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代山东制盐原料考

2014-03-12李大鸣

盐业史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制盐寿光市卤水

李大鸣

地下卤水为聚集于地面以下含盐度很高的液态矿产,是理想的制盐原料。山东莱州湾南岸地区富含地下卤水,主要分布在寿光、昌邑、广饶等地。莱州湾南岸的浅层地下卤水距离地面较近,易于开采,所以早在商代时人们就开始在莱州湾南岸开采卤水制盐,寿光双王城已出土当时汲取卤水的坑井和提纯卤水的坑池。

一、莱州湾南岸富含地下卤水的原因

莱州湾位于渤海南部,山东半岛北部。莱州湾南岸地下卤水分布面积广大,储量丰富,所以在海滨一带打井汲取淡水时,经常会汲出卤水,如北齐时“(房豹)迁乐陵太守,……郡濒海,水味多咸苦。豹命凿一井,遂得甘泉,……豹罢归后,井味复咸”①(唐)李百药.北齐书:卷四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72:646.。

卤水来源于海水,海水长年覆盖、浸润陆地,就逐渐渗入地下。海水退去后,陆地表露出来,潜留在陆地里的海水通过蒸发,含盐浓度增加,逐渐形成为卤水。商代人已知道这一原理,《尚书·洪范》所记箕子云:“五行:一曰水,……水曰润下,……润下作咸”。对“润下作咸”,伪孔传云:“水卤所生。”孔颖达正义云:“水性本甘,久浸其地,变而为卤。卤味乃咸。《说文》云:‘卤,西方咸地。东方谓之斥,西方谓之卤。’《禹贡》云‘海滨广斥’,是海浸其旁地,使之咸也。”②(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188.现代化学模拟实验证实了古人的观点,该实验对莱州湾南岸昌邑廒里501孔各层卤水的水化学演化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浅层地下卤水主要来源于古海水的蒸发浓缩③王珍岩,孟广兰,王少青.渤海莱州湾南岸第四纪地下卤水演化的地球化学模拟[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3,(1).。

莱州湾南岸之所以富含卤水,就是因为卤水分布区曾长期被海水覆盖、浸泡,故在其地下形成丰富的卤水,后海岸线向北退去,表露出来的土地就成为今天的卤水分布带。鲁北地区“距今6500—5000年前的海岸线约在现今海拔10米附近,具体就在沿河北沧县南—盐山西—山东庆云东宗北—无棣北—阳信小韩东—滨城卧佛台北—滨州—博兴黄金寨南—广饶寨村、五村北—青州许王、马家庄北—寿光王庄、后乘马疃、薛家庄、寒桥北—寒亭鲁家口、狮子行、前埠下北—平度韩村北—平度三埠李家西—莱州中杨、西大宋西一线。……此后进入海退期,到商周时期海岸线已普遍后退25—40公里,逼近现代海岸。如此看来,商周时期鲁北地区的浅层卤水分布范围,基本可确定在距今6500—5000年前的海岸线、即现今海拔10米附近以北地带”①王青.《管子》所载海盐生产的考古学新证[J].东岳论丛,2005,(6).。6500—5000年前的海岸线与现今的海岸线之间的土地由于受到海水数千年的浸泡、渗透,故在其土壤中形成大量的卤水。商代时卤水分布区已完全露出水面,卤水就易被发现,故箕子能对卤水的成因有所认识。

二、商代卤水的汲取和提纯

商代时莱州湾地区以地下卤水为制盐原料,先打井汲取卤水,然后再将其排放到坑池内,依靠天然蒸发来提纯卤水,提纯后的卤水就可用于制盐。莱州湾南岸地区自古就是通过凿井来汲取地下卤水,《管子·地员》云:“斥埴,……二七十四尺而至于泉,……其泉咸。”②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1073.此处“斥埴”指盐碱地,应包括曾被海水覆盖、浸泡过的地区,即卤水分布区,因为《尚书·洪范》孔颖达正义中提到“斥”为海边之地,卤水分布区就曾为海边之地,“埴”意为黏土,那么,《管子》引文就可理解为海滨地区黏土下潜存着卤水,在这里打井,向下挖掘十四尺,就可挖出地下卤水。“十四尺”只是概指的深度,表明海滨地区浅层地下卤水距离地表较近。考古资料表明,商代时就已开始打井来汲出卤水,再将其排放到坑池内蒸发提纯。2008年寿光双王城014A制盐遗址就发掘出商代的坑井和坑池,当时分别用于汲取和提纯卤水。

双王城位于寿光市以北35公里,北距渤海南岸25公里。014A遗址位于双王城水库大坝的西北部,遗址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60米,面积在4000平方米以上,其商周制盐遗存的时代为殷墟第三、四期至西周早期。2008年对堆积最为丰富的西半部进行了清理,清理面积近2000平方米,基本揭露出一个完整的商周时期制盐作坊单元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寿光市文化局.山东寿光市双王城盐业遗址2008年的发掘[J].考古,2010,(3).。一个完整的制盐单元结构布局为,卤水坑井、盐灶位于地势最高的中部④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寿光市文化局.山东寿光市双王城盐业遗址2008年的发掘[J].考古,2010,(3).,坑井外围环绕着一个浅坑,浅坑南北两侧各伸出一水沟,分别通向遗址南北两侧的坑池⑤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寿光市文化局.山东寿光市双王城盐业遗址2008年的发掘[J].考古,2010,(3).。将考古资料与相关文献结合,可系统描绘出商代时获得合格制盐原料的两个步骤,即凿井汲取卤水和用坑池提纯卤水。

(一)凿井汲取卤水

商代凿井汲卤时,首先在井底安置木底(井圈)以防井壁坍塌,以便使卤水不断上溢至井口,然后安排多个工人围绕在井口旁,用头盔形瓦器从井中舀出卤水。

据《周易》经传的记载,古时打井首先要保证井壁的牢固,故要在井底安置木底来加固井壁,同时隔住井底的淤泥,使清水不断上溢至井口。《周易》中“井卦”为“坎卦”与“巽卦”相重而成,王弼注为“巽下坎上”⑥(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59.,即巽卦在下,坎卦在上。《彖传》据此来解释卦名的含义,即“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孔颖达正义云:“此就二体释井之名义。此卦坎为水在上,巽为木在下,又巽为入,以木入於水,而又上水,井之象也。”①(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60.《大象》对卦名的解释为“象曰:木上有水,井。”孔颖达正义云:“木上有水,则是上水之象,所以为井。”②(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60.《大象》与《彖传》对“井”的解释相同,都提到井中有“木”,木入水后,水才不断上溢至井口,从而形成可以使用的水井。“木”字被朱骏声解释为井中的木底,其文云:“井之为物,有木底以隔泥,使清泉上出木上,故‘木上有水’。”③(清)朱骏声.六十四卦经解:卷六[M].北京:中华书局,1953:208.木底亦有加固井壁的作用。此法通行古今,淡水井和卤水井皆是如此,有考古资料为证,014A遗址的坑井从底部以上约一米的距离内,“围以用木棍和芦苇编制的井圈,底部铺垫芦苇,便于渗集卤水和防止井壁塌陷”④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寿光市文化局.山东寿光市双王城盐业遗址2008年的发掘[J].考古,2010,(3).。井圈就相当于木底,可加固井壁和渗集洁净的卤水。

有了卤水来源,就要用工具将其从井中汲出。通过文献与考古资料可知,当时是用泥质盔形器从井口舀出卤水。上古时一般都用瓦器从井中舀水,《周易·井卦》的卦辞云:“井,改邑不改井。”孔颖达正义云:“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⑤(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59.最初的取水工具为“瓶”,瓶是“缶”的一种,《方言》云:“缶,……其小者谓之瓶。”⑥(汉)扬雄,撰.方言:卷五[G]//丛书集成初编:1177册.(晋)郭璞,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46.《说文解字》云:“缶,瓦器,所以盛酒浆。”⑦(汉)许慎,撰.说文解字[M].(清)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24.那么,瓶就是一种小型的瓦器。上古时是用瓦器直接从井口内舀出井水,《庄子》云:“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⑧(清)郭庆藩,辑.庄子集释:卷五上[M].王孝鱼,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61:433.“瓮”为“缶”的一种,《说文解字》云:“瓮,罂也。”段玉裁注云:“瓮者,罂之大口者也。”⑨(汉)许慎,撰.说文解字[M].(清)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38.《说文解字》云:“罂,缶也。”⑩(汉)许慎,撰.说文解字[M].(清)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25.那么,瓮就是缶的一种,自然亦可用于汲水。商代时是用盔形器从井中舀出卤水,商代盔形器为泥质的头盔形瓦器⑪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滨州市文物管理处.山东阳信县李屋遗址商代遗存发掘简报[J].考古,2010,(3).,014A遗址卤水井中发现有大量盔形器的碎片⑫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寿光市文化局.山东寿光市双王城盐业遗址2008年的发掘[J].考古,2010,(3).,说明该遗址曾大量使用盔形器,上古时用瓦器来取水,而盔形器是可以用来盛水的瓦器,所以当时很可能是用盔形器直接从井中舀取卤水。

商代时很可能是多人同时在井边舀取卤水。如果只有一个人从井中取水,取水量是很有限的,如《庄子》中的那位老者用瓮从井口舀水,半天也没舀出多少水来。同样,这种取水方法也不会快速大量地从井中汲出卤水,自然就无法满足制盐工场对卤水的需求量。因为考古报告指出,商代时盔形器亦为煮盐工具,将卤水装入盔形器后,用火烧烤盔形器,卤水的水分蒸发后就析出食盐。商代时一个盐灶的面积为30—40平方米,可同时放置大约150个盔形器,每个盔形器至少可制取3.5公斤盐,每个盐灶一次举火就可制取上千斤海盐①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寿光市文化局.山东寿光市双王城盐业遗址2008年的发掘[J].考古,2010,(3).。这就需要大量的卤水。为此,古人采取多人同时一起舀水的方法,这样就会大大增加同一时间内汲取的卤水量,正如《太平御览》引《鲁子》云:“一井五瓶,泄之可待,分流者众也。”②(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60:3365.014A遗址坑井的形制可证明这一推理,其井口平面近似圆形,直径有4.2—4.5米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寿光市文化局.山东寿光市双王城盐业遗址2008年的发掘[J].考古,2010,(3).,便于多人同时来此汲取卤水。另外,当时不能将容器深入井中取水,所以就要使卤水始终充盈在井口,才能使工人舀到井中的卤水。为此,014A遗址坑井的纵向结构建成了喇叭形。考古资料认为坑井深为3.5米,井口以下1米的距离内,井壁为斜壁,从下向上,口径从约3米开始逐渐增大,直至井口的4.2—4.5米,使坑井的上部为敞口的形状。井壁1米以下的部分为直壁的形制,其口径约为3米④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寿光市文化局.山东寿光市双王城盐业遗址2008年的发掘[J].考古,2010,(3).。整个坑井的形状,犹如一个巨大的喇叭,井壁1米以下的部分就像喇叭的吹管,1米以上直至井口,就像巨大的喇叭口。这样的设计便于卤水在井口和斜壁部分内大量聚集,因为卤水是由地下慢慢渗积上来的,速度并不快,坑井1米以下的部分直径小,便于卤水在此大量蓄积,当井口的卤水被众多工人大量汲出后,下部卤水能快速从直壁处补充上来。如果上下一般粗细,都是4米多宽,其容积增大,就会使卤水蓄满的时间大大延长,当上部卤水被过多汲取后,下部卤水就不能在短时间内及时地补充上来,工人们就无法用盔形器舀到井中的卤水。

(二)用坑池蒸发提纯卤水

从井中汲出卤水后,就将其排放到坑池中蒸发提纯。商代文献无此记载,但制盐工艺世代相传,依据后世相关文献,再结合商代制盐遗迹,可复原这一环节的操作过程。

用坑池储存卤水的方法世代沿用,《熬波图》记载元代浙江下砂盐场团内“筑凿池井,盛贮卤水”⑤(元)陈椿.熬波图[M].上海:上海通社,1935:2.。经风吹日晒,卤水水分蒸发,其含盐浓度大为提高。这种效果在东汉孔融的《同岁论》中被间接提到,其文云:“弊箄径尺,不足以救盐池之咸。”⑥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5:32.在这里“箄”指蒸饭时放于锅中的竹席,蒸干饭时先在锅底放入一定量的水,再将竹席放入锅中,竹席搭悬在锅壁上,与水面相隔一定的距离,将米放在竹席上,然后盖上锅盖进行蒸焖。如《世说新语·夙惠》云:“炊忘箸箄,饭落釜中。”⑦(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G]//丛书集成初编:2737册.(南朝·梁)刘孝标,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146.是说蒸饭时忘记放竹席,使米都掉到了锅里。在表示竹席时,“箄”同“箅”,通过对“箅”字含义的解释,可知其能吸收盐分,如《说文解字》云:“箅,蔽也,所以蔽甑底。”段玉裁注云:“甑者,蒸饭之器,底有七穿,必以竹席蔽之米乃不漏。《雷公炮炙论》云:‘常用之甑中箅能淡盐味。煮昆布用弊箅。’”⑧(汉)许慎,撰.说文解字[M].(清)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92.昆布为含盐度很高的植物,煮昆布时,要用破陋的箅子来吸收昆布的盐味。因此可推知孔融是说,坑池中经过蒸发的卤水的含盐度很高,破陋的箅子,虽能吸收卤咸,但直径只有一尺,因面积太小,不能将坑池内大量的卤咸全部吸收。孔融曾为东汉时的北海相,“时黄巾寇数州,而北海最为贼冲,(董)卓乃讽三府同举融为北海相”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十[M].北京:中华书局,1965:2263.。当时北海国内“剧有纪亭,古纪国”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志第二十二·郡国四[M].北京:中华书局,1965:3473.。而“故剧城在青州寿光县南三十一里,故纪国”③(唐)李泰,等著.括地志辑校:卷三[M].贺次君,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142.。这说明寿光位于北海界内,孔融所说的盐池很可能为寿光界内提纯卤水的坑池。上文已提及014A遗址南北两侧有坑池,这就说明用坑池储存卤水在商代时就已存在,商代时就将卤水排放到坑池内,利用天然蒸发来提纯卤水。有考古资料为证,上文已提及卤水井外围环绕着一个浅坑,东西长约10米、宽6米、深约0.2米。浅坑南、北侧各伸出一条水沟,长约6米、宽约2米、深0.55米,分别通向南、北两侧的坑池④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寿光市文化局.山东寿光市双王城盐业遗址2008年的发掘[J].考古,2010,(3).。浅坑环绕于坑井的外围,便于工人从井中舀出卤水后,直接转身就倒入浅坑中。卤水沿着水沟流到南北两侧的坑池中。南北两侧各有一组坑池,包括一个长方形大型坑池、一个正方形中型坑池以及连接二者的宽沟。从水沟到大型坑池、中型坑池,地势逐渐降低,其间落差分别在0.1米以上。这便于卤水从水沟流入大池,再流入中池。大池应是沉淀沟,中池应为蒸发池⑤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寿光市文化局.山东寿光市双王城盐业遗址2008年的发掘[J].考古,2010,(3).。卤水经水沟流入大池后,因大池面积大,非一时所能蓄满,故就使混杂在卤水中的淤沙得以慢慢沉淀到池底。等到大池蓄满后,泥沙早已沉淀,池内卤水已经澄清洁净了。大池蓄满后,溢出的卤水经宽沟流入中池内,经过蒸发提纯,就成为合格的制盐原料。

综合文献与考古资料,可推知商代时莱州湾南岸地区已富含地下卤水,当时人们在距离海岸一定距离处凿井汲取地下卤水,用泥质盔形器从井口处舀出卤水,然后储存在坑池内,经过天然蒸发,卤水中的水分蒸发,卤水的含盐度就进一步提高,成为合格的制盐原料。

猜你喜欢

制盐寿光市卤水
2021年寿光市玉米品比试验分析
山东省寿光市农产品物流园及其附近菜市场食用菌(鲜品)价格(2022-04-27)
真空制盐两碱净化过程成垢离子的脱除及控制
山东省寿光市农产品物流园市场食用菌(鲜品)价格(2021-02-25)
豆腐去卤水味切不易碎的办法
寿光市蔬果配送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盐舞阳:打造区域最具竞争力的现代制盐标杆企业
盐湖卤水提锂制取氢氧化锂的工艺研究
西昆仑新发现盐湖型卤水硼锂矿床
V效真空制盐节能装备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