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楚艺术图饰的审美精神

2014-03-13武汉轻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00

大众文艺 2014年6期
关键词:艺术史武汉出版社

林 蕾 (武汉轻工大学 湖北武汉 430000)

楚艺术图饰的审美精神

林 蕾 (武汉轻工大学 湖北武汉 430000)

楚艺术瑰丽流畅,情感外露,富于抽象形式美感的风格,是体现为“人神交融”方式的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生动艺术写照,它的独特艺术智慧和超乎寻常的艺术想象力,源于楚民族达观的生命态度,源于他们对精神生命的执着与热爱,以及对神秘未知世界和自由精神境界的忘我追求

楚艺术;精神;审美

装饰艺术是一个可以看出民族独特性和固有的艺术意识的视觉表现形式。楚艺术图饰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独具特色的视觉样式,它反映古代楚人的艺术追求倾向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国艺术在上古时代的一些观察特性和艺术感觉。皮道坚先生所说的“楚艺术瑰丽流畅,情感外露,富于抽象形式美感的风格,是体现为“人神交融”方式的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生动艺术写照,它的独特艺术智慧和超乎寻常的艺术想象力,源于楚民族达观的生命态度,源于他们对精神生命的执着与热爱,以及对神秘未知世界和自由精神境界的忘我追求”。1楚人将他们的智慧与民族情怀、神秘信仰揉合在一起,创造出了灿丽多彩的楚艺术形式,下面我们就来分析楚艺术图饰中楚人的各种审美精神,以及它所包涵的内在美学。

一、民族情怀

楚艺术在视觉样式上为我们创造了极为出色的游目骋怀的审美对象,它们诉诸我们的审美直觉,令我们不自觉地产生一种轻快的,仿佛离开大地般的超脱感与升腾感,2这种精神活动的自由境界正是楚艺术家们对真实艺术反映后过滤过的情感写照,这种情感一方面来源于楚民族远古流传下来的“观象授时”的经历。传说楚民族来源于黄河流域古老的祝融部落,这个民族部落掌握天文历法和农业生产的知识,拥有当时先进的经济和文化,据一些文献记载,这支部落的祖先很早就具备了“观象授时”的才能,并以此为世代相传的职能,为其它部落服务。3由于这种世代相传的观象授时职能,使得楚人的审美视野得到了开拓,想象能力也丰富了许多,更升华了楚人的审美意识,才创造了楚民族辉煌、博大的楚艺术。如曾候乙墓的漆衣箱上,绘饰的天象图,图画绘在圆拱形的盖面上,内容包括一巨大北斗及环绕北斗的星宿,两旁绘古代方位神青龙、白虎,有趣的是曾候乙墓漆衣箱上的星宿为反向排列,这可能是表明绘制者是以衣箱的拱形盖象征圆形的天空,以长方形的箱底象征大地。4这种对日、月图像的绘制,显示了楚人对天象题材的爱好,这种爱好与楚民族的先祖在远古时代长期从事的观象授时活动的经历是有必然关系的,再如各种漆器、丝绸等艺术品的装饰纹样,飞扬流动和轻灵的线条,升腾的各种造型,为欣赏者创造了一个无限辽阔的意象空间以及“大象无形”的宇宙苍穹意识。它们所呈现的都是一个蕴含有日月星云、山川万物、天旋地转、变动不居的大千世界景象,手法简洁,风格明快,意蕴耐人寻味。在纹饰中,以流畅的曲线传达出更为鲜明、强烈,更加活跃生动的运动感,也更富于变化,这映证了楚人对生命运动形式的喜好,对生命活力的崇尚,也与楚人那种上天入地,宇宙苍穹的审美意识是密切联系的。所以,楚人的装饰纹样中蕴含了楚人特有的宇宙意识和审美情感,从装饰线条的优美律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活力,让我们看到了楚人对生命自由境界的热情向往,这种装饰图式是楚人运转无已,天地密移的宇宙观的艺术方式表现。

二、文学思想对楚人审美的影响

春秋战国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楚人的审美意识也受到文学思想的影响,老子的一些哲学观念,如表现宇宙生命之本体的“道”与“气”以及“大象无形”说等,这些思想都在楚人的图饰艺术中均有体现。老子认为,天地万物的本源是“道”,“道”即是“虚无”将“道”的本质看做“无”,就是老子所说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不是静态的存在,它运动不息,正是在它的运动中生出了“有”,生出了天地万物,故“无”充满着蓬勃的生机,具有生命的意味。“无”是无限的,空间上无边无际,时间上无终无始。5老子的这种“虚无”为本的宇宙观对楚人崇尚空灵的美学思想影响极大。如长沙出土的漆耳杯,其装饰纹样线条流畅动感极强,纹样形象飘渺虚无,若隐若现,这正是这种审美思想的集中体现。还有庄子的“体道”理论,它的哲学基本精神是寻求个体的精神自由,“体道”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精神自由,庄子将这一理论的过程称之为“游”,这种“游”只是精神上的一种畅游,并非现实的畅游,或者说是精神上的一种自由,并非现实的自由,从审美学的角度来分析,庄子的这种“游”正好道出了艺术审美的真谛,这种“游”所道出的是一种至美至乐的境界,庄子所说的这种“游”即是心理上的一种释放感和自由感,这也是审美学所要求的。正是“心游”,才能做到无所目的,无所约束,极尽人的精神的能动性和客观现实的超越性。“心游”离不开想象。奇警超拔、绚丽无比的想象是“心游”的重要特点,也是艺术想象、审美想象的重要特点。6庄子的这种思想开拓了楚人的审美意识,使楚艺术家们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创造出了楚艺术深邃神秘、轻灵升腾的感觉,使其变得美伦美奂、独具一格。

三、巫风神韵

楚民族在进入阶级社会后仍保留了大量的原始民族的淳厚风习和远古神话,以及巫术观念,与按严格的等级观治理国家的宗法制社会不同的是,楚人在很大程度上仍按照古老民族血缘的纽带来维系相互间的关系,由于较少受到宗教礼法制度的理性束缚,楚人的思想远比一些北方民族自由浪漫,它们重视人与神,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沟通,因地楚地巫风盛行,知种祭神歌舞在民间广为流传。在这祭神歌舞之中,既保留了大量远古神话小说,又包含着极为丰富的艺术因素,此外,南方的大自然山野从林鸟兽出没,大江芳泽云蒸霞蔚,更兼风雨晴晦,朝夕多变,四时不同,则不仅为楚人提供了新的生存环境,也进一步熔铸了他们情感热烈、想象大胆和达观进取,灵巧好动的性格气质,7这些因素被楚艺术家们很好的利用起来,作为楚艺术创作的素材来源之一,我们从楚的艺术作品中就映证了这点,如青铜器上攀附兽奇诡怪异的造形,盘绕纠结的龙蛇,游动的云霓,以及其它无以名之的图形符号而组成的怪兽形象,它的形象超越了模拟的形态,加以夸张抽象的变形,使其充满了神秘的意味,仿佛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是楚人的巫风所留在青铜器上的信息。8还有些漆器上的图饰,如楚人崇拜的凤纹,还有龙纹和虎纹,这些纹样都出现在随葬器物上,楚人以此借凤引导所招之魂,借龙以飞升上天,除恶辟邪。这些含义全部被形象化的表现出来。楚文化中所保留的这些丰富的神话传说,及巫术活动,为楚艺术图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扩大了楚人的幻想空间,这类楚图饰艺术为人们展示了一个“人神杂糅,光怪陆离”的神秘艺术世界。各种奇异怪诞的神灵,以及夸张变形的人和动物形象,这些形象的神秘诡异大大超出了我们受到种种束缚的想象力的范围,给现代欣赏者带来莫大的审美惊奇。

楚艺术图饰向我们展示了楚人对自由精神和自然生命的热爱,以神奇浪漫的表现形式描绘出各种独特的艺术形象。楚艺术图饰抽象的形式、理想的色彩、活跃的形态,丰富了我们的视觉审美因素。他们的造型往往都表现出现代艺术中才有的抽象构成意识,手法上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将幻象与真象相交,抽象手法与具象手法并用,这种将现实的世界打散,将具体的对象分解后重新构成的一个新的艺术形象和审美空间的表现手法,所创造出的形象、空间、和氛围,规模气度都出人意表、气宇非凡,让我们看到了楚人丰富的想象和富有激情的艺术创造手法。

注释:

1.皮道坚.《楚艺术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p6.

2.皮道坚.《楚艺术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p115.

3.皮道坚.《楚艺术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p24.

4.皮道坚.《楚艺术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p100.

5.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p55.

6.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p139.

7.皮道坚.《楚艺术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p27.

8.皮道坚.《楚艺术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p291.

[1]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皮道坚.《楚艺术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林蕾,职称:助教,单位:武汉轻工大学,出生年月:1984年2月。

猜你喜欢

艺术史武汉出版社
艺术史研究的锚点与视角
——《艺术史导论》评介
《对立之美:西方艺术500年》
我等待……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误读的“艺术史”
艺术史上最贵的武器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