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校园雕塑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

2014-03-13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大众文艺 2014年6期
关键词:雕塑家雕塑景观

彭 甫 (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益阳 413000)

关于校园雕塑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

彭 甫 (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校园雕塑是根据雕塑安放环境划分的类型化雕塑名称,与之相对应的包括小区雕塑、公园雕塑、广场雕塑、绿地雕塑诸如此类。这些类型化雕塑由于它的安置环境不同,受众人群有别,导致雕塑的建设与造型,与环境的若干问题的处理方式都有所区分。本文主要依托校园的独特环境,面对近年来出现的校园雕塑艺术的造型设计,建设安装的若干问题进行梳理与探讨。

校园雕塑;建设

一、校园雕塑的意义

1.美化环境

校园是学校的教学与生活用地,是教师与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在每所的小中初高中乃至大学的校园内,或多或少都放置着一件或几件雕塑,其中以名人肖像、青春主题系列的浮雕、各类动物小品、抽象不锈钢雕塑最为常见。在校园内的中心位置,几乎都一件类似“镇馆之宝”的主题雕塑,建设主题雕塑的原因可能代表着学校的历史,比如原长沙县维汉中学是为纪念李维汉先生而取名维汉中学,雕塑即代表了学校的名字由来。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特立中学、雷锋中学、名人总是和校园雕塑联系在一起。校园雕塑虽有着特定的受众人群,雕塑具有纪念的、革命的、教育的功能,但是我们从雕塑本体出发,应当将校园雕塑的建设意义回归于对美的追求。校园雕塑之所以存在,首先是对校园环境的丰富、点缀与提升,通过优美的造型,向同学教师传递三维空间艺术的美,增强同学的想象力。

2.寓教于乐

校园又是一块传播知识,增长知识的净土。教师通过教室,在课堂上向同学传播知识,课后,同学在校园环境中,通过自学消化吸收增长各种讲授的知识,校园必然成为同学课后学习的场所。校园的一草一木,台阶小道,草地树林,都可能让同学们驻足停留。校园雕塑也潜移默化地起刺激校内人群的感官,优美的校园,具有较高审美的雕塑,让同学在学习之余感受美的存在,让思绪飞扬,让想象驰骋。校园雕塑在此环境中起着寓教于乐的作用。在一所学校内,教育是多方面的,雕塑可以承载的内容也很多,但雕塑首先应当是艺术,陶冶情操、寓教于乐,于同学的休闲娱乐时,耳濡目染间提升对美的追求,然后才在此基础上增加相应的主题意义。

二、校园雕塑的分类

对于校园雕塑的分类,可基本包括:具象、抽象、景观、互动、小品等几大类型。具象的校园雕塑基本以人物为主,可以是历史人物、革命家、教育家、捐赠者等等,或是以具象的人物为组合的青春主题性质的雕塑。例如许多院校广场位置都矗立毛泽东雕像,校园的角落存放国内外科学家的胸像等。具有抽象特征的校园雕塑是20世纪现代艺术发展的产物。雕塑造型以点、线、面、体为主要元素,自由组合在一起,纯粹表达三维空间中抽象元素的运用,雕塑的材质以钢铁为主,施以较为鲜艳的色彩,给人无限的想象力。但在我们的许多校园内,多数是以不锈钢材料堆砌的所谓抽象雕塑,不具有任何的审美感受。随着校园景观建设的不断进步提升,雕塑与景观紧密联系,有的校园环境在建设时将景观与雕塑纳入到一体的建设中,景观中需要雕塑的点缀。例如有的活水景观,放置几件动物雕塑变能使得真个景观活跃起来。互动的雕塑是比较新鲜的内容,它的存在是需要参与者的。

三、校园雕塑的建设问题

1.主题内容

在建国初级,我们的学校建设受到政治、经济条件的影响呈现模式化发展的特征,几乎所有的校园建筑模仿苏联形式,随之我们看到的校园雕塑也只有革命伟人像以及工农兵群像,并且全国上下的校园雕塑多有雷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模式化的思维方式被打破,人们开始可以从多方面、多渠道地看到、接触许多美的新鲜事物。学校的建设开始走向反映地域个性,人文特征,建筑师的审美等,校园里更是出现了许多别具一格的、具有生命力、感染力的雕塑艺术。当下,这种趋势还在不断变化发展中。校园雕塑的主题内容在一线发达的城市以及省会城市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决策阶层开始能够接聆听雕塑家们的奇思妙想,我认为作为雕塑家、雕塑工作者们有义务引导受众的审美,将校园雕塑的建设走向一个开放的,健康的、向上的、具有创造力、想象空间的层次上。我们的决策阶层对于好的雕塑主题内容的审美意识需要雕塑家们的正确引导。

2.表现形式

校园雕塑的表现形式是雕塑本体内容的方面之一。雕塑家采取何种表现形式塑造校园雕塑呢?具象、抽象、景观、互动,哪一种内容更加符合校园,在这里我提出一定的拙见,校园雕塑应当以装饰校园为目的,审美为第一位,减弱功能与去意识形态化为主。现在,国内许多的高校大部分存在着许多具象的人物雕塑,这是历史遗留,我们暂不考虑,我们考虑的问题是具象,写实的,具有纪念意义的雕塑不再放在校园的主要位置,重要的位置中考虑建设以景观为主的抽象雕塑。

3.材料选择

雕塑的材料一直为雕塑家们所寻找,3d打印技术的出现使得雕塑材料又多一种实现的可能,但是材料和材料如何粘合在一起,是世界难题。因此雕塑建设中新型材料的开发并非像科学技术那般重要,毕竟雕塑仍旧在使用泥土、石头、木材等农耕时代的产物,即使是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材料的选择还应到回到如何利用好常见的不锈钢、石材,水泥钢筋等。

4.景观营造

室外的雕塑一定存在于一定的景观地带,同样校园雕塑存在于一个围合校园环境中,教师同学每天都在这个围合的环境中上课下课,抬头便可以看到某个角落的某件雕塑,图书馆前、教学楼前,草地上,道路旁。它们确实是一件件艺术品,但是它们应当是孤零零地堆放在某个环境中吗?雕塑与环境的是否融洽,雕塑是否需要景观衬托,还是只是需要一片草地。这是一个雕塑建设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校园雕塑最为常见的是一个个水泥墩子,这些墩子使得我们触摸不到雕塑,使得我们需要仰望雕塑,也是我们不得不合影的地方。

另外,灯光、水源、绿地、音乐等应该可以成为校园雕塑建设的一部分,让同学参与其中才是一件优秀的校园雕塑。

结语

校园是培养人才的圣土,是同学顺利走向社会的学习园地,也是放置雕塑的纯净土壤。本文所探讨校园雕塑的建设呈现若干问题旨在能够使雕塑家进行艺术创作时,明确雕塑艺术的美化与及寓教于乐意义,在主题内容、表现形式、材料选择景观营造上规避常见的问题,创作精良优秀作品,并引导我们的受众人群及决策阶层将雕塑建设的本质回归于对美的追求。

猜你喜欢

雕塑家雕塑景观
巨型雕塑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我的破烂雕塑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写实雕塑
雕塑家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
自然雕塑
当代雕塑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