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教材本土化的探索与希望
2014-03-12任雪山
○ 任雪山
(合肥学院 中文系,安徽 合肥 230601)
文学概论教材应该怎么编写,一直是文论界和高教界很困扰的问题。按理说,中国的文学概论教材,是中国人编的,给中国人使用的,当然要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口味,使用中国的本土资源。但是我们毕竟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任何学问也不可能关起门来造车,吸收更丰富广阔的资源成为一种必然。而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理念的全球扩张,正如敏泽所言:“当代所说的‘全球化’,实际上就是要求以西方文化来主宰和主导世界文化的发展。”[1]12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也认为:“对于我们许多人而言(特别是在文学和文化领域工作的人),这是界定全球化的核心: 世界文化的标准化;美国的电视,美国的音乐,好莱坞电影正在取代世界上其他一些东西。现在,这种恐惧却是弥漫在我们后面两个范围之中: 一方面,这明显是支配和本地文化工业被美国文化工业取代的后果;同时,这种恐惧更深层的方面在于社会,而文化现在被视为唯一的症候。换言之,这种恐惧是,特定种族-民族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文化标准化的过程中将遭到破坏。”[2]5在这种背景下,势必带来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如何坚持文论教材的本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何谓“本土化”?本土化不是狭隘的地域观念,更不是民族之间的对立,而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呈现出来的民族特色。具体到文学概论教材,本土化则是一个如何彰显自己民族文论特色的问题。它主要是指使用中国本土资源,构建中国自己的文学概论。而中国本土资源,主要是指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术语、概念和思想观念。各种版本的文学概论教材也或多或少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只是做得不够充分。纵观五四以来的中国文论教材,从概念到体系,从方法到思想,基本上都是外来的,或苏俄模式,或欧美模式,或马恩+别车杜+韦勒克模式。而中国传统的思想资源只是一些零星点缀和补充。当然这只是事物的一面,另一方面,在这种大范围“西化”趋向的背后,我们也看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西方文论单向输出的局面已经被多元对话的局面所取代,正如王岳川所言:“本土化和全球化从来都彼此依存,作为文明载体的民族自身发展不仅在冲突中融合而成,而且在融合中产生新的冲突并进而达到更高的融合。”[3]32-33所以本土化成为全球化发展的一个深入阶段而成为必然,离开本土化全球化也会变得难以持久。这样一来,本土化就不只是内在要求,也是外部要求。实际上本土化之路从未停止过,仔细梳理这些本土化探索,对中国当代的文论教材建设大有裨益。
中国现代的文学概论教材编写,最早可以追溯到晚清民初。梁启超曾说:“凡一学术之兴,一面须有相当之历史,一面又乘特殊之机运。”[4]24中国文学理论当然不乏悠久的历史传统,而晚清民初的巨大社会变迁,尤其是学术思想的巨大变迁,给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带来特殊的机运。随着“美术”“文学”等一大批特定概念术语的出现,使文学理论学科的确立成为可能。尤其是1903年颁布“癸卯学制”之后,“文学门”的分类,使得文学独立出来,为现代形态的文学理论学科的形成奠定基础。中华民国成立后,蔡元培任教育总长,着手进行教育改革。在1913年的《教育部公布大学规程》中,在文学门里的梵文学类、英文学类、法文学类、德文学类、俄文学类、意大利文学类和言语学类,都设置了“文学概论”课程;同年的《教育部公布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中,要求“国文部及英语部之豫科,每周宜减他科目二时,教授文学概论。”[5]646这是第一次明确把“文学概论”设置在大学文科课程中,使其在现代学科谱系中的位置得以确认。
中国最早的文学概论教材,应该是姚永朴的《文学研究法》,1913年在京师大学堂讲授,1914年由京华印书局出版。该书仿照《文心雕龙》之模式,分四卷25篇,体系完整,论述周严,为桐城派文论的集大成之作。尽管内容上创新不多,但由于它出现在“癸卯学制”之后,“癸卯学制”是以西方现代学科为标准而设立的现代办学模式,所以姚的授课内容自然也有东西互相关照的视角和眼光,是“典型的传统学术与现代教育(教材)结合的产物”[6]7。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中国传统文论向现代文论转向的纽结点。”[7]43由于其主要内容还是沿袭了传统文章学理论的框架和范畴。因此,不好完全看作是本土化努力,而只能算是有新气象的最后一本本土文论教科书而已。
20世纪20~30年代有3部本土化的文学概论著作,一个是刘永济的《文学论》,一个是马宗霍的《文学概论》,一个是段凌辰的《中国文学概论》。刘先生的“文学概论”共六章,包括文学的观念、分类、工具,以及与艺术与人生之关系。最后还提出研究者应该注意的问题。刘先生既不墨守成规,也不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在吸收传统养分的前提下,融会新知,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为后来的文论教材提供有益的尝试。马先生的教材,分为四编:绪论,外论,本论、附录。该书立足于传统,却不拘泥于传统,在阐述文学分类、文体、流派和文学观念时,都专章谈论西洋观点。在外来文论影响下,如何保持民族传统,马宗霍的《文学概论》提供了一个典范文本。段著可谓“中国本土之文学概论”,全书十八篇:文学之定义、历代文学观念概述、文学之范围、文学之功效、文学之特质、文学之起源、文学之进化、文学与时代、文学与地域、文学家之个性创造 、文学与道德等。从教材的体例看,似有西学的影响,但从篇名看有其本土化选择,如“历代文学观念概述”、“文学家之个性”、“文学与道德”等。两年后,陈怀的《中国文学概论》问世,该书分为文性、文情、文才、文学、文识、文德、文时等章。显然,陈著的撰写体例是更加地道的中国式知识话语。30~40年代老舍先生的《文学概论讲义》,除第一讲引言外,第二讲和第三讲为中国历代文说,是颇具特色的部分,将中国古代对文、文章、文学的观念作了一番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有了后面的几部分内容:文学的特质、文学的创造、文学的起源、文学的风格、文学的倾向、文学的派别和形式,以及各类文体。由此发现,老舍的文学理论更重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和文学形态,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本土化的特征,从而实现了中西文学观念的较好融合。
作为新中国独立编写的文学理论教材,就其代表性和影响力来说,60年代是以群的《文学基本原理》,70年代主要是蔡仪的《文学概论》,80 年代主要是14院校的《文学理论基础》,90年代主要是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在以群的教材中,除绪论外,全书结构分为三编: 第一编为文学与社会生活、文学与政治和文学发展中的继承、革新与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三章,相当于前苏联体系中的文学本质论和部分文学发展论;第二编为文学的形象与典型、世界观与创作方法、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文学语言、文学体裁和文学的风格、流派和民族特点六章,相当于是文学构成论和文学发展论;第三编为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两章,这是前苏联体系中所没有的,可以称之为文学接受论。蔡仪的《文学概论》,全书九章,第一章是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的意识形态;第二章是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两章可视为文学本质论;第三章是文学的发生和发展;第七章是文学的创作方法,这两章可归为文学的发展论;第四章是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第五章是文学作品的种类和体裁,则相当于文学构成论。而第八章的文学欣赏和第九章的文学批评,则相当于以群的文学接受论;而蔡仪版本中还有第六章的文学创作过程,这是前苏联体系和以群版本中都没有的。由此来看,经过以群和蔡仪的努力,中国文艺学学科建构起了“本质论、发展论、构成论、创作论、接受论”的体系框架。这既是对前苏联体系一脉相承,也对老舍先生有所继承,并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编写体例。但是本土化努力不够。
14院校的合编《文学理论基础》,和前面两部文论教材都是访苏教材的典范,遵从文艺是政治的口号,强调文艺的党性人民性、阶级性,把文艺当作政治的工具。该教材最可贵的努力是专门用一章来撰写文学的民族特点,而且对民族特点认识较之以前和同期教材有所进步。当然本土化努力不足,不如之后童庆炳的系列文学理论教材。他的代表作《文学理论教程》,全书在内容上共分为五编:第一编是导论,介绍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诞生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第二编是文学活动,包括文学活动的一般分析,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等;第三编是文学创造,包括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的性质、文学创造过程、文学创造原则等;第四编是文学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类型和特点、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叙事性作品抒情性作品和文学风格等;第五编是文学消费与接受,包括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文学接受过程文学批评等。可以看出,这样的框架结构,既是对以往文学理论模式的借鉴,又体现出某种探索和创新,他一反过去的文学反映论,而把审美作为文学的特质。尤为可贵的是,他在很多地方有意识地引入中国传统文论精神,比如文学意境、文学意象、文学蕴藉等。虽然整体是西方模式,但本土化努力也清晰可见。由于被全国很多高校采用,此教材影响深远。
纵观以上教材,已出或待出的,包括很多没提到的教材,中国文论的本土化努力不外是两条途径,一是旧瓶装新酒,一是新瓶装陈酒。建国前基本是后一种,建国后基本是前一种。所谓“陈酒”,就是所使用的材料或内容是本土的也是古代的。所谓“新瓶”,就是用现代的也是西方的观念、方法乃至话语方式来重新处理本土的文论资源。但是在西方文化话语的强大压力下,用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进行“弱化”或“边缘化”的处理,越来越多,这方面的教训可谓多矣。多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或照搬苏俄模式,或套用西方模式,表面看来生机勃勃,实际却一直不能真正书写本土文化的主体性。可喜的是,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努力在探索在寻求改变,在上世纪90年代全国举行了几次大的相关研讨。曹顺庆先生提出,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没有建立自己具有民族特色的理论体系,没有能够发出自己的独特声音,患上了严重的失语症。“我们根本没有一套自己的文论话语,我们一旦离开了西方文论话语,就几乎没有办法说话,活生生一个学术‘哑巴’。”[8]51持这种观点者并非个别,实际上代表当代中国文论学者的普遍感受。季羡林先生也说:“西方文艺理论体系,主宰着当今世界上的文艺理论走向,大有独领风骚之势。新异理论,日新月异,令人目眩心悸。东方学人,邯郸学步,而又步履维艰。
西方文艺理论,真仿佛成了天之骄子了。”[9]1-2
如何实现当代文论的本土化、建立中国自己的文论体系,是很多学者思考的问题。陈寅恪说:“其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10]184-185陈先生的话,对我们文学概论本土化建设很有指导意义。我们在接收外来文化时,不能忘记民族之本。不忘民族传统的希望在于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化,而传统文论的现代化,不是用西方理论切割中国传统文论,也不是直接套用中国传统文论,“文化上的盲目排外的国粹主义和奴颜媚骨的全盘西化都是不妥当的。”[11]193曹顺庆先生于2007年提出“重写文学概论”[12]72,以“中国本土的文学基本话语形态为主导”和“海纳百川的世界眼光”两个原则,从文、文思、文质、文气、文道、通变、言意论、诗法与文法、知音论、诗文评等十个方面来展开中国文论话语的建构和文学概论教材的编写。这是要在中国传统文论话语系统中选择一些涵盖深远、生命力强的原命题,恢复中国文论话语的阐释能力,为重建中国文论勾画出了一条路径。具体来说,重写中国文学概论,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其一,使用古代文论的概念术语。其二,运用古代文论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其三,解决中国当代的文艺问题。第四,立足本土,融会中西。
【参考文献】
[1]敏泽.“全球化”与我国文化及文论的发展问题[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6).
[2](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论全球化的影响[M].王逢振,译.漓江出版社,2002 .
[3]王岳川.“后理论时代”的西方文论症候[J].文艺研究,2009(3).
[4]朱维铮,校注.梁启超清学史二种[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5]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6]许结.姚永朴与文学研究法[C]//姚永朴.文学研究法.凤凰出版社,2009.
[7]傅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生史[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8]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文艺争鸣,1996(2).
[9]曹顺庆.东方文论选·序[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
[10]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1]陆贵山.论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和文论建设[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4(00).
[12]曹顺庆.重写文学概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