长,举办时间短,难以实现其普及性的问题等。
三、个案选择
(一)高校科创培育的职责
近年来,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致力于创新型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引导和激励广大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课外科技和创业活动的蓬勃发展。在各大高校的科创培育体系中,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培育体系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二)苏州大学科创培育成果
苏州大学“挑战杯”及相关科研项目培育机制在“挑战杯”培育体系中,苏州大学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科研项目培育机制。首先是以课外科研基金项目为第一阶段培养平台,选拔出一批对科研和科技创新有兴趣且可塑性强的学生进入第二阶段的培养平台。在第二阶段有针对性的开展科研能力训练营、“鹰系列”创业人才培养计划等活动,选拔出思维敏捷,实践能力强的同学。通过以上体系的培养,苏州大学在2009年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以总分360分位列全国第三,获最高奖项“特等奖”。2011年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数位列全国第二,江苏第一,并蝉联“优胜杯”。2012年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夺1金2银。2013年,苏州大学协同苏州市工业园区成功承办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并取得团体总分全国第二、江苏第一的好成绩。
四、苏州大学“挑战杯”培育体系运作机制
(一) 运行机制
苏州大学经过实践,确立了以 “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以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为核心的 “金字塔型”培养体系。
首先以校园内广泛开展的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培育校园学术科研氛围;紧接着以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营、“莙政学者”、创新性实验计划、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等平台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积累学术实践经验。经过系统训练之后,再通过高级别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二)保障机制
1.参与机会方面:
有88.6%的受调查者认为“学校提供的参与挑战杯的平台是足够的”,说明学生对学校科研平台建设工作的认可。但只有6.7%的人认为学校的科研平台很丰富,说明在科研平台建设领域学校还需更加努力,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建设一套满足学生全方位学术需求的科研体系。
2.宣传方面:
学生对学校 “挑战杯”的宣传是基本满意的,四成的同学认为宣传较强,仅有不到10%的同学认为宣传较弱。且通过对我校学生的调查得知,我校主要是通过海报展板、学生社团组织、学校官网来宣传的,比例分别为54.7%、48.8%、36.3%。所以学校可增强宣传力度。
3.人员保障
调查发现,近两成的同学认为学校学生对“挑战杯”等科研竞赛的参与度很高,33%的同学认为一般。在保证较高的学生参与度同时,学校也应加大投入力度,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此外,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参与也是学生参与竞赛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
4.资金保障
本题从“资金投入”、“科研设备”、“激励机制”等方面调查了学生对学校挑战杯科研培育体系的满意程度。各方面的满意程度分别为“82.8%”、“78.8%”、“81.8%”,学生的满意度在80%左右,说明学校在以上方面的工作得到了学生认可。
五、“挑战杯”培育体系的实施效
除了在保障机制中,问卷统计的客观数据除反映出参与者对宣传力度、参与平台、资金支持和科研氛围等方面的满意度外,还有两个与参与者相关的指标,能够反应科创培育体系的实施效果。
(一)学生参与度
为了更好的分析大学生参与科研竞赛与相关维度之间的关系,课题组将受调查的学生按照专业进行分类,并和参加过科研竞赛的群体进行了交叉分析。
在问卷调查中,文科专业参与科研竞赛的人数为22%,相对较多,理科专业其次,而工科专业参与的人数为15%,相对较少。文科专业比较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学术研究,而工科专业则更为注重实际操作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在对社会学院G同学的访谈中,G同学表示自己能够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比赛,是通过申报苏州大学课外学术基金才有机会的。自己的身边也有很多同学都参加了苏州大学课外学术基金项目,通过这个平台,她和身边的同学在高校里切切实实的接触到了学术。
(二)科研能力与素养的提升
在本次调查中,仅有12.74%的人在期刊上发表过论文或其他文章,说明在受调查人群中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有过发文经历。与“是否参加过科研竞赛”的调查进行交叉比对时,则有26.5%参加过科研竞赛的学生发表过论文;与“是否参加过挑战杯”的调查进行交叉比对时,则有31.4%参加过挑战杯的学生发表过论文。
六、“挑战杯”培育体系的不足
就所掌握的问卷数据来看,以“挑战杯”为龙头的科创培育体系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是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从相关的师生访谈来看,该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评审者的困境
在苏州大学以“挑战杯”为龙头的科创培育体系中,大部分课题项目在参与“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前,需通过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创新性实验计划和暑假实践调研等学术科研作品竞赛的选拔。而在这之前的基层学术科研项目选拔中,由各领域的相关教授担任评委,淘汰过程中很难做到集体决策,难以排除可塑性较强的课题项目遭遇意外淘汰的可能。
同时,在基层的学术科研项目选拔中,对于评审教师和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并不完善。评审和指导教师的身份,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偏向于负担。在缺乏相应动力的情况下,评审和指导的效率、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二)参与者的困境
在学术科研项目选拔过程中,学生作为参与者,并不持有较多的话语权。且选拔过程中,学生没有规避被意外淘汰的选择。对于被淘汰的项目,也不存在“复活”机制,很多可塑性较强的学术科研项目很有可能失去进一步完善的机会。
同时,就目前的科创培育体系来讲,在参与学术科研项目的同学之中,真正能够走上“挑战杯”舞台并从中收获成果的还是极少数。学生的受益面较窄,因此,科创培育体系中学生层次的激励机制还有待完善。
七、体系完善思路
(一)体系科学化,制度完善化
高校科创培育体系在实践开始,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就要求,体系的构建者拥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开放的心态以及敏锐的洞察力。这样才能保证科创培育体系的开放性,并能够一直兼收并蓄,逐渐成熟。
(二)及时补足“短板”
随着科创培育实践不断深入,体系和制度会逐渐显出落后于实践要求之处。就本调研来看,体系的不足之处一般会出现在师生的激励机制和项目评选的保障机制上。高校应第一时间发现体系的不足,不能让制约高校科研发展的短板长时间存在,并及时补足,才能保证高校科创培育体系的活力。
(三)了解学生需求
学生是学术科研项目的参与者,也是科创培育体系的主要着力群体。因此不同学生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对体系和制度的完善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对学生需求的直接反应,有利于体系育人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1]唐立华,张仲风.大学生“挑战杯”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4(1):45-46.
[2]郑美玲.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现状及对策[J].青年探索,2005,5:43-44.
[3]杨胜刚,乔海曙.“挑战本”竞赛: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实现形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3):37-39.
Research on university studen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ultivation system——Take Suzhou University “challenge cup” for example
Wen Rong, Hao Jun
(Suzhou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Society, Suzhou Jiangsu, 215123, China)
College Student Branch in foster system, Student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mpetition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its ability to innovate and inspire foster innovation outcomes. Through the study of Suzhou University “Challenge Cup” contest launch, the analysis of its operating mechanism, understanding implementation effect, summarize, we proposed to improve recommendation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ultivation system; challenge Cup
G648
A
1000-9795(2014)09-000224-02
[责任编辑:周 天]
温 荣(1991-),男,江苏盐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2013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政策。
郝 珺(1982-),女,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团委书记,研究方向:学校社会工作。
苏州大学第十四批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KY201214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