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对南果梨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效应
2014-03-13张秉宇
张秉宇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 营口 115009)
南果梨(Pyrus ussuriensis Maxim.)原产辽宁鞍山,栽培历史已有100多年,果实采后经10~15 d后熟,色泽诱人,香气浓郁,汁多味美,风味极佳,品质极上。近些年,在南果梨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科学指导跟不上,一些果农惜树轻剪,枝条过密,遮光挡风,致使南果梨品质下降。修剪是果树生产中一项重要管理措施[1-4],可以调整树势,改善树体光照条件,调节树体营养分配,协调树体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平衡。修剪是否合理,体现在对树体的生长和结果等修剪反应上。因此,修剪反应可以作为检测修剪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之一。虽然修剪作为南果梨栽培技术整体中的一部分已有些报道[5-7],但是,关于南果梨修剪反应更加系统且规范化的研究较少。为了解决南果梨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之间的矛盾、树体的通风透光等问题,本试验对盛果期南果梨树进行修剪,并连续两年对其修剪反应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南果梨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12年在鞍山市千山区大屯镇陈家沟村南果梨示范园内进行。该地区海拔高度184 m,属北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8.8℃,日照时数2543 h,年平均降雨量720.6 mm,无霜期166 d。试验树砧木为山梨 (P.ussuriensis M.),2004年定植,东西行向,株距3 m,行距4 m,树高2.8 m左右,冠径约2.5 m,树形为纺锤形。试验地为缓坡地,棕壤土,有机质含量6.17 g/kg,速效氮 35.6 mg/kg,速效磷 1.22 mg/kg,速效钾47.8 mg/kg,pH值6.3-7.4。试验树管理一致。
1.2 方法
试验共设3个处理I:重剪。冬季修剪量占年总生长量的1/2左右。处理II:轻剪。冬季修剪量不超过年总生长量的1/3。处理III:不修剪。对照。试验以单株为小区,顺序排列,重复5次。
树体生物量于10月测定,以常规方法测定树高、干高、树径(距地面10 cm)冠径、一年生长、中、短枝数量、延长枝长度和粗度;以双目解剖镜法确认花芽并记录花芽枝数。
所采集的果实、叶片、枝条在树冠中的位置一致。果实:采收期(9月20日)在3种修剪方式每株树冠各随机采10个果实,测定果实大小、纵径、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Vc、可滴定酸、氮、磷、钾、钙含量。叶片:果实采收期每株树采集50片叶,测定氮、磷、钾、钙含量。枝条:落叶后(11月20日)在每株树树冠外围随机选取20枝一年生枝,剪下烘干后测定枝条中的氮、磷、钾、钙含量。
各样品烘干时先以105℃杀青30 min,然后在80℃下烘干至恒重后粉碎,过0.25~0.50 mm筛,装袋,作为待测植物样。氮:样品经浓硫酸消煮,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磷、钾、钙:经硝酸-高氯酸消煮,全磷用钒铝黄比色法测定,全钾、全钙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8]。
百分之一天平测定单果质量,游标卡尺测定果实横径、纵径,并计算果形指数,果形指数=果实纵径/果实横径。
WYT-4型手持糖量计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GY-1型水果硬度计测定果实硬度,碘滴定法测定果实Vc。
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可溶性总糖,即蒽酮-硫酸试剂浸提,在630 nm波长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吸光值。可滴定酸用0.1 mol·L-1NaOH标准液滴定。
试验数据用两个样本平均数测验其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修剪措施对树体生长状况的影响
由表1结果可以发现,不同修剪措施的树干直径、树高和冠径均表现为处理III>处理II>处理I。处理III的树体干径和树高略大于处理II,差异不显著,但二者的树体干径和树高极显著大于处理I。处理III的树冠直径与处理II大致相同,但二者的树冠直径显著大于处理I。
表1 不同修剪措施树体的生长状况
分析认为,树体的干径、树高和冠径等指标均随不同处理而发生变化,处理的强度越重,树体的地上部分生物量指标越小,即处理对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
2.2 不同修剪措施对一年生枝的影响
不同修剪措施的树体一年生枝表现如表2。长枝数量表现为处理II>处理III>处理I,处理II和处理III显著大于处理I;中枝、短枝和花芽数量表现为处理III>处理II>处理I,处理III、处理II和处理I之间差异极显著;延长枝长度和粗度处理I>处理III>处理II,处理I极显著大于处理II和处理III。
表2 不同修剪措施对一年生枝生长状况的影响
研究认为,树体的一年生枝随不同修剪处理而发生变化,处理的修剪强度越重,长、中、短枝和花芽数量越少,即处理的抑制作用越强,但重剪却能够促进延长枝的发育。
2.3 不同修剪措施对树体营养的影响
不同修剪对树体营养有较大的影响(表3)。氮在叶片中含量最高,其次果实,枝条较低。重剪显著提高了叶片、枝条、果实中的氮含量。磷在树体内的含量为枝条最高,果实最低。重剪显著提高了叶片中的磷含量,极显著提高了枝条中的磷含量,对果实中磷含量无显著影响。钾在果实中最高,其次为叶片,枝条最低。重剪极显著提高了叶片中的钾含量,显著提高了枝条、果实中的钾含量。钙在叶片中最高,其次为枝条,果实最低。重剪显著提高了叶片、枝条、果实中的钙含量。
分析认为,树体的枝条、叶片和果实中的氮、磷、钾和钙含量随不同修剪处理而发生变化,修剪处理的强度越重,含量越高,即处理的促进作用越强。
表3 不同修剪措施对树体营养的影响 g·kg-1
2.4 不同修剪措施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表4结果表明,果重、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和Vc含量均表现为处理I>处理II>处理III,处理I的果重、横径和总酸含量显著大于处理II和处理III;纵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花总糖含量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处理I的Vc含量极显著大于处理II和处理III。
研究认为,重剪可以极显著提高果实中Vc含量,可以显著提高果实单果质量、横径和总酸含量。重修剪对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等无显著影响。
表4 不同修剪措施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3 讨论
修剪能打破树体原有的平衡关系,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修剪对果树生长的影响与修剪方法有关。研究表明,合理的修剪可以提高果园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通过枝干数量、长度、开度的更新控制,可避免株、枝间重叠,改善光照条件,增大叶面积指数,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率,从而提高果实产量和质量[9-10]。本研究中,重剪减少了南果梨树体干径、树高、冠径、一年生长、中、短枝枝量和花芽数量,合理调节了枝类组成,改善了树体的光照条件,提高了树冠内的有效光区比例,从而明显提高了果实单果质量、果实横径、总酸和Vc含量,这与孙建设等[9]研究结论一致。
本试验中采用重剪方法,剪除衰弱枝,减少花芽量,将根系吸收的养分集中分配到叶片、枝条、果实中,提高了叶片、枝条、果实中的养分含量,促进枝条健壮发育,促进果实增大。而轻剪采用长放及拉枝、压枝等方法培养单轴延伸结果枝组或珠帘式结果枝组,不回缩、不剪除衰弱枝等,依靠花期、幼果期的疏花、疏果确定留果量,消耗了大量的树体营养,降低了叶片、枝条、果实中的养分含量,削弱了枝条生长,造成果实变小,产量降低,经济产值低。
本研究结果表明,重剪可有效抑制南果梨树体旺盛生长,显著提高树体营养,促进枝条健壮生长,促进果实增大,提高经济产值。
[1]Moniruzzaman M,Mozumder S N,Islam M R.Effect of mulching and pruning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pear[J].Bangladesh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7,32(2):225-233.
[2]Neri D,Savini G,Massetani F,et al.Pear pruning and training for economically sustainable production[J].Acta horticulturae,2008,800(2):747.
[3]杨文衡,陈景新.果树生长与结实[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13-230.
[4]吴光林.果树整形与修剪[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2-73.
[5]杜德章,蒋沐蓉,娄婕妤.南果梨整形修剪技术要点[J].北京农业,2013(3):25.
[6]刘艳红,冯孝民,樊绪富,等.南果梨整形修剪技术要求[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4):76-78.
[7]毛 丹,高 征.无公害南果梨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1):229-230.
[8]董 鸣.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观测与分析标准方法-陆地生物群落调查观测与分析 [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234-257.
[9]孙建设,马宝焜,章文才 .富士苹果果皮色泽形成的需光特性研究[J].园艺学报,2000,27(3):213-215.
[10]江才伦,彭良志,曹 立,等 .不同修剪方式对柑橘产量、品质的影响及效益研究[J].果树学报,2012,29(6):1017-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