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卜凤居点亮重庆“第一灯”的西南首富

2014-03-13青涧石头陈琰枫蚊子

城市地理 2014年8期
关键词:票号公馆首富

文+青涧 图+石头 陈琰枫 蚊子

卜凤居点亮重庆“第一灯”的西南首富

BuFeng Ju The Richest Man in Southwest China Light Chongqing for the First Time

文+青涧 图+石头 陈琰枫 蚊子

白象街的旧城墙遗址的拐角处,隐约能看到几扇木窗棂,小楼底层的小青瓦石门上写着“卜凤居”,看似云淡风轻又隐隐透着不凡。掩藏在石门背后的是一段几乎被遗忘了的鲜活往事。这段故事,得从晚清年间“西南首富”李耀庭的传奇人生讲起……

英文导读: Li Yaoting who was the richest man in Southwest China ever lived in BuFeng Ju. He lighted Chongqing and gave us many precious things.

弃武从商成首富

李耀庭,名正荣,云南恩安县人(现昭通)。“自幼家境贫寒,从小失学务农,习过马弓,少年便离家外出谋生”——在重庆市渝中区文史资料《渝中金融史话》一书中,是如此提起这位后来的重庆商界翘楚。

年幼便加入马帮的李耀庭,常往来于昭通、宜宾等川滇要道。咸丰六年(1856年)参加清军,作战勇猛。虽屡立战功,但李耀庭仍深感安定之好,痛感祖父李嗣琼、父亲李洪泰死于战乱之苦,于是下定决心,弃武从商。谁知机缘巧合,辗转认识云南著名“钱王”王兴斋的李耀庭,悄然开启了自己由滇入渝、经商爱国的人生。

谁能想到,如今破败的卜凤居曾是西南首富的住所。

离开清军之后,李耀庭重操马帮生意,帮人运送货物,将云南的茶叶、烟土运销四川,把四川的食盐运回云南销售。天顺祥的总号在云南,于重庆有分号。认识王炽之后,李耀庭开始帮助经营天顺祥票号。多谋善贾的他,使得天顺祥经营业务蒸蒸日上,到20世纪初,天顺祥已经在全国15个省开办分号,还在香港、越南海防等设有机构,成为“南帮票号”的大户,重庆票号中的翘楚,李耀庭亦从中获得巨额利润。

以此为基础,李耀庭逐步开办了顺昌公司、信记钱庄、电灯公司、丝厂、川江轮船公司等商号和实业公司,他在山城乃至全国的官商各界多有交往,声誉日增,号称“西南首富”。

首富巧解经济危机

李耀庭和天顺祥票号,在老重庆硬是吃得开的,人们晓得李老板的生意是做精了,民间口口相传:“他能干得可以叫钱生崽崽。”

可是,好景不长,辛亥革命成功之后,清朝政府垮了台,天顺祥的财路也断了。巨商富甲见到情况不对,忙着到天顺祥兑换银子,场面拥挤得差点踩死人。李耀庭见库房中银子不多,差人连夜到涪陵分号取银子来。

一天晚上,白象街来了一队骡马,说是从云南方面过来的,在天顺祥大门的灯火映照下,大麻袋胀鼓鼓地被抬了进去,发出吱吱咕咕的摩擦声。看热闹的人很多,大家像往常一样猜测麻袋里装着翘宝银子呢!天亮以后,票号照常营业,任人取兑银子,可是排队的人却少了不少,因为又有风声传出:“昨晚人家的银子都驮拢了,便不再急着去银子了。”

重庆的第一盏电灯就是在这栋建筑里被点亮。

再过了两天,白象街又来了一队骡马,这才真是从涪陵运来的银子。人们都说:“天顺祥是肥了,银子又驮拢了”。李耀庭高兴地打着哈哈,对自己人悄悄说道:“前次驮来的不是银子,那是鹅卵石。”

撬开水泥求“凤”、“凰”?

随着岁月的磨砺,天顺祥票号早已褪去繁华,盖上了历史的尘埃。今日可见的李耀庭公馆,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小楼,坐南朝北,正对着长江,被高大的黄葛树荫遮蔽着,正面三层,背面四层,错落有致。

渝中区文管所所长徐晓渝说,在普查中得到的数据是:公馆建筑面积1003.88平方米,占地面积250.97平方米。整座建筑形态似“船”形,砖木青瓦是中式结构,而圆弧形的墙角又是西式风格,“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在开埠时期比较多。”中式石槽门,是李耀庭公馆最典型的标志,印刻的“卜凤居”3个字,至今仍留在老宅门的门头上。

曾有媒体及部分史料上写“卜凰居”,究竟是哪个?徐晓渝说,肯定是“卜凤居”,李耀庭公馆的“凤”字用的繁体,可能被人们误认成了“凰”。

2010年,在《重庆商报》一则关于“重庆下半城历史遗迹”的报道中,家住长寿的李昌富先生专程打电话给报社,述说自己关于李耀庭公馆的记忆:解放前,由于父母在川东邮局工作,李先生有幸出生在卜凤居公馆。儿时的他,喜欢在卜凤居的楼道里玩耍,常用手摸摸雕刻和镀金的栏杆。文革期间,卜凤居的“卜凤”二字,被水泥涂掉,李先生也随父母搬回了老家长寿。直至2004年,抱着开一家与出生公馆同名酒店的愿望,李先生回到出生地,在街道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敲开水泥块,拓下了那三个与私人记忆和重庆历史密切相关的字,卜凤居的“凤”字也才得以重新出现于人们眼前。

经历了150年的风风雨雨,卜凤居已不复当年的气象。

点亮了重庆的第一盏灯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巴县绅商刘沛膏在太平门安装100千瓦直流发电机,11月25日首次向外供电。当天,正是李耀庭70岁寿辰。当晚卜凤居内50盏电灯齐明,重庆第一盏灯就此点亮,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鲜事。

两年后,在李耀庭等支持下,刘沛膏招股集资成立了重庆民营烛川电灯公司。而作为旧商人的李耀庭,在列强侵略中国期间,表现出强烈的爱国、进取精神,亦如明灯一般照亮了时人之心。

当法军侵犯中越边境之时,李耀庭极力为爱国官兵筹办粮饷,大力支持;当重庆近代史上第一家刊物《渝报》季刊在白象街创办之时,李耀庭热情资助,宣传新思想;当清廷公布商会章程,指认天津、烟台、上海、重庆等七处重要商埠首立商会时,李耀庭成为商界风云人物,主持办起《重庆上午公报》,发展实业,抵制洋货;当孙中山先生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时,李耀庭支持两个儿子参加辛亥革命,并得到中山先生亲书“高瞻远瞩”四字相赠,以兹鼓励。

除此之外,李耀庭对公益事业很是热心,他倡导组织的云贵公所,受到山城民众的推崇,举凡赈灾、救荒、办学、修桥补路等,捐款不可计数。

直到暮年,李耀庭才将自己经营一生的事业传给儿子打理,自己在市内最高处购买了30万余亩土地,与儿子共同设计完成了一座自用别墅。这座以李耀庭先生一辈子信奉“生而好礼”而得名“礼园”,可俯览长江、嘉陵江风光,清晨迎接朝日出山,黄昏观看晚霞西沉。当时很多军政名人、文人学士,都是园中宾客,直至民国元年李耀庭先生走完其一生传奇。

1958年,“礼园”由李耀庭孙子捐赠给国家,正式对外开放,成为重庆市民所熟知的“鹅岭公园”。

猜你喜欢

票号公馆首富
山西票号的固执
思南公馆购物节期间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山西票号的固执
山西票号的固执
沈阳远洋公馆
把青春都耗掉就这么喜欢你
“中国首富”为啥都“短命”
把青春都耗掉就这么喜欢你
1908年那场失败的票号改革
Vanke’s Emp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