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管理人才素质特征及培养模式

2014-03-13陈伟亮福建省泉州歌舞剧团福建泉州362000

大众文艺 2014年6期
关键词:素质人才艺术

陈伟亮 (福建省泉州歌舞剧团 福建泉州 362000)

艺术管理人才素质特征及培养模式

陈伟亮 (福建省泉州歌舞剧团 福建泉州 362000)

在经济全球化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各国多元文化的交流与整合也成为了世界范围内艺术、文化发展的新形势。文化艺术产业作为这一大背景下新兴的朝阳产业,迅速成为我国经济及文化推广的全新增长点。文化艺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加大了对于高素质、高层次的艺术管理人才的需要。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艺术管理人才的素质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高相关的培养模式。

艺术管理人才;人才素质;培养模式

近来,我国的文化艺术产业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艺术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艺术场馆的不断建设、艺术事业的不断繁荣及艺术形式的不断创新。这些使得我国的艺术产业所需的艺术管理人才出现了严重空缺,并且现有的管理人才也无法适应艺术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一、现阶段我国艺术管理人才的素质特征概述

顾名思义,艺术管理人才是可以艺术文化与市场二者之间发挥交流与沟通纽带的专业人才,进而完成艺术市场价值的体现,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并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现今我国各个高校均设置了大量的艺术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并培养了无数艺术创作及艺术营销人才。换而言之,我国并不缺乏艺术创作与艺术营销人才,恰恰缺少的是既懂得艺术欣赏、又充分掌握管理营销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所以,在2001年我国各个艺术类高校及部分著名的综合类大学均相继开设了艺术管理专业,以求能够适应并满足我国文化艺术产业及市场发展对于相关艺术管理人才的渴求。艺术管理专业本身属于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实用型专业,其培养的人才要具备如下素质特征:

1.出色的艺术鉴赏能力

艺术管理人才主要从事艺术文化领域的策划、组织、协调及管理等各类活动,所以要求其必须具备出色的对艺术作品的鉴别、欣赏能力。艺术鉴赏主要是指人们通过接触艺术文化作品而形成的审美评价、审美享受及审美欣赏活动,它是人们经由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来提高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思维活动。艺术鉴赏要求鉴赏主动、积极并愉快地接受艺术形象及艺术意境的感染与熏陶,并且快速调动本身的思想、意识及艺术修养来理解、审视艺术形象。这就要求艺术管理人员即要有本身的艺术修养作为基础,以正确地就艺术品历史、艺术品特点等提出自己的见解,更要充分掌握受到受众的艺术心理,以自身的表达来带动广大受众去欣赏艺术作品。

2.出众的经营管理才能

除要求艺术管理人才具备出色的艺术鉴赏能力之外,也要求他们同时具备出众的经营方面的知识及能力。艺术文化市场是科学配置艺术资源的有效手段,在无形中规范着艺术文化资源的归属与调配。艺术管理人才一定要高度关注艺术市场于对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认真分析艺术文化市场的未来走向。目前我国处于多元化的艺术时代,公众审美情趣、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艺术品市场必须借助于大胆策划、周密布置、强化细节等方式夺取市场先机,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3.突出的人际沟通能力

人际交际与沟通能力是艺术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第三种素质,在面向艺术文化市场与受众审美的不断变化时,更艺术管理人才必须凭借突出的人际沟通来实现和完成艺术的推广及普及。艺术管理人才要主动关注艺术文化营销的每一个环节,包括艺术创作环节、艺术收藏环节等等,只有和广大艺术爱好者做好人际沟通,建立起平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够不断将新的艺术作品推广给受众,进而逐步增加艺术市场份额。同时,艺术管理人员善于沟通也可以确保能够及时听取各方的意见及建议,提升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基于素质特征的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1.深入领会十八大精神,确定“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

十八大报告主题突出、重点明确,这就要求艺术管理人才必须深入领会十八大精神,以筑牢艺术管理人才基于素质特征的培训成果。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一定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艺术管理人才培训的实际工作中,从积极关心艺术管理人才、真诚爱护艺术管理人才及耐心服务于艺术管理人才的角度,结合培养艺术管理人才的实际情况,激发艺术管理人才的工作热情,调动艺术管理人才的学习积极性,明确艺术管理人才的知识需求,不断创造培养艺术管理人才工作的新局面,取得更大的发展。

2.把握十八大精神实质,着力打造新型艺术管理人才

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把握并认真贯彻十八大精神实质,抓好艺术管理人才培养与建设工作,创新培养思路,规范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途径,持续健全,争取将艺术管理人才培养以学习、开拓、团结、务实的战斗集体。在学习十八大精神时,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机构必须将学习视为提高本身修养、提升政治甄别力的主要路径,切实做好艺术管理人才的正规培养工作,帮助艺术管理人才提升学习艺术管理的兴趣及热情。

3.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提升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深度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各个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机构要进一步凝炼艺术管理人才的教育理论、完善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制度。十八大报告充分阐述了艺术建设的重要,突出文化艺术命题的重要性。这也要求相关院校一定要繁荣与发展大学艺术管理专业,发挥艺术管理的育人功能。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重点培养艺术管理人才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认真学习关于艺术文化建设的精神,推动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结语

文艺术化产业的繁荣昌盛需要依靠大批艺术素养高、创新能力强、管理能力出众并懂得市场营销的艺术管理人才。为了满足文化艺术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探索并创新艺术课程教学及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文化艺术管理人才的素质与修养,相关艺术院校及管理部门必须重视其艺术管理人才的培训工作。

[1]孙燕. 艺术管理人才素质特征及培养模式探讨 [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 ,2009,05:92-95.

[2]高迎刚. 欧美国家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借鉴意义 [J]. 艺术百家 ,2012,03:82-87.

[3]马峰、陈凌. 浅析综合性艺术院校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构建 [J]. 齐鲁艺苑 ,2012,05:109-112.

猜你喜欢

素质人才艺术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毛遂自荐
爆笑街头艺术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