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高等性”、凸显“职业性”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4-03-12强金国胡蓉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职业性顺德校园文化

强金国 胡蓉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广东佛山 528300)

立足“高等性”、凸显“职业性”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强金国 胡蓉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广东佛山 528300)

高职校园文化兼具高等性和职业性特征。建设中,要立足“高等性”,提升其层次和品位;凸显“职业性”,突出其角色和面向,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营造良好氛围。这方面,顺德职院开展了可贵的探索和实践。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核心;高等性;职业性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1980年-1990年的突出高等教育属性、忽视职业教育属性阶段,1990年-2006年的突出职业教育属性、忽视高等教育属性阶段,2006年至今的突出职业教育属性、重视高等教育属性阶段。[1]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其高等性相对中等职业教育而言是同类型上的层次差异,而与普通本科相比,应是相似层次上的类型差异。”[2]尤其是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确定的“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等相关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的有关精神,更是在为职业教育拓展发展空间的同时给予了其身份高等性的强调和确认,[3]而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是关键,而要提高质量就必须直面多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生源入口关末尾招生所带来的“二等公民”的“不高等”现象,在3月22日召开的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就开出了药方:中国即将出台方案,将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分为学术型和技能型两种模式,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4]这样,认识并践行“高等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内涵,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外延”[5]就顺理成章,而要“在‘高’字上办出水平,在‘职’字上办出特色”[6]的认知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就要有文化担当,就要既秉承“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7]之体现“高等性”认知来实施文化育人战略,又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之办学方针来彰显“职业性”,进而实现文化办学这一终极价值目标。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建校十余年来,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个核心问题,努力探索和实践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校园文化建设,渐次形成了立足“高等性”、凸显“职业性”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之建设理念,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高职校园文化兼具高等性和职业性特征

(一)高职校园文化的高等性,即高职校园文化层次、品位上要“高”

众所周知,作为高等教育大家庭中的一员,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8]这四大功能来开展工作,即要秉承“传承文化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创新文化是大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研究文化是现代大学全部活动的基础”、“融合文化史现代大学的重要功能”[9],坚持育人为本,打造一支诚如竺可桢校长所言的以培养“能工巧匠”为己任的“鲁班”式的“两栖作战”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一个学校实施教育的要素,最重要的不外乎教授的人选、图书仪器等设备和校舍建筑。这三者之中,教授人才的充实,最为重要。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分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教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植出来博学笃行的学者。”[10]这样,就可以构建一种真正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文化氛围,即涂又光先生所说的“泡菜坛子”,莘莘学子徜徉于融合着古今中外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名人雕塑为一体的大学校园里,就能在耳濡目染之际感受到文化的熏陶,这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养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是高职院校大学校园文化“高等性”的独特功能:“文化的中心是人,大学文化的中心就是大学之人。大学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中心,基于人,且为了人,而不是以物为中心。这个‘人’,就是大学教师和学生。尽管物的建设也是必要的,但物的建设乃是为了人的活动的展开,为了提升大学师生的精神生活品质,为了成就人的卓越。”[11]

(二)高职校园文化的职业性,即高职校园文化面向、角色上要“职”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要的技术应用性型人才,也就是“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12]这两句话说明,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面向上是“经济社会发展一线的人才”、角色上是“技术应用性型人才”,也就是黄炎培先生所说的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13]所以,在教育教学中,高等职业院校在与行业企业文化、地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的职业理想的塑造、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操守的培育和职业人格的养成,从而使毕业生能在毕业后因其三年不断线的实习实训而与现代企业的运行方式迅速“无缝对接”,切实实现从学生到员工角色的平稳转化。

(三)高职校园文化的“高等性”与“职业性”本质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高等性”与“职业性”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同车之双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轻视、忽视、漠视、无视任何一方都会有碍、妨碍、阻碍、干碍高职校园文化持续、平稳、健康、有序发展。要从“高等性”是高职校园文化的本质内涵、“职业性”是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外延高度上,按照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要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来引领的建设思路,“以精神文化建设构建育人长效机制、物质文化建设体现时代魅力、活动文化建设提升人文综合素质、‘融入行业、企业、地域文化元素彰显职业性特色’的建设思路,逐步打造高等性与职业性兼具的高职校园文化”[14],从而在提高层次、品位上凸显“高等性”、彰显面向、角色上立足“职业性”的基础上,为培育培养“下得去、用得上、上手快、留得住”的技术技能人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提升高职校园文化的层次和品位,凸显高等性

(一)锻造灵魂——培育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指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各种传统、校训、理想信念、价值目标、校风、教风、学风等反映学校本质特征、精神风貌的一种意识形态,是全校师生在开展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生产生活以及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时所体现出来的特有的思维活动和共同的心理状态,它影响着学校成员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目标、人文精神、校风、教风、学风等内。而办学理念是教育精神的价值取向之集中体现,它反映一个学校长期积累的文化底蕴和办学思想,具有指导形成健康校园文化氛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激励人的意志的作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于2002年提出了“立足地方,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立足地方是学校的服务面向;以人为本是办学理念的核心;崇尚品位是高质量办学的价值追求;办出特色即坚持以专科起步,逐步发展技术本科,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及教育体系。

(二)完善载体——优化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人们所创造或使用的,能体现出创造者的自身某种价值、信仰、为人们感官所直接触及的客观存在物,它既是校园具体文化活动的物质性载体,也是构建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校园内的各种建筑物、教学科研设备、图书资料、校园道路、花草树木、雕塑壁画等等。景观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的一部分。校园景观作为一种物质的客观存在,能为人们的感官所直接触及,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优美而具有品位的校园景观不仅能起到美化环境、装饰校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能以独特的物质文化形态影响师生员工,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校园景观文化的理念是:体现自然美,展现和谐美,凸显人文美,追求精神美,体现整个校园现代、纯净、优雅、舒适的特色,使学生在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中体验人生意义,陶冶情操,让学生在充满科学、现代、温馨的大学文化环境中养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目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文化景观已渐次构成了一条完整的育人链:学子们通过迈入集虚怀若谷与开拓进取精神为一体的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大门→受到融传统思想与现代技术为一炉的“智慧门”的启发→领略“日景”“逝者如斯夫”的时间感与历史感→体验“科技迷宫”所营造的人生曲折、“螺旋形上升”的感悟→走过显灵动妩媚与生生不息为一景的碧桂园湖→观赏蕴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鹅居→感受“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池→感佩热心人士捐资助学的企业林→感纫母校春晖寸草的校友林→感念同心协力的同心林→感知臻达“六艺”壁画的知行合一的标准→励志而思智的智园等景观建筑,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塑造完美人格品质。[15]

(三)善筑本根——提升制度文化

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健全和规范决策制度体系、民主监督制度体系和学校日常管理、运行制度体系,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制度文化包括各种规章制度、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等,对科学规范各项工作,规范师生的言行起到必要的导向和约束作用,是实现人才培养工作良性循环的保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已成为广东省建设大学生信用档案十所试点院校之一。一是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行为规范。为使规章制度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学校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规章制度的制订过程,比如通过学生代表听证会和公示讨论等形式对原有学生工作规章制度进行了系统规范的整理修订,不断出台和完善学生工作有关规章制度,使广大学生最大程度地理解并支持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与落实。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正确导向。学生人手一册《学生管理制度汇编》,便于学习和查阅,力争让每个学生对自己的“规矩”了然于胸。通过网络、广播、报刊、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管理制度进行广泛宣传和学习,让学生做到先知之而后行之,逐渐实现知行统一,养成自觉规范自己行为的习惯。三是严格执行落实,务求取得实效。学校各种评比、考核及助学贷款都严格照章办事。四是建立督查制度,促成良好习惯。检查制度在学生教育管理中有提醒、督促、规范等辅助作用。

(四)狠抓落实——拓展活动文化

活动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在第二课堂开展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其育人功能。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活动已逐步形成“大型活动届次化、精品化,中型活动学院化、特色化,小型活动社团化、班级化、经常化”格局。通过开展“学感恩、知荣辱”、“文明修身教育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开展集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为主的“七项心育工程”,为青年学生撑起了一片晴朗的成长天空;通过邀请广州珠影乐团、广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广州芭蕾舞团、华南理工大学青年交响乐团来校表演,让学生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通过邀请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工程院院士杨叔子等校内外专家、名人和学者到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人文、风俗、技能等方面的讲座百余场,在全院形成了一股“尚文化品位,向名师学习”的热潮;通过校外实习体验企业文化,学习企业老总不畏艰辛的创业精神和诚信经营的职业道德、工程技术人员精湛的技术和创新精神、工人吃苦耐劳的劳动态度,体验劳动的艰辛,培养学生踏实做事、诚信做人的品质;通过开展“进社区”、“辅助执法”、“家电义务维修”、“边远山区支教服务”、延安和井冈山革命老区行等活动,促进学生对民情、对企业、对社会的了解,培养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

三、突出高职校园文化的面向和角色,彰显职业性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明了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今后改革创新发展的目标、途径和任务:即要完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我国当前的战略任务,就离不开职业教育培养的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要培养更多更好更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就要系统构建从中职、高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成长“立交桥”。要让这座“立交桥”能方便、快捷、高效运转,就要立足高职是一种类型教育的特点上按照国家标准规范来办学,切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管理创新、劳动者技术技能发展,在着实推动和落实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等“五个对接”上下功夫,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综合评价招生、自主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上求进步,尤其是要在文化育人、探索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地方文化的融合和互化上做文章,从而走出一条立足“高等性”、凸显“职业性”的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

(一)实现行业文化、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对接

鉴于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服务于某些特定的行业企业,“立足行业、服务行业”的理念一度是这些学校不二的办学圭臬,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育人的根本目标。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与各行业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形成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行业、学生与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与香港信昌公司组建了“信昌班”,与企业联合制定培养计划,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与合生盈富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组建“合生盈富班”,学生在该公司有酬实习;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滚动式安排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到香格里拉集团培训学院进行为期4-6周的岗前培训,并安排学生到旗下酒店实习,颁发香格里拉集团职业资格证书;陈老太饮食管理策划服务有限公司“预订”了100名学生作为基层管理人员,负担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学费130万元,并实行学生有酬顶岗实习等。在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上,企业主动参与,通过出资、捐赠生产线、提供实训耗材等途径,合计约有982.9万元,与学校共同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室。在校外基地建设上,企业通过多专业共享、双向培训互惠、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线托管、高新区等校外实训基地共建模式,与学校实现共建共享、互惠互利。为奖励优秀生、帮助贫困生更好的求学,2002年以来,共有社会各界人士、企业在学校设立了17种奖(助)学金,总金额达到554.48万元,受益学生共计1431人(次)。

(二)实现地方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对接

高职院校多由地方举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地的文化会在有形无形中影响学校文化的发展。为此,校园文化要在与地方文化的相容共生中相得益彰,就要求校园文化在吸收、融合地方文化的过程中要在批判中吸收、吸纳中扬弃。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是在顺德区政府、顺德海内外乡亲、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下创办和快速发展起来的。“敢为天下先”的顺德精神和“心系教育、情系桑梓”的顺德情怀一直是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家园。为加强与海内外社会各界的联系,学校董事会于2003年10月成立。一批热爱祖国,关心家乡教育事业,为兴建学校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乡贤、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及学校领导分别出任董事会的职务。校董会定期召开,对学校办学的重要事务进行咨询、指导、审议;董事单位与学校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有效地促进学校与社会建立广泛联系与合作,筹措了更多的教育发展资金,为学校建设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莘莘学子在写着各个捐献者名字的教学、实训和生活楼中穿梭,在挂着各个捐资者名字的企业林中散步,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体验人生价值,这种无形的教育进一步加强和强化了学子们热爱学校、了解顺德、承传民族文化精神的动力,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地方文化的参与者、创造者、宣传者,潜移默化中成为自立自强、求实务实、团结开拓的顺德精神感染者和践行者。

[1]叶小明.高等性也是高职教育的根本属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152-155.

[2]刘智勇,赵前斌.对高职教育“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再认识[J].高教探索,2011(4):108-111.

[3]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EB/OL].(2014-02-26)[2014-06-18].http://news.xinhuanet. com/edu/2014-02/26/c_119519457.htm.

[4]刘志敏.中国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将推两种模式高考方案

[EB/OL].(2014-03-24)[2014-06-18].http://news.163.com/14/ 0324/15/9O438VET00014JB5.htm l.

[5]张健.防范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异化[J].职教论坛,2011(8):1.

[7]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5-10.

[8]人民日报评论员.牢牢把握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EB/OL].(2011-04-27)[2014-06-18].http://edu.163.com/11/ 0427/08/72KQ1BQ200293L7F.html.

[9]王冀生.现代大学文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9.

[10]杨东平.大学精神[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27.

[11]刘铁芳.大学文化建设:何种文化,如何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4(1):11-16.

[12]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1-09-19)[2014-06-18].http://www.moe.gov.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7_zcwj/201109/xxgk_

工124851.htm l.

[13]黄炎培.职业教育谈[C]//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59.

[14]王金凤.郭荣梅.基于高等性与职业性兼具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21):107-108.

[15]强金国,刘晓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63-66.

(责任编校:张广宇)

Based on the"Higher Attribute",Showing the"Vocational Attribute" the Coreof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aking Shunde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QIANG Jin-guo HU Ro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Shunde Polytechnic,Fo shan,Guangdong 528300)

Higher vocational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possesses"higher attribute"and"vocational attribute",during its construction,we should keep a foothold on"higher attribute",promote its gradation and taste,show"vocational attribute",highlight its role and target,which aims to construct favorable atmosphere for cultivating higher quality skilled personnel.In this aspect,Shunde Polytechnic carried out precious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the core;higher attribute;vocational attribute

G 710

A

1672-738X(2014)04-0009-05

2014-06-18

广东省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立项课题(WHSZYB018)。

强金国(1970—),男,宁夏盐池人,中文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

职业性顺德校园文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世界美食之都——顺德
职业性中暑的预防
职业性传染病的预防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的预防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顺德糖厂改造策略研究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