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凉山彝族漆器髹饰艺术研究

2014-03-13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都匀558000

大众文艺 2014年6期
关键词:凉山漆器器物

马 丽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都匀 558000)

凉山彝族漆器髹饰艺术研究

马 丽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都匀 558000)

凉山彝族的传统漆器艺术风格独特,集实用和审美于一体,是我国少数民族漆艺文化中不可替代的艺术精品,不仅饱含了丰富的彝族传统文化,更是以此种艺术形式记录了彝族人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和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对研究彝族的民族文化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彝族漆器;造型;纹样;色彩

漆器是凉山彝族人民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物,也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中非常具有地域性和民族特征的一个艺术种类,其造型独特精美,颜色古朴绚丽,纹饰简练概括。

“艺术源于生活”,凉山彝族漆器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了彝族人民赖以生存的环境,独特的民风民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具有凉山彝族长期以来积淀成的独具特色的审美观念和装饰特征。

一、凉山彝族漆器造型特点

人类社会从诞生到发展至今,无论是生产生活、打仗防御还是祭祀神灵、赏析把玩都未曾离开过器具,从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到商周时的青铜器,再到汉代的漆器,明清的瓷器等,这些器具虽然使用了不同的材质,有着不同的功能和审美特征,但总体来说都具有相当大的功利性,即实用。凉山彝族漆器也是如此,在彝族人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彝族漆器的造型设计大多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密切相关,并突出它的实用性。因游牧民族经常随畜迁徙的原因,所用的餐具也没有如陶质这种易碎的材质,而多是以动物皮或木材做胎经髹漆制成的器具为主,这样在迁徙的途中便于携带。不仅如此,因彝族人的生活习惯“近古者席地而坐”,所以他们很少有专门的餐桌,因此为了方便使用,他们通常会在盛装食物的钵、盆、盘、盛酒的酒壶、酒杯的底部设有一定高度的高圈足,这些漆器的造型原理类似传统青铜器中的“豆”“簋”“盂”等食器。而用来舀汤或舀酒的勺子通常都有很长的手柄,这样的设计一来可以缩短用餐者与餐具之间的距离,弥补没有餐桌带来的不便,二来由于高足能拉长食物与地面的距离,因此能够延迟食物变冷的时间,可以说处处都在体现器具的实用性。

另一方面,彝族漆器的造型设计也通常带有较为明显的彝族传统文化色彩。因彝族自古信奉“万物雌雄观”,有万物以成双为吉、成对为美的观念,所以,很多器具都是一分为二子母合体,下部为盛装东西的器身,上面扣合盖子,实用又美观。

此外,很多彝族酒具的造型都与动物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天然造型的彝族漆器有的直接用动物的器官如牛角、羚羊角、猪蹄、鹰爪、雁爪等加工制作而成;人工造型以禽鸟、动物的外形为设计依据,创作而成的仿生作品如鸟形壶。”1这种酒壶外形似鸟,底部有足,腹部或扁或圆,嘴部微张做出酒孔,类似茶壶的嘴,便于倒酒。还有一些是用动物的肢体与器具结合制成的漆器,如用木胎结合鹰爪制作的酒杯,通常以鹰爪作为酒杯的足,鹰爪经过干燥和刮灰处理后再髹漆使用, 或者不做髹饰而直接做成鹰爪杯足,彰显出彝族人阳刚威猛的性格。

二、彝族漆器的纹样装饰特点

凉山彝族漆器种类多样,用途广泛,从食器到酒器再到日常用具,已然成为彝族人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物件。但漆器对彝族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实用,器具上所髹饰的精美的装饰纹样更是对彝族人审美心理和民族文化的一种记载,毫不夸张的说,这些纹样对整个彝族文化的研究起着相当大的指导作用。

1.纹样来源

“凉山彝族漆器的纹样源自然,来自生活,因而种类繁多,异彩纷呈。”2人们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中,寻找和发掘美,并以圆点、线条或块面的形式将其归纳概括成具有一定规律的图案纹样。于是在彝族漆器纹样中,会经常出现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象,如表现自然景物的月亮纹、圆日纹、山脉纹、水波纹;表现植物的蕨岌纹、花蕾纹、蒜瓣纹、植物的根茎及种子纹样;表现动物的眼睛纹样、羊角纹、鸡冠纹样;表现生产活动的渔网纹、火镰纹、栅栏纹、织布的经纬纹等。这些纹样简练朴素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千百年来彝族人对生活劳作的最直接的记录。

2.纹样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一般来讲,器物上的纹样都处于从属地位,起装饰的作用。《辞源》中对装饰一词做这样的解释:“装者,藏也,饰者,物既成加以文采也。”指的是在器物表面,通过添加图案纹样、描绘色彩等手段以达到美化和修饰器物的目的。漆器纹样也如此,它不是单独存在,而是附属于器物的表面,随器型的变化或曲或直,疏密相间,因此,“适型”成为彝族漆器纹样最大的特点。如圆型的酒壶上的装饰纹样,由于器具的主体部分是正圆形,因此,纹样就以壶面的圆心为起点,一圈套一圈的向外排列纹样,像湖水中荡起的涟漪,画面和谐统一;餐桌的纹样装饰也是如此,由于人的视线大多看到的是餐桌的桌面,所以桌面会通体绘制装饰纹样,并以桌面的圆心为中心点向外放射状的绘制纹样。若是圆柱状器型,纹样就会横向围着器物绕成一圈,首尾相接;鼓腹器型则通常是将主体分成上下三部分,其中,上下两端留少量的空间装饰渔网纹、织布纹等简单的纹样,中间剩余的大面积做主体装饰,纹样或横贯画面,首尾相接,或以单元纹样的形式重复排列,并采用左右对称的格式,变化多样,效果丰富;器物的圈足通常不做通体装饰,只在边缘上绘有少量的纹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由此可见凉山彝族漆器的装饰纹样非常注重与器具造型的搭配,二者能够做到统一和谐,相得益彰时,纹样才能体现它的装饰意义。

彝族漆器纹样的另一个特点是常常成组出现,搭配使用。如以动物纹样为主体的图案,就会在图案外围用一些瓜子纹、星星纹、织布纹等纹样绘制小的花边做装饰,使得图案中的动物纹、植物纹相互呼应,丰富画面的同时又有谐调统一的效果。并且,这种纹样会以组的形式对空间进行平均分割并反复出现,形成二方或四方连续的图案。“描绘在器物不同部位的不同纹样,一般都会作到粗细疏密兼顾,主次位置得当,繁密相宜,使绚丽的纹样和优美的造型浑然一体,和谐统一。”3

此外,彝族漆器纹样还特别注重点线面的排列组合,利用大的块面将整体分割成几部分,再在此上用线条绘制不同的纹样进行装饰,空白处或留白或用圆点点缀,这样的点线面的组合构成,彼此呼应,相互衬托,有主有次,画面饱满,且具有很强的层次感。

三、彝族漆器的色彩特征

色彩是彝族漆器髹饰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彝族人的民族文化和审美意识,与彝族人的传统喜好、精神崇拜和所在地区的自然资源等密切相关。

“在凉山彝族人的生活色彩中,漆器表现出来的“红、黄、黑”三种颜色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色彩,因为它们最具象最直接的展示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所以被人们称之为三色文化。”4三色文化是彝族人特有的色彩文化,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影响着彝族人,当然也包括彝族漆器的用色。对于这三种颜色,彝族诗人吉狄马加在《彝人梦见的颜色》中有这样的描述:“我梦见过黑色,我梦见黑色的披毡被人高高的扬起,黑色的祭品独自走向祖先的魂灵……我梦见过红色,我梦见过红色的飘带在牛角上呜响,红色的马鞍幻想着自由自在的飞翔……我梦见过黄色,我梦见过一千把黄色的伞在远山欢唱,黄色的衣边牵着跳荡的太阳,我梦见过黄色但我不会不知道,这个世上美丽和光明的颜色,从什么时候起就留在了古老的木质器皿上……”

彝族人长期以来都有崇尚黑色的心理,不仅在祭祀、作战等各种重大活动中会使用黑色,而且在生活中,黑色也是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如彝族人服饰会以黑色作为基本颜色,结婚的新房要用烟熏黑后才会入住,替人祈祷、祭祀的祭师毕摩的法衣也为黑色等,因此,彝族漆器的底色绝大多数是黑色也就不足为奇。除此之外,红色在凉山彝族人的心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或许是源于长期生活在高寒地区的彝族人对火的崇拜之情,他们取暖、煮食、驱赶猛兽等活动都离不开火,因此红色就成为了他们心中的生命之色。而象征着光明的黄色在凉山彝族的宗教传统中,认为黄色能够慰藉祖先的灵魂,使其得到安息,因此黄色也被彝族人视为神圣的色彩。所以在漆器中,红黄二色常常做为点缀,髹饰于黑色的胎底之上。

彝族漆器的髹饰方法较多,但最常见的是漆彩绘的形式。一般器物会以黑色做底,并漆的黝黑发亮,在当地流传着这样的谚语:“不漆就不漆,要漆就漆得黑亮亮,不染就不染,要染就染得红彤彤”。用来制作漆器的生漆在割采后,与空气接触,经过氧化会逐渐转变为深褐色,凉山彝族人会在生漆中加入锅底灰,然后再调入猪血,这样一来,打底的黑色就会变得黝黑,器物的色彩也因此变得深沉起来。随着人们的审美意识的不断发展,器物上单纯的黑色所带来的视觉效果也开始让人觉得单调乏味,但由于天然的生漆本身没有更多的颜色供人们使用,要想获得更加丰富的色彩,需要在漆料中加入一些矿物色或染料,如将生漆与银朱粉或青矾调和成红色,将石黄粉加入生漆中调和成黄色等。《髯饰录》是由明代漆工黄大成著的我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漆工专著,书中也对能与生漆调和的颜料也有所记载“有银朱、月一砂、降矶.褚石、雄黄(石黄)、雌黄、靛华、漆绿、石青、石绿、韶粉、烟煤子等。”人们通过此种方法,来丰富漆的颜色。彝族漆器也同样如此,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红、黄二色,然后在稳重的黑色胎底的基础上,用鲜艳的红色和明亮的黄色交替绘制各种纹样,黑、红、黄三色相互衬托,比例均衡,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在黑色的沉稳中透着红黄二色的炽热和奔放,具有对比强烈又不失原始古朴趣味的特点。

结语

彝族漆器伴随彝族人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了独具彝族特色的艺术风格,并以其简洁优美的造型,灵动概括的纹样和绚烂的色彩成为我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中的艺术精品。对彝族漆器髹饰艺术的研究,不但有利于人们了解彝族人的民族文化和情感,更有利于这一民族精品工艺的传承和推广。

注释:

1.范宏亮,徐人平.彝族的漆器艺术[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4).

2.冰河.彝族的漆器及装饰图案艺术[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4,(4).

3.罗明刚.凉山彝族漆器[J].四川文物,1992,(4).

4.巴且日火,论凉山彝族民俗事项中的色彩局域[J].凉山大学学报.2003,4.

马丽,女,1985年生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系教师。

猜你喜欢

凉山漆器器物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战国漆器的设计研究
身如器物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漆器收藏三问
构建最美河流湖泊,凉山在行动
不该屈尊的大美漆器
凉山彝区贫困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与探索
记 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