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16世纪威尼斯油画技法研究
——以保罗•委罗内塞为例

2014-03-13蒋曈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210000

大众文艺 2014年6期
关键词:威尼斯创作艺术

蒋曈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南京 210000)

15-16世纪威尼斯油画技法研究
——以保罗•委罗内塞为例

蒋曈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南京 210000)

本文以威尼斯画派为切入点,对委罗内塞的油画创作进行解释与阐述,列举他的油画作品与提香的油画作品进行对比与分析,委罗内塞作品的风格由稚嫩到成熟的变迁与艺术认可,从构图、题材、光线、色彩的视角进行剖析。本文又将委罗内塞代表作《迦拿的婚礼》藏于维罗纳赛博物馆、圣费里斯塔教堂、圣科纳儿迪诺教堂的《圣母与圣徒》《救世主》《三位一体》《埃玛乌斯的晚餐》《美神和战神》《利未家的宴会》《格力戈利伊的宴会》《威尼斯的凯旋》等委罗内塞的优秀作品进行技法上的解释与阐述,委罗内塞经营位置,调度五彩,赋予作品使人赏心悦目的气质和张力厚薄并施的油彩令这些大场景有了大气魄。

威尼斯油画派;委罗内塞;油画作品

委罗内塞及其作品之所以引起我的关注有以下两点原因:首先,委罗内塞(1528-1588)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威尼斯画派油画艺术的最后代表,是与提香和丁托列托一起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三杰的艺术大师。一幅画可能承载着非常多的意义,比如宗教的、政治的、情感的、国家的、民族的等等,近代早期能保留到现在的一切绘画作品都是充满了意义的。绘画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也是因为这种方式更加生动、形象和具有纪念意义,比一首歌、一篇文章更容易保存并且让人记忆深刻。与提香、乔尔乔内、贝利尼相比,委罗内塞远没有他们艺术语言的创新,艺术地位与影响巨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委罗内塞善于吸收提香、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人的长处,委罗内塞的绘画对于传统主题1比如耶稣、圣母一直有所涉及,充满世俗生活的情趣,偏重生活与现实,是威尼斯的荣誉画家。

其次,委罗内塞的色彩运用十分奇妙,比如他擅长对于白色的运用让他以在色彩中的丰富与微妙取胜。他在色彩方面的主要贡献之一是给画面具有魅力的银灰色调,被后人誉为“银色的委罗内塞”。作为一名装饰画家,受到市民和上层权贵的欢迎,创作出的作品往往能够起到撼人心弦的作用。阿道夫•威廉布格(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曾说过:“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人们必须寻找美和真,必须使作品达到极致。只存在一种画,就是能把毫无瑕疵的美呈现到人们眼前,如同委罗内塞和提香的作品一样。”

一、委罗内塞的创作特点

委罗内塞的创作题材主要为宗教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现实主义,静态典雅风格,对现实描绘的比较理想化。委罗内塞的作品虽然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描写不够深入,但是大气、生活、有戏剧性和装饰性是他绘画作品的优势。委罗内塞的色彩特点是明快、灿烂。以《劫走欧萝巴》为例,委罗内塞非常善于利用白色体现他所想要的效果,比如光、天空、人物的皮肤光泽、衣服的褶皱、白色的牲畜,虽然使用了如此多的白色,但是反而并没有使画面有琐碎感,已然整体,这也是他创作240cm×303cm的画面所必然需要的素质。他还会常常把几个美的颜色放在一起,似乎可以让这些色彩产生化学反应,让画面中比较暗的颜色也能够拥有美妙的变化,主要是因为使用了透明覆色的画法2。

二、委罗内塞与提香

委罗内塞是提香的弟子,比提香晚一辈。提香曾经主要推荐委罗内塞,并尽力帮助,他们有着同样的画风和环境,都对爱情,酒宴的题材有兴趣,但是他们的精神追求却不相同。委罗内塞没有提香(约1485-1576)和米开朗基罗(1475-1564)那样潇洒与名声赫赫,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爱着的绘画事业。委罗内塞与提香的作品有许多共同点,以委罗内塞创作的《威尼斯的胜利》与提香创作的《圣母升天》为例,《威尼斯的胜利》是委罗内塞为意大利威尼斯大议事厅的天顶所创作的,他将整个画面分为三层,在描绘第一层时委罗内塞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将威尼斯比喻成一位女神,穿着富丽堂皇,正在接受一位天使为她加冕,神话题材的代表性的云层托起了这些神仙,中间一层是人们在看着这一神圣的场景,最下面一层是身盔甲的武士与乞丐。这幅画就是政治需求的产物,是为纪念威尼斯取得胜利的战争,用壁画来记录这一特殊的事件。提香创作的《圣母升天》也是将画面分为三层,气势同样令人震撼画面都采用了仰视角度,在鲜艳的色彩中画面空间无限深远,同委罗内塞创作的《威尼斯的胜利》一样,女神都有天使们簇拥着有云层托起,他们都将站在地面上教徒的动作不一、身体健壮或脸色铁青的穷人描绘出来,采用逼真的空间感刻画宏伟的场面。人物的主次关系通过空间安排来实现,画面富有情节性。在当时威尼斯官方常采用画像的方式纪念所发生的事情,这位非常杰出的装饰画大师还为帕多瓦创作了《圣朱斯蒂纳》(Sainte Justine),为利米尼创作了《圣朱里安》(Sainte Julien),为米兰创作了《圣安东尼》(Saint Antoine,布雷拉),为佛罗伦萨留下了《达尼埃尔•巴尔勃罗像》(Portrait de Dainele Barbaro,,碧蒂宫)。当时社会是一个没有现代化、产业化、机械化的时代,没有电力和批量生产的颜料、画笔、成品油画框和五花八门的创作工具,更没有发达的网络与快速消费的手机功能。可以想象当时的委罗内塞与提香在创作一幅幅恢宏的作品需要付出多少艰辛,并且还做得如此优秀与激情。反映了他们长时间在艺术中的积累与感知。这个时期的作品需要在画布上先涂上石膏底子,再涂上灰色或暗红色的树脂油颜料的底色,委罗内塞他的作品大多是巨幅的,他曾抱怨过石膏底子因抹的太厚而脱落,还要消耗大量的底子和颜料,底子薄的地方往往不会出现裂纹或损坏,为尽量不让画面出现裂纹他会在颜料中加入胶,那时的画家都常使用树脂油颜料、玛蒂脂、日光晒稠油、亚麻籽油或核桃油,还有像威尼斯松脂一类的香脂都被用来作透明色。例如《迦拿的婚礼》666cm×990cm的油画作品,画布是怎样找到的,画框是怎样绷上的,大量的颜料虽然赞助人赞助,只是资金赞助。没有如今先进的投影与合成技术,需要多么精湛的技艺与努力。创作过程中他需要常常站在吱吱扭扭的脚手架上,没有灯,手长时间的举着画笔,一年零三个月中都要如此,胳膊、背部、脖子、肩膀的疼痛是常人无法体会的。而委罗内塞却将这幅作品中的气氛、人物当时的状态、神情、举止都表现的如此生动。

三、他的风格变迁与艺术认可

风格是创作者看到的场景与表现出来的作品间的桥梁,宗教和世俗观点对委罗内塞的风格形成造成了很大影响。委罗内塞是一位现实主义画家,他会凭借所描绘的对象在所处环境和状态中表现出三维状态和他所观察到的真实状况,委罗内塞作品的装饰性和戏剧性是他的主要风格。委罗内塞发现威尼斯的人们并不都是对宗教的虔诚还有对生活的热爱与享乐,他便把现实主义的东西搬到了自己的画面。委罗内塞和丁托列托一样不大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主要关心画面的视觉效果。对于空间的刻画并不刻意,对生活的描绘是他最乐意表达的。有人把他的作品比喻成乐器发出的声音。他所塑造的人物,女的丰盈美丽,男的英武豪气,委罗内塞有意展示他们华丽的服饰,精美的配饰和道具,同时所描绘的环境都表现出富丽堂皇的感觉,气氛也非常轻松愉快。构图上,对于委罗内塞来说,他善于创作画幅较大的作品,甚至可以说是巨幅作品,他的创作风格决定了他作品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构图整体,无论是像藏于巴黎卢浮宫的《迦拿的婚礼》那般人物众多,还是像《巴尔巴洛宫壁画》中仅仅两个人物。从1563年,委罗内塞的创作风格开始变得比较振奋人心,选取的题材、使用的颜色、画面的气氛都有了桀骜不驯的感觉,委罗内塞在类似这种人物众多的宴会题材开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色彩、光线、构图、透视的运用不都只是注重描写几个重要的对象上,而是把整个画面一同端到观画者面前。委罗内塞从来都比较客观,不会在画中过多表达自己的主观思想,让自己的不满搅合到自己的作品中。在委托人挑选艺术家的时候需要技艺十分高超,才能体现一个国家、民族、团体或者家族的品质与地位,并且满足他们的期望和需要,宗教、权利与荣耀以及审美需求和爱国主义促发私人艺术的需求,当时的艺术常被用来为政府和统治者歌功颂德。在画中不可避免的反映了订制作品的个人或团体、私人、政治和社会状况。委罗内塞在创作每幅画时,都会通过精确的艺术语言去描绘细节,表现出了他自身难以置信的熟练技巧,他们足够稳健可靠,技艺足够娴熟,能够严格完成特定的订购作品。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人们认为委罗内塞在当时非常受市民或是权贵们的欢迎。

四、委罗内塞其他作品

委罗内塞代表作《迦拿的婚礼》,是委罗内塞为圣乔尔乔•马乔里修道院创作的大型装饰画。素材取自《圣经》,讲的是耶稣和玛利亚在约旦河畔迦拿遇到一户人家正在举行婚礼,他们也一起参加,大家抓紧享乐,把酒都喝光了,耶稣变出了上好的酒,大家又继续把酒言欢。在画中委罗内塞还将自己画入了作品中,其中还有英国女皇、法兰西一世、他的老师提香、丁托雷托、上层贵族等等。委罗内塞并不理会太多的光和影,中间的主体人物的手臂用丰富的色彩表现的十分微妙,呈现出了一个万紫千红的画面。其中的颜色需要我们仔细推敲,受到了衣服色彩的影响、周围环境的影响、固有色与条件色的结合,以及光的运用与空间效果的处理十分严谨,本身明暗的对比、光影的强弱都体现出来。这种婚宴的浩大场面,把宴席摆在豪华的典型古典建筑中,宾客齐聚着饮酒庆贺,都刻画的栩栩如生,正是这幅作品奠定了委罗内塞的艺术风格,这幅作品藏于巴黎卢浮宫,是卢浮宫中最大的画作,占了大厅的整面墙。威尼斯画家管弦乐队:提香(持低音提琴)、丁托雷托(持中音提琴)、雅各布•巴萨诺(持长笛)和保罗•委罗内塞(持大提琴)。藏于维罗纳赛博物馆、圣费里斯塔教堂、圣科纳儿迪诺教堂的《圣母与圣徒》(Madone aves des Saints)、《救世主》(Le Sauveur)、《三位一体》(La. Trinite)都是委罗内塞年轻时候就已创作出来的,《十字架的幻想》委罗内塞用了五年的时间构图,描述,他所扑捉的场景总是让人震撼,上帝的神圣与不可侵犯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在作品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埃玛乌斯的晚餐》描写了耶稣被捕后被押解到埃玛乌斯,晚餐前向上帝祈祷,他冷峻而超脱的目光里充满信仰和虔诚,寄托画家的社会理想,委罗内塞在构图中喜欢把许多人安排在有大理石的建筑物中,衬托出庄严,坚定的画面氛围。在这幅中画家在表现人物的服饰时用丰富的红色,整个画面十分有激情。

《美神和战神》(Paolo Veronese)在1578年左右创作的现实主义的神话题材的画布油画,美神维纳斯与战神马尔斯结合生下了小天使厄洛斯,画面的颜色丰富,题材与语言具有装饰性。

我们不应该只是在博物馆、相关书籍中去观赏或研究,更应该了解艺术家作画时所处的环境、历史背景、赞助人3、当时的观者之间的联系。法国H•丹纳说:“伟大的艺术与环境是同时的,而非偶然的结合,也非一群伟大的人物以外的集体涌现,或某种无法预料的个体独创力的偶然迸发,环境本身的促成、发展、成熟、腐化、瓦解与艺术的这一过程同时。环境的苏醒带来或带走艺术。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想要同样的艺术在世界舞台上再度出现,除非岁月的车轮退回到那样一种环境的年代。”当时许多团体组织、家族会将艺术作为展示和提高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与生活品质的一部分。例如委罗内塞的作品,《利未家的宴会》《格力戈利伊的宴会》《迦拿的婚礼》《威尼斯的凯旋》《列帕恩托会战》等这些作品记录下了各时期的或奢华、或美妙、或撼动人心的场面。之前的委托制作和消费都是在宗教的名义下进行的,但是渐渐的人文主义4已经非常成熟。世俗生活的发达和价值观的变化让追求享乐生活的人们从中找到了更大的空间,在委罗内塞时期,当时的画家在创作作品时有很多东西是有所顾虑的,尤其是公众的审美与偏见。在风格上,艺术家并不一定仅仅按照赞助人的所有想法去创作作品,而是赞助人在找到与自己审美观大体一直的艺术家然后与其商议并给予一定的报酬,颜料等创作材料大都为赞助人赞助,那时的人们在赋予作品生命力的同时,需要克服太多的困难才能创作出如此美妙的作品。委罗内塞贡献了自己一生的时间为世界油画。意大利巴洛克式画家和版画家卢卡•焦尔尔达诺(Luca Giordano)早期主要从事肖像画,经过不断地琢磨与磨练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主要受到保罗•委罗内塞的影响。除此之外委罗内塞的作品也直接影响到其他巴洛克风格的艺术家们,被视为随后而来的17世纪“巴洛克”风格的先驱。委罗内塞经营位置,调度五彩,赋予作品使人赏心悦目的气质和张力厚薄并施的油彩令这些大场景有了大气魄。保罗•委罗内塞的作品充满明快与激情,近代的许多画家都从他的作品中吸收了绘画精髓,对后世的启迪颇为深远。

注释:

1.传统主题:常用的,经常反复出现的主题或题材.

2.透明覆色法:作画时先用单色画出形体大貌,然后用颜色多层次塑造,暗部往往画得较薄,中间调子和亮部则层层厚涂,或盖或留,形成色块对比。由于厚薄不一,显出色彩的丰富韵意与肌理。透明与不透明两种画法没有严格的区别,画家经常在一幅画作中综合运用。表现处在暗部或阴影中的物象时,用透明覆色法可以产生稳定、深邃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不透明覆色法则易于塑造处在暗部以外的形体,增加画面色彩的饱和度。19世纪以前的画家大都采用这两种画法,制作作品的时间一般较长,有的画完一层后经长期放置,待色层完全干透后再进行描绘.

3.赞助人(Patron):委托订制并资助艺术作品或建筑物的人;经常会为某一特定的项目与艺术家商定详细的合同.

4.人文主义(humanism):在欧洲文艺复兴的背景下,一种对于研究和复兴古希腊和古文学艺术的兴趣,同时也关注人的个性重于神性.

[1][法]艾黎•福尔著.付众译.《法国人眼中的艺术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8):P144.

[2]郑宜编著.《西方绘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p98.

[3]王挺之.刘耀春著.《欧洲文艺复兴史—城市与社会生活卷》.人民出版社,2008(3),232-233.

[4]徐庆平著.《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P164- P204.

[5]Geralding A.Johnson著.李建群译.《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6):P165.

[6]今今编著.《西方绘画艺术图典》.上海画报出版社,2000(10),P45-49.

[6]《威尼斯绘画艺术—艺术帝国》.重庆出版社.2001(3):P185.

[7]杨贤宗编译.《西方学者文艺复兴研究三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P123.

[8][法]H•丹纳著.张伟译.《艺术哲学》.北京出版社,2004(8):P62.

[9]Geralding A.Johnson 著 李建群 译《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3年 6月第一版 )

[10](德)马克思多奈尔 著,《欧洲绘画大师技法和材料》,(清华大学出版社),P312-320

[11]王素色著《欧洲文艺复兴艺术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P188.

蒋曈曈,出生年份:1991,性别:女,籍贯:山东省,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职务:学生,学历:硕士,研究方向:油画技法研究。

猜你喜欢

威尼斯创作艺术
Jazz
威尼斯商人
《一墙之隔》创作谈
纸的艺术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威尼斯狂欢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