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牧交错区品种与施肥对牧草适应性及产量的影响

2014-03-13贾倩民陈彦云陈科元仇红燕李旺霞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4年4期
关键词:干草出苗率牧草

贾倩民 ,陈彦云 ,*,陈科元 ,仇红燕 ,李旺霞

(1.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银川 750021;2.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银川 750021)

宁夏盐池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半农半牧的北方典型农牧交错区,也是我国荒漠化的主要分布区[1]。由于脆弱的生态环境及经济活动强度的加大,造成该地区大面积草地生产力下降[2],加之农田长期大量化肥的使用及施用不当,使土壤环境污染逐年加剧,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品质[3-4],严重制约着农牧业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因而,实施科学的栽培技术,尤其是合理的施肥是迅速提高草地生产力的关键。国内外研究表明,有机肥富含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多种元素及有机物质,并可以降解土壤中的碳化合物,提高化肥利用率和土壤养分供给能力,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6-12]。植物秸秆作为肥料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而且可以节约资源、保护地力和生态环境[13-15]。如果能将农牧交错区大量牲畜粪便及植物废渣科学地运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则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16]。在人工草地建植方面有机肥、化肥、植物废渣配合施肥的研究较少,本试验利用正交表对牧草品种、有机肥、化肥及加工后的植物废渣安排试验,研究不同牧草品种及施肥对人工草地适应性及产量的影响,旨在通过这种方法得到适合该地区人工草地建植的最优组合,为稳定人工植被建设及全面发展草地畜牧业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地位于宁夏盐池县(106°30′~107°47′E,37°04′~38°10′N)花马池镇北王卷村,属于毛乌素沙地西南缘,气候为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7.7℃,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是 38.1℃和-29.6℃,年均降水量约280 mm,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蒸发量高达2710 mm,年均无霜期165 d。试验地为弃耕盐碱地,土壤为风沙土,表层土壤 (0~20 cm)pH 值 9.15,含盐量 0.31%,有机质含量 0.5%~0.8%。灌溉用水为地下水,矿化度 4~6 g·L-1,含盐量高,水质较差。

1.2 试验设计

采用正交设计L18(61×36),表头与因素水平设计见表1。共4因素,因素A为品种,6个水平依次为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A1)、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A2)、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A3)、紫花苜蓿(Medirago sativa)(A4)、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A5)和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A6)。因素B为有机肥羊粪,3 个水平依次为 12 t·hm-2(B1)、24 t·hm-2(B2)和 36 t·hm-2(B3)。因素 C 为化肥氮磷钾(N:P:K=11:9:9),3 个水平依次为低肥配比(N 55 kg·hm-2、P 45 kg·hm-2和 K 45 kg·hm-2)(C1)、中肥配比 (N 165 kg·hm-2、P 135 kg·hm-2和 K 135 kg·hm-2)(C2)、高肥配比(N 275 kg·hm-2、P 225 kg·hm-2和 K 225 kg·hm-2)(C3)。因素D为植物废渣,3个水平依次为5 t·hm-2(D1)、10 t·hm-2(D2)、和 15 t·hm-2(D3),共 18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25 m2(5 m×5 m)。

1.3 田间管理

2012年5月12日播种,禾本科播种量约15 kg·hm-2,播深 1~2 cm,豆科播种量约 30 kg·hm-2,播深2~3 cm,均采用条播,行距30 cm。试验期间采用相同的管理措施,有机肥和植物废渣在土壤翻耕前,一次性把肥料均匀撒于地表翻入土中。磷肥和钾肥作为种肥,在播种时采用沟内条施。氮肥按总氮量的30%作基肥,返青后再追肥70%。试验用有机肥为当地农户家用羊粪,植物废渣为当地工厂苦豆子秸秆废渣。氮肥为尿素(N46%),磷肥为磷酸二铵 (N16%、P 46%),钾肥为硫酸钾(K2O 50%)。

表1 正交试验表头与因素水平设计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2012年各小区选取1 m代表性样条,全苗后于6月18日数其出苗数,于8月25日数其存活数,2013年4月15日测定返青数,计算出苗率、存活率、越冬率,重复3次,取平均值。2013年6月5日各小区选代表性植株10株测定绝对高度(从地面至植株最高部位的高度),之后挖取完整植株测量根长,分别计算平均值作为株高和根长。2013年6月5日和8月12日各小区选1 m2样方刈割,烘干后称其干重,重复3次,取平均值,两茬产草量之和作为干草产量。

1.5 数据分析

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用SPSS 18.0软件进行因素间效应检验,并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根据极差R和公式R'=d×R×M0.5(d为折算系数,M为因素水平重复数)计算同水平等价极差R'[17]。

2 结果与分析

2.1 品种与施肥对出苗率的影响

对表2中18个处理的出苗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因素间效应检验表明,4个因素对出苗率的影响程度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P<0.01),同水平等价极差 R'大小为 B>A>C>D(表 4),比较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为B>A>C>D。因素内多重比较可知,因素A的出苗率均值大小为A4>A3>A6>A5>A1>A2,A4与 A3之 间差 异 不 显 著(P>0.05), 与 A6、A5、A1、A2之 间 差 异 显 著(P<0.05),A3与 A6、A5之间差异不显著,与 A1、A2间差异显著(P<0.05)。因素B的出苗率均值大小为 B3>B2>B1,B2与 B3之间差异不显著,两者与 B1差异均显著。因素C的出苗率均值大小为C2>C3>C1,C2与 C3之间差异不显著,与 C1差异显著。因素 D 的出苗率均值大小为D2>D1>D3,D2与D1之间差异不显著,与D3差异显著。分析得出,出苗率的最优组合为A4B3C2D2,与出苗率最高的处理 A4B3C2D1(处理 12)相比,只有因素D不一致,而因素D的影响程度最小,且D1与D2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出苗率的正交设计结果是可靠的。

表2 试验各指标的测定结果

2.2 品种与施肥对存活率的影响

牧草的存活率可反映牧草在当地的适应情况,对存活率进行因素间效应检验表明(表4),因素A和B对存活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因素C影响显著 (P<0.05),因素 D影响不显著(P>0.05)。再由R'大小分析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为B>A>C>D。对影响显著或极显著的因素进行多重比较,因素A的存活率均值大小为A4>A3>A6>A5>A1>A2,A4显著高于其他水平(P<0.05),A3与 A5、A6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 A1、A2差异显著,A5、A6与 A1之间差异不显著,与A2差异显著。因素B的存活率均值大小为B3>B2>B1,B3与 B2之间差异不显著,两者与 B1差异均显著。因素C的存活率均值大小为C3>C2>C1,C3与 C2差异不显著,与 C1差异显著。由于因素D对存活率的影响程度不显著,得出存活率的最优组合为A4B3C3Dx(x=1,2,3),与存活率最高的组合A4B3C2D1(处理12)基本一致。

2.3 品种与施肥对越冬率的影响

牧草越冬受遗传性以及干旱、低温、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影响[18-19]。对18个处理的存活率进行分析,因素间效应检验表明(表4),因素A和B对越冬率影响极显著 (P<0.01),因素 D影响显著(P<0.05),因素 C 影响不显著(P>0.05)。同水平等价极差R'大小为A>B>D>C,比较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为A>B>D>C。对影响显著或极显著的因素进行多重比较得知,因素A的越冬率均值大小为 A4>A3>A6>A1>A5>A2,A4与 A3差异不显著,两者均显著高于 A1、A5和 A2(P<0.05),A6、A1、A5和A2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因素B越冬率均值大小为 B3>B2>B1,B3与 B2差异不显著,与 B1差异显著。因素D越冬率均值大小为D2>D1>D3,D2与D1之间差异不显著,与D3差异显著。以上分析得出,越冬率的最优组合为A4B3CxD2(x=1,2,3),与越冬率最高的组合A4B3C2D1(处理12)相比只有因素D不一致,而D2与D1差异不显著,表明正交设计结果是可靠的。

表3 出苗率因素间的方差分析

表4 出苗率、存活率和越冬率的统计分析

2.4 品种与施肥对根长的影响

干旱情况下根长越长,说明植物抗旱性越强[20]。对18个处理的根长进行统计分析,因素间效应检验表明(表5),因素A、B和C对根长影响极显著(P<0.01),因素 D 影响显著(P<0.05)。同水平等价极差R'大小为A>B>C>D,比较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为A>B>C>D。多重比较得知,因素A根长均值大小为 A4>A3>A2>A5>A6>A1,A4与 A3之间差异显著 (P<0.05),两者均显著大于其他水平,A2、A5、A6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均显著大于 A1。因素 B 根长均值大小为 B3>B2>B1,B2与 B3差异不显著,两者与B1差异显著。因素C根长均值大小为 C3>C2>C1,C3与 C2差异不显著,两者均显著高于 C1。因素 D 根长均值大小为 D1>D2>D3,D1与D2差异不显著,与D3差异显著。得出根长的最优组合为A4B3C3D1,与根长最大的组合A4B3C2D1(处理12)基本一致。

2.5 品种与施肥对株高的影响

株高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因素间效应检验表明 (表5),因素A和C对株高影响极显著(P<0.01),因素 B 和 D 影响显著(P<0.05),再由同水平等价极差R'大小综合比较得出,各因素影响程度为A>C>B>D。多重比较结果得知,因素A株高均值大小为 A5>A3>A4>A6>A2>A1,A5与 A3之间差异显著(P<0.05),两者均显著大于其他水平,A4与A6之间差异不显著,两者均显著大于A2和A1。因素 B 株高均值大小为 B3>B2>B1,B3与 B2、B1之间差异显著,B2与B1差异不显著。因素C株高均值大小为 C3>C2>C1,C3与 C2差异不显著,两者均与C1差异显著。因素D株高均值大小为D1>D2>D3,D1与 D2差异不显著,均显著大于 D3。得出株高的最优组合为A5B3C3D1,与18个处理中株高最大的组合A5B3C2D2(处理15)基本一致。

2.6 品种与施肥对干草产量的影响

对18个处理的干草产量进行统计分析,因素间效应检验表明(表5),4个因素对干草产量的影响程度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同水平等价极差R'大小为A>B>C>D,比较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为A>B>C>D。因素内多重比较得知,因素A干草产量均值大小为 A5>A4>A3>A6>A1>A2,A5与A4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者均显著高于其他水平,A6显著高于 A1和 A2(P<0.05),A1和A2差异不显著。因素B干草产量均值大小为B3>B2>B1,各水平之间差异显著。因素 C干草产量均值大小为 C2>C3>C1,C2与 C3差异不显著(P>0.05),与 C1差异显著(P<0.05)。因素 D 干草产量均值大小为 D2>D1>D3,D2与 D1、D3差异显著。正交设计得出干草产量的最优组合为A5B3C2D2,与18个处理中干草产量最高的组合A5B3C2D2(处理15)完全一致,充分证明了正交设计结果的可靠性。

表5 根长、株高和干草产量的方差分析及极差

3 讨论

宁夏农牧交错区干旱少雨,灌溉条件差,冬寒夏热,土壤贫瘠且盐碱化严重,人工草地建植的难度较大,18个处理的存活率都在75%以下。正交设计得到出苗率、存活率和越冬率的最优组合分别 为 A4B3C2D2、A4B3C3Dx(x=1,2,3) 和 A4B3CxD2(x=1,2,3),与出苗率、存活率和越冬率均为最高的处理12基本一致。4个因素中有机肥对出苗率和存活率的影响程度最大,品种次之,这两个因素对越冬率的影响也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氮磷钾和植物废渣对存活率和越冬率的影响程度较小。豆科牧草的适应性均大于禾本科牧草,以紫花苜蓿的适应性最强,沙打旺次之,禾本科中披碱草的适应性较好。有机肥对适应性的影响较大,施肥量以36 t/hm2最好,原因可能是大量有机肥的施入改善了土壤环境,从而促进了牧草苗期生长,这与汤镜秋等[21]的研究相一致。

正交设计得出根长和株高的最优组合分别为A4B3C3D1和A5B3C3D1,分别与根长最大的处理12和株高最高的处理15基本一致,表明正交设计结果是可靠的。因素中品种和氮磷钾对根长和株高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有机肥对根长影响极显著(P<0.01),对株高影响显著(P<0.05),植物废渣对根长和株高影响均显著(P<0.05)。植物废渣10 t/hm2可提高牧草的出苗率和越冬率,而15 t/hm2的处理阻碍了牧草的出苗、越冬及根的生长。原因可能是过量秸秆的施入使秸秆分解缓慢,造成微生物与作物争氮,影响苗期生长,这与顾炽明等[22]研究相一致。产量的最优组合是A5B3C2D2,与产量最高的处理15完全一致。因素中品种和氮磷钾对产量的影响程度较大,有机肥与植物废渣的影响程度较小。草木樨的干草产量最高,紫花苜蓿次之,但草木樨是两年生牧草,长期利用价值不及多年生的紫花苜蓿,在宁夏农牧交错区紫花苜蓿一般可利用5年以上[23]。氮磷钾以中肥配比的干草产量最高,与高肥配比差异不显著,原因可能是干旱区盐碱地降雨量较少,中肥配比的出苗率较高,牧草密度大从而产量高,而高水平的氮磷钾配合施肥并不能显著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对正交设计结果综合分析,适应性最好且可长期利用的人工草地最优组合为A4B3C2D2,干草产量最高的人工草地最优组合为A5B3C3D2。

4 结论

4.1 正交设计方法得到适应性的最优组合为紫花苜蓿+有机肥 36 t·hm-2+氮磷钾中肥配比(N165 kg·hm-2+P135 kg·hm-2+K135 kg·hm-2)+ 苦豆子秸秆渣10 t·hm-2,这与适应性最好的处理12基本一致,各因素中品种与有机肥对牧草适应性的影响程度较大,氮磷钾与植物废渣影响程度较小。

4.2 正交设计方法得到干草产量的最优组合与处理15完全一致,与适应性的最优组合相比,除牧草品种不同,其他因素组合均为有机肥36 t·hm-2+氮磷钾中肥配比 (N165 kg·hm-2+P135 kg·hm-2+K135 kg·hm-2)+ 苦豆子秸秆渣 10 t·hm-2,此组合是否为其他品种产量的最优施肥组合有待进一步研究。

4.3 各因素中品种对越冬率、根长、株高及干草产量的影响程度最大,表明在农牧交错区建植草地,品种的选择较为重要。牧草品种以紫花苜蓿的适应性最强,可作为长期利用的优良牧草。两年生草木樨的干草产量最高,短期利用较好。有机肥36 t·hm-2和苦豆子秸秆渣 10 t·hm-2有利于牧草的生长,可显著提高干草产量。

[1]刘满仓.盐池县草原沙漠化的现状、成因与对策[J].草业科学,2002,19(6):5-6.

[2]马红彬,谢应忠.宁夏中部干旱带草地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29(2):180-184.

[3]黄国勤,王兴祥,钱海燕,等.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生态环境,2004,13(4):656-660.

[4]Bhattacharya T,Banerjee D K,Gopal B.Heavy metal up take by Scirpus littoralis Schrad from fly ash dosed and metal spiked soils[J].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2006(121):363-380.

[5]李世忠,徐 坤,谢应忠.浅谈宁夏半干旱地区牧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草地,2005,27(3):75-77.

[6]张余莽,周海军,张景野,等.生物有机肥的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科学,2010,35(3):37-40.

[7]徐明岗,李冬初,李菊梅,等.化肥有机肥配施对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10):3133-3139.

[8]李红梅,陕 方,边俊生,等.品种与肥料对苦荞麦产量及水肥利用的影响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4):252-255.

[9]Beckwith C P,Lewis P J,Chalmers A G,et al.Successive annual applications of organic manures for cut grass:short-term observations on utilization of manure nitrogen[J].Grass&Forage Science,2002,57(3):191-202.

[10]Haynes R J,Naidu R.Influence of lime,fertilizer and manure applications on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soil physical conditions:A review[J].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2004,51(2):123-137.

[11]Parfitta R L,Yeatesa G W,Rossa D J,et al.Relationships between soil biota,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vailability,and pasture growth under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management[J].Applied Soil Ecology,2005(28):1-13.

[12]Marathe R A,Bharambe P R,Sharma R,et al.Soil properties of vertisol and yield of sweet orange (Citrus sinensis)as influenced by integrated use of organic manures,inorganic and bio-fertilizers[J].Ind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2009,79(1):3-7.

[13]江永红,宇振荣,马永良.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1,32(5):209-213.

[14]闫翠萍,裴雪霞,王姣爱,等.秸秆还田与施氮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 [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2):271-275.

[15]李万良,刘武仁.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吉林农业科学,2007,32(3):32-34.

[16]Courtens J P.Fertility management at roxbury farm [J].Bio-dynamics,2001(235):10-17.

[17]苑玉凤,正交试验结果的分析 [J].统计与决策,2006(3):138-139.

[18]李子忠,王 皓.冬灌对农牧交错带人工草地越冬期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28(4):6-13.

[19]刘秀位,苗文芳,王艳哲,等.冬前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温度和冬小麦早期生长的影响 [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9):1135-1141.

[20]韩清芳,贾志宽.紫花苜蓿种质资源评价与筛选[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1]汤镜秋,张泉福,徐苏标.红壤新开地牧草基肥效应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1995,7(5):408-411.

[22]顾炽明,郑险峰,黄婷苗,等.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调控的影响 [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3,31(5):48-53.

[23]刘沛松,贾志宽,李 军,等.宁南旱区草粮轮作系统中紫花苜蓿适宜利用年限研究[J].草业学报,2008,17(3):31-39.

猜你喜欢

干草出苗率牧草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紫花苜蓿干草调制要点
早播条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与种衣剂处理对花生出苗的影响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Around the Farm
土壤含水率对山西主要阔叶树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
小小数迷泽西之智解农场报复计划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
淹水对萌发状态杂交稻出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