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发展海盐旅游的文化积淀和条件
2014-03-12王俊芳
王俊芳
对今日潍坊来说,开发海盐文化旅游不仅大有必要,而且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旅游业地位日渐提升的时代,潍坊亦应该努力树立海盐文化旅游品牌,打造“海盐之都”的城市名片。从文化旅游的角度看,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极为丰厚的积淀和条件。自“宿沙氏煮海为盐”到今天,潍坊的海盐业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今天,潍坊海盐产量仍然是山东,乃至全国盐业的风向标。在文化旅游大发展的今天,潍坊海盐文化旅游的发展也确实应该提到战略地位。这些,都离不开潍坊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尤其是言之凿凿的海盐文化符号以及这块土地上持久、发达的盐业。
一、并非虚构的神话传说
文化永远是旅游的灵魂和归宿。正如于光远先生所言,“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①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51.。今天,潍坊发展海盐文化旅游首先得益于悠久的海盐文化积淀,悠久、丰富的海盐文化是打造“海盐之都”的基础条件。
在海盐文化中,首先应该提及的是“宿沙氏煮海为盐”的神话传说。这一传说内容大致如下:远古时期,炎帝神农氏属下有一居住在今胶东半岛的部落。该部落里有位名叫瞿子的少年,他聪明伶俐、勇敢坚强。他为了替被海中的恶龙夺去生命的母亲和乡亲们报仇,决定通过煮干海水的办法制伏恶龙。为此,他坚持每天清晨用陶罐煮海水。时间一久,瞿子发现把陶罐的海水煮干后,罐底总要留下些颗粒,只是颗粒的颜色有所不同:有时是白色,有时是黑色,有时则是红色或者青色、黄色。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呢?经过仔细观察,瞿子发现:颗粒颜色的不同归因于煮盐所烧的燃料:燃料不同,煮出的颗粒就不一样。红松木柴煮出的是红颗粒;芦苇煮出的则是白颗粒;而青枫木煮出的则是青颗粒……细心的他发现,这是由于柴草燃烧时烟灰裹在蒸气之中沉入罐底,不同的柴草形成不同颜色的颗粒;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咸涩的味道②王俊芳.潍坊开发海盐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5):215.。该部落的人们把这些颗粒称作龙沙。此后,部落首领带头,安排大量人力专事煮海。多年以后,该部落首领年事已高,他任命瞿子担任首领。炎帝知晓此事后,即详细询问了瞿子煮海一事并封瞿子所在部落为夙沙氏(或写作“宿沙氏”);并封瞿子为臣,让他专门负责煮海制盐。夙代表“早”,宿则代表“晚”,意思是这个部落从早到晚都在辛苦地煮盐。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宿沙氏煮海为盐”的传说并非虚构,它基于客观存在的真实。据后世文献的注解,夙沙,或称夙(宿)沙氏,被称为“黄帝臣”或“炎帝之诸侯”。从地理方位上来说,是“齐滨海”之人①郭正忠.中国盐业史:古代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9-2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吕览》注称:“夙沙,大庭氏之末世。”《太平御览》则引《世本》称:“宿沙作煮盐。”(《太平御览)卷八百六十五所引《世本·作篇》)其下专门有注,解释说,宿沙是齐灵公的大臣。《尚书·禹贡》中亦有“海岱惟青州……厥贡盐絺,海物惟错”的记载。这些都说明,这一古老的靠海的称之为“宿沙(氏)”的东夷部落地处潍坊一带,并且在远古时代已经客观存在。
潍坊发展海盐旅游的文化积淀和条件,不仅包括令人信服的神话传说,而且包含许多言之凿凿的盐文化符号。
二、言之凿凿的海盐文化“符号”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潍坊的海盐不仅历史悠远,而且早已成为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特色的“符号”,是彰显潍坊文化、发展文化旅游的深厚积淀。在这里,不仅存在鲜活的“咸”地名,独特的盐民俗、民间歇后语和谜语等,还有近年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商周制盐遗址群。这些,都是发展海盐文化旅游的“活化石”。
首先看一下盐地名。在盐地名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算作“双王城”了。据考察,该地名背后包含着深刻的盐文化内涵:“双王”这一名称,最初很可能是“沙王”。因为,据常理分析:“双王”二字,从字面意义上讲,应该是两王同时执政。但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存在这样的潜规则:“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无论是一个氏族、一个部落、还是一个诸侯国抑或一个家族,是不允许两王同时掌权的。所以说,“双王城”这一称谓中的“双”字,极有可能是地名在流转的过程中从“沙”转来的。简言之,“双王”这一称谓最初应为“沙王”;双王城也就是宿沙氏之王的都城。从其它资料特别是近些年的颇有说服力的考古发现看,双王城也的确位于煮海为盐的宿沙部落所在之处。从音韵学上分析,双、沙二字的声母同为shi(尸)音,而且都是平声。“双”读为“shuang”,“沙”读为sha②景以恩.寿光盐业遗址与宿沙氏之国[J].管子学刊,2009,(2):121.。
客观说来,在地名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某一地名出现音转、义转是完全合理的,也是很正常的。比如,山东的“蒙山”,古时之称谓为“茅山”或“苗山”,蒙、茅、苗的差异就是一音之转的产物。又如,汉代菏泽市东北有“成阳”之地名,而《帝王世纪》中将其写作“常羊”,“成”、“常”的差异也是一音之转造成的。再如,寿光的古遗址呙宋台(是一重要的邦国之中心)则与商始祖契有着千丝万缕之联系。据专家考证,“宋”与“商”的字音、字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竟几无差别,对此,徐中舒言:“宋、商为一音之转”;王国维亦称:“宋、商一义,字音亦近”③景以恩.炎黄虞夏根在海岱新考[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126.。这样分析,专家考证的“双王”之名初为“沙王”,即“宿沙部落的中心”,也在情理之中。或者说,是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的。最具有说服力的是,这一推论获得了新近发现制盐考古遗址的佐证。
2002年以来,经过多次的调研和发掘,到2008年,在寿光双王城附近发现了完整的古代制盐业遗址群。遗址群总面积达30平方公里,共发现古盐业遗址80余处。其中,主要是商周(西周为主)时期的。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范围大、密度高的制盐遗址,也是目前全世界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盐业遗址群,还是国内发现最早的海水制盐的作坊。全国盐业问题专家、北京大学教授李水城声言,这一制盐遗址群面积之广、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分布之密集、保存之完好,在全国极为罕见。这一考古发现用铁的事实证明了以上咸地名的说法。
除了双王城遗址群,在潍坊还发现了不少盐业遗址,以下两处特别需要提及:一是昌邑盐业遗址群。该遗址群主要包括火道—廒里和东利渔两处盐业遗址群。前者位于昌邑市下营镇火道村东南至廒里村西北,后者位于昌邑市龙池镇东利渔村东北,两处发现历史跨度近三千年的制盐遗址总共达211处。二是寒亭央子制盐遗址群。该遗址群位于寒亭北部央子镇(今滨海区央子街道),盐业遗址100多处,央子盐业遗址群作为“黄河三角洲”盐业遗址群的主要部分已入选为山东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十二大新发现”。这些盐业遗址无论从规模、数量还是级别上说,都具有很高的地位。
同样值得提及的是,2012年,寿光两张盐场交易契尾的面世,也给该区域的盐业历史增添了新的佐证。据报道(齐鲁晚报2012年8月27日),寿光市盐务局收到了寿光台头镇侯伟烈捐来的两张盐场交易契尾(侯伟烈得知寿光要修建盐业博物馆,便捐献了出来),其中一张是清同治年间的盐场买卖契尾,在寿光系首次发现,所载内容反映出我国盐业管理制度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
不管是神话传说,还是盐地名,抑或考古发现和文物发现,都为潍坊发展海盐旅游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根基。除了这些,潍坊的盐业更是潍坊海盐文化旅游发展的强大根基和深层动力。
三、持久、发达的盐业
谈到盐业,可能很多人都会问及盐业的起源及其属性问题。已有的研究表明:有目的的食用自然盐并非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它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现象①Samuel Adrian M. Adshead: Salt and Civi1ization[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2:7.。并且,从广义文化的角度看,盐业属于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层面也毫无疑问。因此,持久、发达的盐业理所当然地可以算作潍坊发展海盐旅游的文化条件。
潍坊北部濒临渤海南岸,滩地广阔平坦,地下卤水资源丰富、且埋藏浅、浓度高、储量大,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卤水取盐。考古资料证实,古代的“己”国以寿光为中心,它的富足和强大,基本是依靠海盐做支撑。盐也是其控制鲁北,建立强大的军事联盟和根据地的主要根基。从长时段眼光来看,潍坊盐业不仅是古代诸侯国立国和显达的重要基础,也是今天潍坊经济的重要支撑。今天,这里仍然是全国著名的海盐产区和盐化工基地。这些都是潍坊发展海盐文化旅游的极好条件和保障。
1.清以前的盐业
前面已经捎带提及,潍坊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盐业基地。这里制盐历史悠久,“宿沙氏煮海为盐”应该是中国海盐制作最早的记载。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提到,“古者宿沙初作煮海盐”。考古发现也已经证实,被尊为海盐之神的“宿沙氏”的领地主要位于今天潍坊的寿光市境内,以煮盐(我国从商周至清朝以前,盐农制盐都是以煮盐为主——引者加)为业,首创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盐业商品生产和盐业商品贸易……②景以恩.寿光盐业遗址与宿沙氏之国[J].管子学刊,2009,(2):123.。这证明,潍坊的海盐制造从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尚书·禹贡》记载了禹行九州时,就将海岱地区的青州之盐定为贡品。
潍坊的制盐业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影响力颇大。我们可以从古寒国的发达中窥见一斑。据载,早在夏朝之前,东夷族的伯明氏在当今潍水流域的中下游(以寒亭区为中心)建立了古寒国政权。寒国控制着潍北的大片海盐盐场,昌邑、莱州也曾是它的势力范围。随着盐带来的巨大财富的积累,古寒国的实力越来越雄厚,军事力量也逐渐强大。借此势力,明也被封为“伯”,寒浞也顺利入主中原。客观分析,如果不是依靠产盐区聚集的财富,古寒国是很难有如此大的财力、人力和兵力的。
夏朝的潍坊盐业已经初具规模,并且是全国重要的海盐产地。《尚书·禹贡》记载的“海岱惟青州……厥贡盐絺”的意思是,夏朝,潍坊的第一贡品是盐,第二贡品是“絺”(即细葛布)。越来越多的证据也表明,“《禹贡》记载的青州的盐贡当是事实”①方辉.商周时期鲁北地区海盐业的考古学研究[J].考古,2004,(4):62.。商代虽曾多次迁都(商代的王都遗址,至今已发现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墟三座),但都离海盐产地古青州不远。因为商代王都的人口数量已经较为庞大,三座王都的人口据估计分别达到6万、10万、23万人左右②宋镇豪.夏商人口初探[J].历史研究,1991,(4):104-105.。按每人每天食盐的摄取量为2—5克计算③Ian W. Brown. Salt and the Eastern North American Indian: An Archaeological Study[M]. Peabody Museum, Harvard University, 1980:3.,该朝对盐的需求量已经很大。
西周王朝更是高度重视海盐的使用,为此专门设置了“盐人”之职,管理盐的使用。当时这里的海盐仍然是贡品,只供王室祭祀和待宾客所用;即使连王室的膳食也不能使用海盐(王室膳食只能以其它盐代替)。夏商周三代时期,山东的海盐产量相对较低,春秋时期封地在此的齐国在其相管仲的倡导下,食盐专卖滥觞于此。由于管仲采取盐专卖政策,使齐国迅速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战国时期,虽有燕国的海盐和河东地区的池盐,但都无法与齐盐(潍坊属于齐地——引者加)抗衡④吕世忠.齐国的盐业[J].管子学刊.1997,(4):54.。此时,潍坊盐业已经存在官办盐业和个体盐业之分别。西汉时期,汉武帝“笼络天下盐利归官”,东汉时期改变了西汉盐业专卖政策,开放私煮盐令,一家一户的煮盐由此开始。元朝时期,个体制盐得到了更快的发展。但从发展的长河来看,从东汉到两宋,潍坊制盐业相对低迷。元明时期,这里的制盐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从经营管理上来看,潍坊的盐业也相当完善,盐业的生产和管理都是有制可循、有规可依的。如唐朝实行“签民煎盐”,灶户入籍;及至清代,盐业的管理更为严格,禁止私煎私晒。总体来看,中国历代的盐业管理都十分严格。
2.清代以来的盐业
和许多地方一样,从清朝康熙年间,潍坊开始改变制盐方式——由煮盐为主改变为晒盐为主(制盐方式的改变,可以称之为划时代的变化)。这一改变,大大提升了海盐的产量。潍坊盐业在清“康乾盛世”时期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康雍年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政策的实行以及盐业赋税的多次减免,使得盐业生产获得了稳定的提升。如,自道光十三年(1833)并成的八大盐场,“终清之世,无所变更”⑤曾仰丰.中国盐政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67.。从清初到清末,潍坊盐区共开沟滩10处,井滩792副⑥张俊洋,殷英梅.潍坊海盐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J].盐业史研究, 2011,(3):45.。清代后期,这里的官台场发展很快,光绪三十四年,其范围东到潍县固堤场东界,南到中疃庄35里,西北到乐安(广饶县)县界,西到李家坞庄80里,共辖有10处产盐地⑦山东省寿光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寿光县志[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2:190.。
随着历史的脚步,潍坊的盐业发展进入近代。民国时期,潍坊的制盐业受到了重创,抗战时期的盐业生产更可谓寸步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潍坊的盐业获得了蓬勃发展。到1985年,潍坊境内的国营盐场年产原盐31.15万吨,占全市原盐总量的37%。到1989年,县属集体盐场的原盐产量达到106.2万吨⑧潍坊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潍坊市志[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593.。
随着原盐产量的提高,潍坊的海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循环经济得以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前,盐业主要指的是原盐生产;而此后,随着溴盐联产的不断深入(目前联产率达到95%左右),钙系列产品和苦卤化工的深度发展,一水六用成为了现实。并且,行业技术进步可谓日新月异:不仅表现为盐田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原盐平均含纯量的提高,更表现为盐化工及深加工产品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如,溴素生产创造出“空气吹出,酸法吸收,尾气封闭循环”的制溴新技术;山东海王化工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开发的医药中间体3,4,5——三基氧基甲苯,其与青岛科技大学合作开发的中间体辅酶Q0,2,5——二溴甲苯、十溴二苯乙烷、三溴乙酸等产品,均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①邓华,丁宁,张京明.中国海盐之都——潍坊盐文化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72-73.。
还需要说明的是,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与盐田规模的扩展和海盐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相伴行的是,盐业走上了法制化轨道,各级盐业管理部门成为盐政执法的主体,执法水平不断提高。盐业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也在不断调整。整体来说,潍坊盐业处于良性、健康发展状态。
潍坊盐业的发展表明,潍坊的海盐业不仅开始得早、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而且经营管理体制也日渐完善、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这些,都是潍坊发展海盐旅游、打造“海盐之都”城市名片的良好积淀和条件。今天,盐化工的深入发展更是海盐文化旅游发展的深层动力。
近代以来流行这样一句话:中国盐业看山东,而山东盐业则看潍坊。时至今日,潍坊依然被看作中国著名的“盐都”,享有全国盐价之风向标、晴雨表之称谓,其原盐产量占山东省的3/4,全国的1/4。目前,潍坊的盐化工也是全国最大的盐化工基地之一(海盐化工本身,如工业流程和盐化工产品等,也可打造为颇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所以,在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积淀下,潍坊应当之无愧地打造为“中国海盐之都”。作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各种渠道为海盐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条件,尽早地把潍坊的海盐文化旅游推向迅速发展的快车道,并努力把以海盐旅游为重要品牌的旅游业发展为潍坊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当下,就某一具体地方而言,旅游的灵魂在于地域文化的内涵。《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区域竞争,将以文化论输赢。”地域文化是旅游文化开发的基础,旅游可以使地域文化得到承载和传播,让文化与旅游发展共赢。潍坊的海盐是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这一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地域文化一定能够催生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