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后生产管理四步走
2014-03-11宋贵安
宋贵安
印后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序,首先设备种类最多,其次工序最多,再次人员最多。因此,使印后实现有序、高速、稳定的生产是每一家印刷企业都想做到的。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基层印后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个人认为印后生产管理应遵循四个原则,借此机会与行业同仁共同分享、交流。
质量与客户生产接轨
要想做好印后质量管理,首先,应读懂工艺单,核对客户提供的产品样张,细心、仔细地对待生产的每一步;其次,本工序与下工序在进行交接时,必须确保本工序的半成品质量合格,不会对下工序的生产带来困难和麻烦;最后,加强质量意识,与客户生产接轨,在现有条件下,了解客户在使用产品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麻烦,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努力帮助客户实现质量、生产效率的快速提升,从而实现双赢。
生产效率与印前、印刷接轨
在印后生产中,生产效率同样关键,应做到与印前、印刷接轨。
(1)对于大批量活件,应采用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3000张/小时以上)的印后设备进行生产;对于小批量活件,应采用灵活、速度相对较慢的手动印后设备进行生产。
(2)对于工序较多的产品,实行计件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为其他工序争取更多的时间。
(3)提高生产灵活性,减少不必要的工序。例如,我公司自行设计的起凸模切一体技术,能在现有模切刀版的基础上,通过自行计算,快速安装压凹凸版,这样就能在不到1小时的时间内,实现压凹凸、模切一次性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我公司自行研发的连线酒盒清孔技术,可在糊盒过程中自行完成清孔,在没有清废模切机的前提下,使糊盒机功能最大化,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4)合理的印前制作是提高印后生产效率的基础。例如,我公司研发的涨缩手动烫金版,将十二模的烫金版做在一起,可实现一次性上机套准和批量生产;对于纸板定量为700g/m2以上的酒盒,通过改变关键设计点,可以不考虑四季温湿度的变化,从而实现高速、稳定生产。
综上所述,印后生产只有实施交错、灵活的方式,才能与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印刷生产相匹配,从而为企业的生产能力锦上添花。
生产现场、生产工艺与行业接轨
生产现场与生产工艺是
提高企业生产能力的关键,没有一个好的生产现场和生产工艺,就无法创造更高效率。
好的生产现场包括生产通道的合理划分、拖车的合理定位摆放以及消防通道的合理规划,以确保印后车间生产井井有条。好的生产工艺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对于一项新的生产工艺,我们会想尽所有办法,不断调整和试验,直到实现正常生产,做出让客户满意的产品。
管理与实际生产接轨
1.实现生产自动化
对于复杂的印后生产,
要想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管理,首先,要充分利用自动化设备,发挥其最大效用;其次,要合理使用手动设备,实现小批量活件的灵活生产等;再次,要实现小批量活件的自动化生产。
对于小批量活件的自动化生产,以我公司为例加以说明。我公司主要生产酒标,一般情况下,1000大张左右的酒标订单特别多,对于这种数量的订单,一台印刷机(具备自动换版、自动清洗橡皮布、自动套准等功能)在12小时内通常能够生产10套产品左右,酒标印刷完成之后便进入烫印工序,但1000大张的产品无法采用自动烫金机进行生产,必须使用2台手动烫金机,耗时12小时,才能勉强完成生产任务。因此,为了降低劳动强度,实现生产自动化,我们通过改变上版方式,实现了小批量活件的自动烫印,12小时内也能生产出10套酒标产品。从实际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改变工艺,小批量活件完全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从而大大提高生产管理效率。
2.实现管理数据化
数据化管理就是对生产数据(如产量、设备利用率等)、设备运行情况、员工考评、人员再分配情况等进行管理,通过可靠的数据分析,保证印后生产管理稳步进行。
总之,印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序,我们应当很好地利用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