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看待新课程标准下的“讨论式”教学模式

2014-03-12郭志忠

语文学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观摩课生动性教学模式

○ 郭志忠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世纪中学,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0300)

新课标现已全面实施,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改革方兴未艾。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载体和阵地,自然也成了异彩纷呈的教学理念的舞台。各级教育工作者无不殚精竭虑,力图探寻一套更具时代特征、更符合教改思想、更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学模式。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上海建平中学探索出的“讨论式”教学模式,以其尊重主体的鲜明个性呈现出耀眼的光芒。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越俎代庖,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丧失。“讨论式”强调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使课堂由过去的“一言堂”变为全班的“百家争鸣”。这无疑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模式。笔者曾多次参与这种教学观摩课,在颇受启发的同时,也有一点深切的体会:“讨论式”改变的不仅仅是授课模式。但也要关注以下方面:

一、要生动性,更要知识性

在多次的“讨论式”教学观摩课上,教师先列话题,然后分组,最后全班讨论。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使课堂充满活力。貌似非常成功,但恰恰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成功”的背后,存在着某些需要注意的因素。如在一次教学观摩课上,学生们就自己老师布置的话题进行讨论,A组的观点立刻被B组否定,B组的观点又立刻被其他组群起而攻之。而授课教师总是以“太好了”“太棒啦”“你真有思想”等字眼来鼓励。最后,老师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你认为自己是对的”作结。当然,有些问题允许学生有自己的不同看法,甚至鼓励学生有自己新的创见。但总的来说,做学问要求真,而真理往往比较唯一。何况,学生由于受知识、阅历等因素的限制。对一些问题缺乏辩证的看法,看问题不免失之偏颇。如不纠正,长期下去,使学生由自信变成自大不说,更重要的是存在认识上的错误。为此,教师要在讨论前对本节内容做一大体分层。识记的内容不必讨论,应明确告知学生;分析、概况、理解的应在半开放的状态下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在肯定其正确性的同时更要指出其认识上的偏差。评价与鉴赏的内容开放性较大,但也应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不可为了追新逐奇而偏激甚至错误。讨论的终极目的是求真,切不可犯为了追求课堂上的生动性而忽略了知识性这种舍本逐末的错误。只要我们把握课堂教学的层次性,是完全可以实现“鱼”和“熊掌”兼得的双赢局面,让生动性与知识性相得益彰,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效能。

二、要主体性,更要主导性

有些教师在运用这个模式时,由于过分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失却了自己的主导性。如前面那位总以称赞者出现的教师,与其说他是一位课堂的主导者,不如说他是一位原则性不太强的观众。著名的教育家陈仲梁先生曾说过,“在课堂上,学生不动的时候让他动起来,动起来时又不可盲动。”上课好比放风筝,主线必须抓在教师手中。教师要把学生游离话题太远的思维拉回来,不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在讨论时话题不必过多,否则就会不深刻。如呼市二中的一位教师在讲授孙犁的《荷花淀》时,一节课只设置了一个话题:由语言特点推知四位女性的性格特点。这不仅扣住了文章的重点,还对学生运用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是一次很好的启发。所以,学生动的充分,教师就要导得越彻底。

三、注重学科性和阶段性

“讨论式”是一种很好的授课模式,但它绝不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学科性和阶段性的限制。逻辑性较强的科目如数理化等,不可完全照搬,因为基本概念和定理没必要让学生去讨论。另外,学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小学和初中生有较强的表现欲,“讨论式”正好吻合他们的心理。运用这种方法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高中生一般不太肯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在冲刺高考阶段,他们所关心的往往是纯粹的知识、解题技巧和答题步骤,对别人的新奇见解不太关注。且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较重,花太多的时间来讨论个别问题,有点儿得不偿失。

四、“讨论式”授课模式应在继承中前进

不少文章把传统的授课模式批判得一无是处。新事物固然是在对旧事物否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传统授课模式中的那些积极的因子应该被继承。如构建严密的知识体系,扎实的基本功训练等。我们绝不能在全盘否定一个极端时而陷入另一个极端。否则,“讨论式”教学模式必然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终停留在一个僵化的格式层面。

“讨论式”是模式,更应是一种意识,它旨在即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认识,它才能从僵化的程式中被解放出来,在新课标的理念下焕发夺目的光彩。

猜你喜欢

观摩课生动性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二次作文,提升初中作文语言生动性的新路径
鲁迅杂文、书信提供的事实与其经验知识的生动性
使学生作文语言生动起来之我见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学科价值:数学教材解读的重要视野——由两节同题观摩课引发的思考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摇曳生姿 诵读见长——以“第五届‘圣陶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课”为例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观摩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