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竖井“第二深”
2014-03-13
中国竖井“第二深”
相比于广西、云南的喀斯特地貌,重庆的喀斯特景观似乎没有那么响亮的名气,但这里的喀斯特突破了人们所熟知的喀斯特峰林、峰丛等“传统”景观,更多是表现在纵深数百米的竖井、天坑、地缝等负地貌上,它们隐匿于深山和茂密的树木之中,往往难以到达,不能作为旅游地进行开发,甚至很多还不为人类所触及,是公众陌生的事物。可能正是这样的原因,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探索它们的行列。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作为天然的“喀斯特漏斗”形态,竖井被探险者称作地球上最后一块未完全开发的领域,原因就是它不像雪山那样明明白白地矗立在那里,探险者只有深入其中才能一探究竟。近年来,在重庆及其周边地区,一批年轻的探险队员正执著地进行着竖井探险活动,国外的探险队也默默地竞争着,甚至常年驻扎在这里,竖井的深度不断被刷新。
竖井平台是从坑口落下的巨石和坑里岩石分裂后堵塞形成的,流水在重力作用下,渐渐向下侵蚀扩张洞道,所以平台边有时候又湿又滑,稍有不慎就可能滑落到万丈深渊。
位于西南地区的重庆及其以东地区,由于地下发育了巨厚的石灰岩,并且地壳间隙性抬升频繁,因而发育了众多的竖井,中国目前最深的两个竖井都出自这里。而其他地区的竖井,无论是规模还是发育密度都远逊于这个区域。
第二深竖井浮出水面
万丈坑,孕育在重庆涪陵石夹沟的大山里。从2007年4月探险队小心翼翼地进入到仅150 m深的地方起,这个竖井便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人们对它深度的揣测。2007年12月14日,第二次探测深度为320 m;2008年3月27日,第三次探测深度为654 m;直到2009年2月28日,第四次探测深度达到841 m,跻身中国竖井深度第二位。
万丈坑是一个状况极其复杂的竖井,传说是当年土匪杀人抛尸的地方,据当地公安讲述,这里的确发生过多起命案。因为它在雨季的水量极大,所有的尸骸都被冲得了无痕迹。
竖井探险是一个既依赖于科学技术,同时又可以服务科学的活动。每一次的行动都包含了地质、水文、生物和洞穴沉积物等资料的收集工作,测量工具则是激光测距仪、倾角仪、方位仪等精密仪器,后期还需要用相关的洞穴成图软件制作成图,绘制出洞穴剖面图。一个探洞者的成绩更是需要通过洞穴的深度、长度及其复杂程度来肯定的。这一系列的工作,才让探洞活动变得完整。
进入竖井的深部,地下流水是始终伴随的。当流水进入缩小的洞道时,就变得更加汹涌,冲刷岩壁的声音在原本安静的洞中如同洪水般咆哮……
国内最大的竖井群
对万丈坑的探测,第四次才达到841 m。这个深度是中国人保持的最深探测纪录,在我国目前已探得的竖井深度中位列第二。而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深的竖井是汽坑洞,它的洞口长2.5 m、宽1.2 m,以1 026 m的深度位列全国竖井之首。
汽坑洞的深度原本只有920 m,后来经过英国红玫瑰探险队探明,它与附近另一个竖井在深度300 m左右的一个台阶处会合成了一个洞,由于这个被称为冒气洞的洞口更高,从而使总体高度增加了200 m之多。当然这个深度与世界最深的喀斯特竖井——1 683 m的格鲁吉亚沃隆亚洞穴还有很大差距。
除了这个已知的最深竖井外,更让人惊奇的是在汽坑洞周围10 km2的范围内,竟然还分布有108个竖井,我无法确切地掌握整个西南喀斯特地区还有多少这样的竖井,但是从这个10 km2分布的竖井数量来看,应该是国内最大规模的竖井群了。
事实上,每一个竖井又不单单是一个垂直的毫无分支的洞穴,而是由很多大大小小的支洞组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洞穴系统。目前中国最长的洞穴系统大约也只有100 km,处于亚洲第二的位置,与600 km之多的世界最长洞穴美国猛犸洞还相距甚远。这个猛犸洞原本的长度大约只有240 km,但就在几年前,一位法国的洞穴专家通过分析判断它可能与相邻的一个洞相通,于是就有好奇的探险队决定探个究竟,他们从一个洞进入,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努力,并完成了一次至关重要的潜水过程,终于从另一个洞中出来了。而这另一个洞穴就是约为300 km长的弗特林岭洞穴。两洞合并,再加上其他支洞,构成一个更加庞大的洞穴系统。
重庆境内的竖井,险峻和壮美兼而有之。巨大的“石笋”矗立洞中,环形的竖直洞穴笼罩其上,如同一个巨大的岩石漩涡,水流漫长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在这里显露出强大的力量。
国外探险队缘何钟情重庆竖井
2013年10月4日,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曾发布了一条题为《重庆发现巨大洞穴,内部万象缤纷如小世界》的新闻,报道了2012年美国一支15人的探险队在我国重庆市发现了一个新洞穴,并感叹“岩洞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它内部能够生成一套完整的气候系统”。尽管这个位于重庆武隆的竖井早已为当地人所熟知,但对公众而言仍然充满了神秘色彩。其实,这并非外国探险队首次到重庆来探洞,我国排名靠前的大部分竖井都是由国外探险队或以他们为主力探出的。
汽坑洞里有巨大的暗河、高达120 m的瀑布和深潭。当年英国红玫瑰探险队为了不让探洞服上的淤泥污染水源,在必须涉水潭时,所有队员都会脱光衣服。
邓肯是英国红玫瑰洞穴探险队的队长,他在重庆探洞11年之久,他说:“最初我们是带着科考的任务而来的,但是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重庆有那么多非常美丽和神奇的洞穴……我在这里最高兴的事情和最大的成果就是帮助武隆成功申报了世界自然遗产。我想在这里继续探洞工作,想知道这里的洞穴系统到底有多深多长,也许亚洲最长、最深的洞穴就在重庆……”
一个需要科学支撑的危险游戏
在危险的地方暴露得越久,意味着生命受到的威胁就越大。在沿着竖井壁下降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地形和绳索布置的限制,需要使用多种上升器和下降器进行繁琐的切换,危险就隐藏在切换操作中,任何不规范的操作都可能让自己葬送深渊。平时为了安全,通常都是一段绳子只让一名队员上升,等他过锚点后其他人才能跟着上,所以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绳索使用的技术而耽误了太多时间,就有可能招致危险。
没有科学测量的探洞活动是没有意义的。它需要技术的支撑,同时也服务科学。每一次探洞过程,也是对洞穴各项数据的测量,包括水文、洞穴生物、洞道走向、洞穴沉积物等资料的收集。
世界上第一批职业洞穴专家,法国人诺伯特·卡斯特里特曾说:“我随时都在准备着投身于这个充满诱惑和男性化的游戏中去,想象着那置身于冰冷岩石中的一幕幕……那种从容不迫地去拥抱地层之下的黑暗,去亲身体会其中难以预料和惊险刺激的感觉,我想应该算是一种享受吧!”
探洞永远是一项恐惧和不舍交织的危险游戏,也因为它的存在,才让更多的地下秘境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