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流行语”的界定与规范

2014-03-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学院人文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名作欣赏 2014年3期
关键词:流行语界定影视

⊙曾 柱 刘 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学院人文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一、引言

近来国内不少媒体、期刊频繁出现“影视流行语”一词,一些有关“影视流行语”的论文也发表了一些,其中有谈影视流行句式的,有谈影视流行语的性质特点的,有谈影视流行语对社会语言影响的,等等。影视流行语的发展和更新很快,具有比较深刻的社会文化价值和语言学价值。那么,如何界定“影视流行语”?又该如何规范“影视流行语”,让其朝健康方向发展?这些都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二、“影视流行语”的界定

什么是影视流行语?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界定它。

(一) 从传播空间的角度界定“影视流行语”

从影视流行语传播空间的角度来看,影视流行语通过影视这一媒介流行开来,影视这一媒介包括电影、电视剧还有电视节目。影视作为流行语传播的媒介空间又有不同的情况,它既包括产生于影视媒体、通过其他媒体传播的“流行语”,也包括曾经活跃于人们口头,且在其他媒体中使用,但通过影视传媒的进一步传播,或者在影视传媒的进一步推动下大肆蔓延开来的“流行语”。前者我们可称其为“直接影视流行语”,后者可称其为“间接影视流行语”。

“直接影视流行语”的外在形式是新的,这种流行语占了绝大多数,其例子也不胜枚举。如《疯狂的石头》中的“表(不要) 摸我(指宝马车的标识——BMW) ”,又如《大话西游》中有一段爱情表白:“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机会再来一次的话,我会跟那个女孩子说‘我爱你’。如果非要把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这段话虽然较长,但因为新颖独特,而广受青少年喜爱,成为经久不衰的流行语。

“间接影视流行语”以前就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但并不流行或者不怎么流行,后来随着影视媒体的热播,成为人们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流行语”,这类流行语外部形式并不新。如《手机》:“做人要厚道。”《天下无贼》:“有组织,无纪律!”等等,影片未播前人们也常说,但并无其他的意义,但随着影片的热播,这样的台词也就在口口相传中,给这些以前似乎看起来平淡无奇的表达形式增添了几分言外之意。以“做人要厚道”为例,电影《手机》中,在火车上,严守一的旧情人武月突然打电话来,由于“新欢”沈雪在身边,严守一便装傻扯着喉咙喊:“啊……说话呀,听不见……你大声点……喂……”这时费墨悠悠地说:“像,演得真像。我都听见了,你却听不见。”严守一假正经地回了一句颇有意味的话:“费老,做人要厚道。”同样,在费墨被严守一发现有外遇后,费墨也用四川话说了句“做人要厚道”。在《手机》未播之前和播出之后说这句话会给受众带来绝对不一样的感受,之前人们说起来,往往很普通,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现在人们一说起来,则含有几分戏谑、幽默的意味。

(二) 从语言表现形式的角度界定“影视流行语”

从字面上来看,“影视流行语”既然是“语”,应该和词、句区分开来。而事实上,它既包括通过影视流行开来的句子,如上文中我们谈到的《大话西游》中的那段经典的爱情表白,也包括“做人要厚道”这样的短语,还包括一些词,以及某种特定风格的语言(如“甄 体”“元芳体”) 、从影视台词中提炼出的某些格式(如“将……进行到底”) ,等等。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说,影视流行语中的“语”不同于我们常说的与“词—语”相对的“语”,前者的外延明显比后者要大得多。杨建国对“流行语”进行了认定,他认为,如果基于现有的对词语的界定,对流行语加以严格区分,我们可以将流行语分为“流行词”和“流行语”,流行词限定在词语和短语(词组) 的层面。流行语则指超出短语层面的言语表达单位(相当于传统意义上的“熟语”以及语段) 。在他看来,“流行词”和“流行语”是不一样的,这是一种严格的“流行语”观。显然,持严格的“流行语”观来对“电影流行语”加以认定并不适用,只能持宽泛的“流行语”观来对其加以认定,“电影流行语”当然既包括杨先生所谈的流行词,也包括其所说的流行语。

我们可以将“影视流行语”定义为:产生于影视媒体然后通过其他媒体传播,或者曾经活跃于人们日常交际,但通过影视传媒的进一步推动而流传开来的词、短语(词组) ,以及超出短语层面的言语表达单位——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它包括“直接影视流行语”和“间接影视流行语”。

三、影视流行语的规范

语言规范问题有着眼“语言”的,也有着眼“言语”的,它们属于不同的层面,影视流行语的规范也是如此。

(一) 语言层面看影视流行语的规范

1.明文规定的规范

郑远汉认为,明文规定的规范两项相关联的任务:一是确定以某一种方言为基础方言的汉民族共同语;二是对民族共同语本身做些必要的清理和规范。

我们首先看第一种情形。过去在中国内地的影视作品中,人物对白可谓是普通话一统天下,现如今却悄悄发生着变化,粤方言、川方言等各地方言开始逐渐影响着影视语言,且愈演愈烈。如“我顶你个肺”是《疯狂的石头》里的一句台词,在影片中出现多次,后来流行开来,而“我顶你个肺”是广东话中一句骂人的话。而《武林外传》女主角佟湘玉一句“额的神啊”更是让粗犷的陕西话成了众人模仿的口头禅,不过,“我顶你个肺”“额的神啊”意义晦涩,且格调不高,应该被普通话所摒弃。

二是对民族共同语本身做一些必要的清理和规范。一些影视流行语传达了一些消极的信息,如《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台词“合该婊子无情,戏子无义”,这样的句子给人的心理感觉很压抑。而《大话西游》中“香蕉你个芭拉”“你妈贵姓”,《疯狂的石头》中“表(不要) 摸我(指宝马车的标识——BMW) ”“要浪漫,先浪费啦”之流,大家想必都不陌生。这些流行语有的让人感觉粗俗不堪,有的传达着一些不健康的信息,所以还是慎用为好。再比如,随着《让子弹飞》这一影片的播出,作为片名和影片中很重要的一句台词,“让子弹飞”暗含黑色幽默,又有诗意的画面感,而且由于结构整体简洁、新颖,“让……飞”很快就流行开来。一时间,“让股价飞”“让物价飞”“让包裹飞”等不断涌现。这些词语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同时带有戏谑的色彩,但高下雅俗有不同,有些“让……飞”语义牵强,如“让圣诞飞”“让元旦飞”,节日如何“飞”?给人生硬不适的感觉,是很难收到理想的表达效果的,而这些“让……飞”也就成为被规范的对象。

2.约定俗成的规范

约定俗成的规范是社会、历史形成的,不为政府或个人所左右。以影视中流行开来的各种“体”为例,如“元芳体”其源自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大家万事皆问元芳:“今天为何不发工资啊!元芳,你怎么看?”随着影视《后宫甄 传》的热播,剧中的台词也因其“古色古香”、包含古诗风韵而被广大网友效仿,“甄 体”随处可见,如,“吃饭固然要尽兴,但若是能按需打饭、珍惜粮食,那是极好的。”另外,“非诚勿扰体”因电影《非诚勿扰2》中的《见与不见》这首歌迅速走红,而后网友纷纷效仿。如“你挂,或者不挂科,命运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以上的“元芳体”“甄 体”“非诚勿扰体”中流露出来的各种戏谑、幽默都能让大家会心一笑,无需明文禁止去规范它们。但这些影视流行语随着影视的播出流行一段时间以后,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二) 从言语层面看影视流行语的规范

相比于语言系统,言语活动较为自由、开放,不同的交际任务、交际场合等对语言材料、语言手段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很多时候影视流行语在影视中使用得恰当好处,但在现实生活中真说出来,却显得有点儿怪异。如《大话西游》中唐僧说的“你想要啊?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就说话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要的。你真的想要吗?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难道你真的想要吗?”影片中这句台词幽默风趣,让人忍俊不禁,但日常交际中很多时候如果真的要这样说,可能会给人 嗦的感觉。所以人们使用影视流行语的时候不是漫无边际、随意使用。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需要同场合和语境结合起来;二是需要根据交际对象来使用它,比如对完全不了解《疯狂的石头》中“黎叔生气了,后果很严重”这句台词的人去说“……生气了,后果很严重”,交际效果可想而知。

不同语域或语体的言语有不同的言语特点,也就必然有不尽相同的规范要求,这就是语体规范。不管是别的流行语,还是影视流行语,口语在其中占了很大一部分,特别是影视流行语,往往都是由人物对话开始,而后流行开来。很多话语在影片中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并迅速流行,不过在某些言语交际场合却并不适用。很多影视流行语语言简练,蕴含一定的哲理性,极易流传,但这样的话语如果随意在生活中使用,则会显得不伦不类。如,“其实爱情是有时间性的,认识得太早或太晚都是不行的,如果我在另一个时间或空间认识她,这个结局也许会不一样。”(《2046》) 影片中的经典台词,流行了,人们也记住了它,但生活中却用得不多。

四、小结

影视流行语通常反映了一部电影受欢迎的程度,我们可以从流行语的传播空间角度以及语言表达形式两个角度来界定“电影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影视流行语丰富和发展了汉语词汇或语法系统,如通过影片流行开 来的“蒸发 ”“放送”“总动员”“物语 ”“攻 略 ”“审美疲劳”等等,这些词语有些产生了新义,有些被人们经常使用从而活跃于日常交际中。又如,“给我个理由先”(《大话西游》) ,副词“先”置于动词之后,这是典型的广东话,后来通过影片中的经典台词从而流行开来,丰富了汉语语法。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有的影视流行语会对语言使用环境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如粗俗、格调不高,如果过分炒作某些作品中的劣质成分,也将会引起不良的社会影响,所以才需要对影视流行语加以规范。

如何引导大家正确地使用影视流行语,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影视制作人员在这方面要起正确的引导作用。他们应该认真了解和掌握观众的观片心态,把握语言流行的规律,创作出雅俗共赏的流行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票房赢利水平,更可以引领风尚;第二,国家的政策也需要规定广播、电影、电视使用语言文字应做到规范化,对全社会起积极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引导人们对影视语言的使用;第三,语言使用者则要加强自己言语的控制力,提升分辨语言是非的能力,电影毕竟是电影,虽然它源于现实,但却不是真正的现实,我们可以欣赏,可以学习,却不可盲目相信。坚持“不随意模仿,不盲目崇拜”的原则,从而净化社会语言环境。

[1] 吴振兴,杨小平.当代影视中的流行语传播与接受[J] .文艺争鸣,2011(2) .

[2] 杨建国.流行语的语言学研究及科学认定[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6) .

[3] 郑远汉.有关语言规范的几个问题[J] .语言文字应用,2007(3) .

猜你喜欢

流行语界定影视
新《著作权法》视域下视听作品的界定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我国首次对“碰瓷”作出明确界定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影视声音中听觉思维的建立与培养
这些年我们听过的流行语
排行榜
那些“刷屏”的2016流行语,你会用古文说吗
高血压界定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