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甲子,非遗梦圆
2014-03-12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文化站325800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文化站 325800)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建有一座“民间艺术馆”,它是浙江省非遗传承基地,浙江省非遗宣传展示基地。灵溪民间艺术馆负责人吴明月老师,是浙南闽东北地区著名民间艺术家,苍南县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他与布袋戏艺术结下不解之缘,并为之奉献了自己的五十年岁月,而今的吴明月老师功成名就,桃李满园。2000年以来,中央电视台三次播放他的艺术展示片,美国坦博尔大学路易斯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康豹教授、日本神奈川大学山口建自教授等人多次来苍南采访他,让民间艺术界同行刮目相看!
本文试图走近吴明月老师,也走进他的“非遗梦”。
一、其人其戏
2014年,是吴明月老师的甲子之年。笔者作为当地文化站站长,也是他的好朋友,经常跟他交流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有关问题。最近,笔者听到他的感言:“时光飞逝,岁月无情,我虽拥有不少世俗的桂冠,然而,那些都是过眼烟云,真正能留给后人的只有苍南布袋戏这个非遗项目了。”吴老师还说:人生几十年,匆匆过客,“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就让我们“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吴明月老师是灵溪镇渡龙社区宕顶村人,1954年出生,1965年开始跟随他的父亲学习布袋戏艺术,至今已有半个世纪艺龄了。他的家庭,算得上是布袋戏世家。他的爷爷吴时婴,师从当时清末民初著名布袋戏艺人吴公义先生,22岁开始学习布袋戏,艺龄30年;他的父亲吴元长,跟随父亲学习布袋戏,后来再从师著名布袋戏艺人萧以彬,一生表演布袋戏48年,成为闻名遐迩的布袋戏名师。
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别看小小的布袋戏表演,学艺者从学习剧目中的总纲、唱腔、韵调,到练双手操纵木偶,双脚敲击小鼓或大钹,脚、手有机配合演奏乐器,口里还要唱词,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是易事。要做到手、脚、口高度协调、密切配合,还真得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苦功啊。
吴明月先生经过多年学习,1974年开始,已经能够单独演很多剧目了。其中有单场剧本、也有连续剧目,他曾经表演过《包公判三冤》《绿牡丹》《麒麟袍》等14部计94场。每场演出都是演员、导演、场务等全部一个人担当。
二、砥砺人生
吴明月先生的童年是不幸的。他1966年开始学戏,当时的中国恰遇文革时期,城乡经济文化遭受严重破坏,百业萧条,他家祖传艺术自然也受到文革风浪的摧残。当时他们父子表演布袋戏,被造反派诬为与政府唱对台戏,木偶头像被打碎,演出道具被没收、被烧毁,大约有五六年时间,演出被彻底禁止,家里曾经三次被造反派“抄家”,父子俩二次被政府强制进“学习班”,一进去就是半个月二十天,一家八九个人口,上有老人下有孩子,一家老少苦苦盼望着他们的回来。期间,他伤过心,流过泪,有时甚至夜不能寐,只能借抽烟、喝酒来慰藉那颗深深受伤的心。
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啊!但是,逆境并没有消磨他的意志。他始终没有想过要放弃自己酷爱的艺术,睡梦中常常轻吟着唱词……从那时开始,他的人生就有一个梦想:无论多苦、无论多累,他一定要把苍南布袋戏传承下去……
1978年,中国大地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文艺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吴明月老师过上了安心日子,结婚生子,成家立业,而且恢复了对布袋戏艺术的研究。在演布袋戏之余,他还自学了苍南渔鼓艺术(浙江省非遗项目)。
笔者多次听他说:作为一个民间艺人,他有责任有义务对民族民间优秀传统艺术加以抢救和保护。他说:“80年代,苍南县布袋戏艺人有60多个,现在艺人大都去世,留下20多个,已经无法全面继承传统艺术了,如果不抓紧抢救的话,苍南布袋戏这一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将濒临失传,也许,我们的子孙后代只能在书上看到了。”说到这里,这位身高一米七五,体重八十五公斤的男子汉,竟然潸然泪下。
其实,他演戏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而且经常要出外,风餐露宿。若是春节、元宵前后或传统节日,效益还好些,一场演出价钱300元以上,平时每场演出只有250元左右。像他这样著名的艺人,一年仅能演150场左右,年收入仅仅三四万元。他的亲戚、朋友常常劝他不要再演布袋戏,跟着他们去做生意算了。但是吴明月老师没有因为这些善意的劝告而放弃他的布袋戏艺术,一如既往地走他“布袋戏”之路,为之默默奉献了五十年岁月。他同村的好多人,有的已经买了新房,搬到县城居住,有的已经办起了企业,发展经济,而他还住在生他养他的那个小村子里面,这跟他的同龄人相比,已经相差一大截了。吴明月先生自甘寂寞,独守艺术,也许,这属于一种境界吧。
有一次,笔者跟他聊起往事。他回忆当初艰难岁月,左手夹着一根香烟,右手拿着一个木偶头像,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是啊,吴明月先生从偏僻农村一个普通孩子,发展成为当地著名民间艺术家,真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武陵山大裂谷景区系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7年获评“最美中国·生态自然旅游景区”,游客量逐年递增,根据《武陵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12~2022)》,游客接待量将达到507.5人次,这为武陵山旅游小镇的建设提供后续动力。
三、风雨彩虹
由于吴明月先生在布袋戏艺术方面长期钻研并且取得突出成就,1983年,他当选为温州市曲艺家协会首届理事,1991年担任苍南县戏曲协会秘书长,1997年任苍南县戏曲协会副主席,2008年3月当选为苍南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2012年10月当选为苍南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
进入21世纪以后,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2008年6月,苍南单档布袋戏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09年7月,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吴明月先生名列其中。
成名后的吴明月先生,迸发出巨大的创作热情。2000年以来,他创作了大量的闽南方言特色节目(剧目),如《喜看灵溪奔小康》《十八大精神指方向》《苍南建县三十年》等,还与苍南县文化馆、灵溪镇文化站干部联合创作渔鼓《学习新水法》,相声《人多地球会踩扁》,反映计划生育的双簧《矮子村》,《计划生育好》以及反应当地工业发展的《灵溪工业展新貌》等,并上台表演布袋戏、渔鼓、双簧、小品等节目,积极配合当地文化部门,开展文艺活动,受到了领导和同行们的广泛好评。
在今天的浙南闽东北一带,他已经成为戏曲界的领军人物。由于他的奔走相告,推动了浙闽边界民族民间戏曲艺术的挖掘和发展。福建省文化厅、厦门日报社、温州商报等单位都有记者专门采访他,宁夏音像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作品音像光盘,温州电视台曾经播放他的专题片。2008年,中央电视台第7套节目专门播放他献演的布袋戏节目,并对他进行专题报导;2000年以来,先后有美国坦普尔大学路易斯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康豹教授、日本神奈川大学山口建自教授等一批名人专程前来采访他。如今,他的家中保存着他与很多名人的合影照片。多年来,文艺比赛也好,文艺下乡也罢,他上台演出不知有多少次,与文艺界人士合影的照片保留着很多很多,他把这些照片作为自己一生最贵重的东西,像传家宝一样保存着。
他曾经配合浙江省钱江浪花艺术团,到苍南县革命老区五凤、岱岭、凤阳等地演出,曾经配合温州市及苍南县文化部门,到各地进行文艺下乡,还参加过市县文化部门举办的各种文艺晚会百多场次。他非常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交流研讨布袋戏以及渔鼓艺术,非常乐意把自己的表演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他多次表示,希望有年轻人加入他的队伍,使布袋戏、渔鼓这些民族民间优秀传统艺术得以保护与传承。
四、非遗梦圆
2006年4月,灵溪镇成立民间文艺工作者协会,他当选为名誉会长。那时,笔者曾经问他,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说:“现在已经有这样一个机构,也有年轻人进入协会队伍,学习民间艺术。我还真想建设一座大楼,专供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之用,这样,我们的民间艺术就更有希望了。”
2009年,灵溪镇投资在苍南县城公园山主入口处建设一座民间艺术专用设施——灵溪民间艺术馆。该馆占地面积2100㎡,建筑面积500㎡,造价260万元。它是浙江省第一个乡镇级民间艺术展示与传承专用阵地。
该馆一楼设有展演厅和展示厅。展演厅有100个座位,供国家级非遗项目——苍南单档布袋戏、省级非遗项目——苍南渔鼓演唱与传承,展示厅则经常进行民间技艺展示,免费供观众欣赏。二楼为展览厅,陈列着苍南民间艺人创作的,具有观赏及收藏价值的民间艺术珍品。
2009年6月,灵溪镇人民政府聘请吴明月老师为灵溪民间艺术馆负责人。五年来,灵溪民间艺术馆在他的组织和管理下,经常进行布袋戏或渔鼓表演,吸引了很多观众。全县大部分民间艺人都来这里进行民间艺术演出与交流,苍南优秀传统民间艺术在这里得以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灵溪镇每年拨经费15万元,用于支付专职人员的工资和民间艺人的演出劳务费,使他们安心在这里传承授艺,很好地保证了民间艺术馆的展示传承工作的有序开展。
人生甲子,非遗梦圆。现在,吴明月先生把灵溪民间艺术馆当成自己的家,在这里开展非遗保护与传承活动,也在这里培养了一批“非遗”新学徒,其中,魏乃兴、华肖娜、林芳、曾小军等年轻一代学徒,都能单独登台表演传统民间艺术节目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民间优秀传统艺术得到进一步重视。吴明月和他的学徒们,频繁开展民间艺术进村居、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等活动。2012年9月以来,吴明月老师和他的团队,先后到上海市、杭州市、宁波市等地开展传统布袋戏表演,还到温州一中、温州第一实验小学、温州医学院、温州人才大厦等单位,开展民间艺术走进大都市、走进大学城等活动。
为繁荣布袋戏艺术,吴明月先生表示:“我们艺人队伍首先要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做好民族民间优秀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使布袋戏艺术得以与时俱进、走向新生。”他代表布袋戏艺人,呼吁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把布袋戏这一传统艺术真正保护好,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经费上给予支持,使这种优秀的传统艺术拥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这是吴明月先生的梦想,笔者愿意和他一道,把这一梦想变成现实,也借这篇文章,祝愿吴明月老师健康长寿,艺术之树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