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族嘹歌的文学语言修辞研究

2014-03-13陆晓珍

语文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熟语壮族隐喻

○ 陆晓珍

(百色学院 中文系,广西 百色 53300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认识一个民族,从语言入手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壮族嘹歌最早是以口头传唱的方式进行传播,后经一批专家学者广泛搜集整理出版的。嘹歌的文学价值较高,是壮族文学史中的瑰宝。笔者从文学语言修辞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嘹歌在语言上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独到之处。

一、活用熟语,地方特色浓郁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反映。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1]壮族有悠久的历史,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嘹歌中丰富的熟语便是一个绝好的明证。

嘹歌流行地的右江河谷,是壮族祖先布洛陀的故乡,也是壮族稻作文化的主要地区之一。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相对比较发达,特定的生存环境及历史文化背景对以口头传唱为主的嘹歌有很深的影响。

壮乡无比美丽的自然景物,成为歌者取之不尽的源泉。嘹歌熟语中涉及的花草、树木、瓜果品种丰富。如:“饥不喝脏水/饿不吃猫豆”,其中的“猫豆”是壮族地区常见的一种植物,未经处理的猫豆有毒,不能直接食用。句中的“猫豆”跟“脏水”相对应,字面意思通俗明了,其寓意却很深刻,由生活的常识引申为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做人身要正,宁死不折腰。“禾壮在于秧/儿壮在于乳”、“ 芣叶似碗口/再不找冬衣”、“牛相牴两伤/人相斗两败”等句,似乎信手拈来,其实却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

嘹歌熟语辨证色彩较为浓厚,许多都是通过生产生活常用的器具来阐述事物双方的利害关系,哲理性强。如:“ 笠好坏在篾/甑好坏在箍”,“ 笠”和“甑”是壮家儿女生活中必备的工具,笠与篾、甑与箍是唇与齿的关系,撷取身边熟悉的事物告诉人们某个道理,这充分体现了壮家人敏锐的观察能力及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不拿戽拿瓢/哪见沙鱼窝”、“ 欲取鲇鱼头/就提罩下海”这两句格言,选取了当时壮族人打鱼捞虾的主要工具戽、瓢、罩等作为喻体,旨在赞美战争中壮族小伙子所表现的那种大无畏的精神。由于这些工具是壮族人生存的根本,因而这些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一旦进入人们的视野,便具有了某种修辞化的特征,具有朴素哲学的意味,这比汉语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更容易被对方所接受。

嘹歌熟语的表述有些较为含蓄。如:“ 吃菜同个船/吃盐同个罐”含蓄地唱出了男女双方希望能走到一块的美好愿望。“ 菜各不同畦/蔗各不同节”是男歌手为避免尴尬,以“菜不同畦、蔗不同节”作为试探语,委婉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你我是否同一条心?”“ 鹧鸪不乱见/金银不乱变”、“ 鹧鸪不乱逢/金龙不乱现”是男歌手邀到了女歌手,一起上路的时候的唱词,表达了男歌手几经周折能邀到女歌手的喜悦的心情。这一类熟语大多以爱情为题材,以试探感情真假、相互逗乐为目的。语言中充满了内涵和韵味。

此外,嘹歌熟语有的已沉淀在人们的语言习惯中,凝固成固定语词,进入壮语基本语汇。如歌中经常唱到的“出阁啰公师/下梯啰接嫁妹/接嫁妹出小门/公师出正门……” “下梯”一词是壮族独有和专用的词语,当时壮家人居住的多是干栏建筑,这种建筑结构分有上下两层,大门口一般都建有木制或石砌的阶梯,姑娘出嫁时需由头戴礼帽、身披红绫条的公师引路,由舅家人、村里的同伴和接嫁妹一起或背或扶着出大门、下阶梯,然后再前往男方家。沿着这样的习俗,直到现在,壮人仍然把姑娘出嫁称为“roengzlae”,即“下楼梯”。与“下楼梯”相对的一个词叫“hwjlae”直译为“扛楼梯”,意为男子到女子家上门入赘。这些语词都是古代壮族居住干栏及其在这种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婚姻习俗在语言中的反映,地方特色浓厚,文化内涵丰富。折射出壮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待人接物的运思方式。

嘹歌在民间文学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这跟它运用大量充满生活气息、思辩性强的熟语有很大的关系。

二、妙用隐喻,魅力四射

隐喻是话语生成及人类思维活动的根本方式和手段。隐喻在我们周遭无处不在,它根植于语言,但却左右着我们日常思维的范式。壮族人由于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半封闭的农耕社会状态中,因而抽象思维远远比不上直观思维发达,人们在表情达意时为了让他人更明白,更容易接受,喜欢将抽象虚灵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实在的事物,这就是壮语的“Vahbeij”。堪称壮族的“百科全书”的嘹歌,当地一草一木、飞禽走兽、民风习俗、恋情婚嫁、民族历史等均进入男女对唱的视野,隐喻的运用真可谓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嘹歌以植物为喻的唱词比比皆是,其中以“花”为喻是其一大特色。有泛指的概念的“花”,也有实指的各种各样的“花”。不管是泛指的还是实指的“花”,其本质都是喻人。如:“断久不进山/不想花已盛”一句的“花”即以“花”喻姑娘,“花已盛”喻指隔一段时间不见面,姑娘已变得如盛开的花一般娇艳。又如:“我俩到此玩/见两塘荷花/荷花轻摇头/扰咱心头乱”,“过这塘边来/见荷花聚拢/花边拢边开/魂断在塘边”,这两句是男方借荷花比拟自己心目中娇俏、美丽的姑娘,看到荷花“ 摇头”、“ 聚拢”,禁不住“ 心头乱”、“魂儿断”。还有的以李花、桃花喻姑娘皮肤白、气色好,如:“李花白连连/桃花红艳艳/艳不过桃花/白不过情妹”,还有的以玉兰花、牡丹花等比喻姑娘的甜美、可爱。如:“花开香遍地/不如玉兰香/姑娘上万千/不比情妹甜”,“桃花开满坡/不如朵牡丹/姑娘一帮帮/不如妹可爱”。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歌中唱到的每一朵花的神态均幻化成姑娘的气质神韵。另外,《三月歌》还运用了相当长的篇幅描述人们观花、赏花、采花、插花、求花等与“花”相关的活动。与“花”相关的这一系列活动便是男女恋爱择偶的隐喻。当然,以花喻人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由来已久,且得到各个民族的认可,但是能够如此将漫山遍野形态各异的花融入到人的外表与内心,从而上升为审美的高度,不得不令人叫绝!

嘹歌以动物为喻的唱词也较丰富。如“对坐草坡上/放套装画眉/鸟落套缠脚/谁帮我解脱”一句以鸟落套隐喻人堕入情网。《三月歌》的头歌唱到:“今天真吉利/见喜鹊鼓翅/见鳄鱼呼风/见新人出门”,这句唱词借 “喜鹊鼓翅、鳄鱼呼风”来表达男青年见到心中的姑娘时的喜悦之情。“天晴朗/山雀衔青蜓/衔青蜓进园/哪月能见妹”、“ 天晴朗/蜂荫处造巢/同片田片地/就不遇情妹”,这里,男青年以成双成对出入的山雀和青蜓隐喻自己内心的孤独,以蜂造巢映射自己作为一名成年男子没有找到伴侣共筑爱巢的苦痛。《路歌》中的男青年在对唱时选取了“越冷越下水” 的小野鸭喻示自己对爱情的执着;以小鱼鸟“到处游荡”、小鱼乌“踮脚泉边走”喻示自己渴望见到姑娘的焦灼与渴盼;以小红鸟的“穿云破雾”、 小鳊鱼的“滩头跳跃”暗示自己要与情妹携起手共创未来的决心;同时也希望能象小白鲢、小牛犊一样走上幸福美满的新征程。在歌中,这些动物的原型已经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人的幻象。

隐喻的内在思维模式一般建筑在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嘹歌中不乏壮族人对生活的感悟而构建的隐喻。如;“出工不戴笠/ 过坳雨淋淋/ 有弓没有箭/ 鹰过白叹息。”暗喻人们要未雨绸缪,切莫错过良好时机。“今年什么年/鸦来捡谷种/母马产神驹/归德将大乱”;“今年什么年/鸦来捡棉种/寡妇生婴儿/泗城将出乱”……这些歌词由一组表现异常的意象群组成,即:鸱鸺门前唤;母马产神驹;寡妇生婴儿。壮族人的经验意识是,这些现象是不详的预兆,是战争的前奏。

在认知层面上,嘹歌文本隐喻的运用也相当精彩,《房歌》由“建房”和“褒房”两个部分组成。对唱双方表面上是在叙述壮族特有的干栏式建筑的建筑过程及赞美主人建筑技艺的高超。但是了解壮族历史文化的人一听便可破解其中隐含的寓意。壮族人崇尚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田园牧歌生活,恋乡情节极其浓厚。他们重视作为存在物的“房屋”,更重视房屋中的另一半。从这个意义上,“建房”的过程即隐喻男女从恋爱到成家的过程,“褒房”则是对未来幸福美满的生活的期待。

隐喻表达是民族文化的体现,隐喻理解与接受也离不开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模式,嘹歌隐喻向我们展现了壮族人独特的思维模式。

三、巧用衬词,音韵回环往复

修辞活动既是言语交际活动,也是审美活动,是言语交际审美过程复杂运动的产物。修辞信息包含语义信息和审美信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嘹歌对唱,男女双方在对唱的过程中以“嘹”字起音,以“嘹”字收束。“嘹”字在歌中不携带语义信息,但是携带审美信息,具有审美的功能。从曲调唱腔上看,有哈嘹、嘶咯嘹、的喀嘹三种。在歌手对唱中,嘹嘹之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再加上嘹歌所押的腰脚韵、头脚、脚脚韵,使韵点呈现着一种互相打绞、犬牙交错的状况,节奏韵律感极强,情趣倍增。

衬词“嘹”是壮族的族群符号,是嘹歌区别于其它民歌的主要特征之一。它蕴含壮族人的审美心理、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思想意识等。壮语中凡韵母的发音部位相同或相近都可押韵,编歌时很容易找到押韵字眼。还有,壮语声调高低升降,富于变化。再加上壮家儿女用特有的壮歌曲调进行歌唱,因而嘹歌韵律美不胜收。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嘹歌之所以能在民间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这跟它独到的文学语言驾驭能力有很大的关系。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在表现,嘹歌的语言深深地印上了壮民族思维的印迹。沿着嘹歌的语言的足迹,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壮民族生存的智慧。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 商务印书馆,1985.

[2]罗汉田.平果壮族嘹歌[M].民族出版社,2009.

[3]陆晓珍.《平果壮族嘹歌》熟语研究[J].短篇小说,2012(7).

[4]潘其旭.壮族《嘹歌》的文化内涵——壮族《嘹歌》文化研究之五[J].广西民族研究,2005(3).

[5]陆晓珍.壮族嘹歌隐喻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3(3).

猜你喜欢

熟语壮族隐喻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论维汉熟语的民族特色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乍闻音酷似,细品味异同——同、近音异形熟语荟萃(五十三)
乍闻音酷似,细品味异同——同、近音异形熟语荟萃(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