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人像摄影现状的反思

2014-03-12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13004

大众文艺 2014年12期
关键词:摄影家摄影人类

邹 丹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213004)

对人像摄影现状的反思

邹 丹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213004)

人像摄影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风格;在于全身心的投入;在于对人性的理解与挖掘;在于个性与创新。

人像摄影;现实主义;另类

当有人给你拍照的时候,你会怎样呢?一个看来简而又简的问题。但事实上真的如此简单吗?是的,我会怎样?会摆出一个自认为美好的姿势,加上一个迷人的微笑,可结果呢?一张平庸的作品诞生了,加之对真实乃至审美的沦丧。

徐悲鸿在法留学归来担任国美校长时,曾不止一次地漫骂马蒂斯为“马踢死”,我们今天的人尽可以嘲笑徐悲鸿当时的无知,但当艺术更新的时候,我们真的也能随之而更新吗?

约翰•拉塞尔曾经说:“人类意识的历史上,新时期的开创,当如人们首次阅读但丁的诗,或初次聆听巴赫的音乐,或第一次从《哈姆雷特》里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能够清楚地展示在舞台上一样,人类的意识每一次也都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但这种改变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因为如此,人们面对新艺术,而又对之不甚了解时,便会感到气恼万分。我们总是习惯于某种思维定势,本能地去排斥那些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甚至有违常规的事物,但就是这样,生活里一个重要的部分从我们这里被抑制了。

有位朋友在看了佛罗伊德的画册后哈哈大笑,说这画的是什么,太丑了。我让他不要动,保持表情,拿来一面镜子对准他,慢慢地他的笑容凝固了。

事实上当我们习惯于欣赏影楼照、电脑合成照以及所谓正常的拍摄方法时,我们也正失去一切与艺术有关的东西。

1936年,卡帕的照片让人不会觉得技巧的重要性,因为他当时的作品《一个忠诚战士的倒下》及《诺曼底登陆》都是他用生命拍摄出的。而玛格丽特•伯克•怀特1946年为圣雄甘地拍摄的那张生活照同样具有震撼力——逆光下的甘地赤裸着上身,盘腿坐在一张纺纱机后面正在阅读,从瘦弱的老人身上散发出的是睿智与顽强不屈。史蒂夫•麦凯瑞的人像摄影作品《阿富汗少女》已成为社会底层苦难妇女和儿童的标志,照片中红衣少女那双惊恐而又充满警惕的绿眼睛摄人心魄,每每看来,依然能撼动人心。

也许我们没有像大师那样的机会去体验生命,但这真的是我们平庸的理由吗?

何谓艺术的价值?艺术价值是人类生命活动本源性功能的体现,也是人类存在的意义,但作为个体艺术价值的存在就在于其独特的个性。每个时代人类对于美都有其独特的诠释。

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这样去描绘中国漫长的美的历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青铜器艺术的“狞厉之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汉唐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个时代鲜明的艺术形式是其在人类长河中存在的价值。然而这并不表明每个时期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是一帆风顺的,每个时代都会充斥大批没有个性与价值的所谓艺术,但它们是不会经历漫长的岁月而不朽的。

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去世后,人们赞誉他为“二十世纪的拉斐尔”“现代新闻摄影之父”,那是因为在他艺术生涯的几十年中敏锐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在拍摄的时候,我总是闭着一只眼睛,我用这只眼睛观察自己的心灵;我又总是睁着一只眼睛,我用这只眼睛观察整个世界(布列松)”。他崇尚自然真实的摄影状态,专注于按下快门的那个时刻——“借最好的一刹那,来使事件产生全新的意义与境界(布列松)”,他讨厌将他所开创的“决定性瞬间”摄影理论作为一种技巧而更乐于将其视作一种“观世之道”。

德国的摄影家托马斯•施特鲁特曾经这样说:“通过摄影我不是将已经存在于我的感情与心中的事物表现出来,而是要找出什么东西来,我想要探索发现对我来说还是未知的事物,而不是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对象上去。”他的摄影已不再为一种移情活动,他要展现的是一种刻意与现实保持距离的富于思考性的摄影姿态。

女摄影师黛安•阿勃丝则有着与众不同的拍摄趣味,被称为“摄影界的梵高”。她的关注点是正常社会中被人嫌弃乃至厌恶的一群人——低能儿、侏儒等。为了拍摄精神病人和妓女的生活,数日甚至几年和她们生活在一起,潜心研究她们的生活,不惜与她们交融在一起。而她镜头下的人物,不论正常与否,都有着一种极为变态的倾向。1962年,她的《拿玩具手榴弹的孩子》拍摄出一个面目狰狞的孩子手里握着玩具手榴弹,悄悄地向人群靠近。这时她眼中的孩子不再是只有单纯与美好,她向人们揭示了所有人在人性方面所潜伏的东西,人们称其为“荒谬的真实”。看阿勃丝的照片仿佛是绕到人类背后去看人类的另一面,从那些生活于人们视野之外的人群、那些不受日常法度节制的心灵或许可以呈现人类的本相。我们在观赏这样的作品时能说些什么呢,虽然她年纪轻轻就自杀了,但就像总是出现在她作品中的地平线一样。人类生命的意义即在于此,既是终点也是起点。

纵观摄影发展史,西方现代摄影无疑从绘画中吸取了很多有益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摄影风格是派生于绘画的,因为较之完整而又系统的西方绘画美学,摄影毕竟是年轻的。西方摄影与绘画在风格上几乎是同步的,从现代主义摄影到后现代主义摄影。现代主义意味着艺术样式的精确分工,各种样式追求自成一体的纯粹语言;后现代主义则意味着样式的综合。这方面可能中国的现代绘画更接近西方艺术,虽然差距同样是明显的。

范迪安将刘小东的绘画视为另类的现实主义,正因为这种另类,才使现实状态更加真实,真挚地面对实在形象所涌发的感受,不加矫饰地展示出人真实的状态,更确切地说是现实中人类精神的实在感和牢靠性使他的作品有了现实的内涵。

现在像刘小东这样的画家越来越多了,但同类型的摄影家实在是凤毛麟角。《中国摄影》曾经介绍过一个叫张海儿的摄影家,之所以在这介绍他是觉得他的作品与国内的众多的摄影家完全不同,他经常给巴黎的时装模特拍照,但角度却是全新的,张海儿看到两个为模特托长裙的孩子很可爱,就选择她们在换衣服的时候为她们拍照,旁边一个著名的模特对他说:“她们换衣服你还拍?”是的,“换衣服还拍”,但是谁在规定只有在换好衣服、化好妆、摆好姿势后才是拍摄的开始呢?

张海儿对于时尚的理解是——“不存在一个美好的时尚和低级的时尚。”

德国人尤勒•诺斯对他的评价是:“张海儿要阐明的是他对于城市、时间和生命的幻想,是对于时间的描述以及瞬间的保留和逝去。”

法国的克里斯蒂安•科若勒这样描述张海儿的作品:“他用独创的方法反映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他从来不重现什么,既不反映生活的真实,也不重复别人表现过的景象,他只是不懈地创造,却并没有因此而摆出一副郑重其事的样子。张海儿,一个正在拍照的人(HAIER ZHANG,THE WALKING CAMERA)!”

是的,现在我们知道能称得上是在拍照的人也是不易的,也许有一天我们拿起相机时会这样问自己:“你想做点什么呢?”

也只有像张海儿这样的摄影家慢慢多起来,我们的摄影才能在风格、个性、生存与发展中找回自我所应真正具备的东西。

这也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1]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尚扬,易英.《中国当代油画名家个案研究—刘小东》.湖北美术出版社,2010.

[3] 《中国摄影》中国摄影杂志社,2002(7).

[4]孙京涛编译.《荒谬的真实》.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5]李泽厚.《美的历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邹丹,女,(1980,11--)江苏省常州市人,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硕士,现供职于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插画设计,摄影)。

猜你喜欢

摄影家摄影人类
摄影家杨荣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陈建(摄影家)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动物摄影家
摄影家罗剑平眼中的锦屏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