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与欲的“理想之爱”
——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同性爱*

2014-03-12

关键词:莎翁莎士比亚首诗

毛 红

(上海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院,上海 200083)

尽管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名家众多,成绩斐然,但人们公认:“在整个英国十四行诗乃至世界十四行诗的创作中,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当得起空前绝后的美称。”[1]3目前研究者们基本公认,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共154首。其中1~126首主人公倾诉感情的对象主要是一位男子而非女子,而127~152首是写给一位黑肤女郎。但由于莎士比亚研究缺乏翔实的史料记载,虽然评论家提出了许多假设和猜想,至今这几个问题仍难找到明确的答案:

问题一:目前普遍接受的1609年出版的四开本是否为莎士比亚的原稿?1640年Ben Jonson的版本因何将男性代名词和形容词一律改为女性,并改变了诗的排序?

问题二:1609版四开本十四行诗序言中的T.T.献词中所述的W.H究竟为何人?他与莎士比亚为何种关系?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否为他所写?美少年是否为他?黑女郎是谁?

问题三:十四行诗中的主人公是否为莎士比亚本人?他与美少年的感情究竟是友谊还是爱情?诗中的主人公是否为同性恋者?抑或双性恋者?或者说莎士比亚本人是否为同性恋者?或是双性恋者?

评论家们对此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其中一种较为广泛流行的解释认为,诗中的主人公即为莎士比亚本人,而序言中T.T.献词的对象W.H是莎士比亚的保护人男汉普顿伯爵,十四行诗描写了他们之间的友谊。英国桂冠诗人华兹华斯曾写下这样的著名诗句:“勿轻视十四行诗;批评家,/你皱眉,忘了它的光荣历史;用这把钥匙,/莎士比亚打开了他的心。”[2]18也许我们很难拿出确凿的史料来证实诗中的美少年究竟是何人,也不能断定诗中的主人公是否为莎士比亚本人,不管莎士比亚是否在诗中倾诉了他隐匿的心事,难以否认的是诗情的表露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正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所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淌。本文通过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文本分析,试图说明莎士比亚在诗中描写的男性之间强烈的感情超越友谊,是诗人心目中所追求和崇尚的理想之爱,是爱与欲的完美结合。

一、爱的“玫瑰”

按照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传统解读方法,1~17首诗的主题是劝婚。第一首诗开篇说到:“我们总愿美的物种繁衍昌盛,/好让美的玫瑰永远也不凋零,/纵然时序难逆,物壮必老,/自有年轻的子孙来一脉相承。/而你,却只和你自己的明眸定情,/焚身为火,好烧出眼中的光明。/你与自我为敌,作践可爱的自身,/有如在丰饶之乡偏造成满地饥民……”[1]1

这首诗开头就将男友比作“美的玫瑰”,希望他繁衍“美的物种”,好让美永不凋谢。在英语文学的传统中,玫瑰是娇媚的女性和甜美的爱情的象征。早在莎士比亚时代,玫瑰的意象在文学作品中就常用来描写女性美,象征美好甜蜜的爱情。斯宾塞长诗《仙后》中就有“赶快摘玫瑰,正当她盛开”(gather therefore the rose,whilst yet is prime)这样的诗句。莎士比亚本人的作品也沿用了玫瑰的意象来比喻爱情和女性的美。喜剧《第十二夜》中写道:女人就像玫瑰,花香芬芳,但一旦花开就瞬息凋谢(For women are as roses, whose fair flower/Being once displayed, doth fall that very hour)。

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行中,玫瑰的意象更是不止一处。它在第18、35、54、67、70、95、98、99、109首诗中多次出现。在第54首诗中,主人公再次把男友的美比作“娇美的玫瑰”,而在109首诗中更是直白地袒露心声:“广宇浩瀚对我来说一钱不值,/只有你这玫瑰是我凡尘命根。”显而易见,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玫瑰意象暗示着男友的美貌似女性般柔美,对玫瑰的赞美则表达了主人公对男友热烈的爱情。而与之对比,女性形象却没有被赋予爱情的意义,似乎只是充当了生殖和繁衍的角色:“想想,难道会有那么美貌的女人/美到不愿你耕耘她处女的童贞?”(第3首)“许多处女园等待你栽插红芳,/殷切地盼望着你之下活花朵朵。”(第16首)

一些读者难以理解为何浪漫的十四行诗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是以劝婚的内容开始。1~17首劝婚诗中没有提及令人陶醉的异性爱和甜蜜温馨的家庭生活,而是反复强调“孩子之美就是你自身美的明证”(第2首);希望男友的美貌通过后代传承:“好让美的玫瑰永远也不凋零”(第1首);担忧“美的果实亦将随美而消殒”(第5首)。在主人公眼中,男友的美如同明媚的夏日,娇艳的玫瑰,亦是真和美的完美结合,是爱的理想化身:“假如你回心转意哺育儿孙,/真和美就永远繁荣共存。/要不然我会这样给你算命:/你的死期也就是真与美的墓门。”(第14首)诗中情感的热烈表达使我们揣测,1~17首十四行诗的主题并非表面的劝婚主题,而是表现了主人公对男友美的崇拜和爱的迷恋,或许正是因为主人公和男友之间深厚的同性爱,才使得男友无法接受世俗的婚姻,而主人公出于无私的爱力图说服男友结婚生子,从而使他美的玫瑰在俗世留存芬芳。在主人公的眼中,婚姻是“献出你自己”(第16首),而非出于对异性的爱恋:“姑且承认有许多人对你钟情/但更明显的是你对谁也不曾倾心。”(第10首)因此主人公表明自己态度以说服男友:“你若真是爱我,就另造一个你/好让美借你或你的后代永葆青春。”所以劝婚是为了让男友的美繁衍,让美永恒,不被时间的镰刀所破坏。写十四行诗的目的亦是如此:“为了你的爱我将和时日争持:/他摧残你,我要把你重新接枝。”(第15首)让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间长存”(第18首)。

二、难以言表的同性“理想之爱”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创作后在朋友中广为传阅,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就享有盛名,但奇怪的是莎翁却没有出版的意图。1599年出版的八开本的小册子为吸引读者,竟不惜假冒莎士比亚的名字出版,并收录了五首莎翁的作品,其中两首十四行诗。1609年出版家Thomas Thorpe(T. T.)出版的四开本收入莎士比亚154首十四行诗。它至今被认为是最接近莎翁原稿的版本,其中引发了无穷争论的卷首T.T.献词却非莎士比亚署名,可以推断这次出版很可能也非莎翁本意。假如果真如此,那么莎翁为何不愿意出版他的十四行诗?如果是出于保护朋友的需要,那么献词内容无需暗示心迹即可,唯一的解释恐怕在于担心诗中描写的男性爱的感情不能被世俗社会接纳。1640年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再次被伦敦的书商John Benson出版。他却对十四行诗做了令人费解的特殊处理,诗中男性的代词和所有格均改为女性,使致词对象一律变为女性,并且删去了引起暧昧揣测的T.T.献词。这种明显的变化或许使得我们的猜测得以证实:当时的社会难以接受十四行诗中描写的同性情感,改变男性的身份是迫于出版压力,否则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可能会被查禁而难以流传。Benson的版本流传了一百多年直到18世纪末马龙的版本恢复了四开本的原文。Benson的版本使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在道德风尚严谨的18世纪也流传了下来,并且享有越来越高的声望。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雪莱、济慈等人对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推崇备至。19世纪初的英国诗人兼莎评专家柯勒律治一直坚持认为莎氏十四行诗全部都是献给作者所爱的一位女人[1]1。虽然他坚持的理由无从得知,但从中反映出19世纪的人们对同性爱仍持有强烈排斥的态度,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莎翁诗中热烈的情爱描写与异性的爱情无异。

时至今日,多数莎学家将1~126诗中所述的男性之间的感情定义为友谊,然而对第20首诗的解读毫无疑问证明了诗中的同性爱内容,对此一些正统的莎学专家痛心疾首,甚至希望莎翁从未写过这首诗。在他们看来这首诗表露的感情有损莎翁作为文学巨匠的形象,也为他人指责莎翁为同性恋者提供了口实[3]。在诗中主人公表达了爱的热烈和爱的无私,同时明确表明对男友的感情并不排斥他与异性的关系:

你有女性的脸庞……造化的原创,/你,我钟爱的情妇兼情郎,/你有女性的温柔心肠,却不会花心荡漾……/像时下轻浮的女人变化无常,/你的眼睛比女人的更诚实/更明亮,/见到的一切都呈闪闪金光;/你风姿独具,展示一切美丽飘荡,/勾住了男人眼,也震撼了女人魂。/上苍原本要把你造成个姑娘;/不想在造你的中途糊里糊涂又昏脑,/把一样东西乱加在你身上,/而且,这东西对我无用也不想。/既然上苍造就你来取悦女人,那也棒,/给我爱,给女人也有爱的珍宝。

主人公爱人的男性身份在这首诗中得以明确。诗中说到“你有女性的脸庞”和“女性的温柔心肠”,“上苍原本要把你造成个姑娘”,却又把男性的特征加上,“把一样东西乱加在你身上”;然而,即使造物的错乱也不能阻挡美所激发的热恋之情,因为男友的美“风姿独具”,引起了同性和异性的爱慕之情,“勾住了男人眼,也震撼了女人魂”。男友气质超凡脱俗,美貌和品行远在女性之上,是主人公眼中理想的爱人:“你不会花心荡漾,像时下轻浮的女人变化无常,你的眼睛比女人更诚实明亮。”最后,主人公告诉男友:既然上天安排你为男人,你该去满足女人的欲望以繁衍美,而我将真正将拥有你的爱。“既然上苍造就你来取悦女人,那也棒,/给我爱,给女人也有爱的珍宝。”该诗中对master mistress的理解久有争议。辜正坤将它译为“情妇兼情郎”,而梁实秋将它翻译为“是我诗中热情之所寄”。笔者认为梁实秋的翻译似乎有些牵强,从字面解读master mistress毫无疑问表明主人公爱恋的对象是男性,同时也暗示男性爱是超越一切的理想之爱,具有超凡之美的男友是理想的情人。

异性爱的形象出现在127~152首诗中对黑女郎的描写中。诗中黑女郎的“黑”不仅仅体现在她脸色黑,“眼睛乌黑”(第127首),黑色更意味着邪恶,“除了你的行为,你没有黑的地方”(第131首)。黑女郎是肉欲的象征,代表欲的折磨、欲的满足、欲的诅咒、欲的罪孽和欲的毁灭。主人公就像是上了钩的鱼,明知她是“大众停泊的港湾”,却又陷入了情欲的疯狂,欲罢不能。一边和她共享“肉欲的宴席”,一方面又悔恨:她使“我犯罪的同时领略到赎罪的痛苦”(第141首)。她是诱惑主人公的恶魔。

同性爱和异性爱的对比是显然的,同性爱在主人公眼中是美的玫瑰,永恒的爱;而异性爱代表了情欲的诱惑、罪恶和死亡。正如诗中所表白:“我有两个爱人,分管着安慰和绝望,/像两个精灵,轮番诱惑在我的心房,/善的那一个是男人,英俊潇洒,/恶的那一个是女人,脸黑睛黄。”(第144首)莎士比亚在十四行诗中描写的男性爱是爱的最高境界,是灵与肉的交融的理想之爱,而异性恋却视为肉体欲望的满足,是罪恶的象征。

三、炽烈之爱的绝唱

爱情带来的极度的痛苦与快乐在1~126首十四行诗中表露无遗。主人公深深陶醉在爱情的甜蜜中难以自持:“而我,多幸福,即被人爱又能爱人,/我坚定,别人也休想动摇我一分。”(第25首)“哦,我找到多么堂皇的爱的享福的权利,/幸福地拥有你的爱,幸福地丧生!”同时,主人公不断表白自己对爱情的忠诚和坚贞:“我现在立下重誓并且永无反悔,/管你的镰刀多锋利我将万古忠贞。”(第123首)“沧桑轮回,爱却长生不改,/雄立千秋万世直到末日的尽头。”(第116首)他深信自己拥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占有了你我便富比王侯。”(第114首)在如痴如醉中,他重复歌颂爱的旋律,道不尽对男友的爱意:“虽说如此,我的爱,我仍将日日夜夜/念经似的叨念同一篇爱的经文。/休说是老调重弹,你属于我,我属于你,/我说了又说,宛若当初敬颂你的芳名。”(第108首)爱之愈深离别便倍感痛苦:“你是这飞逝年华中的快乐与期盼,/一旦离开了你,日子便宛若冬寒。/你一旦离去,连小鸟也缄口不言。/它们即便启开歌喉,只吐出声声哀怨,/使绿叶疑隆冬将至,愁色罩苍颜。”(第97首)爱情使他充满了谦卑,即使心怀嫉妒也不敢表露:“我只为你,我的君王,看守时钟。/你吩咐我这个仆人悄然退下,/我不敢多想,离思别绪愁更浓。/我不敢心怀嫉妒,暗自猜疑,/你干什么勾当,何处留下行踪。”(第25首)而当他发现男友和他人有染之后,像宽容大度的丈夫无奈容忍妻子的欺骗:“那我还得像被骗的丈夫继续生存,/假定你是忠实的,/有脉脉温情。”(第93首)第56首诗似乎表现了爱欲得到满足后的癫狂:“宝贝儿爱呵,快重振你的雄风,/别让人说你的欲念超过你行动的刀锋。/前日如愿以偿,饱餐一顿,/明日旧情复发,饿相更凶。”(第56首)

主人公的爱如同“爱的婴儿”,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长大。虽然他已预感到这种爱不被世俗社会所见容,但他决心勇敢面对世人的流言蜚语和世俗的压力:“为什么日后我的情火会烧得更旺?”(第115首)“无论是我自己的顾虑还是苍茫乾坤/预知未来事物发展的先知之魂/都不能限制我的真爱的期限。”(第107首)“我视世人皆亡,世人视我已死,/还有谁能以善恶改我铁石之心?/我已把旁人的评头论足都抛入/万丈深坑,我像聋蛇充耳不闻。”(第112首)

重读几百年前莎翁的十四行诗,仿佛看到眼前活生生展现出一位深陷热恋、难以自拔的男子形象。诗行中的语言之滚烫、情爱之炽烈,令人震撼,难以言表。这种炙热的情感远远超越了同性间普通的友情,在当时乃至以后的文学作品中从来没有这样大胆、热烈的同性爱的表白,可谓惊世骇俗。

四、结语

在英国莎学家马隆提出“朋友说”和“黑女郎之说”之前,人们相信这些诗的大部或全部都是歌颂女性爱人的[1]1。莎士比亚的主流评论常常会否认或回避诗中的同性爱的主题,往往以友谊取而代之。George Stevens在1780年读到这些诗时,仍然难掩厌恶之情:“读到这首写给一个男人的言不由衷的赞颂诗,便不能不有厌恶与愤慨交加之感。”[2]18对历史的回顾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莎翁十四行诗中的男性爱的主题。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古希腊、古罗马文学表现了较为原始的情感和俗世人性的自由。在古希腊,两性之间的选择是自由的。“在他们看来,让人们能够对男人或女人产生欲望的,完全是自然安插在人心之中的爱恋‘美’人的欲望,它才不管美人的性别如何。”(福科《性经验史》)古希腊崇尚男人之间的恋情,认为它是人类感情中最完美的表达方式。苏格拉底、凯撒大帝、亚历山大帝都有属于自己的同性情人。柏拉图认为人类真正的爱是人的灵魂之爱、精神之爱。这一解释对后世西方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经过了中世纪人性压抑的禁欲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发现了人性的自由表达。古希腊时期的性爱观无异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产生了影响。和莎士比亚同时代的大作家培根的散文也表现了同性间的美好情谊,认为它比异性间的爱情更加伟大。

也许正如培根所言,“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他属于整个人类”。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莎士比亚,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道德观点去评述莎士比亚,自然有不同的结论。历史的长河并没有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湮没,也许恰恰在于莎翁十四行诗的多面性和立体性,而真实的人性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与复杂。

【参考文献】

[1]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十四行诗[M].辜正坤,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8.

[2]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40十四行诗[M].梁实秋,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3] 郑土生.莎士比亚:研究和考证[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19.

猜你喜欢

莎翁莎士比亚首诗
《上课没人抢》
莎士比亚(素描)
我想写首诗给你
向威廉·莎士比亚致敬
莎翁故居梦游记
英国争论孩子要不要读莎士比亚
453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依旧说不尽的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