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想象:文学教学的一条重要路径——以古典诗歌教学为例
2014-03-11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李建邡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李建邡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在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1]文学作品的艺术之美,正是文学作者驰骋想象的产物。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者“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他们的思绪不受时空的限制而驰骋无边。这就使文学作品具有多层次、未定性的特征,其思想内蕴往往隐蔽在艺术形象给我们留下的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里,蕴含在生动逼真的艺术意境中。因此,文学的审美教学是绝对不能离开审美想象的。“审美想象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通过对审美表象的分析综合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实际上是对于客观世界的主观的形象思维过程。”[2]“在一切心理要素中,惟有想象才是推动审美过程中的美感沿着不断深入的航线进发的实在力量。”[3]由此看来,审美想象是一种自由把握和创造形式的审美能力,它是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的关键因素。我们在进行文学作品特别是古典诗歌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双翅,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使他们获取丰富的审美经验和充分的审美愉悦。这,应该是文学教学的一条重要路径。下面仅以古典诗歌教学为例,简要论述进行审美想象的基本方法。
一、审美想象必须依凭固有的生活图式
著名哲学家康德认为:在人们的知性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我们固有的“图式”。所谓“图式”,是指个体已有的知识结构。康德指出:“我们称限制知性概念使用的感性之这种形式和纯粹的条件,为概念的图式。我们将称在这些图式中的知性进程为纯粹知性的图式论。”[4]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鲁默哈特认为,在人的认知过程中,图式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表明人的理解过程,这种过程需要个体已有的图式中的相关知识的参与,这样才能达到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的沟通。而文学教学的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阅读者通过想象,积极地与作者共同参与创造的活动。由于读者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文学修养、审美趣味等方面的不同(即每个人的心理图式的不同),对作品的想象和感受自然也会千差万别。诚如前人所说:“古人之言,包含不尽,后人读之,随其性情高下,各有心会。”[5]因此,在古典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图式”展开丰富的想象,这一方面体现了对审美主体的尊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文学鉴赏的基本规律。
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诗赞叹“江南好”,但诗人仅是从大处着眼,简笔勾勒。这就给我们读者留下了极大的审美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引领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图式” 进行扩展想象,进一步体味诗人给我们描绘的江南春天的美丽画面。请看两位同学展示的扩展想象的精彩文字:
在眼中妖冶着的,只有那温柔了江南岁月的花朵。像是樱唇,在光中,在风里,它连抖动都宛如是吟哦,划过的曲线化作絮语撩乱人心。像是丹珠,缀在少女的发簪间,却不小心掉落,拨动一池春水,搁浅在心间。若是一朵花孤芳自赏,终究只是美丽的片断;但这里,千万朵花的互相依恃,成就了如火的灿烂。一岸的火焰燃烧得如此浪漫,却又剧烈地动荡、蔓延、扩张,是多情染上了躁动,是矜持落入了狂野。它们像火,却又因异常的华丽,胜过火红。(姚创绮)
那淡青色的天空,像蚕妇手中的丝织品,没有多余的一针,没有翘起的一角,丝滑、柔顺。似乎还有蚕妇纺绵织裳时残留的体香和体温。渐渐地,暖阳张开了那双惺忪的大眼,喷薄而出。如同上天滴了一滴丹砂,肆意地蔓延开来。看那满世界的扉红:大红的阳,赤红的天,火红的花,连瞳孔、心脏乃至身体的每一寸肌肤跟着一起燃烧。漫山遍野的红花,蠢蠢欲动,接受霞光的洗礼,吮吸日光的滋润。眼前是一大块光焰夺目的玛瑙盘,娇艳欲滴,撼动着这个世界。这可怕的尤物,一触即发,就如那似火年华般激情四射。没有人可以阻止他,浑身都是力量,可以听到低沉中不乏强劲的生命拔节的声响。(沈阳)
这些颇有诗味的精彩描写,融入了小作者的固有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主观想象,整幅画面因此而更为具体、生动,显得十分鲜艳奇丽。江南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给人以鲜活的感受,而诗人对江南如痴如醉的喜爱之情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姚创绮和沈阳两位同学,面对同一个阅读客体,却有不同的想象,这是因为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的生活“图式”,他们不同的生活体验使他们的审美想象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不必去分出优劣高低。
由此看来,在指导学生进行审美想象的过程中,注意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触发,学生想象的翅膀就飞不起来。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把生活中的一点一点的体验积累起来,使他们具有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能力。这样,审美主体和阅读对象之间才能建立起一种能够触发的审美联系,学生才能自然地开辟出想象的通道来。学生激活了自己的审美经验、情感,便能主动深入到诗歌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到诗歌构筑的艺术真谛。
二、审美想象必须融入一定的情感色彩
在所有的审美想象活动中,阅读者通过想象进行的形象和意境的建构,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情感的媒介。阅读者正是在情感的作用下,依据自己的情感逻辑进行审美想象活动的。因此,我们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审美情感渗入想象活动之中。这样,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才能相互作用,达到主客相融、物我双会的美好境界,进而使审美想象活动体现阅读者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如阅读柳永脍炙人口的名作《雨霖铃》,此词上阕主要写眼前的实景实事,极力渲染离别时无法言说的凄凉的气氛和浓重的离愁别恨。下阕则写对别后情景的设想,为虚写。这里的表达语约而情深,具有浓重的情感色彩。我们不妨让学生感受词人离别后的孤独、寂寞的思想情感,并根据这种情感进行审美想象:孤舟离岸,诗人酒醒梦回,已是拂晓时分,但见微微晓风吹拂着江边的垂柳,弯弯残月高挂在摇曳着的青青柳梢,形单影只的诗人内心是多么的伤感和凄凉。在这样的情景想象之中,由于融入了阅读者自己的情感色彩,包孕在“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种特定的景物中的审美情感便能具有更大的艺术张力,给读者的艺术感染力特别强烈。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从整体着眼,体味其中的思乡怀人之情。然后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相应的情感体验,展开审美想象。请看一位同学的想象文字:
墙上影子朦朦胧胧,看不清轮廓。诗人抱住膝盖,企图获得一点温暖。莫名的寒冷像遁地的毒蛇一样从脚底突然袭来,将他的心绞成一团。他举起酒杯,希望能借此获得一些温暖。对面墙上的影子也客气地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诗人想到了小时候的情景:冬至,母亲总是自己慢慢地端过一碗稀得像水一样的粥,蹲在一边看兄弟姐妹和“我”碗中汤圆的阵阵热气。也许现在母亲日益浑浊的眼睛中正闪着些许异样的光彩,倚着门框看着门外,就像是“我”会突然缓缓走来一样。也不知道现在兄弟姐妹们是不是围着火炉继续调侃“我”小时候偷吃被打的事情,也许最小的弟弟会在梦中喃喃地念着哥哥的名字。这一切就像是近在眼前,可伸出手去,触碰的只是虚无与黑暗。(张梓妤)
张梓妤同学展开的想象,赋予了知觉经验以新意,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在想象活动过程中将主体情感渗透进去。可以这样认为:诗中的主人公内心“心绞成一团”的痛苦、母亲关注孩子的目光和对自己的期盼,都是阅读主体情感渗入审美想象的产物,是主观和客观的有机统一。这样的解读,就能使诗歌的审美情味更为浓烈,从而使诗歌产生悠然不尽的韵味和至为动人的艺术效果。
三、审美想象必须具有相应的创新内容
审美想象活动是一种按照阅读者自己的审美理想进行的一种“美感享受”活动,它的主要特征是追新趋异。在阅读者情感的驱使下,由艺术客体的新鲜剌激而产生创造性想象。这种创造性想象跨越时空的限制,读者可以依凭文本的表现内容,将各种表象加以分割、粘连、填补和组合,虚构出与之相关的各种意象,进而形成新的意象世界和生活情景,或者说创造出新形象,这是审美想象的主要特征,也是艺术鉴赏的一条基本的法则。读者“那不羁的创造性,应当说都来自于不羁的创造性想象”[6]。如果失去了这种创造性的审美想象,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也就根本不可能有效地进行。因此,在古典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形成创造性想象的意识和能力,这样文学教学才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愉悦。同样是阅读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有的同学作了如下的创造性想象:
冬至,本应万家灯火,缘何异处相思,两两相望,一双闲愁。我不知道,千年前的那个夜晚,是怎样的一番场景。
镜中,女子剪下一段烛光,和着夜色不知疲倦地、一针一针地绣着手中的布帛。多年的孤单使她在灯光中苍白得不可名状,可是,谁又看见了她嘴角那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冬至已悄然而至,不知她手上的长褂布衣,何时能为他披上?
一切都凝结成了一幅青灰的画面,忧伤、寂寞。(周含笑)
周含笑同学对诗歌内容的解读,对表象进行合理的改造加工,带有明显的创造性成分。游子的自斟自饮,游子的泪水蜿蜒,游子的美好回忆,游子对妻子的想象——妻子的手绣布帛、妻子的苍白脸容、妻子的内心渴求,这些都是小作者通过创造性想象而虚构的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特定情景,它大大地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和意蕴,这就将诗歌教学引入创造性解读的过程之中。这样的审美想象,也就成了一个意义生成的动态过程,使诗歌教学具有丰富的审美趣味和开放多元的审美空间。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创造性想象要追新趋异,并不意味着审美想象可以不受对象内在规律的限制。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曾说:虽然有的理论家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读者总不至于把哈姆雷特当成堂·吉诃德。这说明对于审美主体而言,其审美想象还必须受审美客体的制约,因此,我们在进行审美想象时,切不可作天马行空式的玄幻之想。
[1]别林斯基.别林斯基文学论文选[M].满涛,辛未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修俊雅,王世民,李韬主编.美育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4]庄志明.审美心理的奥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5]沈德潜.唐诗别裁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蒋孔阳,朱立元主编.美学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