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氏声乐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2014-03-13河南省财经学校河南郑州450000

大众文艺 2014年6期
关键词:声乐歌唱教学法

张 静 (河南省财经学校 河南郑州 450000)

金氏声乐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张 静 (河南省财经学校 河南郑州 450000)

金铁霖教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学习大家名家之方法,启迪思想火花,形成自我行为,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不断前行的通途。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本特点,运用金教授声乐教学方法,灵活变通,形成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实现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

一、金氏教学法概述

金教授声乐教学方法中对我们有重要启示的思想,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声乐平衡训练方法,二是启发式感觉教学法,三是“声、情、字、味、表、养、象”的七字训练方法。

1.声乐平衡训练方法

学生学习声乐基本上都经历凭本能歌唱的自然阶段,教师针对问题规范、改变学生歌唱习惯的不自然阶段,最后达到运用自如地科学发声的自然阶段。三个阶段要达到平衡,渐进式行进,尤其要注意第二阶段与其他阶段的平衡。此外要解决师生间的平衡、学生演唱中声音与心象的平衡,声音与情感的平衡,声音与语言的平衡,演唱过程中器官间的平衡等。

2.启发式感觉教学法

声乐教学中面对的最大困难是抽象和难以捉摸。运用启发式感觉教学法就是通过对日常行为的感知,比喻性的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歌唱方法,形成“通道”“支点”“回吸”“位置”“开贴”等技术感觉,使学生迅速地掌握、控制发声方法,从而达到科学歌唱,声音平衡。

3.“声、情、字、味、表、养、象”训练法

声乐教学中的“七字诀”,既是对演唱者的基本要求,也是评判演唱作品的标准。声是歌唱者要把握科学的发声技巧;情是要求用心去歌唱,用真情去演绎作品,“动人先动己”;字是指歌唱中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既要符合汉语的吐字归韵特点,又要符合五音(唇、齿、牙、舌、喉)四呼(开、齐、撮、合)规律;味则是要求对具有地域特色作品的演唱中要掌握风格韵味;表是表演要得体到位;养是要求歌唱者应具备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和音乐素养;象是舞台形象,包括演唱者气质和风度。

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

1.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

声乐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的随意性随处可见。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运用自己突出的能力去传授,问题是教师对作品的理解参差不齐,更重要的是教师个人能力并非一定是最佳教授方法,最后以讹传讹现象必然出现。

2.循规守旧沿用成人教学方法

运用科学方法掌控演唱过程是演绎好作品的保证,这一点已达成共识。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冲出我唱你学的传统“工匠”教学方式,着力传授掌控技术和技巧,突破个人天赋限制。

3.教学方法脱离教学目标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目标以情

感目标为核心,目前的教学过程单纯注重技能训练,缺乏情感感受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技巧化地演绎歌曲,但缺乏人性化的情感张力。

三、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方法

针对学前专业学生特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阐述如何具体地运用金教授的声乐教学方法,形成科学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方法。

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特征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曾显多样化特征,影响声乐教学过程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学生感知能力强,情感丰富,但平衡能力较弱。学生可以比较容易直观地认识事物,判别事物以个人情感为标准,但在处理自身与外界平衡关系上调控能力不足。其次是自我意识较强,以自我为中心,带有很强的叛逆心理。对来自于外部的改变,采取的态度通常是叛逆。最后是综合素养方面需要大幅度提升。

2.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方法

声乐平衡训练的具体运用。根据学生的特征,笔者认为应该从师生平衡入手,了解学生日常行为,感知学生的兴趣点。训练阶段平衡采取“小循环”,缩短循环周期,增加循环频率,在每个周期内减少对学生行为的改变点数。声音与语言的平衡借助节奏朗诵实现,引导学生在音乐节奏上诵读歌词、文章。声音与心象的平衡则要激发学生想象力,“看花闻香”、“望梅止渴”,把学生的感性认知转化为外在表现。声音与情感的平衡重点在于教会学生控制情感,正确表达情感。通过肌体的缩、放运动调节情感,通过心理暗示达到情感点,通过曲目与学生日常行为关联表现情感。

启发式感觉教学法的具体运用。这以教学法对学生使学生由不自然阶段向自然阶段转换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运用中我们通常运用最为常见生活行为,稍加雕琢来对学生进行训练,如呼吸训练中做吹蜡烛练习和吸绿豆沙练习。吹蜡烛练习中提示学生体会腰部外扩和口腔后面软腭向上高高隆起的感觉,再试着用“u”母音顺着吹蜡烛的感受练习,体会歌唱中的吹蜡烛感觉。吸绿豆沙练习的腰腹部同样越来越膨胀,也就是气沉丹田的感觉,同时口腔里面的口后部分也就是软腭上方向上隆起,这时候与吹蜡烛唯一不同的感受是吹蜡烛口腔前面也是有空间的,而吸绿豆沙的时候口腔前面确是闭合的。然后再用“i”母音进行发声练习。此外金教授教学中所运用的“哼鸣”练习、“母音”练习、“下支点提法”“叹气贴字提法”“喉下换字提法”等多种方法在教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运用,运用中大都是先练习日常行为,找到“点”,再转换成练习。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把握具体的技术要领是关键。

“七字诀”教学的具体运用。我们可从技术特征归类为:技能、情感、展示和素养四个部分。技能部分包括“声”和“字”,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感觉教学法练“声”,通过读拼音、朗诵和讲故事等练“字”。情感部分包括“情”和“味”,通过给学生讲解作品,启发学生自身体验,引导学生感情的抒发,通过学生交流家乡体验,体会“味”的感觉,再推而广之。展示部分包括“表”和“象”,引导学生自编小品,通过演—讲—评过程的反复,教会学生表演,在“象”方面的培养可通过礼仪训练,结合舞台表演,提升学生气质风度。素养部分的“养”是教学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结果,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点点滴滴的积累,从审美培养入手,逐步深入,潜移默化。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在教学实施中我们要坚持因材施教,采取的教学方法要契合学生的特征。坚持先进性原则,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形成科学规范的教学方法。坚持服务教学目标原则,着力于情感的实现。把金氏教学法导入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使一种尝试,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完善。

猜你喜欢

声乐歌唱教学法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